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5531U - 一种多功能婴儿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婴儿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5531U
CN209915531U CN201920322980.5U CN201920322980U CN209915531U CN 209915531 U CN209915531 U CN 209915531U CN 201920322980 U CN201920322980 U CN 201920322980U CN 209915531 U CN209915531 U CN 209915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baby
sub
bolt
bra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29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Baochen Infant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Baochen Infant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Baochen Infant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Baochen Infant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229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5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5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55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包括背包主体和背带,所述背包主体具有一前端开口并与婴儿体积适配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与婴儿的裆部适配的底兜,且凹腔内于底兜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两根栓带,所述栓带连接底兜的末端,所述背带设置有两条,且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背包主体的上端和下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背带的方式实现婴儿包于大人身上的固定,较传统绑缚的方式更便捷,使用更方便,且外观整体性更好,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婴儿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护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包。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人们常用的、用于出行时携带宝宝的工具,但是婴儿车受场地的影响较大,且不安全,如上阶梯、过马路的时候,因此婴儿车多数时候是不便于使用的。进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婴儿背带,以用于将婴儿绑缚于大人的身上。但是传统的婴儿背带是通过将布带缠绕于大人腰上和脖子上并打结固定的方式使用,过程繁琐,使用不便,且显得累赘。此外,传统的婴儿背带是以整块布料包裹宝宝的臀部和背部进行固定的,在夏天的时候太热,既容易引起宝宝烦躁不安的情绪而哭闹,也容易捂出痱子,影响宝宝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婴儿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包括背包主体和背带,所述背包主体具有一前端开口并与婴儿体积适配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与婴儿的裆部适配的底兜,且凹腔内于底兜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两根栓带,所述栓带连接底兜的末端,所述背带设置有两条,且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背包主体的上端和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兜的末端设置有插扣母扣,所述栓带的末端设置有插扣子扣并通过插扣子扣连接插扣母扣。
进一步的,所述插扣母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子扣插孔,插扣母扣上端的中间位置朝向左、右两侧设置有横栓或第一定位孔,所述栓带包括设置于插扣母扣的上方的两根第一栓带和设置于插扣母扣的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二栓带,两根第一栓带之间保持具有一定间距,且两根第一栓带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插扣子扣、两根第二栓带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插扣子扣,两个第一插扣子扣的靠近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或横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或插销,两个第二插扣子扣可插接于子扣插孔内,且两个第二插扣子扣的上端对应第一插扣子扣设置有插销或第二定位孔,从而通过插销与第二定位孔配合而固定第一插扣子扣的外侧、通过横栓与第一定位孔配合固定第一插扣子扣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背包主体下端的两侧设置有扣带,且一侧或两侧的扣带设置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用于使两侧的扣带可拆卸地连接于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背包主体两侧的上端位置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的末端设置有卡扣结构,两侧的绑带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背包主体于凹腔内设置有网兜,且背包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可显露和遮蔽网兜的挡片。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通过魔术贴和/或第一拉链连接于背包主体的背面。
进一步的,两条背带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拉链,两条背带可通过第二拉链固定于一起。
进一步的,两条背带与背包主体的上端连接处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背带的方式实现婴儿包于大人身上的固定,较传统绑缚的方式更便捷,使用更方便,且外观整体性更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口母扣与第一插扣子扣、第二插扣子扣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包括背包主体1和背带2,所述背包主体1具有一前端开口并与婴儿体积适配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与婴儿的裆部适配的底兜4,且凹腔内于底兜4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两根栓带,所述栓带连接底兜4的末端,所述背带2设置有两条,且背带2的两端分别连接背包主体1的上端和下端。
在使用时,将婴儿正面超前的放入凹腔内,将底兜4从婴儿的裆部穿过,并通过栓带固定底兜4的末端,使得底兜4可以承受婴儿的体重,再将两条背带2背负于肩上,即可实现背负婴儿的功能。这种通过背带2的方式实现婴儿包于大人身上的固定,较传统绑缚的方式更便捷,使用更方便,且外观整体性更好,实用性强。且栓带设置至少两根,可以更好地固定底兜4,保持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底兜4的末端设置有插扣母扣5,所述栓带的末端设置有插扣子扣并通过插扣子扣连接插扣母扣5。通过插扣的方式实现底兜4与栓带的可拆卸连接,在使用前,可以先将两者分开摊平,将婴儿放入后再逐一地绕过婴儿并于婴儿的前面连接于一起,较将婴儿从上方放入栓带与底兜4形成的固定区域内的方式更快捷、有效。
作为插扣母扣5与栓带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扣母扣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子扣插孔,插扣母扣5上端的中间位置朝向左、右两侧设置有横栓501或第一定位孔602,所述栓带包括设置于插扣母扣5的上方的两根第一栓带6和设置于插扣母扣5的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二栓带7,两根第一栓带6之间保持具有一定间距,且两根第一栓带6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插扣子扣601、两根第二栓带7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插扣子扣701,两个第一插扣子扣601的靠近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602或横栓50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603或插销702,两个第二插扣子扣701可插接于子扣插孔内,且两个第二插扣子扣701的上端对应第一插扣子扣601设置有插销702或第二定位孔603,从而通过插销702与第二定位孔603配合而固定第一插扣子扣601的外侧、通过横栓501与第一定位孔602配合固定第一插扣子扣601的内侧。四条栓带在设置时合理地分布其间距,使得第一栓带6对应婴儿的肩膀、第二栓带7对应婴儿的侧身。第二插扣子扣701与子扣插孔的配合结构可以采用市面上汽车安全带类型的锁扣结构,也可以采用市面上行李箱中、背包上所使用的卡扣结构,由于此类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所公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故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上述结构设置的插扣母扣5与栓带,可以对婴儿进行多方位的固定,稳定性、安全性更高。
作为上述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于插扣母扣5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子扣插孔,于上端设置两个子扣插孔,而第一插扣子扣601和第二插扣子扣701的结构设置相同并分别对应插接于一子扣插孔内。此种结构设置较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对插扣母扣5的尺寸要求更大,但由于其可直接采用市面上相同结构的卡扣结构,无需针对第一插扣子扣601设置横栓501、第一定位孔602、第二定位孔603等结构,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背包主体1下端的两侧设置有扣带8,且一侧或两侧的扣带8设置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用于使两侧的扣带8可拆卸地连接于一起。该卡扣装置优选设置为插扣结构,此外,也可以设置为目子扣。这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该扣带8将背包主体1的下端固定于使用者的腰部位置,避免在使用者弯腰时背包主体1的下端向外侧甩动,有利于保证婴儿的安全。并且在使用者坐立时,可以将背带2放下并挂于椅背上端的两侧,而扣带8不松开,仍绑于使用者的腰部,从而使背包主体1形成婴儿摇床,此时可以将栓带解开,便于婴儿安然入睡。在此基础上,背包主体1的两侧于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绑带9,绑带9的末端也设置卡扣结构,从而在背带2挂于椅背上端时,将两侧的绑带9从椅背的两侧绕于椅背的另一端并固定,加固背包主体1与椅背的连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克服传统结构在热天使用时的不便,进一步的,所述背包主体1于凹腔内设置有网兜3,且背包主体1的背面设置有可显露和遮蔽网兜3的挡片10。该挡片10的材质与背包主体1一致。为了实现挡片10对网兜3的遮蔽和显露,所述挡片10通过魔术贴和/或第一拉链连接于背包主体1的背面。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使挡片10的上端缝合于背包主体1上,两侧与背包主体1之间通过第一拉链连接、下端通过魔术贴与背包主体1连接。这样既方便天热的时候打开挡片10,也便于天凉的时候遮蔽网兜3,并且在挂于椅背上形成摇床时,通过第一拉链保证挡片10的承载强度。
考虑到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人需要斜抱婴儿才能帮助婴儿更快入睡,但这样对于大人而言是异常疲劳的,有鉴于此,进一步的,两条背带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拉链,两条背带2可通过第二拉链固定于一起,从而形成单肩形式的背带2,使得使用者可以斜挎婴儿包来实现对婴儿的斜抱,使用者可以适当地或者完全松开手,因此不会感到疲劳。进一步的,两条背带2与背包主体1的上端连接处相贴合,以便于第二拉链的设置,同时减小两根背带2之间的宽度,便于单肩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如将拉链与魔术贴互换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主体(1)和背带(2),所述背包主体(1)具有一前端开口并与婴儿体积适配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与婴儿的裆部适配的底兜(4),且凹腔内于底兜(4)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两根栓带,所述栓带连接底兜(4)的末端,所述背带(2)设置有两条,且背带(2)的两端分别连接背包主体(1)的上端和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兜(4)的末端设置有插扣母扣(5),所述栓带的末端设置有插扣子扣并通过插扣子扣连接插扣母扣(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扣母扣(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子扣插孔,插扣母扣(5)上端的中间位置朝向左、右两侧设置有横栓(501)或第一定位孔(602),所述栓带包括设置于插扣母扣(5)的上方的两根第一栓带(6)和设置于插扣母扣(5)的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二栓带(7),两根第一栓带(6)之间保持具有一定间距,且两根第一栓带(6)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插扣子扣(601)、两根第二栓带(7)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插扣子扣(701),两个第一插扣子扣(601)的靠近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602)或横栓(50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603)或插销(702),两个第二插扣子扣(701)可插接于子扣插孔内,且两个第二插扣子扣(701)的上端对应第一插扣子扣(601)设置有插销(702)或第二定位孔(603),从而通过插销(702)与第二定位孔(603)配合而固定第一插扣子扣(601)的外侧、通过横栓(501)与第一定位孔(602)配合固定第一插扣子扣(60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主体(1)下端的两侧设置有扣带(8),且一侧或两侧的扣带(8)设置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用于使两侧的扣带(8)可拆卸地连接于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主体(1)两侧的上端位置设置有绑带(9),所述绑带(9)的末端设置有卡扣结构,两侧的绑带(9)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主体(1)于凹腔内设置有网兜(3),且背包主体(1)的背面设置有可显露和遮蔽网兜(3)的挡片(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10)通过魔术贴和/或第一拉链连接于背包主体(1)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其特征在于,两条背带(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拉链,两条背带(2)可通过第二拉链固定于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包,其特征在于,两条背带(2)与背包主体(1)的上端连接处相贴合。
CN201920322980.5U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多功能婴儿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15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980.5U CN209915531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多功能婴儿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980.5U CN209915531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多功能婴儿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5531U true CN209915531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69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298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15531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多功能婴儿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5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0353B2 (en) Child carrier and methods of use
JP3856625B2 (ja) 対面・前向きだっこ兼用ベビーキャリア
US8092087B2 (en) Bag with adjustable strap adapted to be carried on shoulders or back
US7574750B2 (en) Combination snowsuit and carrier for baby/infant
US5632425A (en) Infant carrier
US6932256B2 (en) Balanced pack
US20110240693A1 (en) Baby carrier with tie straps
WO2005072366A2 (en) Child carrier
US4823405A (en) Baby safety bag
US20210145188A1 (en) Combination multi-use backpack and child carrier
CN215959161U (zh) 抱婴背带
CN209915531U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包
KR20100044985A (ko) 아기띠
KR200398729Y1 (ko) 유아용 다목적 침낭
US20120223115A1 (en) Backpack configured to carry a pillow
CN209776771U (zh) 一种婴幼儿游泳趴圈
CN208129745U (zh) 一种多功能增高餐椅妈咪包
JPH0616499Y2 (ja) ペット犬の運搬バッグ
CN211748363U (zh) 一种儿童安全防护背带
CA2357614A1 (en) Infant sling carrier
CN210018246U (zh) 一种多功能背包
CN204743421U (zh) 一种婴儿背带凳
CN215583665U (zh) 一种婴儿背带
JPS602848Y2 (ja) 子守帯
JP3079903U (ja) 抱っこ用と背負い用に変更し得る子守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