CN209929634U -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29634U
CN209929634U CN201921309623.1U CN201921309623U CN209929634U CN 209929634 U CN209929634 U CN 209929634U CN 201921309623 U CN201921309623 U CN 201921309623U CN 209929634 U CN209929634 U CN 209929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transmission
circuit board
module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96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文全
胡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o Jie Innovat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o Jie Innovat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o Jie Innovat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o Jie Innovat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96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29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29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29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数据线,包括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所述第二接口部的连接线,所述第一接口部包括第一传输接口和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模块、电子开关电路和快充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快充模块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连接,其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部与所述控制模块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接入的电压源控制所述快充模块给所述第二接口部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充电。提高了多功能数据线的使用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USB数据线广泛运用在各个行业及各种产品中。由于移动设备容量的增加,消费者可以体验更多丰富多彩的应用,从而使用移动设备的频率增加、时间延长,导致有限的电量不能满足需求,而普通充电手段速度太慢,影响移动设备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手机快充、自动备份功能的多功能数据线,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具体爱用以下具体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包括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所述第二接口部的连接线;
所述第一接口部包括第一传输接口和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
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模块、电子开关电路和快充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快充模块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部与所述控制模块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接入的电压源控制所述快充模块给所述第二接口部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充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面上的过压保护电路、时钟振荡电路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所述快充模块连接,所述时钟振荡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和所述控制模块均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存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面上的存储模块,连接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和/或所述第二接口部连接所述外部电子设备时,将所述外部电子设备中的待存储数据存储至所述存储模块,或将所述存储模块中的数据传输至所述外部电子设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口部包括第二传输接口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输接口,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传输接口为Type-C接口或Lightning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连接至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入端用于将输入电压调整至预设电压,所述第二MOS管连接至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出端用于数据传输和/或充电的开关管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传输协议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或所述第二接口部接入的外部电子设备与所述控制模块建立连接,所述外部电子设备通过所述传输协议芯片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交互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包括USB3.0Type-C接口或USB-A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包括NS1081A的芯片,所述传输协议芯片为JMPD01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数据线,通过在连接线的两端设置第一接口部和第二接口部,所述第一接口部包括第一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传输接口,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控制模块、电子开关电路和快充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快充模块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根据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所述第二接口部均连接外部电子设备,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可以将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接入的电压源控制所述快充模块给所述第二接口部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充电,可以实现边传输数据边充电,提高了所述多功能数据线的使用便捷性,也增加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传输的电子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的电子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传输协议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多功能数据线;110-第一接口部;120-第二接口部;130-连接线;131-第一传输接口;132-第二传输接口;140-第一电路板;150-第二电路板;160-控制模块;170-电子开关电路;171-主控芯片;172-控制端口;173-第一MOS管;174-第二MOS管;175-传输协议芯片;180-快充模块;190-存储模块;200-过压保护电路;210-时钟振荡电路;220-电源管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数据线100,包括第一接口部110、第二接口部12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接口部110和所述第二接口部120的连接线130;
所述第一接口部110包括第一传输接口131和第一电路板140,所述第一电路板1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所述第一电路板14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130的一端;
所述第一电路板140上设置有控制模块160、电子开关电路170和快充模块180,所述控制模块160和所述快充模块180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连接;
其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将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和所述第二接口部120与所述控制模块160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接入的电压源控制所述快充模块180给所述第二接口部120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充电。
所述第二接口部120包括第二传输接口132和第二电路板150,所述第二电路板15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所述第二电路板15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13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包括Type-C接口,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包括Type-C接口,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和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均为公口。所述Type-C接口的传输速率大约为3.2Gbps,所述Type-C接口为一种通用串行总线的硬件接口规范,传输速率可达20Gbps,Type-C接口支持双面可插接口,一般长0.83cm、宽0.26cm,具有超薄和数据传输快的特点。所述第一传输接口还可以是USB-A接口,所述USB-A接口支持USB2.0、USB3.0和USB3.1,USB3.0可支持全双工数据传输,五根线路中的两根用来发送数据,另外两根用来接收数据,还有一根是地线,也就是说,USB 3.0可以同步全速地进行读写操作,USB3.1的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可以实现。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和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可以连接同种外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参阅图5、图6及图7,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40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5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40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电路板150的尺寸,所述控制模块160和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均采用半导体封装技术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40上,所述控制模块160包括NS1081A的芯片,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包括MP8859芯片,所述传输协议芯片175为JMPD01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口部110和/或所述第二接口部120接入的外部电子设备与所述控制模块160建立连接,所述外部电子设备通过所述传输协议芯片175与所述控制模块160进行交互操作,即将所述外部电子设备与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连接,通过在所述外部电子设备中读取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中存储的音视频文件、照片、文档等操作,或者在所述外部电子设备上下载文件保存至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的存储模块190中。在连接的两台移动设备的电压不同的前提下,即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接入的移动设备的工作电压大于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接入的移动设备的工作电压,将电量多的移动终端与所述电量少的移动终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和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控制所述快充模块180将电量多的移动终端给电量少的移动终端供电,或者,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连接至电压源时,如充电器或者个人电脑,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控制所述快充模块180给与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连接的移动终端充电。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包括主控芯片171、控制端口172、第一MOS管173和第二MOS管174,所述主控芯片171通过所述控制端口172与所述控制模块16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MOS管173连接至所述主控芯片171的输入端用于将输入电压调整至预设电压,所述第二MOS管174连接至所述主控芯片171的输出端用于数据传输和/或充电的开关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MOS管173用于将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和/或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接入的外部电子设备的输入电压调整至预设电压,所述预设电压为5V,使所述外部电子设备与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建立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可以实现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和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通过差分传输,可以避免高速信号反射,提升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的数据传输的质量。所述快充模块180支持Quick Charge 3.0/4.0技术,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可以将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和/或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与所述控制模块160连接,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当所述第一MOS管173连接电压源时,所述主控芯片171通过所述第二MOS管174经所述快充模块180进行快速充电,从而实现边充电边传输数据,提高了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的使用便利性。
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40的第一面上的过压保护电路200、时钟振荡电路210和电源管理模块220,所述时钟振荡电路210与所述控制模块160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200和所述控制模块160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20连接。
所述过压保护电路200用于保护后续电路免受甩负载或瞬间高压的破坏,所述时钟振荡电路210为一个频率产生电路,很多芯片都是以某种时序来运行的,需要有一个电路作为时序提供基准,协调芯片内各个部件有序运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20可以将电源有效分配给各元器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20具有软启动、过电流故障保护和过零点的特点,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20可以向所述过压保护电路200、所述控制模块160和所述存储模块190提供稳定的电压,提高了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参阅图3,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还包括存储模块190,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40的第二面上,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160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20。
所述存储模块190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40的第二面上,所述存储模块190可以是TF卡,用于将待存储数据存储至TF卡或获取所述TF卡中的存储数据。TF卡(Trans-flashCard)也称Micro SD卡是最细小的记忆卡,通过SD转接卡来接驳于SD卡插槽中使用,MicroSD卡可以提供128MB、1G、128G等的容量,所述控制模块160可以对所述TF卡进行读写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接入个人电脑和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接入手机时,将所述电脑中存储的文件传输至所述手机中,所述存储模块190可以根据所述手机的备份命令进行数据备份,也可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给所述手机充电,实现边充电边备份数据,提高了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的使用便捷性。
实施例3
参阅图4,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为USB-A公口时,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可以是Type-C接口或Lightning接口,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可以连接电脑的USB-A母口,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可以连接平板电脑、安卓手机或苹果手机。当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接入电脑时,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连接手机,通过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将所述电脑中的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手机,提高了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存储模块190中预先存储驱动程序,将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与外部设备建立连接,当手机快速充电的同时可以自动备份手机数据,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将照片、短视频、通讯录等数据及时地备份到所述存储模块190,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也能为手机空间减负瘦身。腾出足够大的存储空间,用于拍照或拍视频等各种数据保存。所述存储模块190可以采用闪存TF卡,容量可做到单颗闪存512GB,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备份及存储使用。另外,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通过所述控制模块160的OTG功能,通过Type-C接口连接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直接作为手机的扩展功能,可以及时解决用户的手机空间不足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数据线100,通过在连接线130的两端设置第一传输接口131和第二传输接口132,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和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分别安装在第一电路板140和第二电路板150上,所述控制模块160、所述快充模块180和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40上,使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用于连接电压源或者外部电子设备,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可以控制所述快充模块180进行快速充电,所述电子开关电路170还可以将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31和/或所述第二传输接口132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与所述控制模块160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的使用便捷性,这样可以使所述多功能数据线100具有数据传输、OTG功能、数据备份和快速充电的特点,增加了便携性,也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所述第二接口部的连接线;
所述第一接口部包括第一传输接口和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
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模块、电子开关电路和快充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快充模块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将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部与所述控制模块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接入的电压源控制所述快充模块给所述第二接口部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数据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面上的过压保护电路、时钟振荡电路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所述快充模块连接,所述时钟振荡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和所述控制模块均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数据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面上的存储模块,连接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和/或所述第二接口部连接所述外部电子设备时,将所述外部电子设备中的待存储数据存储至所述存储模块,或将所述存储模块中的数据传输至所述外部电子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部包括第二传输接口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输接口,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接口为Type-C接口或Lightning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连接至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入端用于将输入电压调整至预设电压,所述第二MOS管连接至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出端用于数据传输和/或充电的开关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还包括:
传输协议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或所述第二接口部接入的外部电子设备与所述控制模块建立连接,所述外部电子设备通过所述传输协议芯片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交互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接口为Type-C接口或USB-A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NS1081A的芯片、所述传输协议芯片为JMPD01芯片。
CN201921309623.1U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Active CN209929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9623.1U CN209929634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9623.1U CN209929634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29634U true CN209929634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94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9623.1U Active CN209929634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296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2078A (zh) * 2021-10-09 2021-11-05 深圳市线博士科技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2078A (zh) * 2021-10-09 2021-11-05 深圳市线博士科技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CN113612078B (zh) * 2021-10-09 2021-12-28 深圳市线博士科技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4104B1 (ko) 역 로컬 데이터 전송 접속을 통하여 전력을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RU2416816C1 (ru) Кабель для зарядки с соединителем типа usb
CN102064582B (zh) 可对外供电的终端
CN202134745U (zh) 一种多功能usb otg数据线
KR102052443B1 (ko) 충전 및 데이터 통신을 수행할 수 있는 시스템
CN107453428A (zh) 一种自动识别苹果和安卓设备的方法
US20200166980A1 (en) Intelligent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intelligent storage device
EP3490100A1 (en) Charging system, terminal, power adapter and charging line
CN209929634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KR102315230B1 (ko) Usb c형 커넥터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CN213151196U (zh) 一种信号转接器
WO2019133200A1 (en) Protection circuit for decoupling a low voltage circuitry from a high voltage circuitry
KR20160081676A (ko) 트래블 어댑터
CN219145076U (zh) 一种快充电路
CN102544919B (zh) 电缆
CN214314637U (zh) 一种采用type-c接口输入的一拖二快充数据线
US20140152102A1 (en) Switching device
CN211351781U (zh) 一种应用于至少两头输出数据线的保护电路
CN209895334U (zh)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存储卡
KR20150069659A (ko) 유에스비 연결 장치
CN209401012U (zh) 一种usb接口电源控制装置
CN101482855A (zh) 一种实现热插拔的总线接口及方法
EP2790353A1 (en) Switching Device
CN103605624A (zh) 一种通讯装置
CN203632546U (zh) 功率输出装置和计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