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7817U -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7817U
CN209897817U CN201920077438.8U CN201920077438U CN209897817U CN 209897817 U CN209897817 U CN 209897817U CN 201920077438 U CN201920077438 U CN 201920077438U CN 209897817 U CN209897817 U CN 209897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le body
white moth
silk
trunk
was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774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振业
王月妹
承青春
刘全山
尚俊平
贾自峰
焦保山
李娜
冯战阳
殷艳辉
刘晓慧
左叶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0774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7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7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78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包括扎丝,扎丝的一端自下而上形成若干圈体,圈体自下而上截面逐渐变大,圈体整体呈锥形结构,锥形结构内设有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柞蚕裸蛹的空腔,扎丝的另一端自圈体延伸出一段距离,在该扎丝的末端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于树干的悬挂支杆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通过设置由若干圈体组成的锥形结构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的柞蚕裸蛹,避免了雨季放蜂时,雨水对柞蚕裸蛹的破坏,同时也大大减少树上蚂蚁侵袭柞蚕裸蛹的几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可重复使用,大大减少生物防治成本,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杨树是河南省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是每年危害杨树健康生长的主要食叶害虫,全省每年使用化学防治面积达1200万亩,防治费用1.5亿以上。白蛾黑棒啮小蜂是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杨树食叶害虫的本土天敌,2013年经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杨忠岐教授鉴定为河南本土优势天敌。经漯河市豫中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研究中心近几年规模批量繁育及在河南省各地应用,防治效果很好。
裸蛹繁殖白蛾黑棒啮小蜂,就是采用无茧的柞蚕蛹直接进行接蜂、培养,具有便于检查和剔除病蛹、烂蛹及死蛹,接蜂率高的优点,适合大规模批量室内接蜂,具有大幅度降低繁育成本、提高繁蜂质量、利于生产、快速推广普及等特点,对加快使用天敌白蛾黑棒啮小蜂防治以杨扇舟蛾、杨小舟蛾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的进程,促进绿色防治,大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避免农药污染意义重大。
放蜂时间应与杨树食叶害虫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吻合。杨树食叶害虫以第2代和第3代幼虫危害最重,而第2代,第3代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就是河南的雨季7、8月份。释放白蛾黑棒啮小蜂的过程,雨水的破坏和树上蚂蚁的侵害,都会直接影响放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包括扎丝,所述扎丝的一端自下而上形成若干圈体,所述圈体自下而上截面逐渐变大,所述圈体整体呈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内设有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柞蚕裸蛹的空腔,所述扎丝的另一端自圈体延伸出一段距离,在该扎丝的末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树干的悬挂支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支杆为图钉,所述图钉的长度大于等于1㎝。
进一步地,所述扎丝为镀锌扎丝。
进一步地,所述扎丝的长度为25-30㎝,直径为0.9mm。
进一步地,所述圈体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圈体为三个,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圈体、第二圈体和第三圈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相距1㎝,所述第二圈体和第三圈体相距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圈体的直径为1-1.5㎝,所述第二圈体的直径为1.5-2cm,所述第三圈体的直径为3-3.5㎝。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的直径为0.5-1c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通过设置由若干圈体组成的锥形结构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的柞蚕裸蛹,另一端延伸出的扎丝通过设置固定环,便于固定在树干上,避免了雨季放蜂时,雨水对柞蚕裸蛹的破坏,同时也大大减少树上蚂蚁侵袭柞蚕裸蛹的几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可重复使用,大大减少生物防治成本,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扎丝;2、圈体;21、第一圈体;22、第二圈体;23、第三圈体;3、柞蚕裸蛹;4、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包括扎丝1,扎丝1的一端自下而上形成若干圈体2,圈体2自下而上截面逐渐变大,圈体2整体呈锥形结构,锥形结构内设有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的柞蚕裸蛹3的空腔。优选的,圈体2为圆形。圈体2为三个,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圈体21、第二圈体22和第三圈体23。第一圈体21和第二圈体22相距1㎝,第二圈体22和第三圈体23相距2㎝。柞蚕裸蛹3最宽处2.1-2.5cm,为更好的放置柞蚕裸蛹3,优选的,第一圈体21的直径为1-1.5㎝,第二圈体22的直径为1.5-2cm,第三圈体23的直径为3-3.5㎝,圈体2的形状、数量以及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扎丝1的另一端自圆形圈体延伸出一段距离,握成横“一”字形,在该扎丝的末端设有固定环4,优选的,固定环4的直径为0.5-1cm。固定环4固定于树干的悬挂支杆上(图中未画出)。具体的,悬挂支杆可以为图钉,为了更好地悬挂固定,图钉的长度大于等于1㎝。扎丝1选择镀锌扎丝,可稳定保持弯曲度,耐腐蚀,扎丝1的长度为25-30㎝,直径为0.9mm。
本实用新型的释放装置使用时,在需要防治区域按照规定标准设释放点,根据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规律,在发生严重的第2代和第3代时,开展放蜂工作,每个防治区域连续释放不少于3-5年,释放点分布均匀,每个释放点选一棵树并悬挂一个繁育白蛾黑棒啮小蜂的柞蚕裸蛹3,柞蚕裸蛹3放置于释放装置的锥体内。使柞蚕裸蛹3远离树干,避免了雨季释放时,雨水对柞蚕裸蛹3的破坏,同时也大大减少树上蚂蚁侵袭柞蚕裸蛹的几率。
将采用本实用新型释放装置的锥形扎丝释放法和纸袋漏斗释放法进行对比,在相同条件下,每种释放方式调查200亩,每亩释放量为6个/次,统计蚂蚁对柞蚕裸蛹的破坏率结果如表1所示,相同条件下统计雨水对柞蚕裸蛹的破坏率,每种释放方式调查150亩,每亩释放量为6个/次,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释放方式 悬挂总裸蛹数 蚂蚁破坏裸蛹数 破坏率(%)
锥形扎丝释放法 1200 312 26
纸袋漏斗释放法 1200 444 37
表2
释放方式 悬挂总裸蛹数 雨水破坏裸蛹数 破坏率(%)
锥形扎丝释放法 900 315 35
纸袋漏斗释放法 900 396 44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请释放装置的锥形扎丝释放法和纸袋漏斗释放法相比,蚂蚁和雨水对裸蛹的破坏率较低,由此可见采用本申请的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通过设置由若干圈体2组成的锥形结构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的柞蚕裸蛹3,避免了雨季放蜂时,雨水对柞蚕裸蛹3的破坏,同时也大大减少树上蚂蚁侵袭柞蚕裸蛹3的几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可重复使用,大大减少生物防治成本,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扎丝,所述扎丝的一端自下而上形成若干圈体,所述圈体自下而上截面逐渐变大,所述圈体整体呈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内设有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柞蚕裸蛹的空腔,所述扎丝的另一端自圈体延伸出一段距离,在该扎丝的末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树干的悬挂支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杆为图钉,所述图钉的长度大于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丝为镀锌扎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丝的长度为25-30㎝,直径为0.9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为三个,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圈体、第二圈体和第三圈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相距1㎝,所述第二圈体和第三圈体相距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体的直径为1-1.5㎝,所述第二圈体的直径为1.5-2cm,所述第三圈体的直径为3-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直径为0.5-1cm。
CN201920077438.8U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97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7438.8U CN209897817U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7438.8U CN209897817U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7817U true CN209897817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29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7743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97817U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78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6490A (zh) * 2019-01-17 2019-03-29 郭振业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CN111990344A (zh) * 2020-09-18 2020-11-27 贾自峰 肿腿蜂人工接蜂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6490A (zh) * 2019-01-17 2019-03-29 郭振业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CN111990344A (zh) * 2020-09-18 2020-11-27 贾自峰 肿腿蜂人工接蜂管
CN111990344B (zh) * 2020-09-18 2022-10-25 贾自峰 肿腿蜂人工接蜂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97817U (zh)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CN105028333B (zh) 一种人工室内大量饲养果梢斑螟的方法
CN203327762U (zh) 带枝饲养昆虫的环保微型饲养笼
CN106577111B (zh) 人工马尾松林的造林过程中的马尾松毛虫害防治方法
CN106689066A (zh) 一种快速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6613712A (zh) 葡萄高吊水平整枝方法
CN107258704A (zh) 天敌增殖扩繁自释放栖息装置
CN106258739A (zh) 一种油茶高产的修剪方法
CN103766324A (zh) 冬枣园利用红颈常室茧蜂生物防治绿盲蝽的方法
CN107637407A (zh) 果树篱笆式种植方法
CN109526490A (zh)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CN104026084B (zh) 一种促进花绒寄甲成虫产卵的技术
CN210168792U (zh) 一种金小蜂林间保育装置
CN104996363A (zh) 一种异色瓢虫田间大量扩繁的方法
CN201617084U (zh) 一种人工蜂巢
CN108575918A (zh) 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
KR101753125B1 (ko) 지네 산란통과 이를 이용한 지네 사육장치
CN209314518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水培定植板
CN108112540A (zh) 捕食螨的开放式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CN102771446A (zh) 利用豌豆彩潜蝇扩繁豌豆潜蝇姬小蜂的方法
CN208875037U (zh) 一种水培定植板
Solomon Biology and damage of the hickory borer, Goes pulcher, in hickory and pecan
CN203353293U (zh) 农作物自然授粉大棚
CN205946939U (zh) 田间便携式持续放飞蚜茧蜂的装置
CN207836512U (zh) 一种池塘养殖防鸟网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