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3614U - 一种低温模块机组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模块机组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93614U CN209893614U CN201920600381.5U CN201920600381U CN209893614U CN 209893614 U CN209893614 U CN 209893614U CN 201920600381 U CN201920600381 U CN 201920600381U CN 209893614 U CN209893614 U CN 2098936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shell
- heat exchanger
- plate
- wate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模块机组以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低温模块机组包括底架组件、压缩机、壳管换热器、板换管路组件和固定支架,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间隔设置在底架组件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固定支架设置在壳管换热器上,板换管路组件设置在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之间、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且板换管路组件分别与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固定在底架组件上的独立固定支架,减小了机组占地面积,同时可充分利用壳管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空间进行布管,提高走管的便利性,同时无需额外装配固定支架,装配效率高,并且在维修板换管路组件时,无需对固定支架进行拆装,使得维修过程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温模块机组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风冷模块机组是以模块化技术为基础,以空气为冷(热)介质,作为冷(热)源兼用型的一体化中央空调设备。
进一步地,出现了低温模块机组,低温模块机组较常温模块机组增加了板式换热器组件作为补气增焓系统,或称为经济器,导致系统管路复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在安装底板上额外设置专用支架将板式换热器组件固定在安装底板上,从而导致机组占地面积较大,系统管路布局困难,并且装配专用支架会导致结构更加复杂,进而导致装配制造效率低下,同时板式换热器组件的维修和拆装都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机组占地面积,同时方便进行布管,并且保证装配效率,保证板式换热器组件的维修和拆装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模块机组,包括底架组件、压缩机、壳管换热器、板换管路组件和固定支架,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间隔设置在底架组件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固定支架设置在壳管换热器上,板换管路组件设置在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之间、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且板换管路组件分别与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模块机组,将固定支架设置在壳管换热器上,板换管路组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构成了一个整体部件,省去了固定在底架组件上的独立固定支架,减小了机组占地面积,同时可充分利用壳管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空间进行布管,提高走管的便利性,同时无需额外装配固定支架,装配效率高,并且在维修板换管路组件时,无需对固定支架进行拆装,使得维修过程更加方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模块机组,机组占地面积小,同时方便进行布管,并且装配效率高,维修和拆装方便。
进一步地,固定支架包括侧架板体和顶架板体,顶架板体设置在侧架板体的顶部,且侧架板体的底部和顶架板体均固定设置在壳管换热器上,板换管路组件安装在侧架板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模块机组,通过设置顶架板体和侧架板体,并且将板换管路组件安装在侧架板体上,使得板管管路组件能够直接面对压缩机等其他部件,走管更加方便,同时,通过顶架板体和侧架板体共同提供支撑作用,提高了板换管路组件的支撑强度,保证支撑效果。
进一步地,壳管换热器包括壳管筒体、壳管出水管和壳管进水管,壳管进水管设置在壳管筒体的一端,壳管出水管设置在壳管筒体的另一端、并沿着壳管筒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侧架板体固定设置在壳管筒体上,顶架板体固定设置在壳管出水管上。
进一步地,壳管换热器还包括壳管出气管,壳管出气管设置在壳管筒体上并与顶架板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模块机组,将壳管出气管与顶架板体固定连接,顶架板体固定在壳管出水管上,降低了壳管出气管的振动,提高了管路的可靠性,同时,壳管出气管向着机组内侧延伸,避免了对壳管换热器维修拆换造成干扰,方便从外侧直接对壳管换热器进行维修拆换。
进一步地,板换管路组件包括板式换热器和多条板管管路,多条板管管路设置在板式换热器上,板式换热器可拆卸地设置在侧架板体上,并通过多条板管管路分别与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侧架板体上开设有螺孔,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连接螺柱,连接螺柱与螺孔配合,以使板式换热器螺栓连接在侧架板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模块机组,通过连接螺柱与螺孔的配合作用,在拆装板式换热器时只需将连接螺柱上的螺母拆下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低温模块机组还包括用于连接冷凝器的连接管路,连接管路与板换管路组件连接,壳管出水管设置在连接管路与壳管筒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模块机组,通过将壳管出水管设置在连接管路与壳管筒体之间,避免了连接管路穿过在壳管出水管与壳管筒体之间进行装配,使得当需要对壳管换热器进行维修拆换时,无需先焊下连接管路与上部冷凝器管路的焊点。通过对连接管路和壳管出水管之间管路走向的优化设计,保证管路装配焊接方便,并且避免了连接管路与壳管换热器之间相互交叉而造成维修不便的情况。
进一步地,壳管出水管包括第一出水段和第二出水段,第一出水段设置在壳管进水管的上方,第二出水段的一端与壳管筒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出水段连接,且第二出水段穿设于连接管路与壳管筒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模块机组,将第二出水段穿设在连接管路和壳管筒体之间,使得连接管路能够设置在第二出水段的上方,避免了连接管路穿过第二出水段与壳管筒体之间与冷凝器连接,进一步避免了维修壳管换热器时先焊下连接管路与上部冷凝器管路的焊点。
进一步地,压缩机、板换管路组件以及固定支架均为两个,两个压缩机相对设置在底架组件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固定支架沿长度方向间隔且相对设置在壳管换热器上,两个板换管路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压缩机与壳管换热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模块机组,将两个系统的压缩机、固定支架的相对位置相同,提高了两个板换管路组件之间的零件通用性。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低温模块机组,低温模块机组包括底架组件、压缩机、壳管换热器、板换管路组件和固定支架,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间隔设置在底架组件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固定支架设置在壳管换热器上,板换管路组件设置在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之间、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且板换管路组件分别与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通过将固定支架设置在壳管换热器上,将板换管路组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省去了固定在底架组件上的独立固定支架,减小了机组占地面积,同时可充分利用壳管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空间进行布管,提高走管的便利性,同时无需额外装配固定支架,装配效率高,并且在维修板换管路组件时,无需对固定支架进行拆装,使得维修过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低温模块机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壳管换热器与固定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低温模块机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板换管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低温模块机组;110-底架组件;130-压缩机;131-接线盒;150-壳管换热器;151-壳管筒体;153-壳管进水管;155-壳管出水管;155a-第一出水段;155b-第二出水段;157-壳管出气管;160-气液分离器;170-板换管路组件;171-板式换热器;173-板管管路;175-连接螺柱;180-固定支架;181-侧架板体;183-顶架板体;190-连接管路;200-空调器;210-冷凝器;230-安装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温模块机组100,包括底架组件110、压缩机130、壳管换热器150、板换管路组件170、固定支架180和用于连接冷凝器210的连接管路190,压缩机130和壳管换热器150间隔设置在底架组件110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固定支架180设置在壳管换热器150上,板换管路组件170设置在压缩机130和壳管换热器150之间、并安装在固定支架180上,且板换管路组件170分别与压缩机130和壳管换热器150连接。连接管路190与板换管路组件17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固定支架180设置在壳管换热器150上,板换管路组件170安装在固定支架180上,构成了一个整体部件,省去了固定在底架组件110上的独立设置的支架,减小了机组占地面积,同时可充分利用壳管换热器150和压缩机130之间的空间进行布管,提高走管的便利性,同时无需额外装配固定支架180,装配效率高,并且在维修板换管路组件170时,无需对固定支架180进行拆装,使得维修过程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将整个机组中重量大的压缩机130和壳管换热器150布局于底架组件1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能够便于拆换、维修,同时能够保持重心平衡。
在本实施中,底架组件110上还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60,气液分离器160分别与压缩机130和壳管换热器150连接,起到气液分离的作用,其内部结构与连接方式可参照现有的气液分离器160。
在本实施例中,低温模块机组100为双系统低温模块机组100,压缩机130、板换管路组件170、固定支架180以及气液分离器160均为两个,两个压缩机130和两个气液分离器160相对设置在底架组件110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固定支架180沿长度方向间隔且相对设置在壳管换热器150上,两个板换管路组件170分别设置在两个压缩机130与壳管换热器150之间,两个系统的压缩机130、固定支架180的相对位置相同,提高了两个板换管路组件170之间的零件通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宽度方向指的是底架组件110较短侧边或较短轴线的方向,长度方向指的是底架组件110较长侧边或较长轴线的方向,且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压缩机130远离壳管换热器150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接线盒131,通过将接线盒131朝外设置,方便进行接线。
结合参见图2至图4,固定支架180包括侧架板体181和顶架板体183,顶架板体183设置在侧架板体181的顶部,且侧架板体181的底部和顶架板体183均固定设置在壳管换热器150上,板换管路组件170安装在侧架板体181上。
在本实施例中,侧架板体181和顶架板体183一体成型,并呈折弯结构,优选地,侧架板体181与顶架板体183相互垂直,使得顶架板体183沿水平方向设置,侧架板体181沿竖直方向设置。侧架板体181和顶架板体183均固定设置在壳管换热器150上,通过设置顶架板体183和侧架板体181,并且将板换管路组件170安装在侧架板体181上,使得板管管路173组件能够直接面对压缩机130等其他部件,走管更加方便,同时,通过顶架板体183和侧架板体181共同提供支撑作用,提高了板换管路组件170的支撑强度,保证支撑效果。
壳管换热器150包括壳管筒体151、壳管出水管155、壳管进水管153和壳管出气管157,壳管进水管153设置在壳管筒体151的一端,壳管出水管155设置在壳管筒体151的另一端、并沿着壳管筒体151的延伸方向延伸,侧架板体181固定设置在壳管筒体151上,顶架板体183固定设置在壳管出水管155上。壳管出气管157设置在壳管筒体151上并与顶架板体183固定连接。具体地,顶架板体183焊接在壳管出水管155上,侧架板体181焊接在壳管筒体151上,使得固定支架180与壳管换热器150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安装部件,在装配之前可先将固定支架180焊接好,大大提高了实际装配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壳管出气管157设置在壳管筒体151的端面上并由壳管筒体151的端面向着壳管筒体151的内侧延伸,避免了对壳管换热器150维修拆换造成干扰,方便从外侧直接对壳管换热器150进行维修拆换。同时,将壳管出气管157与顶架板体183固定连接,壳管出水管155固定在顶架板体183上,降低了壳管出气管157的振动,提高了管路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壳管出气管157,指的是从壳管筒体151一端的端面向着另一端延伸的出气管,壳管出气管157沿着壳管筒体151延伸。具体地,壳管出气管157包括第一出气段和第二出气段,第一出气段和第二出气段相互连接,第二出气段由壳管筒体151的端面呈折弯状伸出,第二出气段的一端与第一出气段连接,另一端与远离第一出气段的板换管路组件170连接,且顶架板体183与第二出气段的中部固定连接,从而起到对第二出气段的固定作用,降低了第二出气段的振动。
板换管路组件170包括板式换热器171和多条板管管路173,多条板管管路173设置在板式换热器171上,板式换热器171可拆卸地设置在侧架板体181上,并通过多条板管管路173分别与压缩机130和壳管换热器15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171作为经济器,起到补气增焓的作用,在板式换热器171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四个接口,每个接口上均连接有板管管路173。需要说明的是,多条板管管路173分别连接不同的部件,板式换热器171通过多条板管管路173与其他部件实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两个板换管路组件170由于与其他部件的相对位置的不同,从而使得两个板式换热器171上板管管路173的走向不同,本实施例中仅以其中一个板换管路组件170的管路走向进行图示,另一个板换管路组件170的具体管路未进行图示,可参考图示中的管路走向并依据板式换热器171与连接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
壳管出水管155设置在连接管路190与壳管筒体151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冷凝器设置在机组的上方,通过将壳管出水管155设置在连接管路190与壳管筒体151之间,使得连接管路190位于对应的部分壳管换热器150的上方,避免了连接管路190穿过在壳管出水管155与壳管筒体151之间进行装配,使得当需要对壳管换热器150进行维修拆换时,无需先焊下连接管路190与上部冷凝器管路的焊点。通过对连接管路190和壳管出水管155之间管路走向的优化设计,保证管路装配焊接方便,并且避免了连接管路190与壳管换热器150之间相互交叉而造成维修不便的情况。
壳管出水管155包括第一出水段155a和第二出水段155b,第一出水段155a设置在壳管进水管153的上方,第二出水段155b的一端与壳管筒体15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出水段155a连接,且第二出水段155b穿设于连接管路190与壳管筒体151之间。将第二出水段155b穿设在连接管路190和壳管筒体151之间,使得连接管路190能够设置在第二出水段155b的上方,避免了连接管路190穿过第二出水段155b与壳管筒体151之间与冷凝器210连接,进一步避免了维修壳管换热器150时先焊下连接管路190与上部冷凝器210管路的焊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段155a间隔设置在壳管进水管153的上方,并通过一竖杆连接,由于需要保证合理的工程安装间距,使得第一出水段155a相较于底架组件110的高度高于连接管路190相较于底架的高度,故第一出水段155a与第二出水段155b之间形成Z字型结构,使得第二出水段155b向下让位并处在连接管路190的下方,以避免连接管路190穿过第二出水段155b与壳管筒体151之间与冷凝器210连接。
侧架板体181上开设有螺孔,板式换热器171上设置有连接螺柱175,连接螺柱175与螺孔配合,以使板式换热器171螺栓连接在侧架板体181上。通过连接螺柱175与螺孔的配合作用,在拆装板换管路组件170时只需将连接螺柱175上的螺母拆下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侧架板体181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螺孔,板式换热器171的背面设置有两个连接螺柱175,两个连接螺柱175伸入两个螺孔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固定效果好且拆装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模块机组100,通过合理布局底架组件110上的各个部件,使得重心平衡,同时将固定板式换热器171的固定支架180焊接在壳管筒体151上,避免了在底架组件110上额外设置固定支架180,降低了机组的占地面积,且板式换热器171与压缩机130之间的空间用于管路布局,方便进行走管。此外,通过壳管出水管155的形状避让,保证壳管壳管换热器150拆换时避免焊下连接管路190与上部冷凝器210的焊点,方便对壳管壳管换热器150进行维修或拆换。并且,通过将壳管出气管157线向内设置并与固定支架180连接,既避免了壳管出气管157对壳管壳管换热器150拆换的干扰,又降低了壳管出气管157的振动。本实施例提供的低温模块机组100,占地面积小,且方便对壳管壳管换热器150进行拆换,同时方便进行布管,装配效率高。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200,包括安装壳体230、冷凝器210和低温模块机组100,其中低温模块机组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低温模块机组100包括底架组件110、压缩机130、壳管换热器150、板换管路组件170、固定支架180和连接管路190,压缩机130和壳管换热器150间隔设置在底架组件110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固定支架180设置在壳管换热器150上,板换管路组件170设置在压缩机130和壳管换热器150之间、并安装在固定支架180上,且板换管路组件170分别与压缩机130和壳管换热器150连接。连接管路190与板换管路组件170连接。底架组件110设置在安装壳体230的底部,冷凝器210设置在安装壳体230内,连接管路190焊接在冷凝器210的下部。
在本实施例中,壳管换热器150包括壳管筒体151、壳管出水管155和壳管进水管153,壳管进水管153设置在壳管筒体151的一端,壳管出水管155设置在壳管筒体151的另一端、并沿着壳管筒体151的延伸方向延伸,固定支架180设置在壳管筒体151上并与壳管出水管155连接。
具体地,壳管出水管155设置在连接管路190与壳管筒体151之间,通过将壳管出水管155设置在连接管路190与壳管筒体151之间,避免了连接管路190穿过在壳管出水管155与壳管筒体151之间进行装配,使得当需要对壳管换热器150进行维修拆换时,无需先焊下连接管路190与上部冷凝器210管路的焊点。通过对连接管路190和壳管出水管155之间管路走向的优化设计,保证管路装配焊接方便,并且避免了连接管路190与壳管换热器150之间相互交叉而造成壳管换热器150维修不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200,通过将固定支架180设置在壳管换热器150上,将板换管路组件170安装在固定支架180上,省去了固定在底架组件110上的独立固定支架180,减小了机组占地面积,同时可充分利用壳管换热器150和压缩机130之间的空间进行布管,提高走管的便利性,同时无需额外装配固定支架180,装配效率高,并且在维修板换管路组件170时,无需对固定支架180进行拆装,使得维修过程更加方便。此外,通过连接管路190与壳管出水管155之间的合理布局,使得无需当需要对壳管换热器150进行维修拆换时,无需先焊下连接管路190与上部冷凝器210管路的焊点,方便对壳管换热器150进行维修。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低温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组件(110)、压缩机(130)、壳管换热器(150)、板换管路组件(170)和固定支架(180),所述压缩机(130)和所述壳管换热器(150)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架组件(110)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固定支架(180)设置在所述壳管换热器(150)上,所述板换管路组件(170)设置在所述压缩机(130)和所述壳管换热器(150)之间、并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180)上,且所述板换管路组件(170)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30)和所述壳管换热器(15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80)包括侧架板体(181)和顶架板体(183),所述顶架板体(183)设置在所述侧架板体(181)的顶部,且所述侧架板体(181)的底部和所述顶架板体(183)均设置在所述壳管换热器(150)上,所述板换管路组件(170)安装在所述侧架板体(18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管换热器(150)包括壳管筒体(151)、壳管出水管(155)和壳管进水管(153),所述壳管进水管(153)设置在所述壳管筒体(151)的一端,所述壳管出水管(155)设置在所述壳管筒体(151)的另一端、并沿着所述壳管筒体(151)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侧架板体(181)固定设置在所述壳管筒体(151)上,所述顶架板体(183)固定设置在所述壳管出水管(15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管换热器(150)还包括壳管出气管(157),所述壳管出气管(157)设置在所述壳管筒体(151)上并与所述顶架板体(18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模块机组还包括用于连接冷凝器(210)的连接管路(190),所述连接管路(190)与所述板换管路组件(170)连接,所述壳管出水管(155)设置在所述连接管路(190)与所述壳管筒体(15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管出水管(155)包括第一出水段(155a)和第二出水段(155b),所述第一出水段(155a)设置在所述壳管进水管(153)的上方,所述第二出水段(155b)的一端与所述壳管筒体(1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段(155a)连接,且所述第二出水段(155b)穿设于所述连接管路(190)与所述壳管筒体(15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换管路组件(170)包括板式换热器(171)和多条板管管路(173),多条所述板管管路(173)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171)上,所述板式换热器(17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侧架板体(181)上,并通过多条所述板管管路(173)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30)和所述壳管换热器(15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温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板体(181)上开设有螺孔,所述板式换热器(171)上设置有连接螺柱(175),所述连接螺柱(175)与所述螺孔配合,以使所述板式换热器(171)螺栓连接在所述侧架板体(18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30)、所述板换管路组件(170)以及所述固定支架(180)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压缩机(130)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架组件(110)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80)沿长度方向间隔且相对设置在所述壳管换热器(150)上,两个所述板换管路组件(170)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压缩机(130)与所述壳管换热器(150)之间。
10.一种空调器(20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低温模块机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00381.5U CN209893614U (zh) | 2019-04-28 | 2019-04-28 | 一种低温模块机组以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00381.5U CN209893614U (zh) | 2019-04-28 | 2019-04-28 | 一种低温模块机组以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93614U true CN209893614U (zh) | 2020-01-03 |
Family
ID=68999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00381.5U Active CN209893614U (zh) | 2019-04-28 | 2019-04-28 | 一种低温模块机组以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93614U (zh) |
-
2019
- 2019-04-28 CN CN201920600381.5U patent/CN2098936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81910B (zh) | 一种空调安装架组件、空调器组件和汽车 | |
CN209893614U (zh) | 一种低温模块机组以及空调器 | |
CN110319504A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110953765A (zh) | 一种不共风v型风冷模块机组外框 | |
CN215412219U (zh) |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0485900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107917477A (zh) | 空调系统安装架以及含有该框架的空调系统 | |
CN210241793U (zh) | 空调器的换热支撑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2841878U (zh) | 倾斜式蒸发器的下送风模块化机房空调及空调模组 | |
CN211526756U (zh) | 一种不共风v型风冷模块机组外框 | |
CN213138432U (zh) | 一种带有安装支架的冷凝器 | |
CN219756535U (zh) |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6645036U (zh) | 一种斜u翅片换热器组件 | |
CN221744364U (zh) | 一种双系统四管程干式蒸发器结构及分液装置 | |
CN221301654U (zh) | 一种便于空调管安装的车用冷凝器芯体总成 | |
CN219756662U (zh) |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热泵模块、空调室外机 | |
CN204634257U (zh) | 模块化数据中心用模块箱体 | |
CN219368482U (zh) |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 |
CN214822460U (zh) | 一种单风机驻车空调 | |
CN220136120U (zh) | 空气分离设备主换热器 | |
CN215724298U (zh) | 一种方便拆卸维修的蒸发器 | |
CN218237649U (zh) | 一种机房空调换热器的支撑结构 | |
CN217441836U (zh) |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 |
CN104197494A (zh) | 冷水机组框架以及冷水机组 | |
CN221122428U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