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5258U - 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25258U
CN209925258U CN201920623962.0U CN201920623962U CN209925258U CN 209925258 U CN209925258 U CN 209925258U CN 201920623962 U CN201920623962 U CN 201920623962U CN 209925258 U CN209925258 U CN 209925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ircuit
port
resisto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39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闻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 Z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 Z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 Z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 Z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39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25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25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25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包括风扇本体,以及蓄电池,还具有保护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主控电路、发光电路和驱动电路,蓄电池、保护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主控电路、发光电路和驱动电路安装在电路板上,并和电机经导线连接。本新型电源管理电路能为蓄电池充电提供恒流恒压电源,操作者操作电源管理电路的电源开关后,可实现控制发光电路得电或失电不再工作;操作者操作档位电源开关后,不但能控制风扇电机的开或关,还能控制电机的三种不同转速,进而扇叶产生不同风力为使用者吹凉。在蓄电池过放电、电压过低后会及时断开蓄电池输出电源,进而对蓄电池起到有效保护作用。本新型体积小、便于携带收纳,能给使用者旅行或野外露营照明、吹凉带来方便。

Description

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电子消费产品已经慢慢渗透在家家户户。现有的技术中,虽然具有便携式照明灯和便携式小型风扇,给使用者户外旅游或露营等使用带来了便利,但是现有便携式照明灯和便携式小型风扇还不具有同时提供照明和吹风纳凉的功能,因此人们户外旅行或露营等时,如果需要照明以及吹凉,就需要携带两台不同便携式照明灯和便携式小型风扇,两台设备不便收纳,会给使用者的旅行或露营等带来不便。而且现有技术中无论是便携式照明灯,还是风扇其内部使用的电路都不具有蓄电池保护电路,这样当蓄电池过放电后会导致蓄电池寿命缩短等,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便携式照明灯和便携式小型风扇还不具有同时提供照明和吹风纳凉的功能,人们户外旅行或露营等时,两台设备不便收纳,会给使用者的旅行或露营带来不便,以及内部不具有蓄电池保护电路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不需要市电220V供电,同时具有照明和吹凉功能,且体积小、便于携带,还具有保护电路,在蓄电池过放电、电压过低后会及时断开蓄电池输出的电源,进而对蓄电池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的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包括风扇本体,以及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保护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主控电路、发光电路和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主控电路和驱动电路安装在第一只电路板上,第一只电路板安装在底座的内侧端下部,发光电路安装在第二只电路板上,第二只电路板由上至下垂直安装在连接壳体的后部内侧端,连接壳体的后端中部由上至下有一个方形开口,方形开口前安装有一只透明亚克力透光塑料板,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一路电源输出两端和蓄电池电源两端、保护电路电源输入两端经导线分别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二路电源输出两端和发光电路电源输入两端经USB插接口连接,蓄电池正极、保护电路负极电源输出端和主控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经导线分别连接,主控电路的两个信号输出端和驱动电路两路信号输入端分别经导线连接,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出两端和电机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经导线连接。
所述底座、扇叶、扇叶保护罩、连接壳体均为塑料材质。
所述电机是直流电机,蓄电池是锂蓄电池。
所述保护电路包括8205S型号的双MOS功率开关管、DW01型号的锂电池保护芯片、电阻、无极性电容,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电阻一端和锂电池保护芯片的VDD端口5脚、无极性电容一端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的CSI端口2脚和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的OC端口3脚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G2端口4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G2端口4脚连接,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D1端口5脚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D2端口2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D1端口5脚和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D2端口2脚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的OD端口1脚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G1端口6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G1端口6脚连接,无极性电容另一端和锂电池保护芯片的VSS端口6脚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S2端口3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S2端口3脚连接,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S1端口1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S1端口1脚连接。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型号IP5306的移动电源模块、无极性电容、USB插座、电感、电阻、发光二极管、电源开关,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USB插座的两个电源输出端和移动电源模块的VIN端口1脚及GND端口9脚连接,第一只无极性电容两端和第一只USB插座的两个电源输出端并联,移动电源模块的LED1端口2脚第一只发光二极管正极、第二只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LED2端口3脚第三只发光二极管正极、第四只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LED3端口4脚第一只发光二极管负极、第二只发光二极管正极、第三只发光二极管负极、第四只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VOUT端口8脚和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无极性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二只USB插座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无极性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只USB插座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SW端口7脚和电感一端连接,电感另一端和第六只无极性电容一端、第一只电阻一端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BAT端口6脚和第一只电阻另一端、第七只无极性电容一端连接,第六只及第七只无极性电容另一端、电源开关另一端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KEY端口5脚和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电源开关一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单片机、电阻、发光二极管、无极性电容、档位电源开关,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单片机型号是PY823-8,单片机的VDD端口4脚和无极性电容一端连接,单片机模块的IO1端口3脚和档位电源开关一端连接,单片机的IO0端口2脚和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和电阻一端连接,无极性电容另一端和电阻另一端、档位电源开关另一端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阻、场效应管、无极性电容、电解电容、电感、二极管,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电解电容正极和电感一端连接,电感另一端和二极管正极、第一只场效应管漏极连接,第一只电阻一端和第一只场效应管栅极连接,二极管负极和第二只电解电容正极、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第三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一只电解电容负极和一只场效应管源极、第一只电阻另一端、第二只电解电容负极、第三只电阻另一端、第四只电阻另一端、第二只场效应管源极接地,第四只电阻一端和第二只场效应管栅极连接。
所述发光电路包括电阻和发光二极管、USB插头,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其中多只电阻一端和USB插头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其中多只电阻另一端和多只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另外多只电阻一端和USB插头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多只发光二极管负极分别和另外多只电阻另一端连接,多只发光二极管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焊接在第二只电路板前侧端,多只发光二极管前端发光面位于亚克力透明塑料板的后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中,电源管理电路能为蓄电池的充电提供恒流恒压电源,保证了蓄电池的恒压恒流充电,并能为发光电路提供工作所需的5V直流电源。操作者操作电源管理电路的电源开关后,可实现控制发光电路得电或失电不再工作;操作者操作主控电路的档位电源开关后,不但能控制风扇电机的开或关,还能控制电机的三种不同转速,进而扇叶产生不同风力为使用者吹凉。在蓄电池过放电、电压过低后会及时断开蓄电池输出的电源,进而对蓄电池起到有效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蓄电池供电,能方便通过手机充电器充电,不需要市电220V供电,体积小、便于携带收纳、且具有LED照明功能,能给使用者旅行或野外露营照明、吹凉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中所示,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包括具有底座1、电机2、扇叶3、扇叶保护罩4、连接壳体5的小型风扇本体6,以及蓄电池7,扇叶3安装在电机2的转轴前端,电机2安装在筒形连接壳体5的上端,连接壳体5的下端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扇叶保护罩4安装在扇叶3的外侧端,扇叶保护罩4后侧安装在连接件壳体5的前部上端,还具有保护电路8、电源管理电路9、主控电路10、发光电路11和驱动电路12,保护电路8、电源管理电路9、主控电路10和驱动电路112安装在第一只电路板上,第一只电路板安装在底座1的内侧端下部,发光电路11安装在第二只电路板上,第二只电路板由上至下垂直安装在连接壳体5的后部内侧端,连接壳体5的后端中部由上至下有一个方形开口,方形开口前安装有一只透明亚克力透光塑料板51。底座1、扇叶3、扇叶保护罩4、连接壳体5均为塑料材质。发光电路10的多只发光二极管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焊接在第二只电路板前侧端,多只发光二极管前端发光面位于亚克力透明塑料板51的后端。电源管理电路8的第一只USB插座的插孔位于底座1的后侧端下部开口外,使用者可以在外部把外部电源充电器的充电插头插入USB插座内,主控电路10和电源管理电路9的电源开关的操作按键位于连接壳体5前部上端两个开孔外。
图3中所示,电机M是工作电压12V、品牌正科的5W小型直流电机,蓄电池G是3.7V/4000mA锂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8205S型号的双MOS功率开关管U2及U3、DW01型号锂电池保护芯片U1、电阻R13及R14、无极性电容C1,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电阻R13一端和锂电池保护芯片U1的VDD端口5脚、无极性电容C1一端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U1的CSI端口2脚和第二只电阻R14一端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U1的OC端口3脚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的G2端口4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3的G2端口4脚连接,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的D1端口5脚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的D2端口2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3的D1端口5脚和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3的D2端口2脚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U1的OD端口1脚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的G1端口6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3的G1端口6脚连接,无极性电容C1另一端和锂电池保护芯片U1的VSS端口6脚连接,第二只电阻R14另一端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的S2端口3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3的S2端口3脚连接,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的S1端口1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3的S1端口1脚连接。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型号IP5306的移动电源模块U4,无极性电容C8、C4、C5、C6、C7、C11、C12,USB插座USB1、USB2,电感L1,电阻R12、R11,发光二极管D1、D2、D3、D4,电源开关S2,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USB插座USB2的两个电源输出端和移动电源模块U4的VIN端口1脚及GND端口9脚连接,第一只无极性电容C8两端和第一只USB插座USB2的两个电源输出端并联,移动电源模块U4的LED1端口2脚第一只发光二极管D1正极、第二只发光二极管D2负极连接,移动电源模块U4的LED2端口3脚第三只发光二极管D3正极、第四只发光二极管D4负极连接,移动电源模块U4的LED3端口4脚第一只发光二极管D1负极、第二只发光二极管D2正极、第三只发光二极管D3负极、第四只发光二极管D4正极连接,移动电源模块U4的VOUT端口8脚和第二只无极性电容C4、第三只无极性电容C5、第四只无极性电容C7、第五只无极性电容C6的一端以及第二只USB插座USB1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只无极性电容C4、第三只无极性电容C5、第四只无极性电容C7、第五只无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和第二只USB插座USB1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移动电源模块U4的SW端口7脚和电感L1一端连接,电感L1另一端和第六只无极性电容C12一端、第一只电阻R11一端连接,移动电源模块U4的BAT端口6脚和第一只电阻R11另一端、第七只无极性电容C11一端连接,第六只无极性电容C12及第七只无极性电容C11另一端、电源开关S2另一端连接,移动电源模块U4的KEY端口5脚和第二只电阻R12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R12另一端和电源开关S2一端连接。主控电路包括单片机U5、电阻R15、发光二极管LED、无极性电容C3、档位电源开关S1,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单片机U5型号是PY823-8,单片机U5的VDD端口4脚和无极性电容C3一端连接,单片机模块U5的IO1端口3脚和档位电源开关S1一端连接,单片机U5的IO0端口2脚和发光二极管LED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负极和电阻R15一端连接,无极性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15另一端、档位电源开关S1另一端连接。
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9、R16、R17、R18,场效应管Q1、Q2,电解电容CE2、CE1,电感L2,二极管D5,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电解电容CE2正极和电感L2一端连接,电感L2另一端和二极管D5正极、第一只场效应管Q1漏极连接,第一只电阻R19一端和第一只场效应管Q1栅极连接,二极管D5负极和第二只电解电容EC1正极、第二只电阻R16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R16另一端和第三只电阻R17一端连接,第一只电解电容EC2负极和一只场效应管Q1源极、第一只电阻R19另一端、第二只电解电容EC1负极、第三只电阻R17另一端、第四只电阻R18另一端、第二只场效应管Q2源极接地,第四只电阻R18一端和第二只场效应管Q2栅极连接。发光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和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及USB插头USBA,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电阻R1、R3、R5、R7、R9一端和USB插头USBA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电阻R1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LED2正极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3、LED4正极连接,电阻R5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5、LED6正极连接,电阻R7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7、LED8正极连接,电阻R9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9、LED10正极连接,电阻R2、R4、R6、R8、R10一端和USB插头USBA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LED2负极连接,电阻R4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3、LED4负极连接,电阻R6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5、LED6负极连接,电阻R8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7、LED8负极连接,电阻R10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9、LED10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焊接在第二只电路板前侧端,发光二极管前端发光面位于亚克力透明塑料板的后端。主控的发光二极管LED、电源管理电路的发光二极管D1、D2、D3、D4发光面位于连接壳体前部下端多个开孔内,方便使用者观察发光情况。
图3中所示,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一路电源输出两端电感L1另一端及无极性电容C12另一端和蓄电池G电源两端、保护电路电源输入两端电阻R13另一端及无极性电容C1另一端经导线分别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二路电源输出两端USB插座USB1-B和发光电路电源输入两端USB插头USBA经USB插接口连接(USB-A插入USB1-B内),蓄电池G正极、保护电路负极电源输出端两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及U3的S1端口1脚和主控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无极性电容C3的两端、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电解电容CE2的正负两极经导线分别连接,主控电路的两个信号输出端单片机IO4端口6脚、IO5端口7脚和驱动电路两路信号输入端电阻R17另一端、电阻R18另一端分别经导线连接,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出两端二极管D5负极、场效应管Q2漏极和电机M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经导线连接。
图3中所示,为蓄电池G充电时,可把外部的5V手机充电器等充电插头插入电源管理电路的USB插座USB2前侧插孔内,这样,充电器输出的5V左右直流电源进入移动电源模块U4的1及9脚,无极性电容C8防止输入电源瞬间尖峰脉冲电压击坏移动电源模块U4,蓄电池G正极输出的电源会经电阻R11、无极性电容C11滤波后进入移动电源模块U4的6脚,当输入电压信号高于5V,也就是蓄电池G充满电后,移动电源模块U4在其内部电路作用下其7脚无输出,当蓄电池电压G低于5V,移动电源模块U4在其内部作用下其7脚、9脚会输出5V正极直流电源,输出的电源在电感L1、无极性电容C12滤波作用下,进入保护电路电源输入两端电阻R13另一端及无极性电容C1另一端、并同时为蓄电池G充电,移动电源模块U4在其内部电路作用下其7脚输出电源的同时,移动电源模块U4的8脚、9脚会输出3A左右的5V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经四只并联的无极性电容C4、C5、C6、C7滤波后经USBB插座USB1、USBA插头进入发光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实际使用中,充电中,在移动电源模块U4内部电路作用下,蓄电池G充电时,当电量在25%以下时,移动电源模块U4的2脚、4脚分别输出2.5V正负电源进入发光二极管D1电源两端,发光二极管D1发光给予使用者提示;当电量在25%以上-50%以下时,移动电源模块U4的2脚、4脚分别输出2.5V负正电源进入发光二极管D2电源两端,发光二极管D2发光给予使用者提示;当电量在50%以上-100%以下时,移动电源模块U4的3脚、4脚分别输出2.5V正负电源进入发光二极管D3电源两端,发光二极管D3发光给予使用者提示;当电量在100%时,移动电源模块U4的3脚、4脚分别输出2.5V负正电源进入发光二极管D4电源两端,发光二极管D4发光给予使用者提示蓄电池G电能已经充满。实际使用中,当使用者需要照明时,用手第一次按下电源开关S2后(按下后电源开关内部常开触点闭合,松开手开路),蓄电池G负极会经电阻R12降压限流进入移动电源模块U4的KEY端口5脚,于是,在移动电源模块U4内部电路作用下,移动电源模块U4的8脚、9脚会输出电源进入发光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同时得电发光为使用者照明,当使用者用手第二次按下电源开关S2后,蓄电池G负极会经电阻R12降压限流再次进入移动电源模块U4的KEY端口5脚,于是,在移动电源模块U4内部电路作用下,移动电源模块U4的8脚、9脚停止输出电源进入发光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同时失电不再发光,当使用者再一次按动电源开关S2后,移动电源模块U4的8脚、9脚会再次输出电源进入发光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以此循环工作方式,使用者就可方便控制发光电路的工作或不工作方式。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为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起到降压限流作用。
图3中所示,实际工作中,移动电源模块U4第二路电源输出两端、蓄电池G电源两极会进入保护电路电源输入两端电阻R13另一端及无极性电容C1另一端,于是,保护电路得电工作,工作时,移动电源模块U4、蓄电池G输出的电源会经电阻R13、R14限流分别进入锂电池保护芯片U1的5脚及2脚,当输入电压低于2.3V时,锂电池保护芯片U1在其内部电路作用下、不输出正负两极电源进入两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及U3的4及6脚,在两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及U3的内部电路作用下,两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及U3的负极电源输出端1脚不输出电源进入主控电路以及驱动电路的负极电源输入端,主控电路以及驱动电路不工作,防止了锂蓄电池G电压过低时,后续电路继续工作造成锂蓄电池G过放电而损坏;当输入电压高于2.3V时,锂电池保护芯片U1在其内部电路作用下3及1脚、输出正负两极电源进入两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及U3的4及6脚,在两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及U3的内部电路作用下,两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及U3的负极电源输出端1脚输出电源进入主控电路以及驱动电路的负极电源输入端,主控电路以及驱动电路于是得电工作处于待机状态(主控电路以及驱动电路正极和锂蓄电池G正极相通,负极和两只双MOS功率开关管U2及U3的负极电源输出端1脚相通)。
图3所示,主控电路和驱动电路、电机中:主控电路得电工作后,无极性电容C3为单片机U5的输入滤波电容,并起到防止瞬间启动拉低蓄电池G电压的作用,单片机U5得电后2脚会输出正极电源进入发光二极管LED,于是,发光二极管LED得电发光提示主控电路处于得电状态(电阻R15起到限流作用);当使用者按下第一只档位电源开关S1按键后(按下后内部两个触点闭合,松开手后两个触点开路),蓄电池G负极输出的低电平信号会进入单片机U5的IO1端口3脚,于是,单片机U5在其内部电路作用下,单片机U5的第5脚输出250K频率的PWM信号进入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由于场效应管Q1的开关特性会经电感L2 向电解电容CE2不断开关充电,趋于电感的特性,当场效应管Q1开关断开时,电感L2两端会形成一个很高的脉冲电压,当正脉冲时,此时肖基特二极管D5为此脉冲电压单向导通并整流,由电解电容CE1滤波后得到升压电源,电解电容CE1滤波后电源正极进入电机M的正极电源输入端;电阻16 及R17组成分压式电压检测电路、检测二极管D5输出的正极电源是否带有负载,检测后信号进入单片机U5的IO4端口6脚,负载过大时(比如短路),单片机U15在其内部电路作用下其5脚会停止输出PWM信号进入场效应管O1的栅极,进而,二极管D1负极处不再输出正极电源进入电机M的正极,对整体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实际情况下,使用者前三次分别按下第一只档位电源开关S1的按键后,单片机U5的7脚会输出高电平信号进入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在外围元件电阻R18作用下导通其漏极输出负极电源进入电机M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这样电机M正负两极会得电工作转轴带动扇叶转动产生风力,为使用者吹凉;实际情况下,在单片机U5自身功能下,使用者前三次分别按下第一只档位电源开关S1的按键后,蓄电池G负极输出的低电平信号会三次进入单片机U5的IO1端口3脚,于是,单片机5在其内部电路作用下,单片机U5的第5脚会分别三次输出不同频率(由低到高)的PWM信号进入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由于,PWM信号输出的频率不同(比如250K频率PWM信号、350K频率PWM信号、450K频率PWM信号),所以,最后经二极管D5负极输出的正极电源进入电机M正极处电压会有所不同,频率高电压高、频率低电压低(最高12V),那么就能达到调节电机M不同转速的目的,进而达到调节扇叶的不同风力的目的;使用者第四次按下第一只档位电源开关S1的按键后,单片机U5的5脚会停止输出PWM信号,7脚也不再输出高电平信号,进而,二极管D5负极处不再输出正极电源,场效应管Q2漏极不再输出负极电源,当使用者下一次四个操作循环第一次按下第一只档位电源开关S1按键后,于是,单片机U5在其内部电路作用下,单片机U5的第5脚又会输出250K频率PWM信号进入场效应管Q1的栅极,7脚再次输出高电平信号,以此不断循环,就能达到控制电机M三种转速以及关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市电220V供电,同时具有照明和吹凉功能,且体积小、便于携带,还具有保护电路,在蓄电池过放电、电压过低后会及时断开蓄电池输出的电源,进而对蓄电池起到有效保护作用,能给使用者旅行或野外露营照明带来方便。在图3中,本新型已经将各元件型号进行了标注,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包括风扇本体,以及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保护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主控电路、发光电路和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主控电路和驱动电路安装在第一只电路板上,第一只电路板安装在底座的内侧端下部,发光电路安装在第二只电路板上,第二只电路板由上至下垂直安装在连接壳体的后部内侧端,连接壳体的后端中部由上至下有一个方形开口,方形开口前安装有一只透明亚克力透光塑料板,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一路电源输出两端和蓄电池电源两端、保护电路电源输入两端经导线分别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二路电源输出两端和发光电路电源输入两端经USB插接口连接,蓄电池正极、保护电路负极电源输出端和主控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经导线分别连接,主控电路的两个信号输出端和驱动电路两路信号输入端分别经导线连接,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出两端和电机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经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其特征在于底座、扇叶、扇叶保护罩、连接壳体均为塑料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其特征在于电机是直流电机,蓄电池是锂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其特征在于保护电路包括8205S型号的双MOS功率开关管、DW01型号的锂电池保护芯片、电阻、无极性电容,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电阻一端和锂电池保护芯片的VDD端口5脚、无极性电容一端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的CSI端口2脚和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的OC端口3脚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G2端口4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G2端口4脚连接,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D1端口5脚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D2端口2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D1端口5脚和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D2端口2脚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的OD端口1脚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G1端口6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G1端口6脚连接,无极性电容另一端和锂电池保护芯片的VSS端口6脚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S2端口3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S2端口3脚连接,第一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S1端口1脚、第二只双MOS功率开关管的S1端口1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其特征在于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型号IP5306的移动电源模块、无极性电容、USB插座、电感、电阻、发光二极管、电源开关,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USB插座的两个电源输出端和移动电源模块的VIN端口1脚及GND端口9脚连接,第一只无极性电容两端和第一只USB插座的两个电源输出端并联,移动电源模块的LED1端口2脚第一只发光二极管正极、第二只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LED2端口3脚第三只发光二极管正极、第四只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LED3端口4脚第一只发光二极管负极、第二只发光二极管正极、第三只发光二极管负极、第四只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VOUT端口8脚和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无极性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二只USB插座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无极性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只USB插座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SW端口7脚和电感一端连接,电感另一端和第六只无极性电容一端、第一只电阻一端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BAT端口6脚和第一只电阻另一端、第七只无极性电容一端连接,第六只及第七只无极性电容另一端、电源开关另一端连接,移动电源模块的KEY端口5脚和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电源开关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其特征在于主控电路包括单片机、电阻、发光二极管、无极性电容、档位电源开关,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单片机型号是PY823-8,单片机的VDD端口4脚和无极性电容一端连接,单片机模块的IO1端口3脚和档位电源开关一端连接,单片机的IO0端口2脚和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和电阻一端连接,无极性电容另一端和电阻另一端、档位电源开关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其特征在于驱动电路包括电阻、场效应管、无极性电容、电解电容、电感、二极管,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电解电容正极和电感一端连接,电感另一端和二极管正极、第一只场效应管漏极连接,第一只电阻一端和第一只场效应管栅极连接,二极管负极和第二只电解电容正极、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第三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一只电解电容负极和一只场效应管源极、第一只电阻另一端、第二只电解电容负极、第三只电阻另一端、第四只电阻另一端、第二只场效应管源极接地,第四只电阻一端和第二只场效应管栅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其特征在于发光电路包括电阻和发光二极管、USB插头,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其中多只电阻一端和USB插头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其中多只电阻另一端和多只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另外多只电阻一端和USB插头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多只发光二极管负极分别和另外多只电阻另一端连接,多只发光二极管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焊接在第二只电路板前侧端,多只发光二极管前端发光面位于亚克力透明塑料板的后端。
CN201920623962.0U 2019-05-05 2019-05-05 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Active CN209925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3962.0U CN209925258U (zh) 2019-05-05 2019-05-05 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3962.0U CN209925258U (zh) 2019-05-05 2019-05-05 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25258U true CN209925258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89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3962.0U Active CN209925258U (zh) 2019-05-05 2019-05-05 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25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56078U (zh) 一种利于携带的新型台灯风扇
CN104901385B (zh) 发电机能量管理装置及发电系统
CN204879471U (zh) 一种便携led应急灯
CN209925258U (zh) 便携式多功能台灯风扇
CN203674746U (zh) 一种具有mppt功能的便携式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02997238U (zh) 多功能限时充电用电的墙壁电源插座
CN207184879U (zh) 一种全自动应急led驱动电源
CN113966052B (zh) 一种智能控制电路
CN202132855U (zh) 一种太阳能应急灯
CN201048304Y (zh) 数码产品手动发电充电电路
CN207399578U (zh) 一种便携式led灯驱动电源
CN100386943C (zh) 太阳能充电式多功能照明电器
CN203536989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8285243U (zh) 一种便携式储能器
CN208820482U (zh) 带迷你光圈车载充电器
CN202403037U (zh) 一种改进型led平板灯
CN203273786U (zh) Usb充电led驱动电源盒
CN108054820B (zh) 一种基于移动式风力发电的手机充电设备
CN206656167U (zh) 球泡灯及其电路
CN201695746U (zh) 多功能太阳能帐篷
CN103607021A (zh) 具有mppt功能的便携式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09838739U (zh) 一种低成本便携式风扇控制器
CN212056774U (zh) 一种led灯丝灯
CN212226885U (zh) 一种自动旋转打开式应急照明灯
CN210957842U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及手提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