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1174U - 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1174U
CN209891174U CN201920632641.7U CN201920632641U CN209891174U CN 209891174 U CN209891174 U CN 209891174U CN 201920632641 U CN201920632641 U CN 201920632641U CN 209891174 U CN209891174 U CN 209891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loating pipe
pipe
barrier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26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兵年
张少勇
庄海挺
张永佳
韦联平
马清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326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1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1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1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传统净水屏障用于通航河道会妨碍船舶通行。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包括浮漂管组件、过滤屏障和配重管;浮漂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浮漂管、第一缓冲浮漂管、浮动浮漂管、第二缓冲浮漂管和第二固定浮漂管;第一固定浮漂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河道一岸和第一固定柱上;第二固定浮漂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河道另一岸和另一第一固定柱上;浮动浮漂管两端分别套设于两根第二固定柱上,浮动浮漂管可沿第二固定柱上下移动;缓冲浮漂管随着浮动浮漂管的下移由折叠逐渐伸直;过滤屏障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浮漂管组件和配重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用于通航河道能兼顾净水及通航。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屏障,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资源。河水受到污染后水体悬浮性颗粒会增多,水体透光率降低,最终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河道的感官效果。故降低水体悬浮性物质是河道治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常有“上游污染,下游遭殃”的实例,这种河道往往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且治理过程又因各种原因需要分段治理,这就要求在上游来水不佳的条件下降低治理段的水体悬浮性物质。
降低悬浮性物质的方法主要有絮凝沉淀和净水屏障过滤法。絮凝沉淀法需要向河道中投加大量药剂,且需要足够的水体停留时间,不适合用于流动性较大的河道。传统净水屏障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浮漂管01、过滤层02和配重管70,其中,浮漂管01固定于固定柱上且位于河道的水面上,过滤层02为滤布,配重管70位于河道底部,其可以在不阻止上下游水体流动的同时拦截上游悬浮物质,作为过滤设施减少水体污染和沉积物转移,但传统净水屏障一般只适用于非通航河道,当其应用于通航河道时,固定在水面上的漂浮管会妨碍船舶的通行。此外,由于通航河道的水流流速往往较大,采用传统净水屏障对水流流速大的上游来水进行净化处理时,水体中的悬浮物很容易随着河水的流动带到下游,净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该净水屏障应用于通航河道时不仅能对上游来水进行净水处理还可使船舶正常通航。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浮漂管组件、过滤屏障和配重管;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竖直设于河道中;所述浮漂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浮漂管、第一缓冲浮漂管、浮动浮漂管、第二缓冲浮漂管和第二固定浮漂管;所述第一固定浮漂管、第二固定浮漂管均位于河道的常水位上;所述第一固定浮漂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河道一岸和第一固定柱上;所述第二固定浮漂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河道另一岸和另一第一固定柱上;所述浮动浮漂管两端分别套设于两根第二固定柱上,浮动浮漂管可沿第二固定柱上下移动;所述缓冲浮漂管随着浮动浮漂管的下移由折叠逐渐伸直;所述浮漂管组件下方连接有长度相同的过滤屏障,过滤屏障用于对上游来水进行过滤,过滤屏障底端连接有配重管,配重管用于将过滤屏障底端固定于河道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其应用于通航河道中,不仅可以在不阻止上下游水体流动的同时拦截上游悬浮物质,而且船舶还可以正常通航,其中,当有船舶通过时,在船舶的作用下浮动浮漂管沿着第二固定柱逐渐下沉至船舶的吃水深度,缓冲浮漂管由折叠逐渐伸直,船舶正常通航,当船舶离开后,在浮力的作用下浮动浮漂管再沿着第二固定柱上浮至河道水面上,缓冲浮漂管逐渐变成折叠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屏障包括表面层和设置在表面层上的纤维丝,表面层上设置有透水孔,纤维丝的设置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如此设置的过滤屏障通过表面层和表面层上的纤维丝形成多重过滤层,可以提高对上游来水中的颗粒污染物的拦截效果,降低颗粒污染物在大水流流速的通航河道中随水流带到下游的几率,提高净水效果,此外,纤维丝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场所,有利于降解上游来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另外,纤维丝的设置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还可以使得该过滤屏障不易堵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屏障为滤布。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净水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净水屏障的俯视图;
图3是船舶经过时净水屏障的左视图;
图4是船舶经过时净水屏障的主视图;
图5是船舶经过时净水屏障的主视图(除去第一固定住和第二固定柱);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浮漂管02.过滤层11.第一固定浮漂管12.第一缓冲浮漂管13.浮动浮漂管14.第二缓冲浮漂管15.第二固定浮漂管20.第一固定柱30.固定圈40.第二固定柱50.套圈60.过滤屏障61.表面层62.纤维丝70.配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而不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包括第一固定柱20、第二固定柱40、浮漂管组件、过滤屏障60和配重管70;
所述第一固定柱20、第二固定柱40竖直设于河道中;
所述浮漂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浮漂管11、第一缓冲浮漂管12、浮动浮漂管13、第二缓冲浮漂管14和第二固定浮漂管15;第一固定浮漂管11、第二固定浮漂管15均位于河道的常水位上;第一固定浮漂管11的一端固定于河道一岸,另一端通过固定圈30固定于第一固定柱20上;第二固定浮漂管15的一端固定于河道另一岸,另一端通过固定圈30固定于另一第一固定柱20上;浮动浮漂管13两端分别通过套圈50套设于两根第二固定柱40上,浮动浮漂管13可沿第二固定柱40上下移动;缓冲浮漂管随着浮动浮漂管13的下移由折叠逐渐伸直,缓冲浮漂管的长度根据通航船舶吃水深度和第一固定柱20与第二固定柱40的距离设计,如船舶吃水深度为X m,位于河道同一侧的第一固定柱20与第二固定柱40的距离为Y m,则缓冲浮漂管长度要大于
Figure BDA0002048821040000031
所述浮漂管组件下方连接有长度相同的过滤屏障60,过滤屏障60用于对上游来水进行过滤,过滤屏障60为复合过滤层,复合过滤层包括设置有透水孔的表面层61和设置在表面层61上的纤维丝62,纤维丝62的设置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如图6所示);
所述过滤屏障60底端连接有配重管70,配重管70用于将过滤屏障60底端固定于河道底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其应用于通航河道中不仅可以对上游来水进行净水处理还可以使船舶正常通航,其中,当有船舶通过时,在船舶的作用下浮动浮漂管13沿着第二固定柱40逐渐下沉至船舶的吃水深度,缓冲浮漂管由折叠逐渐伸直,船舶正常通航,当船舶离开后,在浮力的作用下浮动浮漂管13再沿着第二固定柱40上浮至河道水面上,缓冲浮漂管逐渐变成折叠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过滤屏障60的结构,通过具有透水孔的表面层61和表面层61上的纤维丝62形成多重过滤层,其中,表面层61用于拦截大颗粒物,纤维丝62用于拦截小颗粒物,可以提高对上游来水中的颗粒污染物的拦截效果,降低颗粒污染物在大水流流速的通航河道中随水流带到下游的几率,提高净水效果,此外,纤维丝62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场所,有利于降解上游来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另外,纤维丝62的设置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还可以使得该过滤屏障60不易堵塞。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过滤屏障60为滤布。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浮漂管组件、过滤屏障和配重管;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竖直设于河道中;所述浮漂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浮漂管、第一缓冲浮漂管、浮动浮漂管、第二缓冲浮漂管和第二固定浮漂管;所述第一固定浮漂管、第二固定浮漂管均位于河道的常水位上;所述第一固定浮漂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河道一岸和第一固定柱上;所述第二固定浮漂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河道另一岸和另一第一固定柱上;所述浮动浮漂管两端分别套设于两根第二固定柱上,浮动浮漂管可沿第二固定柱上下移动;所述缓冲浮漂管随着浮动浮漂管的下移由折叠逐渐伸直;所述浮漂管组件下方连接有长度相同的过滤屏障,过滤屏障用于对上游来水进行过滤,过滤屏障底端连接有配重管,配重管用于将过滤屏障底端固定于河道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屏障包括表面层和设置在表面层上的纤维丝,表面层上设置有透水孔,纤维丝的设置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屏障为滤布。
CN201920632641.7U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 Active CN209891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2641.7U CN209891174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2641.7U CN209891174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1174U true CN209891174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0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2641.7U Active CN209891174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11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1653A (zh) * 2020-11-26 2021-02-2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疏浚防污扩散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1653A (zh) * 2020-11-26 2021-02-2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疏浚防污扩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94606B1 (ko) 인공부도와 차수막을 이용한 저수지 유입부 오염물질 정화장치
CN209891174U (zh) 一种用于通航河道的净水屏障
RU2324531C2 (ru) Редукционное сопло для воды под давлением для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микропузырьков во флотационной установке
CN109881648B (zh) 一种流动水面浮油和浮渣的无动力分离与收集装置
WO2011065740A2 (ko) 플로팅 정화장치
WO2010044636A2 (ko) 나선형 지지구가 구비된 여과장치
KR101648476B1 (ko) 조류수거펜스
CN102423638A (zh) 一种平板扰流式动态膜分离设备及膜分离方法
CN108203163A (zh) 一种适用于高含沙量河道的生态治理系统
CN214829809U (zh) 一种小型断头河水质提升系统
CN113041698B (zh) 一种建筑废水中大颗粒杂质分离装置
CN109368909A (zh) 一种生态净化屏障
KR20220147868A (ko) 호수 정화 시스템
CN104307375A (zh) 一种低阻力短流程耐污染的平板膜元件
CN212153263U (zh) 一种通航引水工程的除螺工程
CN211338977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循环净滤系统
CN21031384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3143005U (zh) 一种内河水域围化栏
CN215667353U (zh) 一种采用生态护坡的新型水体处理系统
JP2017087148A (ja) 汚水流入防止装置
CN205205797U (zh) 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海上溢油回收气浮处理装置
CN206255941U (zh) 一种河道水原位净化系统
CN205710101U (zh)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CN213171683U (zh) 一种污水拦截过滤设备
CN212403658U (zh) 一种漩涡导流排污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502, 80 tower, three village, tower town,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436 4, building 169, three JIANGCHANG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