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8692U - 一种分段绝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段绝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8692U
CN209888692U CN201920718466.3U CN201920718466U CN209888692U CN 209888692 U CN209888692 U CN 209888692U CN 201920718466 U CN201920718466 U CN 201920718466U CN 209888692 U CN209888692 U CN 209888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insulation
slide
insulating rod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84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志强
陈小龙
马骐
任飞
杨宏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Railway Xi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Railway X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Railway Xi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Railway X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84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8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8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8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绝缘器,包括主绝缘结构、金属导流滑道和接触线接头线夹,所述主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所述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呈水平平行布设,所述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均包括绝缘棒、套设在绝缘棒上的绝缘套以及设置在绝缘棒上且位于绝缘套两端的短凹槽部和长凹槽部,所述第一绝缘棒上的短凹槽部和所述第二绝缘棒上的短凹槽部呈对角布设。本实用新型较好地兼顾了大爬距、通过性平稳、耐磨和轻量化的优点,通过设置短凹槽部和长凹槽部可以加大爬电距离,从而能兼顾3000米到4000米高海拔地区的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分段绝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段绝缘器。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路使用的分段绝缘器是作为接触网同相之间过渡连接的重要电气绝缘设备,主要用于接触网的电分段。目前,国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使用的分段绝缘器,主要有四种形式的结构:菱形分段绝缘器、瑞士AF分段绝缘器、法国GEISMAR分段绝缘器和德国Adtranz分段绝缘器,但是以上四种分段绝缘器,都存在分段绝缘器的表面爬电距离短和耐磨性差等局限性,使以上四种分段绝缘器主要用于国内平原以及一般自然条件下的低海拔地区。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全可靠性高的分段绝缘器,较好地兼顾了大爬距、通过性平稳、耐磨和轻量化的优点,能兼顾3000米到4000米高海拔地区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全可靠性高,较好地兼顾了大爬距、通过性平稳、耐磨和轻量化的优点,能兼顾3000米到4000米高海拔地区的使用要求,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绝缘结构、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上的金属导流滑道和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两端的接触线接头线夹,所述主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所述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呈水平平行布设,所述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均包括绝缘棒、套设在绝缘棒上的绝缘套以及设置在绝缘棒上且位于绝缘套两端的短凹槽部和长凹槽部,所述短凹槽部位于靠近绝缘棒的一端处,所述长凹槽部位于靠近绝缘棒的另一端处,所述第一绝缘棒上的短凹槽部和所述第二绝缘棒上的短凹槽部呈对角布设。
上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绝缘结构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固定架,所述连接固定架包括固定直杆、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直杆两端的弯折固定杆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直杆上方的悬吊吊杆;
所述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的两端均安装在连接固定架的固定直杆上,所述接触线接头线夹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两端的第一接触线接头线夹和第二接触线接头线夹,所述第一接触线接头线夹和第二接触线接头线夹分别与两个连接固定架的弯折固定杆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流滑道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金属导流滑道分别为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一侧的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和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另一侧的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均包括长滑板和短滑板,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的短滑板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的短滑板呈对角布设,且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中的长滑板延伸至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中的长滑板一侧。
上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滑板和短滑板上均设置有引弧棒。
上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流滑道的两端设置有桥连接线夹,所述桥连接线夹与所述金属导流滑道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棒的长凹槽部和所述第二绝缘棒的长凹槽部沿绝缘棒长度方向之间设置有间隙。
上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凹槽部和长凹槽部均包括多个沿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
上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中的长滑板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中的短滑板之间以及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中的短滑板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中的长滑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所采用的分段绝缘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全可靠性高,重量轻,沿轨道方向线密度较小。
2、所采用的主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采用平行双绝缘结构,使得分段绝缘器的线密度较小,受电弓平顺通过。
3、所采用的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上均设置有短凹槽部和长凹槽部,是为了加大绝缘棒的表面爬电距离,能兼顾高原地区的使用;另外,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上套设绝缘套,一方面是为了起到“绝缘靴”的作用,对受电弓通过分段空气断口时起到限位作用,使受电弓平滑通过;另一方面是为了可以较好地提高耐磨性和通过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全可靠性高,较好地兼顾了大爬距、通过性平稳、耐磨和轻量化的优点,能兼顾3000米到4000米高海拔地区的使用要求,实用性强。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绝缘棒和第二绝缘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绝缘棒; 1-2—第二绝缘棒; 2—连接固定架;
2-1—固定直杆; 2-2—悬吊吊杆; 2-3—弯折固定杆;
3-1—第一接触线接头线夹; 3-2—第二接触线接头线夹;
4-1—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 4-2—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
5—连接板; 6—绝缘套; 7—绝缘棒;
8—短凹槽部; 9—长凹槽部; 10—长滑板;
11—短滑板; 12—引弧棒; 13—桥连接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绝缘结构、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上的金属导流滑道和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两端的接触线接头线夹,所述主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所述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呈水平平行布设,所述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均包括绝缘棒7、套设在绝缘棒7上的绝缘套6以及设置在绝缘棒7上且位于绝缘套6两端的短凹槽部8和长凹槽部9,所述短凹槽部8位于靠近绝缘棒7的一端处,所述长凹槽部9位于靠近绝缘棒7的另一端处,所述第一绝缘棒1-1上的短凹槽部8和所述第二绝缘棒1-2上的短凹槽部8呈对角布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绝缘结构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固定架2,所述连接固定架2包括固定直杆2-1、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直杆2-1两端的弯折固定杆2-3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直杆2-1上方的悬吊吊杆2-2;
所述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的两端均安装在连接固定架2的固定直杆2-1上,所述接触线接头线夹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两端的第一接触线接头线夹3-1和第二接触线接头线夹3-2,所述第一接触线接头线夹3-1和第二接触线接头线夹3-2分别与两个连接固定架2的弯折固定杆2-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流滑道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金属导流滑道分别为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一侧的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和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另一侧的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均包括长滑板10和短滑板11,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的短滑板11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1的短滑板11呈对角布设,且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中的长滑板10延伸至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中的长滑板10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滑板10和短滑板11上均设置有引弧棒12。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流滑道的两端设置有桥连接线夹13,所述桥连接线夹13与所述金属导流滑道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棒1-1的长凹槽部9和所述第二绝缘棒1-2的长凹槽部9沿绝缘棒7长度方向之间设置有间隙。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短凹槽部8和长凹槽部9均包括多个沿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中的长滑板10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中的短滑板11之间以及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中的短滑板11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中的长滑板10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板5。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均与轨平面平行。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长滑板10和短滑板11的一端均安装在连接固定架2的弯折固定杆2-3上。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绝缘棒1-1和与第一绝缘棒1-1呈水平平行布设的第二绝缘棒1-2,以使主绝缘结构采用平行双绝缘结构,使得分段绝缘器的线密度较小,确保受电弓平顺通过。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上均设置有短凹槽部8和长凹槽部9,是为了加大绝缘棒的表面爬电距离,以适用于高原;设置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上的短凹槽部8呈对角布设,是考虑分段绝缘器两侧的空气断口位置不同。另外,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上1-2套设绝缘套6,一方面是为了起到“绝缘靴”的作用,对受电弓通过分段空气断口时起到限位作用,使受电弓平滑通过;另一方面是为了可以较好地提高耐磨性和通过性。
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上的短凹槽部8和长凹槽部9的长度,从而改变表面爬电距离可以使其适合于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的不同要求。
本实施例中,连接固定架2的设置,第一,是为了供主绝缘结构的两端的安装;第二,使分段绝缘器整体通过第一接触线接头线夹3-1和第二接触线接头线夹3-2与接触网接触线连接;第三,是为了承担连接、稳固和精确定位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第四,是为了在悬吊吊杆2-2上设置吊弦,从而将分段绝缘器悬挂到承力索上。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的设置,是为了将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中的长滑板10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中的短滑板11以及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中的短滑板11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中的长滑板10进行稳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主绝缘结构的两端安装在连接固定架2的固定直杆2-1上,是为了对主绝缘结构的两端进行固定,且对主绝缘结构的两端起支撑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线接头线夹安装在两个连接固定架2的弯折固定杆2-3上,使得主绝缘结构通过连接固定架2与接触线接头线夹对接触网接触线起连接作用。
本实施例中,长滑板10和短滑板11的设置,是为了机车受电弓快速、平顺通过分段绝缘器时不间断的取得电流。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引弧棒12,是为了当受电弓通过金属导流滑道空气断口处时,引弧棒12保证了电弧不会损伤金属导流滑道。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首先将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的两端安装在连接固定架2的固定直杆2-1上,并将第一金属导流滑道4-1和第二金属导流滑道4-2安装在连接固定架2的弯折固定杆2-3上;然后将第一接触线接头线夹3-1和第二接触线接头线夹3-2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固定架2的弯折固定杆2-3端部,并在第一金属导流滑道4-1和第二金属导流滑道4-2上安装桥连接线夹13,并将相邻段的接触网导线通过桥连接线夹13分别与第一接触线接头线夹3-1和第二接触线接头线夹3-2连接,完成分段绝缘器的安装,从而使分段绝缘器起到对接触网的电气隔离作用,该分段绝缘器较好地兼顾了大爬距、通过性平稳、耐磨和轻量化的优点,能兼顾3000米到4000米高海拔地区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绝缘结构、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上的金属导流滑道和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两端的接触线接头线夹,所述主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所述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呈水平平行布设,所述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均包括绝缘棒(7)、套设在绝缘棒(7)上的绝缘套(6)以及设置在绝缘棒(7)上且位于绝缘套(6)两端的短凹槽部(8)和长凹槽部(9),所述短凹槽部(8)位于靠近绝缘棒(7)的一端处,所述长凹槽部(9)位于靠近绝缘棒(7)的另一端处,所述第一绝缘棒(1-1)上的短凹槽部(8)和所述第二绝缘棒(1-2)上的短凹槽部(8)呈对角布设。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绝缘结构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固定架(2),所述连接固定架(2)包括固定直杆(2-1)、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直杆(2-1)两端的弯折固定杆(2-3)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直杆(2-1)上方的悬吊吊杆(2-2);
所述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的两端均安装在连接固定架(2)的固定直杆(2-1)上,所述接触线接头线夹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两端的第一接触线接头线夹(3-1)和第二接触线接头线夹(3-2),所述第一接触线接头线夹(3-1)和第二接触线接头线夹(3-2)分别与两个连接固定架(2)的弯折固定杆(2-3)固定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流滑道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金属导流滑道分别为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一侧的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和设置在所述主绝缘结构另一侧的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均包括长滑板(10)和短滑板(11),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的短滑板(11)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的短滑板(11)呈对角布设,且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中的长滑板(10)延伸至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中的长滑板(10)一侧。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滑板(10)和短滑板(11)上均设置有引弧棒(12)。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流滑道的两端设置有桥连接线夹(13),所述桥连接线夹(13)与所述金属导流滑道固定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棒(1-1)的长凹槽部(9)和所述第二绝缘棒(1-2)的长凹槽部(9)沿绝缘棒(7)长度方向之间设置有间隙。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凹槽部(8)和长凹槽部(9)均包括多个沿第一绝缘棒(1-1)和第二绝缘棒(1-2)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中的长滑板(10)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中的短滑板(11)之间以及第一组金属导流滑道(4-1)中的短滑板(11)和第二组金属导流滑道(4-2)中的长滑板(10)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板(5)。
CN201920718466.3U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分段绝缘器 Active CN209888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8466.3U CN209888692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分段绝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8466.3U CN209888692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分段绝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8692U true CN209888692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21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8466.3U Active CN209888692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分段绝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8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26915U (zh) 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
WO2014063645A1 (zh) 电网输电线用复合杆塔及其复合横担结构
CN104242208B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双回电缆终端钢管杆
CN209888692U (zh) 一种分段绝缘器
CN101877462B (zh)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安装金具和安装方法
CN201460375U (zh) 一种四回路正伞型电缆塔
CN203480947U (zh) 改进型棒式复合绝缘子串及连接结构
CN205577567U (zh) 一种双回路双t接钢管杆
CN208797539U (zh) 可防止风偏的跳线固定装置
CN107345974B (zh) 一种新型的试验操作接线杆
CN108923366A (zh) 配网架空线路用分体式及通体式t型截面复合横担
US4187934A (en) Section insulator for catenary systems
CN109586235A (zh) 一种用于空旷区和多雷区环境的耐候角钢塔外引式避雷线接地结构
CN205890597U (zh) 一种铁道接触网整体复合绝缘腕臂系统
CN207909570U (zh) 矿物绝缘馈电用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CN106740274B (zh) 一种分段、分相绝缘器
CN214929139U (zh) 一种非接触分相绝缘器
CN207620483U (zh) 双回架空输电线路双回单侧布置的挂线杆及挂线结构
CN205212337U (zh) 一种跨越单回路110kV线路电缆过渡设备
CN103066523B (zh) 高压输电线路快速抢修塔
CN215793301U (zh) 一种抗污型分相绝缘器
CN218161711U (zh) 绝缘悬吊
CN2094812U (zh) 等电位更换直线杆塔整串绝缘子工具
CN208690904U (zh) 配网架空线路用分体式及通体式t型截面复合横担
CN208827637U (zh) 交流25kV时速160公里刚性悬挂接触网分段绝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