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0364U -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0364U
CN209900364U CN201821710852.XU CN201821710852U CN209900364U CN 209900364 U CN209900364 U CN 209900364U CN 201821710852 U CN201821710852 U CN 201821710852U CN 209900364 U CN209900364 U CN 209900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outer tube
tube
hol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08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廷天
黄淑娟
李猛
孙文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17108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0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0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03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包括竖向的外管,外管内设有带有刻度的真空管,外管和真空管均为透明材质,真空管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表面与外管的内壁相接触,第一活塞和真空管均能沿外管移动,外管上端的外圈设有套筒,套筒能沿外管移动,套筒内部固定安装环形的气囊,气囊内壁能够与外管的外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能够气管导管较为方便的被固定,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能够避免药剂与积液混合,防止药剂污染,能够有效的防止带有大量细菌的病毒的积液或分泌物对药物和患者气管的二次污染,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定量给药。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气管插管后,需将气管导管加以固定,而现有技术的气管导管本身均不带固定装置,多数采用胶布固定,导致气管导管固定时间延迟、固定不牢固且不规范,并且不容易实现定量给药,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包括竖向的外管,外管内设有带有刻度的真空管,外管和真空管均为透明材质,真空管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表面与外管的内壁相接触,第一活塞和真空管均能沿外管移动,外管上端的外圈设有套筒,套筒能沿外管移动,套筒内部固定安装环形的气囊,气囊内壁能够与外管的外壁相接触,气囊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套筒的一侧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气囊上的进气口相对应并与气囊内部相通,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能沿第一通孔移动,第二活塞的一侧固定安装T型的活塞杆,活塞杆能沿第一通孔移动,套筒的内壁开设三个均匀分布的圆形透槽,圆形透槽内穿过L型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下端固定安装吸盘,吸盘位于套筒的外周,连接管的上端与气囊固定连接并与气囊内部相通,真空管的顶面开设环形的T形槽,真空管内部的顶面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T形槽相对应并与T形槽内部相通,T形槽内穿过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手柄,第一螺杆能沿T形槽和第二通孔上下移动,第一螺杆的下方设有第三活塞,第三活塞的顶面与第一螺杆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三活塞的外周与真空管的内壁相接触,T形槽内设有两个半环形的螺母,螺母位于第一螺杆的两侧,两个螺母的内侧能够接触配合,两个螺母能够与第一螺杆相啮合,螺母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螺母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真空管上端的两侧均开设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穿过第二螺纹孔且与第二螺纹孔相啮合,第一活塞顶面的中部开设通透的第一圆孔,真空管的下端与第一圆孔相对应,外管后壁的下端壁上固定安装与负压泵连通的吸液管,外管的下端为开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所述的其中一个螺母另一侧开设前后对称的插槽,另一个螺母的一侧固定安装前后对称的插块,插块与插槽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所述的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把手。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所述的真空管与U型管的两侧均开设手指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所述的外管的上端固定安装防滑层。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所述的活塞杆的一端设有U型架,U型架与活塞杆的一端通过数根横向的弹簧固定连接,弹簧始终给活塞杆一个推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能够气管导管较为方便的被固定,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能够避免药剂与积液混合,防止药剂污染,能够有效的防止带有大量细菌的病毒的积液或分泌物对药物和患者气管的二次污染,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定量给药。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外管放置在患者气管内,将套筒套装在外管的外部,吸盘与患者皮肤相接触,推动活塞杆,活塞杆推动活塞第二活塞向第一通孔内部移动,使气囊和连接管内形成负压,气囊就能够包裹住外管并对外管进行固定,吸盘吸在病人的皮肤上,从而能够对外管进行固定,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使外管更加稳定;上下移动真空管,真空管带动第一活塞在外管内进行移动,通过外管的下端能够向患者气管内的液体吸入到外管内,开启负压泵,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吸液管将外管内的液体吸走,向下推动真空管,真空管推动第一活塞向下移动,使第一活塞的底面与外管的底面平齐,向下推动手柄,手柄通过第一螺杆向下推动第三活塞,第三活塞沿真空管向下移动,能够使真空管内的药剂流入到患者气管内,能够避免药剂与积液混合,防止药剂污染,提高治疗效果;当需要添加少量的药剂时,拧动第二螺杆并带动螺母移动,两个螺母夹紧第一螺杆,此时螺母和第一螺杆为螺纹配合连接,拧动手柄带动第一螺杆进行转动,第一螺杆转动带动第三活塞均匀缓慢的向下移动,真空管内的药剂向患者气管内流入的量会较少,医护人员就能够精确的添加药剂,观察真空管上刻度,添加至定量,能够更好的缓解和治疗病人的病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图1的I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如图所示,包括竖向的外管1,外管1内设有带有刻度的真空管2,外管1和真空管2均为透明材质,真空管2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活塞3,第一活塞3的表面与外管1的内壁相接触,第一活塞3和真空管2均能沿外管1移动,外管1上端的外圈设有套筒4,套筒4能沿外管1移动,套筒4内部固定安装环形的气囊5,气囊5内壁能够与外管1的外壁相接触,气囊5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套筒4的一侧开设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与气囊5上的进气口相对应并与气囊5内部相通,第一通孔6内设有第二活塞7,第二活塞7能沿第一通孔6移动,第二活塞7的一侧固定安装T型的活塞杆8,活塞杆8能沿第一通孔6移动,套筒4的内壁开设三个均匀分布的圆形透槽9,圆形透槽9内穿过L型的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下端固定安装吸盘11,吸盘11位于套筒4的外周,连接管10的上端与气囊5固定连接并与气囊5内部相通,真空管2的顶面开设环形的T形槽12,真空管2内部的顶面开设第二通孔13,第二通孔13与T形槽12相对应并与T形槽12内部相通,T形槽12内穿过第一螺杆14,第一螺杆14的上端固定安装手柄15,第一螺杆14能沿T形槽12和第二通孔13上下移动,第一螺杆14的下方设有第三活塞16,第三活塞16的顶面与第一螺杆14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三活塞16的外周与真空管2的内壁相接触,T形槽12内设有两个半环形的螺母17,螺母17位于第一螺杆14的两侧,两个螺母17的内侧能够接触配合,两个螺母17能够与第一螺杆14相啮合,螺母17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18,第二螺杆18与螺母17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真空管2上端的两侧均开设第二螺纹孔19,第二螺杆18穿过第二螺纹孔19且与第二螺纹孔19相啮合,第一活塞3顶面的中部开设通透的第一圆孔20,真空管2的下端与第一圆孔20相对应,外管1后壁的下端壁上固定安装与负压泵连通的吸液管24,外管1的下端为开口。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能够气管导管较为方便的被固定,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能够避免药剂与积液混合,防止药剂污染,能够有效的防止带有大量细菌的病毒的积液或分泌物对药物和患者气管的二次污染,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定量给药。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外管1放置在患者气管内,将套筒4套装在外管1的外部,吸盘11与患者皮肤相接触,推动活塞杆8,活塞杆8推动活塞第二活塞7向第一通孔6内部移动,使气囊5和连接管10内形成负压,气囊5就能够包裹住外管1并对外管1进行固定,吸盘11吸在病人的皮肤上,从而能够对外管1进行固定,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使外管1更加稳定;上下移动真空管2,真空管2带动第一活塞3在外管1内进行移动,通过外管1的下端能够向患者气管内的液体吸入到外管1内,开启负压泵,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吸液管24将外管1内的液体吸走,向下推动真空管2,真空管2推动第一活塞3向下移动,使第一活塞3的底面与外管1的底面平齐,向下推动手柄15,手柄15通过第一螺杆14向下推动第三活塞16,第三活塞16沿真空管2向下移动,能够使真空管2内的药剂流入到患者气管内,能够避免药剂与积液混合,防止药剂污染,提高治疗效果;当需要添加少量的药剂时,拧动第二螺杆18并带动螺母17移动,两个螺母17夹紧第一螺杆14,此时螺母17和第一螺杆14为螺纹配合连接,拧动手柄15带动第一螺杆14进行转动,第一螺杆14转动带动第三活塞16均匀缓慢的向下移动,真空管2内的药剂向患者气管内流入的量会较少,医护人员就能够精确的添加药剂,观察真空管2上刻度,添加至定量,能够更好的缓解和治疗病人的病情。
具体而言,夹紧第一螺杆14时,两个螺母17相接触,配合不紧密,拧动第一螺杆14时,会出现滑丝的现象,本实施例所述的其中一个螺母17另一侧开设前后对称的插槽22,另一个螺母17的一侧固定安装前后对称的插块23,插块23与插槽22相配合。两个螺母17接触时,插块23与插槽22相配合,使两个螺母17配合紧密,拧动第一螺杆14时,装置更加稳定。
具体的,为了便于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块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把手21。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把手21能够使本实用新型便于拿取,更加便于使用。
进一步的,在使用本装置时,一手握住真空管2,一手向下移动第一螺杆14,容易产生手滑的现象,使用比较费力,本实施例所述的真空管2与外管1的两侧均开设手指槽。通过开设手指槽,把手指放在手指槽中,防止用力时手指的滑动,使用更加方便。
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固定外管1,本实施例所述的外管1的上端固定安装防滑层。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防滑层能够增大与气囊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便于固定外管1。
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外管1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的活塞杆8的一端设有U型架25,U型架25与活塞杆8的一端通过数根横向的弹簧27固定连接,弹簧27始终给活塞杆8一个推力。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弹簧27始终给活塞杆8一个推力,能够使活塞7始终位于通孔8内,使气囊5和连接管10内产生负压,气囊5从而能够固定住外管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的外管(1),外管(1)内设有带有刻度的真空管(2),外管(1)和真空管(2)均为透明材质,真空管(2)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活塞(3),第一活塞(3)的表面与外管(1)的内壁相接触,第一活塞(3)和真空管(2)均能沿外管(1)移动,外管(1)上端的外圈设有套筒(4),套筒(4)能沿外管(1)移动,套筒(4)内部固定安装环形的气囊(5),气囊(5)内壁能够与外管(1)的外壁相接触,气囊(5)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套筒(4)的一侧开设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与气囊(5)上的进气口相对应并与气囊(5)内部相通,第一通孔(6)内设有第二活塞(7),第二活塞(7)能沿第一通孔(6)移动,第二活塞(7)的一侧固定安装T型的活塞杆(8),活塞杆(8)能沿第一通孔(6)移动,套筒(4)的内壁开设三个均匀分布的圆形透槽(9),圆形透槽(9)内穿过L型的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下端固定安装吸盘(11),吸盘(11)位于套筒(4)的外周,连接管(10)的上端与气囊(5)固定连接并与气囊(5)内部相通,真空管(2)的顶面开设环形的T形槽(12),真空管(2)内部的顶面开设第二通孔(13),第二通孔(13)与T形槽(12)相对应并与T形槽(12)内部相通,T形槽(12)内穿过第一螺杆(14),第一螺杆(14)的上端固定安装手柄(15),第一螺杆(14)能沿T形槽(12)和第二通孔(13)上下移动,第一螺杆(14)的下方设有第三活塞(16),第三活塞(16)的顶面与第一螺杆(14)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三活塞(16)的外周与真空管(2)的内壁相接触,T形槽(12)内设有两个半环形的螺母(17),螺母(17)位于第一螺杆(14)的两侧,两个螺母(17)的内侧能够接触配合,两个螺母(17)能够与第一螺杆(14)相啮合,螺母(17)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18),第二螺杆(18)与螺母(17)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真空管(2)上端的两侧均开设第二螺纹孔(19),第二螺杆(18)穿过第二螺纹孔(19)且与第二螺纹孔(19)相啮合,第一活塞(3)顶面的中部开设通透的第一圆孔(20),真空管(2)的下端与第一圆孔(20)相对应,外管(1)后壁的下端壁上固定安装与负压泵连通的吸液管(24),外管(1)的下端为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的螺母(17)另一侧开设前后对称的插槽(22),另一个螺母(17)的一侧固定安装前后对称的插块(23),插块(23)与插槽(22)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管(2)与外管(1)的两侧均开设手指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1)的上端固定安装防滑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8)的一端设有U型架(25),U型架(25)与活塞杆(8)的一端通过数根横向的弹簧(27)固定连接,弹簧(27)始终给活塞杆(8)一个推力。
CN201821710852.XU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00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0852.XU CN209900364U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0852.XU CN209900364U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0364U true CN209900364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25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085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00364U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036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5897A (zh) * 2020-03-13 2021-12-3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医用灌肠清洗器
CN114043038A (zh) * 2021-10-30 2022-02-15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手工割刀切割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902939A (zh) * 2022-05-20 2022-08-16 滁州学院 一种用于园林养护的自动喷雾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5897A (zh) * 2020-03-13 2021-12-3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医用灌肠清洗器
CN114043038A (zh) * 2021-10-30 2022-02-15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手工割刀切割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902939A (zh) * 2022-05-20 2022-08-16 滁州学院 一种用于园林养护的自动喷雾器
CN114902939B (zh) * 2022-05-20 2023-06-30 滁州学院 一种用于园林养护的自动喷雾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00364U (zh) 一种新型呼吸科气管导管
CN106334255A (zh) 肛肠外科用注射供药手术装置
CN203075297U (zh) 一种手动吸痰器
CN206239867U (zh) 一种吸痰连接管固定器
CN211189011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动力锻炼器
CN211460234U (zh) 一种具备液量控制的免疫细胞治疗采血用采血瓶
CN211050593U (zh) 呼吸科痰痂清除器
CN211024328U (zh) 一种内分泌疾病用积液抽取器
CN217245729U (zh) 一种手持式吸痰装置
CN202052141U (zh) 简易输液加压装置
CN101874908A (zh) 一种医用吸痰器
CN210521456U (zh) 一种防止传染的负压吸引管
CN220938653U (zh) 一种吸痰管床旁固定装置
CN210145157U (zh) 一种儿科吸痰装置
CN219375604U (zh) 一种吸痰装置
CN214435598U (zh) 一种一次性吸痰瓶
CN218129406U (zh) 一种吸痰管
CN211158115U (zh) 一种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
CN219354801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老年人排痰仪
CN220938567U (zh) 一种易清洗的喂药装置
CN210056363U (zh) 一种医用润唇器
CN215690626U (zh) 一种可固活塞的一次性急救预装注射器
CN202682430U (zh) 一种化痰吸痰器
CN203842138U (zh) 一种新型的导气管
CN202844290U (zh) 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气管切开氧气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