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4828U -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试纸条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试纸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4828U
CN209894828U CN201921977474.6U CN201921977474U CN209894828U CN 209894828 U CN209894828 U CN 209894828U CN 201921977474 U CN201921977474 U CN 201921977474U CN 209894828 U CN209894828 U CN 209894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trip
test
strip
sampl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74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振
王静
王淼
佘永新
金茂俊
金芬
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shizhij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Quality Standard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 Products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Quality Standard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 Products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Quality Standard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 Products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9219774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4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4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482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3256 priority patent/WO2021093555A1/zh
Priority to AU2020381702A priority patent/AU2020381702A1/en
Priority to EP20886585.7A priority patent/EP4060341A4/en
Priority to JP2021524362A priority patent/JP7397249B2/ja
Priority to US17/744,555 priority patent/US1163992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试纸条。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样品液承载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用于盛放样品液的样品池;试纸条,至少包括身份信息承载部、显色部和毛细部;试纸条承载板,用于使所述试纸条在同一圆环区域内周向阵列放射状放置;定位协助装置,设置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圆周阵列放射性排布的试纸条与定位协助装置配合的检测装置,能够在图像采集后,对采集图像进行矫正,分割出准确的试纸条的相应区域,提高数据的采集精度,提高目标物筛查的可靠性和精度。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试纸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试纸条。
背景技术
在目标物筛查领域,从采样、制样到分析,检测过程复杂,时效性差。比如使用色谱分析仪器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从采样到得出检测结果,通常需要2天或更长的时间,而且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和设备支持。比如对于农残检测,通常在得到检测结果后,采购的同批次样品大都已进入消费者的餐桌,从而失去提示消费风险的意义。
现有目标物快速筛查的检测方法大都采用免疫层析法,不同的目标物浓度导致显色深浅不同。由于结果判定易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定性、定量结果判定都不够准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时效性强、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低、在样品采集的现场实时进行目标物筛查、且能够准确采集测试结果的检测装置,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利用免疫层析法的时效性,将层析显色的试纸条规则性排布在具有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的检测装置上,使得所述试纸条圆周阵列放射状排布,提高试纸条的识别精度,满足数据处理时对试纸条显色区域的识别精度要求,提高目标物筛查的时效性,简化操作过程、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实现在样品采集的现场实时进行目标物筛查、提高采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样品液承载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用于盛放样品液的样品池;
试纸条,至少包括身份信息承载部、显色部和毛细部;
试纸条承载板,用于使所述试纸条在同一圆环区域内周向阵列放射状放置;
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设置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位于所述试纸条放置区域之外。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样品液承载装置的样品池为两个以上,可同时盛放两个以上的液体样品,在每个样品池内放入检测不同目标物的试纸条时,可实现对多种目标物的同时显色反应。将显色后的试纸条放置在试纸条承载板上,可对多种目标物的显色结果同时进行观察和/或图像采集。相对于非圆周阵列的试纸条排列方式,通过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对在同一圆环区域内周向阵列的试纸条进行定位,能够确保在对图像采集的试纸条图像进行数据分析时,矫正后的试纸条图像畸变(尤其是显色区)更加趋于相同,进而在对试纸条显色区域的图像处理过程中保证分割出的显色区域与实际的显色区域匹配度更高,进而在与匹配的标准数值比对后即可得出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由此可知,本申请的检测装置能够提高试纸条的识别精度,满足数据处理时对试纸条显色区域的识别精度要求,提高目标物筛查的时效性,简化操作过程、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实现样品采集现场目标物实时筛查、提高采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与圆周阵列的组合设计能够减少图像采集过程中环境光对数据采集的影响,只需要能够识别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的相应信息(如形状、边界、顶点等)既可以实现对试纸条所在区域的准确分割,并完成对显色区域的色度读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标识,其中至少一个标识能够与其余标识进行区别。
标识个数设置为三个以上,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更准确地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平面方向和位置的校正,比如摄像头的偏移、试纸条承载板的倾斜等。圆周阵列的试纸条的摆放完毕后,将“其中至少一个标识能够与其余标识进行区别”能够起到对试纸条进行编号确定顺序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圆环区域被划分为第一圆环区域、第二圆环区域和第三圆环区域;所述试纸条周向阵列时,所述第二圆环区域为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和所述显色部所在的圆环区域;所述第三圆环区域为所述显色部所在的圆环区域;所述第一圆环区域为所述圆环区域除所述第二圆环区域之外的圆环区域;所述至少三个标识设置在第二圆环区域内。
所述试纸条承载板将所述试纸条在同一圆环区域内周向阵列放射状放置时,试纸条所在区域围成一个圆环,所述圆环按照试纸条的不同功能性区域(如身份信息承载部、显色部、毛细部或吸水部等)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且同一功能性区域位于同一圆环区域内。将显色部所在圆环定义为第三圆环区域;将显色部和身份信息识别部所在圆环定义为第二圆环区域;将剩余的圆环区域定义为第一圆环区域。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图像识别的主要对象为身份信息承载部和显色部,因此将所述至少三个标识设置在第二圆环区域内,能够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靠近所述试纸条承载板边缘。
所述标识设置在试纸条承载板上,而将所述标识设置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边缘能够将所述标识尽可能的远离中心位置,对拍摄的图像进行识别时,能够通过标识将图片的角度、位置进行更准确的矫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三个标识的分布包括围绕所述圆环的圆心进行圆周阵列分布。
将所述标识的分布方式设置为与所述试纸条的分布方式相同,能够简化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流程,提高图像矫正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至少一个标识能够与其余标识进行区别”,所述标识通过颜色、形状或花纹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进行区别。
只要能够将所述标识相互之间进行区别的元素均可应用在所述标识上。花纹也可以是定位的点的排布、波浪花纹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通过颜色进行区别,所述颜色包括蓝色、绿色、黄色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对于同一波长的色光,当光强变化时,眼睛或成像设备通常会感觉其也随之变化,只有黄、绿、蓝三种颜色是较为恒定的。通过选择蓝色、绿色、黄色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进行标识的区别,能够提高图像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的形状包括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形的边界为直线,并具有清晰的顶点,在数据处理时,更容易提高对于所述标识边缘的识别精度,从而实现对显色区域的准确划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的边长的尺寸≥2 mm。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标识的面积占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面积的0.4~5%。
在现有的摄像头像素(如1200万像素左右)下,2 mm以上的标识的边长尺寸能够更好的满足数据处理时图像对所述标识的识别精度,如果标识的边长尺寸过小(小于2mm),会导致图像识别时数据读取错误;而占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面积的0.4~5%能够尽可能减少标识颜色对采集图像色度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所述正方形区域的中心与所述圆环区域的圆心重合。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为正方形标识,所述正方形标识的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且所述正方形标识的边与所述正方形区域的边平行。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围成的正方形区域的边、角相同,数据处理时,算法更简单。尤其是当所述标识也为正方形,在识别标识的边界、矫正图像的偏移和角度上,算法都更加简单。
优选地,在这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为一个蓝色正方形标识和三个绿色正方形标识,或一个绿色正方形标识和三个蓝色正方形标识。
在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为正多边形,所述试纸条呈圆周阵列时,所述试纸条或所述试纸条的长度方向的延长区域覆盖所述正多边形的端点。
即,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为正多边形,试纸条摆放在圆心与顶点的连线方向。这种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减小试纸条承载板的尺寸。相较于圆形的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面积减少,同时抓握更方便。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呈圆周阵列时,所述试纸条承载板至少能够承载所述试纸条的身份信息承载部和显色部。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的每个标识与所述正多边形中心相距最远的顶点位于所述正多边形的最大内切圆的圆周上。
将所述试纸条承载板进一步缩小,只需要承载所述试纸条的身份信息承载部和显色部,用以满足图像采集的要求即可,换言之,对于毛细部等与数据处理关系不大的部位可以不进行图像采集。而为了更好地矫正采集的图像,将所述标识设置在试纸条承载板的最大内接圆的圆周上,能够提高图像矫正的准确性,简化算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为漫反射表面。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为的中性色表面。
漫反射表面能够减少光源照射承载板表面反射造成的光斑,降低对图像识别准确性的影响。而中性色表面能够降低承载板背景色对需要识别的区域的影响,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性。对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的限定能够降低图像采集时背景光源对其的干扰,提高所述目标物筛查的普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试纸条呈圆周阵列时,所述试纸条的上表面低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且所述试纸条上表面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的距离值小于所述试纸条的宽度值的1/3(例如1/4、1/5、1/6、1/7、1/8、1/9、1/10等);或者所述试纸条的显色部的上表面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齐平;或者所述试纸条的上表面高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
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试纸条呈圆周阵列时,所述试纸条显色部的上表面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齐平,或所述试纸条的上表面高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
所述试纸条的位置较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过低(比如所述试纸条上表面与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低的距离大于试纸条宽度的1/3),则会造成显色部出现过多的阴影,在图像识别后,分割出来的显色部的显色区域的识别造成颜色误差,影响目标物的筛查结果判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试纸条承载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的试纸条限位装置,用于所述试纸条在同一圆环区域内进行周向阵列时,对所述试纸条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限位沟槽、限位挡板、限位插槽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试纸条承载板包括板体,和开设在所述板体上的试纸条承载沟槽;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在所述板体上围绕所述圆环区域的圆心圆周阵列排布。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长度≥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和所述显色部的长度之和。
常规来讲,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长度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尺寸相关,但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长度也可以单独设计,比如将试纸条伸出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方式等。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与所述试纸条的厚度相匹配。
所述匹配意指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与所述试纸条的厚度一致,或保持在加工误差范围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试纸条的厚度,且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底部设置支撑部,用以将所述试纸条的下表面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底部分离。
所述试纸条被放置在试纸条承载沟槽前已经进行了样品液的层析,而试纸条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底部紧贴,会导致样品液从背面污染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因此,设置支撑部将所述试纸条的下表面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底部分离能够避免试纸条上残余的样品液污染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高度能够将所述试纸条显色部的上表面抬高至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齐平,或能够将所述试纸条的上表面抬高至高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
如上,这种设计能够减少试纸条周围的遮挡造成的图像采集时的阴影。所述将所述试纸条显色部的上表面抬高至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齐平,为将试纸条的至少显色部的上表面抬高至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齐平。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个数最少为两个。
设置至少两个支撑部能够提高试纸条在摆放时的平整性,防止由于重心问题发生偏差。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槽宽比所述试纸条宽0.1~0.2mm,确保试纸条能够放置入沟槽并与沟槽边缘形成较小缝隙,提高图像采集精度并减少缝隙阴影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身份信息承载部承接区的端部与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的端部形状匹配。
此处,所述匹配,包括形状、尺寸匹配,所述匹配同样包括了一致或保持在加工误差范围内。无论是对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槽宽的限定,还是对试纸条承载沟槽的端部的限定,都是为了减少在数据处理时,试纸条在试纸条承载沟槽中放置时产生的缝隙被误认为身份信息承载部的信息的概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独立设置。
所述独立设置意指,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能够拆卸,也能够互相匹配安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能够将样品液独立盛放的样品池,每个所述样品池的容积相同。
所述将样品液独立盛放是为了避免在试纸条进行样品液检测时,试纸条上的固定试剂溶解后造成对相邻试纸条的显色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样品池的样品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所进行的目标物筛查的样品液可以相同,但要筛查的目标物有差异,如筛查茶叶中的多种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环境污染物等。本申请所进行的目标物筛查的样品液也可以不同,例如筛查不同来源的离体样品液,比如来自不同人的尿液、血液等。
在优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品池具有相对设置且具有高度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为高度较低的一者,所述第二侧壁为高度较高的一者;
每个所述样品池的所述第一侧壁一体设计,围合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或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一体设计,合围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
本申请利用木桶原则,将所述的样品池设置不同高度的侧壁,将样品池中的样品液量统一,提高试纸条层析过程中的操作精确度。将所述第一侧壁一体设计,或者借助于另外的侧壁(第三侧壁)进行一体设计,合围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目的是为了减少对周围的污染,让多余的样品液直接进入余量样品液容纳腔。第一侧壁为样品池的腔壁最矮的一个侧壁。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试纸条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缺口的宽度与试纸条的宽度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至少底部的宽度与所述试纸条的宽度匹配。
在本申请中,缺口、以及缺口的尺寸和第一侧壁底部的宽度的设计,都是为了避免试纸在检测样品液时产生倾斜或动态的移动,造成样品液检测过程不稳定,试纸条层析的样品液量不统一,显色结果不准确。具体地,试纸条只有MAX线以下需要浸入样品液,较长的部分悬空,重心容易偏移,缺口能够将所述试纸条进行固定,减少试纸条的倾翻;缺口设置为与所述试纸条的宽度匹配能够进一步的将试纸条固定,避免晃动;但仅靠缺口的固定,属于单点固定,固定效果可以进行提高,因此将所述第一侧壁底部宽度设计为与所述试纸条宽度匹配,能够实现两点固定,确保试纸条以相同角度进行稳定固定。
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具有与所述试纸条数量相同的样品池,所述样品池具有第一侧壁,以及高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所述样品池沿同一圆周排列,所述第一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所述圆筒形底部设置一底板,形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所述第二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成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外壁。
在上述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圆形排布更容易实现两点固定,且所占体积更小巧,携带更方便。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品池的底部具有小于所述毛细部宽度的漏液通道,所述漏液通道出口设置于所述试纸条周向阵列时所述毛细部的上方。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试纸条被平铺在试纸条承载板上,所述样品池设置在所述试纸条的毛细部的上方,样品液通过漏液通道渗透至毛细部进行试纸条的样品液层析。这种实现方式避免了试纸条插入样品池的步骤,无需面临试纸条固定的问题。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可拆卸式连接包括卡扣连接、凸凹配合连接、螺纹连接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申请中,试纸条插入样品池中进行样品液层析时,重心外移,容易失去平衡,造成样品池倾翻,发生样品液泄漏,而所述可拆卸式连接具有可拆卸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在连接时能够将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连接,提高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固定性,避免样品池倾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设置有嵌置槽;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可与所述嵌置槽配合的凸起部。
这种凹凸配合连接方式简单,操作简便,因为拆卸或连接过程的动作幅度造成样品液泄漏的概率较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试纸条还包括吸水部。
试纸条的设计通常包括毛细部、显色部,而为了增加样品液的检测层析量,通常在显色部远离毛细部一端设置吸水部,用于提高样品液的检测速率。
优选地,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覆盖于所述毛细部和/或所述吸水部。
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承载有包括但不限于试纸条的种类、品牌、出厂批号等信息,主要用于在数据处理时选择相应的标准数据库。因此身份信息承载部可以理解为能够被识别的信息,如二维码、条形码、编号等等。所述身份信息部可以承载在单层膜上,而承载了所述身份信息的单层膜可以贴合在试纸条除了显色区域以外的任何部位,典型的包括毛细部和/或吸水部。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包括毛细部、显色部和身份信息承载部,所述显色部T线(检测线)和C线(质控线)的距离为5~8mm,所述显色部的T线和C线的线宽为0.5~1mm。
合适的T线和C线的尺寸和距离,能够提高在数据处理时,T线和C线的识别精确度,并减少环境光的影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用以能够在信号采集时,对每根试纸条的位置进行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的作用可以为,将采集的图像根据数据处理中心内置的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的标准数据(包括边界、尺寸、位置等数据),将采集的图像的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进行矫正,从而实现对采集的图像的角度、位置进行矫正;矫正完毕后,根据数据处理中心内置的身份识别区的预定区域对所述身份识别区域进行分割,并读取身份信息;根据数据处理中心内置的显色区域的预定位置对所述显色区域进行分割,识别显色区域的色度值,获取T线和C线的色度比值,匹配标准数据库的色度比值,获得目标物的定性或定量筛查结果。
优选地,所述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用以能够在信号采集时,对每根试纸条的身份信息承载部的位置区域及显色部的位置区域进行定位。
作为最优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样品液承载装置,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具有与所述试纸条数量相同的样品池,所述样品池具有第一侧壁,以及高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所述样品池沿同一圆周排列,所述第一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所述圆筒形底部设置一底板,后得到余量样品液容纳腔,所述第二侧壁合围成圆筒得到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外壁;
试纸条,包括顺次设置的毛细部、显色部和吸水部,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覆盖在所述吸水部上表面;
试纸条承载板,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为白色漫反射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所述试纸条承载板包括板体,和开设在所述板体上的试纸条承载沟槽,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将所述试纸条的显色部上表面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齐平;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在所述板体上围绕所述圆环区域的圆心圆周阵列排布;
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的一个蓝色正方形标识和三个绿色正方形标识,所述正方形标识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且所述正方形区域的中心与所述圆环区域的圆心重合,所述正方形标识至少两条边与所述正方形区域的边平行,且所述正方形标识距离所述圆心最远的顶点位于所述试正多边形承载板的边缘。
在上述最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或与支撑部匹配后的试纸条的放置深度能够使所述试纸条的显色部上表面齐平。即,可以是只设计一个深度与所述试纸条厚度匹配的试纸条承载沟槽,也可以是设计一个具有支撑部的试纸条承载沟槽,试纸条放置在试纸条承载沟槽中时,支撑部能够将所述试纸条的显色部上表面抬平至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齐平。
本申请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样品液承载装置,通过设置具有相同容积的多个样品池,利用木桶原则,将样品池的容量标准化,为试纸条的样品液层析提供相同的样品量,将试纸条的样品液层析行为标准化,降低因为样品液量不同导致的试纸条的显色的差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样品液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能够将样品液独立盛放的样品池,每个所述样品池的容积相同;
所述样品池具有相对设置且具有高度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为高度较低的一者,所述第二侧壁为高度较高的一者;
每个所述样品池的所述第一侧壁一体设计,围合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或者样品液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一体设计,合围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
由于第一侧壁为高度较低的一个侧壁,也可以认为所述第一侧壁为所述样品池的侧壁中高度最低的侧壁。根据木桶原则,所述样品池的容积取决于高度最低的侧壁第一侧壁,则均具有相同高度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样品池,容积相同,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距离也相同,试纸条在进行样品液层析时,倾斜角度也相同,则能够进一步保证样品液层析的行为一致,从而保证样品液的检测层析量相同,获得更加准确的测试结果。
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提供了容积相同的多个样品池,且能够保证所述试纸条在所述样品池中进行样品液层析时样品液检测量保持一致,即所述样品承载装置能够将试纸检测样品的动作标准化,降低因为样品检测行为不一致带来的显色误差,从而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可靠。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试纸条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缺口的宽度与试纸条的宽度匹配。
优选地,第一侧壁至少底部的宽度与试纸条的宽度匹配的形状。
在进行样品液检测时,样品液最多浸泡至MAX线,超过MAX线后,造成实验误差。因此试纸在层析样品液时,倾斜角度较大,重心外移,缺口的设计能够将所述试纸进行大致角度的大致固定;而进行了设计后的缺口尺寸(缺口的宽度与试纸条的宽度匹配)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所述试纸,减少试纸的左右晃动;进一步地,将第一侧壁底部的宽度设计为与试纸条底部宽度匹配能够实现试纸条的两点固定,将试纸条更牢固的以相同的角度进行固定,实现试纸层析样品液行为的一致性操作。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具有与试纸条数量相同的样品池,所述样品池具有第一侧壁,以及高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所述样品池沿同一圆周排列,所述第一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所述圆筒形底部设置一底板,形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所述第二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成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外壁。
圆筒形排布能够减少排布面积,方便携带。同时将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作为可重复利用产品或一次性使用产品时,携带和制作成本均会得到大幅降低。
在另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样品池的底部具设置漏液通道。
在这一实现方式中,试纸条不需要专门取出放置在所述样品池中进行样品液检测,可以直接圆周阵列放射性排列,将所述样品承载装置的漏液通道对准所述试纸条的毛细部进行样品的定量漏液,实现样品液层析。此外,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设置还能够避免试纸条插入样品池的步骤,无需面临试纸条固定的问题。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设置有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卡扣连接的卡扣、凹凸配合连接的凹槽、凹凸配合连接的凸起、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磁性连接的南极、磁性连接的北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被设计为能够与试纸条承载板进行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而根据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不同,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可拆卸连接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知的任何一种能够进行可拆卸连接的部件中的任一个。
本申请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试纸条承载板,其能够将所述试纸条按照圆周阵列的方式放射性摆放,同时能够实现进行图像采集时,将采集的图像矫正成与数据处理系统内置的图像匹配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试纸条承载板,包括:
板体;
试纸条限位装置,能够限位出试纸条的摆放区域,所述摆放区域在同一圆环区域内周向阵列成放射状布置;
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设置在所述板体上表面。
试纸条限位装置用于将所述试纸条在特定位置进行限位,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用于将采集的图像角度、位置进行矫正,比如,通过将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的信息与数据处理系统内置的相应信息匹配;然后将矫正后的采集图像按照预定的分割区域,分割出试纸条上相应的信息,获取试纸条的相应信息。这种设计能够避免图像采集过程中环境光的干扰,只需要能够识别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的相应信息既可以实现对试纸条所在区域的准确分割,并完成对显色区域的色度读取。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板体上表面为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的板体能够减小板体的材料用量,将所述试纸条承载装置轻量化,便于携带,便于抓握,降低使用难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标识,其中至少一个标识能够与其余标识进行区别。
将所述标识进行区别能够对所述试纸条限位装置的位置进行标记,例如靠近某一特定标识顺时针计第一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第三限位装置……等。
优选地,所述标识靠近所述板体的边缘。
所述标识设置的离圆心越远,则识别所述标识后,对采集图像进行矫正时,矫正精度越高。
优选地,所述标识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
优选地,所述标识为正方形标识,所述正方形标识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所述正方形区域的中心与所述正多边形的中心重合,且所述正方形标识的两个边与所述正方形区域的边平行。
将所述标识与所属标识围成的区域均设计成正方形,能够简化算法,提高数据处理中心的信息容纳量和处理速度。
优选地,所述标识为一个蓝色正方形标识和三个绿色正方形标识,或一个绿色正方形标识和三个蓝色正方形标识。
蓝色和绿色是色度比较稳定的颜色,受环境光亮度影响较小,在边界识别时精度更高,从而提高对采集图像的矫正准确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试纸条限位装置为试纸条承载沟槽,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长度为所述试纸条长度的1/2~5/4。
试纸条承载沟槽的主要作用是将所述试纸条限位在预定位置,便于进行图像处理时,将显色区域和身份信息承载区域进行分割。试纸条长度的1/2~5/4长度的试纸条承载沟槽足以将所述试纸条较为平整的状态限位在预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所述试纸条的厚度,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底部设置支撑部,用以在对试纸条进行限位时,将所述试纸条的下表面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底部分离。
所述试纸条放置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中时,由于试纸条紧贴所述试纸条沟槽底部,容易造成样品液因为毛细作用污染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底部,增加不同样品液检测的繁杂程度或造成不同样品液的交叉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可以是与所述试纸条厚度相同的;也可以是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纸条厚度,此时需要设置支撑部,将所述试纸条显色部的上表面抬高至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齐平或高于所述板体上表面;还可以是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纸条厚度,此时试纸条的上表面将高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
优选地,至少设置两个所述支撑部。
至少两个支撑部能够更好的将所述试纸的显色部抬高至与板体上表面平整。
优选地,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边缘与待限位的试纸条的边缘匹配。
与带限位的试纸条的边缘匹配能够更好的对试纸条进行限位,同时不会造成缝隙干扰身份信息承载部的信息识别。
优选地,所述板体上表面为白色漫反射面。
白色漫反射面对光源的镜面反射很小,降低了对图像采集结果的识别难度,而白色板体能够减少图像采集时环境光的干扰。
本申请目的之四是提供用于目的之一所述的检测装置的试纸条,通过对显色部T线和C线的距离、宽度的限定,实现在数据处理时,有效读取显色数据,并降低环境光对显色数据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试纸条,包括毛细部、显色部和身份信息承载部;所述显色部设置有T线和C线,所述显色部T线和C线的距离为5~8mm,T线和C线宽度为0.5~1mm。
所述试纸条进行显色信息采集时,由于显色区域被数据采集后像素单元为渐变色,合适的T线和C线距离,能够将两者的显色区域有效分离,同时能够将T线和C线的显色色度值与背景色有效区分,而合适的T线和C线宽度能够有足够的像素单元被处理,获取有效的色度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试纸条还包括吸水部;
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覆盖在所述毛细部和/或所述吸水部上表面。
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可以是一种层状结构,比如薄膜,在所述层状结构上印刷能够承载身份信息的具象图像,比如二维码、条形码、数字编码等。在本申请所述的试纸条中,数据采集的主要对象是显色区域和身份系信息承载区域,因此除了显色区域,试纸条的任意部位均可以覆盖所述层状结构,更大的身份信息承载部能够承载更多的身份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圆周阵列放射性排布的试纸条与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配合的检测装置,能够在图像采集后,对采集图像进行矫正,分割出准确的试纸条的相应区域,提高数据的采集精度,提高目标物筛查的可靠度和精度。
(2)具有相同设计的样品池构成的样品液承载装置,能够提高试纸条检测条件(尤其是样品液量)的一致性,降低因为样品液层析步骤操作不同导致的检测结果的差异。
(3)圆周阵列放射性排布的试纸条限位与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配合的试纸条承载装置,能够将所述试纸条围绕圆心进行圆周阵列放射性排布,实现图像采集后,对采集图像的矫正,分割出准确的试纸条的相应区域,提高数据的采集精度,提高目标物筛查的可靠度和精度。
(4)用于特定检测装置的试纸条,具有特定T线和C线尺寸和距离的试纸条,能够适用于在数据处理时,将两者的显色区域有效分离,保证显色色度值与背景色有效区分,而合适的T线和C线宽度能够有足够的像素单元被处理,获取有效的色度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试纸条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试纸条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试纸条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样品液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样品液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样品液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给出了拍照后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后切割得到试纸条显色部的图像;
图13给出了现有快检试纸条手机拍摄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试纸条: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试纸条200a,包括PVC底板(未示出),以及沿样品液的层析方向,依次贴合有由样品垫(未示出)(材料为玻璃纤维膜)和胶体金结合垫211组成的毛细部210(长度20mm)、20mm长的显色部220(材料为硝酸纤维膜)和20mm长的吸水部230(材料为吸水纸),所述胶体金层的起始端为MAX线212,所述显色部220上设置有宽度为0.8mm的C线221和0.8mm的T线222,且C线221和T线222中心线距离为7mm。在所述吸水部230的上表面覆盖有20mm长的层状身份信息承载部250。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250包括基层251和印刷在所述基层251上表面的承载有身份信息的条形码252。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C线221的宽度还可以为0.5mm、0.6mm、0.7mm、0.9mm、1.0mm中的任意一个,所述T线222的宽度还可以为0.5mm、0.6mm、0.7mm、0.9mm、1.0mm中的任意一个,所述C线221和T线222的距离还可以是5mm、6mm、8mm中的任意一个。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层状身份信息承载部250覆盖在所述毛细部210的上表面(如图2所示),或者所述层状身份信息承载部250同时覆盖在所述毛细部210的上表面和吸水部230的上表面(如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吸水部230并不是试纸条200的必备结构,通常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样品液情况和操作要求选择是否保留吸水部230。
如图4所示,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试纸条200b,包括PVC底板,以及沿样品液的层析方向,依次贴合有由样品垫(未示出)(材料为玻璃纤维膜)和胶体金结合垫211组成的毛细部210(长度20mm)和20mm长的显色部220(材料为硝酸纤维膜)。即,所述试纸条200不设置吸水部230。同时,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250被覆盖在毛细部210的表面。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250还可以包括基层251和印刷在所述基层251上表面的承载有身份信息的二维码、数字编码、形状编码等。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毛细部210、显色部220和吸水部230的尺寸还可以独立地选自15mm、16mm、17mm、18mm、19mm等中的任一个。
试纸条承载板100:
如图5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试纸条承载板100a,包括:
板体110,上表面为正六边形,所述板体110的上表面为漫反射白色表面;
限位装置120:所述板体110上开设有六个试纸条承载沟槽121,所述六个试纸条承载沟槽121以所述正六边形的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圆周阵列,覆盖所述正六边形的六个端点,且所述六个试纸条承载沟槽121相互独立;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121的长度与所述试纸条200a匹配;
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121的底部设置两个支撑部130。所述每一个试纸条承载沟槽121的深度减去所述分布在其中的支撑部130的高度后的数值与所述试纸200a条的厚度匹配,用以能够将所述试纸条200a显色部的上表面抬高至与所述板体110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每一个试纸条承载沟槽121的宽度比所述试纸条200a的宽度宽0.1~0.2mm;且所述每一个试纸条承载沟槽121靠近中心处的端部的形状与所述试纸条200a的形状匹配。
在所述板体110上表面设置有三个绿色正方形的第一标识141,142,143和一个蓝色正方形的第二标识144;所述四个标识141,142,143,144围绕所述中心圆周阵列,且所述每个标识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所述正方形区域与所述中心重合,且所述标识与所述中心相距最远的点位于所述板体110的边缘;所述四个标识141,142,143,144的边长为10mm,所述每个标识面积占所述试纸条承载板面积的1%。
所述板体110的中心设置有凹槽150,用于与样品液承载装置300进行可拆卸式连接。
如图6所示,在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试纸条承载板100b的试纸条承载沟槽121的长度与所述试纸条200a的吸水部230和显色部220的长度之和匹配或略长于所述试纸条200a的吸水部210和显色部220的长度之和。
在这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试纸条200a摆放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100b上时,身份信息承载部250覆盖的吸水部230靠近中心,向外依次是显色部220和毛细部210,但毛细部210的大部分是悬空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110b的外部的。
在试纸条承载板100b中,三个蓝色正方形的第一标识141,142,143和一个绿色正方形的第二标识144围绕所述中心圆周阵列,且所述每个标识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且所述正方形区域与所述中心重合,所述标识距离所述中心的顶点位于所述板体110的边缘,所述正方形区域与所述标识的边平行。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121的内部可以选择不设置支撑部131,132。当不设置支撑部131,132时,试纸条200a直接放置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121的底部,吸附了样品液的试纸条200a容易对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121造成污染,对下一个样品液的显色造成干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增加清洗步骤解决这一问题。
如图7所示,在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试纸条承载板100c的限位装置120为若干限位圆柱122,用于限位所述试纸条的位置。所述限位圆柱122围绕出试纸条200a的大小区域。
当然,在试纸条承载板100c中,为了降低测试样品液之间的相互污染,仍然可以在所述限位圆柱122围绕出的试纸条200a区域内部设置支撑部130,用于将所述试纸条200a与所述限位区域的地面分离。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的形状还可以由任意长度的弧线段和/或直线段围成,示例性的还可以设计为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等任何可以获得的形状。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的颜色还可以为黄色和绿色的组合、黄色和蓝色的组合、黄色和蓝色和绿色的组合中的任意一种。当然也可以选择红色、紫色、黑色等颜色,但是黄色、绿色和蓝色受到环境光的影响较小,色相稳定,更适合作为标识使用。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110上表面还可以是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正九边形、正十边形等等。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的边长的尺寸还可以是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等。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标识的面积还可以占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面积的0.4%、0.5%、0.6%、0.7%、0.8%、0.9%、1.0%、1.2%、1.4%、1.6%、1.8%、2.0%、2.2%、2.5%、2.7%、3.2%、3.5%、3.7%、4.2%、4.5%、4.7%等。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110的上表面还可以是漫反射灰色表面、漫反射黑色表面。漫反射白色表面能够获得更准确的色度读取值。所述中性色包括黑色、白色和灰色。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110的中心设置的可拆卸式连接部件,还可以是凸起、螺纹、卡扣、磁吸等。具体地,当所述板体110的中心为凸起时,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底部设置凹槽;当所述板体110的中心为凹槽时,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底部设置凸起;当所述板体110的中心为内螺纹时,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底部设置外螺纹;当所述板体110的中心为外螺纹时,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底部设置内螺纹;当所述板体110的中心为卡扣时,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底部设置匹配的卡扣。
样品液承载装置300:
如图8所示,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样品液承载装置300a,包括:
底板310;所述底板310下表面设置用于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100可拆卸连接的凸起部(未示出);
六个样品池320,设置在所述底板310上表面上,所述样品池3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321、第二侧壁322,以及连接第一侧壁321和第二侧壁322的两个第四侧壁323;第四侧壁323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一侧壁321的高度,所述样品池320为扇形,并合围成圆周,相邻的两个样品池320共用第四侧壁323;所述第一侧壁321为背向圆周中心的侧壁,所述第二侧壁322为远离圆周中心的侧壁,且第一侧壁321比第二侧壁322低,第二侧壁322上开设有与所述试纸条200a宽度匹配的缺口324,所述第一侧壁321靠近所述底板310的部分的宽度与所述试纸条200a的宽度匹配。所述缺口324与所述第一侧壁321靠近所述底板310的部分相对设置以保证试纸条200a不被扭曲;所述第一侧壁321与底板310共同合围成圆桶状的余量样品液容纳腔330。
如图9所示,在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样品液承载装置300b的样品池320为方形,并排设置成长方形,相邻样品池320共用第四侧壁323,第一侧壁321、第三侧壁326与底板310共同合围成方形余量样品液容纳腔330。所述第一侧壁321与底板310靠近的地方设置卡槽325用于将所述试纸卡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样品池320都紧凑排布,共用一个侧壁,也可以将所述样品池320的排布扩大至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100的外周相近的尺寸,将所述样品池320排布成六边形的样子,样品池320设置在试纸条承载板100的六边形的端点处。
如图10所示,在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样品液承载装置300c的底板对应于样品池320的部分开设有漏液通道340,所述漏液通道340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试纸条200a的宽度。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300c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100可拆卸连接时,漏液通道340对准所述试纸条200a的毛细部210,用于直接进行样品液的层析。
以上借助对试纸条200a,200b、试纸条承载装置100a,100b,100c、样品液承载装置300a,300b,以及未示出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但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对所述技术方案的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任何对于具体实施方式的部件的基于相同作用的替换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内。
接下来,我们将从整体上描述所述检测装置。
如图11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样品液承载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用于盛放样品液的样品池320;
试纸条,至少包括身份信息承载部250(下部覆盖有吸水部230)、显色部220和毛细部210;
试纸条承载板100,用于使所述试纸条在同一圆环区域内周向阵列放射状放置;
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设置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100上。
在上述进行了详细描述的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试纸条承载板的具体实现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下面我们进行操作步骤和原理的简单介绍。
使用本申请提供的目标物筛查检测装置进行目标物筛查时,具体的操作步骤示例性的可以是:
(1)在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样品池320中加入过量的样品液,以使所述样品池320中的样品液容量相同,向所述样品池320中插入试纸条的毛细部210,并将所述试纸条倾斜固定在所述样品池320的腔壁上,试纸条层析样品液一定时间后,取出试纸条,此时试纸条已经层析了一定量的样品液,且由于样品池320的样品液量相同,试纸条倾斜角度相同,放入时间相同,则所述样品液的层析量也基本相同;
(2)将层析了样品液的试纸条取出后,按照圆周阵列的方式放射性排放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可以选择毛细部向里,也可以选择毛细部向外,试纸条承载板的尺寸可以足够承载所述试纸条,也可以让试纸条的部分区域悬空;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设置有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其能够被数据处理系统识别并矫正图像采集的图像角度和位置等;
(3)图像采集后,数据处理中心内置有标准的图片分割区域,根据标准的分割区域,采集的图像被准确分割出身份信息识别区和显色区;根据身份信息识别区的身份信息和显色区的显色结果,读取目标物的筛查结果。
从上述过程和原理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可以省略对显色部位的数据采集时的识别过程,降低了环境光的干扰,可以只依赖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的定位作用,既可以获得准确的显色区域的显色信息。
对于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显色区域的显色经常出现显色不均匀,靠近边缘显色颜色深,中间显色颜色浅的情况,直接进行显色区域的颜色识别会出现显色区域识别的较大误差,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而通过定位标识将每个试纸条的位置进行内置程序的分割可以解决所述的显色区域直接识别带来的准确度下降的问题。但是对于非圆周阵列的试纸条组合,采集的图像被矫正后,每个试纸条的宽窄、长短与所述试纸条所在的位置关系较大,例如长方形阵列的试纸条,靠近模拟摄像头与远离模拟摄像头(模拟摄像头指矫正后的图像的模拟的摄像头的位置)的试纸条的尺寸就会因为近大远小造成明显差别,从而对上述通过内置程序分割目标区域造成误差。
简言之,本申请的试纸条的圆形阵列能够保证试纸条在数据采集的图像被矫正后,每个试纸条的畸变相同,从而满足通过内置程序对显色区域进行准确分割时对位置精度的要求,实现对显色区域的准确分割。
当然,上述原理只是对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的过程原理的一种说明,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检测装置的结构限定。即,本申请的检测装置可以适用于上述过程原理,也可以适用于任何可行的其他过程原理。
详细地,本申请所述检测装置的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为样品液承载装置300a、300b或附图未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试纸条为试纸条200a、200b或附图未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试纸条承载板为试纸条承载板100a、100b、100c或附图未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试纸承载板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根据试纸条是否含有吸水部230,选择限位装置120的长度和支撑部130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样品池320的个数设置限位装置120的个数等等。
如图11所示,作为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样品液承载装置300,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300具有与所述试纸条200数量相同的样品池320,所述样品池320具有第一侧壁321,以及高于所述第一侧壁321的第二侧壁322,所述样品池320沿同一圆周排列,所述第一侧壁321合围成圆筒形,加设底板310后得到余量样品液容纳腔330,所述第二侧壁322合围成圆筒得到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外壁;
试纸条200,包括顺次设置的毛细部210、显色部220和吸水部230,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250覆盖在所述吸水部230表面;
试纸条承载板100,所述试纸条承载板100的上表面为白色漫反射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所述试纸条承载板100包括板体110,和开设在所述板体110上的试纸条承载沟槽121;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121在所述板体上围绕所述圆环区域的圆心圆周阵列排布;
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的一个蓝色正方形标识144和三个绿色正方形标识141,142,143,所述标识141,142,143,144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所述正方形区域与所述正多边形的中心重合,且每个所述标识141,142,143,144均具有与所述方形区域平行的两个边。
效果验证:
(1)将不同浓度的样品液置于样品池320中,取6根农药吡虫啉试纸,斜插在所述样品池320中进行层析显色检测;
(2)将步骤(1)显色后的试纸置于试纸条承载板100的试纸条承载沟槽121中,用手机进行拍照,拍照后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获得T/C值-手机。
(3)将步骤(1)显色后的试纸置于手持式食品安全分析仪GT-710(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获得T/C值-仪器。
测试结果如表1:
表1
试纸条编号 T/C值-手机 T/C值-仪器
1 0.283 0.223
2 0.182 0.147
3 0.795 0.674
4 0.707 0.533
5 0.151 0.126
6 0.095 0.089
将T/C值-手机和T/C值-仪器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其R2=0.9912,即两者的趋势变化高度相关。
从上述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当检测阳性样品液时,用移动终端(手机)对使用本申请的检测装置进行拍摄,获取的T/C值,较仪器获取的T/C值高。这是因为两种检测场景光源环境不同,仪器配设独立光源,对比度较高;而手机拍摄的环境光较暗,对比度较低。但是从两者线性拟合结果可以看出,两者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即选择各自独立的标准曲线(或标准数据库)时,对目标物的筛查结果判别是一致的。
图12给出了拍照后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后切割得到试纸条显色部的图像;图13给出了现有快检试纸条手机拍摄的图像。从图12和图13可以看出,现有快检试纸条用手机拍摄显色部阴影明显;而使用本申请的检测装置用手机拍摄后切割的图像,几乎没有阴影。而没有阴影能够大大提高图像识别结果判定准确度和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7)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样品液承载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用于盛放样品液的样品池;
试纸条,至少包括身份信息承载部、显色部和毛细部;
试纸条承载板,用于使所述试纸条在同一圆环区域内周向阵列放射状放置;
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设置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位于所述试纸条放置区域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标识,其中至少一个标识能够与其余标识进行区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区域被划分为第一圆环区域、第二圆环区域和第三圆环区域;
所述试纸条呈周向阵列时,所述第二圆环区域为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和所述显色部所在的圆环区域;所述第三圆环区域为所述显色部所在的圆环区域;所述第一圆环区域为所述圆环区域除所述第二圆环区域之外的圆环区域;
所述至少三个标识设置在第二圆环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靠近所述试纸条承载板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标识的分布包括围绕所述圆环的圆心进行圆周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通过颜色、形状或花纹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进行区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通过颜色进行区别,所述颜色包括蓝色、绿色、黄色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的形状包括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的边长的尺寸≥2 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标识的面积占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面积的0.4~5%。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所述正方形区域的中心与所述圆环区域的圆心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正方形标识,所述正方形标识的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且所述正方形标识至少两条边与所述正方形区域的边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一个蓝色正方形标识和三个绿色正方形标识,或一个绿色正方形标识和三个蓝色正方形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为正多边形,所述试纸条呈圆周阵列时,所述试纸条或所述试纸条的长度方向的延长区域覆盖所述正多边形的端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呈圆周阵列时,所述试纸条承载板至少能够承载所述试纸条的身份信息承载部和显色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的每个标识与所述正多边形中心相距最远的顶点位于所述正多边形的最大内切圆的圆周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为漫反射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为的中性色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呈圆周阵列时,所述试纸条的上表面低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且所述试纸条上表面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的距离值小于所述试纸条的宽度值的1/3;或者所述试纸条的上表面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齐平;或者所述试纸条的上表面高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的试纸条限位装置,用于所述试纸条在同一圆环区域内进行周向阵列时,对所述试纸条进行限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限位沟槽、限位挡板、限位插槽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包括板体,和开设在所述板体上的试纸条承载沟槽;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在所述板体上围绕所述圆环区域的圆心圆周阵列排布。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长度≥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和所述显色部的长度之和。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与所述试纸条的厚度相匹配。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试纸条的厚度,且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底部设置支撑部,用以将所述试纸条的下表面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底部分离。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高度能够将所述试纸条显色部的上表面抬高至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齐平,或能够将所述试纸条的上表面抬高至高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设置两个所述支撑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槽宽比所述试纸条宽0.1~0.2 mm。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身份信息承载部承接区的端部与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的端部形状匹配。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独立设置。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能够将样品液独立盛放的样品池,每个所述样品池的容积相同。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池具有相对设置且具有高度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为高度较低的一者,所述第二侧壁为高度较高的一者;
每个所述样品池的所述第一侧壁一体设计,合围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或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一体设计,合围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试纸条的缺口。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宽度与试纸条的宽度匹配。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至少底部的宽度与所述试纸条的宽度匹配。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具有与所述试纸条数量相同的样品池,所述样品池具有第一侧壁,以及高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所述样品池沿同一圆周排列,所述第一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所述圆筒形底部设置一底板,形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所述第二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成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外壁。
37.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池的底部具有小于所述毛细部宽度的漏液通道,所述漏液通道出口设置于所述试纸条周向阵列时所述毛细部的上方。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可拆卸式连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拆卸式连接包括卡扣连接、凸凹配合连接、螺纹连接、磁性连接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设置有嵌置槽;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可与所述嵌置槽配合的凸起部。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还包括吸水部。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覆盖于所述毛细部和/或所述吸水部的上表面。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部设置有T线和C线,所述显色部的T线和C线的距离为5~8 mm,T线和C线的线宽为0.5~1 mm。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用以能够在信号采集时,对每根试纸条的位置进行定位。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用以能够在信号采集时,对每根试纸条的身份信息承载部的位置区域及显色部的位置区域进行定位。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样品液承载装置,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具有与所述试纸条数量相同的样品池,所述样品池具有第一侧壁,以及高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所述样品池沿同一圆周排列,所述第一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所述圆筒形底部设置一底板,形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所述第二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成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外壁;
试纸条,包括顺次设置的毛细部、显色部和吸水部,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覆盖在所述吸水部上表面;
试纸条承载板,所述试纸条承载板的上表面为白色漫反射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所述试纸条承载板包括板体,和开设在所述板体上的试纸条承载沟槽,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将所述试纸条的显色部上表面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表面齐平;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在所述板体上围绕所述圆环区域的圆心圆周阵列排布;
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板上的一个蓝色正方形标识和三个绿色正方形标识,所述正方形标识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且所述正方形区域的中心与所述圆环区域的圆心重合,所述正方形标识至少两条边与所述正方形区域的边平行,且所述正方形标识距离所述圆心最远的顶点位于所述正多边形承载板的边缘。
47.一种样品液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能够将样品液独立盛放的样品池,每个所述样品池的容积相同;
所述样品池具有相对设置且具有高度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为高度较低的一者,所述第二侧壁为高度较高的一者;
每个所述样品池的所述第一侧壁一体设计,围合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或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一体设计,合围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样品液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试纸条的缺口。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样品液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宽度与试纸条的宽度匹配。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样品液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至少底部的宽度与试纸条的宽度匹配。
51.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样品液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具有与试纸条数量相同的样品池,所述样品池具有第一侧壁,以及高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所述样品池沿同一圆周排列,所述第一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所述圆筒形底部设置一底板,形成余量样品液容纳腔,所述第二侧壁合围成圆筒形成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的外壁。
52.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样品液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池的底部设有漏液通道。
53.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样品液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液承载装置设置有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卡扣连接的卡扣、凹凸配合连接的凹槽、凹凸配合连接的凸起、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磁性连接的南极、磁性连接的北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4.一种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体;
试纸条限位装置,能够限位出试纸条的摆放区域,所述摆放区域在同一圆环区域内周向阵列成放射状布置;
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设置在所述板体上表面。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表面为正多边形。
56.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定位协助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标识,其中至少一个标识能够与其余标识进行区别。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靠近所述板体的边缘。
58.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
59.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正方形标识,所述正方形标识的几何中心连线围成正方形区域,所述正方形区域的中心与所述正多边形的中心重合,且所述正方形标识的两个边与所述正方形区域的边平行。
6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一个蓝色正方形标识和三个绿色正方形标识,或一个绿色正方形标识和三个蓝色正方形标识。
61.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限位装置为试纸条承载沟槽,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长度为所述试纸条长度的1/2~5/4。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深度>所述试纸条的厚度,在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底部设置支撑部,用以在对试纸条进行限位时,将所述试纸条的下表面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底部分离。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至少设置两个所述支撑部。
64.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承载沟槽的边缘与待限位的试纸条的边缘匹配。
6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试纸条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表面为白色漫反射面。
6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46之一所述的检测装置的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包括毛细部、显色部和身份信息承载部;
所述显色部设置有T线和C线,且所述T线和C线的距离为5~8 mm,T线和C线宽度为0.5~1mm。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还包括吸水部;
所述身份信息承载部覆盖在所述毛细部和/或所述吸水部上表面。
CN201921977474.6U 2019-11-15 2019-11-15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试纸条 Active CN209894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7474.6U CN209894828U (zh) 2019-11-15 2019-11-15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试纸条
PCT/CN2020/123256 WO2021093555A1 (zh) 2019-11-15 2020-10-23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及试纸条
AU2020381702A AU2020381702A1 (en) 2019-11-15 2020-10-23 Detection device, sample liquid bearing device, test strip bearing plate and test strip
EP20886585.7A EP4060341A4 (en) 2019-11-15 2020-10-23 DETECTION DEVICE, SAMPLE LIQUID STORAGE DEVICE, TEST STRIP STORAGE PLATE AND TEST STRIPS
JP2021524362A JP7397249B2 (ja) 2019-11-15 2020-10-23 検出装置、液体サンプル保持装置、試験紙保持板及び試験紙
US17/744,555 US11639926B2 (en) 2019-11-15 2022-05-13 Detection device, sample solution loading device, test strip loading board and test stri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7474.6U CN209894828U (zh) 2019-11-15 2019-11-15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试纸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4828U true CN209894828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22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7474.6U Active CN209894828U (zh) 2019-11-15 2019-11-15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试纸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482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555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及试纸条
WO2021093714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利用移动终端对目标成分进行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13252656A (zh) * 2021-06-17 2021-08-1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用于侧流层析的检测装置、承载盘和样品容纳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555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及试纸条
WO2021093714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利用移动终端对目标成分进行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US11630107B2 (en) 2019-11-15 2023-04-18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 Products, CAAS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target components by utilizing mobile terminal
US11639926B2 (en) 2019-11-15 2023-05-02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Caas Detection device, sample solution loading device, test strip loading board and test strip
CN113252656A (zh) * 2021-06-17 2021-08-1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用于侧流层析的检测装置、承载盘和样品容纳板
CN113252656B (zh) * 2021-06-17 2022-04-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用于侧流层析的检测装置、承载盘和样品容纳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94828U (zh) 检测装置、样品液承载装置、试纸条承载板、试纸条
CN110780064B (zh) 利用移动终端对目标成分进行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US11639926B2 (en) Detection device, sample solution loading device, test strip loading board and test strip
AU2018369859B2 (en) Sample carrier for optical measurements
US9018015B2 (en) Method of securing a chain of custody of a specimen of a donor
AU201835638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erforming an analytical measurement
US20160041152A1 (en) Optical interpretation of assay results
EP3477270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erforming an analytical measurement based on a color formation reaction
EP2923335A2 (en) Test strip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the same
CN112219109A (zh) 一种用于校准用于检测样品中的分析物的移动设备的相机的校准方法
EP4150327B1 (en) Method of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a color reference card
RU2809608C2 (ru) Способ калибровки для калибровки камеры моби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аналита в образц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4

Address after: Room A418, 4th floor, training center, No. 12,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ishizhiji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No. 12 South Mai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Zhongguancun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CHINESE ACADA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