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0487U - 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20487U
CN209920487U CN201920236635.XU CN201920236635U CN209920487U CN 209920487 U CN209920487 U CN 209920487U CN 201920236635 U CN201920236635 U CN 201920236635U CN 209920487 U CN209920487 U CN 209920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le
flow channel
plate
die lip
m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66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Grier J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Grier J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Grier J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Grier J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66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20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20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20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出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包括固定连接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同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模唇和下模唇,上模唇和下模唇之间设置有挤出缝,挤出缝的高度沿着远离上模板的方向逐渐减小,上模板与下模板形成熔体流道,熔体流道与挤出缝连通,熔体流道内设置有分流梭,分流梭位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分流梭呈板型,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贴合熔体流道,分流梭包括主板,主板靠近上模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尖端,第一尖端穿过挤出缝,解决了现有设备挤出的板材厚度较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出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机是一种将橡胶或塑料经过高温加热成熔融状态,挤到模具中成型制成新的产品的设备,而挤出机模具就是安装在塑料挤出机机头处使所要挤出的料从缝隙中穿过,并冷却成型的装置,现有的板材挤出机一般都使用一个挤出流道腔体,挤出的板材厚度具有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解决了上述设备挤出的板材厚度较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包括:
固定连接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的同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模唇和下模唇,所述上模唇和所述下模唇之间设置有挤出缝,所述挤出缝的高度沿着远离所述上模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形成熔体流道,所述熔体流道与所述挤出缝连通,所述熔体流道内设置有分流梭,所述分流梭位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
所述分流梭呈板型,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贴合所述熔体流道,所述分流梭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一端设置有穿过所述挤出缝的第一尖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熔体流道的宽度沿靠近所述上模唇的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出缝与所述熔体流道相接处的高度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尖端,所述第二尖端与所述第一尖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板对称的两侧,
所述熔体流道内设置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分流梭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朝向所述支架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夹块,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夹块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熔体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所述第一流道沿着靠近所述上模唇的方向其高度逐渐缩小,
所述第二流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挤出缝连通,所述第二流道高度与所述第一流道连接处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与所述分流梭内设置有加热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端部分别固定有上模唇和下模唇,上模板和下模板也固定连接,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有熔体流道供熔体流过,上模唇和下模唇之间有挤出缝供熔体流过,熔体经过加热后进入模具内,经过熔体流道和挤出缝之后从挤出缝端部挤出成型。在熔体流道和挤出缝内设置有分流梭,分流梭设置在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将熔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两部分的厚度相等。分流梭靠近挤出模具出口处的一端为尖端,且其上下两个表面分别与上模唇、下模唇存在间隙,供熔体分别从两个间隙挤出,在挤出的瞬间,上下两层的熔体结合粘连形成一体,使得整体板材的厚度增加。
2、本实用新型中,熔体流道的宽度逐渐增大,是因为在模具一侧的混合、加热、熔融的挤出机的出口端较小,能够给熔体足够的压力,熔体比较集中也能够避免熔体温差变化大导致影响产品质量,当经过挤出模具后需要冷却成型,而板材是具有一定的宽度的,因此需要将挤出口的宽度逐渐扩大使挤出的熔体形状满足设计要求。
3、本实用新型中,挤出缝的起始端高度与熔体流道的末端高度相等,能够使得熔体平稳的进入挤出缝中,减少由于模板和模唇尺寸不相同而导致的熔体运动方向的变化,影响产品质量。
4、本实用新型中,主板上与第一尖端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尖端,第二尖端朝向熔体流入口,设置第二尖端能够有效的将熔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向挤出端输送,而且不会阻挡熔体使其停滞在分流梭的端部,第一尖端第二尖端和主板为一体结构,在分流梭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架,支架的形状与分流梭外边缘贴合,支架远离分流梭的一端固定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均设置有夹块,用于顶住分流梭的上下两面从而固定分流梭。支架的高度与分流梭的高度相等,第二尖端与其两侧的支架通过螺栓或销轴等固定。
5、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流道的高度逐渐缩小,是为了与高度较小的挤出缝平稳连通,避免突然减小挤出空间导致熔体的受力突然增大,第二流道为连接送料的流道,其两端与第一流道、挤出缝等尺寸连接。
6、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内设置有加热器,优选的可以是加热丝,通电之后将分流梭也一起加热,能够控制该处熔体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流梭与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上模唇,4-下模唇,5-挤出缝,6-熔体流道,61-第一流道,62-第二流道,7-分流梭,71-主板,72-第一尖端,73-第二尖端,8-支架,9-加热器,10-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包括:
固定连接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同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模唇3和下模唇4,上模唇3和下模唇4之间设置有挤出缝5,挤出缝5的高度沿着远离上模板1的方向逐渐减小,
上模板1与下模板2形成熔体流道6,熔体流道6与挤出缝5连通,熔体流道6内设置有分流梭7,分流梭7位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
分流梭7呈板型,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贴合熔体流道6,分流梭7包括主板71,主板71的一端设置有穿过挤出缝5的第一尖端72。
本实施例中,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端部分别固定有上模唇和下模唇,上模板和下模板也固定连接,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有熔体流道供熔体流过,上模唇和下模唇之间有挤出缝供熔体流过,熔体经过加热后进入模具内,经过熔体流道和挤出缝之后从挤出缝端部挤出成型。
本实施例中,在熔体流道和挤出缝内设置有分流梭,分流梭设置在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将熔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两部分的厚度相等。分流梭靠近挤出模具出口处的一端为尖端,且其上下两个表面分别与上模唇、下模唇存在间隙,供熔体分别从两个间隙挤出,在挤出的瞬间,上下两层的熔体结合粘连形成一体,使得整体板材的厚度增加。
进一步,熔体流道6的宽度沿靠近上模唇3的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熔体流道的宽度逐渐增大,是因为在模具一侧的混合、加热、熔融的挤出机的出口端较小,能够给熔体足够的压力,熔体比较集中也能够避免熔体温差变化大导致影响产品质量,当经过挤出模具后需要冷却成型,而板材是具有一定的宽度的,因此需要将挤出口的宽度逐渐扩大使挤出的熔体形状满足设计要求。
进一步,挤出缝5与熔体流道6相接处的高度相等。
本实施例中,挤出缝的起始端高度与熔体流道的末端高度相等,能够使得熔体平稳的进入挤出缝中,减少由于模板和模唇尺寸不相同而导致的熔体运动方向的变化,影响产品质量。
进一步,主板71上还设置有第二尖端73,第二尖端73与第一尖端72分别设置在主板71对称的两侧,
熔体流道6内设置有两个支架8,两个支架8设置在分流梭7宽度方向的两侧,上模板1与下模板2朝向支架8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夹块10,支架8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两个夹块10之间。
本实施例中,主板上与第一尖端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尖端,第二尖端朝向熔体流入口,设置第二尖端能够有效的将熔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向挤出端输送,而且不会阻挡熔体使其停滞在分流梭的端部,第一尖端第二尖端和主板为一体结构,在分流梭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架,支架的形状与分流梭外边缘贴合,支架远离分流梭的一端固定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均设置有夹块,用于顶住分流梭的上下两面从而固定分流梭。支架的高度与分流梭的高度相等,第二尖端与其两侧的支架通过螺栓或销轴等固定。
进一步,熔体流道6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道61和第二流道62,
第一流道61沿着靠近上模唇3的方向其高度逐渐缩小,
第二流道62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道61、挤出缝5连通,第二流道62高度与第一流道61连接处相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的高度逐渐缩小,是为了与高度较小的挤出缝平稳连通,避免突然减小挤出空间导致熔体的受力突然增大,第二流道为连接送料的流道,其两端与第一流道、挤出缝等尺寸连接。
进一步,支架8与分流梭7内设置有加热器9。
本实施例中,支架内设置有加热器,优选的可以是加热丝,通电之后将分流梭也一起加热,能够控制该处熔体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2)的同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模唇(3)和下模唇(4),所述上模唇(3)和所述下模唇(4)之间设置有挤出缝(5),所述挤出缝(5)的高度沿着远离所述上模板(1)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上模板(1)与所述下模板(2)形成熔体流道(6),所述熔体流道(6)与所述挤出缝(5)连通,所述熔体流道(6)内设置有分流梭(7),所述分流梭(7)位于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2)之间,
所述分流梭(7)呈板型,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贴合所述熔体流道(6),所述分流梭(7)包括主板(71),所述主板(71)的一端设置有穿过所述挤出缝(5)的第一尖端(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流道(6)的宽度沿靠近所述上模唇(3)的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缝(5)与所述熔体流道(6)相接处的高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71)上还设置有第二尖端(73),所述第二尖端(73)与所述第一尖端(72)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板(71)对称的两侧,
所述熔体流道(6)内设置有两个支架(8),两个所述支架(8)设置在所述分流梭(7)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上模板(1)与所述下模板(2)朝向所述支架(8)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夹块(10),所述支架(8)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夹块(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流道(6)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道(61)和第二流道(62),
所述第一流道(61)沿着靠近所述上模唇(3)的方向其高度逐渐缩小,
所述第二流道(6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61)、所述挤出缝(5)连通,所述第二流道(62)高度与所述第一流道(61)连接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与所述分流梭(7)内设置有加热器(9)。
CN201920236635.XU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 Active CN209920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6635.XU CN209920487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6635.XU CN209920487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20487U true CN209920487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68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6635.XU Active CN209920487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20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57148A1 (en) Extrusion die for forming polymeric foam sheets
CN106239922A (zh) 一种3d打印机喷头及使用该喷头的3d打印机
CN209920487U (zh) 一种用于挤出板材的挤出机模具
CN211915024U (zh) 空心散热器热挤压模具
CN211942100U (zh) 3d打印挤出装置
CN209036967U (zh) 一种挤塑机模具
CN104669581A (zh) 一种组合式挤出模具
CN206066951U (zh) 一种3d打印机喷头及使用该喷头的3d打印机
CN105196512A (zh) 塑料异型材单臂部分料流速度可调的挤出模头
CN210820825U (zh) 一种塑胶挤出机头
CN210453677U (zh) 一种波纹管挤出机头
JPH071549A (ja) 厚肉合成樹脂板押出成形用金型
CN207669731U (zh) 挤塑管生产流水线
CN108145946B (zh) 一种板材挤出机模具
EP3508322B1 (en) Feed block and sheet manufactur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eet
CN214521831U (zh) 一种塑料共挤桑拿板挤出成型模具
CN105916656A (zh) 拉伸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5339153A (zh) 带有排出区域的加热装置的挤出模具、用于生产塑料软管膜的方法
CN204278440U (zh) 软硬共挤密封用风道护板挤出装置
CN220031122U (zh) 一种板材挤出模具中板结构
CN203246061U (zh) 平肩式塑料挤出平模头
CN211251260U (zh) 一种多层内腔挤出模具
CN214163951U (zh) 一种板材挤出装置
CN107718498A (zh)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共挤地板的挤出模具
CN214983042U (zh) 一种夹筋板共挤复合挤出模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