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6915U - 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6915U
CN209626915U CN201920169973.6U CN201920169973U CN209626915U CN 209626915 U CN209626915 U CN 209626915U CN 201920169973 U CN201920169973 U CN 201920169973U CN 209626915 U CN209626915 U CN 209626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arm
drainage thread
cable
cable ter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99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枫
付杰
臧志华
贾正雄
马鹏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shi Power Supply Design Co Ltd
Ceec Tianji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shi Power Supply Design Co Ltd
Ceec Tianji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shi Power Supply Design Co Ltd, Ceec Tianji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shi Power Suppl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99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6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6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6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包括电缆终端杆杆身(1),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垂直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上部从上到下间隔分布有上层横担结构、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三个横担结构的两侧外端,均分别设置有一个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所述耐张绝缘子串(7)水平分布,并且与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相垂直;所述耐张绝缘子串(7)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与架空导线(8)相连接;所述架空导线(8)与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相垂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使得架空线路所连接的引流线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有效保证电缆终端塔的安全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和企业现代化程度提高,作为经济命脉的电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满足供电需求,各大城市电网中电力电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另外,伴随市政建设、土地开发力度加大,高压电缆正逐步深入市区,市区内现状的高压架空线也逐步实施电缆化改造。然而受路网规划及地形地貌限制,在无法实施纯电缆线路的情况下,必然需要采用电缆终端塔和终端站实现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的转接。
对于常规电缆终端塔,是将电缆终端头、避雷器等电气设备布置在塔身平台上,塔身平台一般布置在距离地面6~9m,塔身平台通过桁架结构与塔身直接连接成一体,电缆终端头和架空线路导线耐张线夹之间利用引流线 (也称引上线,跳线)实现连接。塔身电缆终端平台布置方案也是高压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的最基本形式,经过了长期的设计、施工、运维实践检验,成为主流的技术方案。
对于常规的电缆终端塔,其具有多根引流线(即引上线),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架空线路所连接的引流线之间的直线间距太小,无法保证架空线路所连接的引流线之间的间距保持在较大的安全距离,存在一定的运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使得架空线路所连接的引流线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有效保证电缆终端塔的安全运行,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包括电缆终端杆杆身,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垂直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的上部从上到下间隔分布有上层横担结构、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
所述上层横担结构、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的两侧外端,均分别设置有一个耐张绝缘子串和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
所述耐张绝缘子串水平分布,并且与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相垂直;
所述耐张绝缘子串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的一端,与架空导线相连接;
所述架空导线与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相垂直。
其中,所述上层横担结构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上横担,所述两个上横担位于同一轴线上;
每个上横担在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的一端与一个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相连接;
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与上横担之间的夹角为90°。
其中,所述中层横担结构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中横担,所述两个中横担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下层横担结构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下横担,所述两个下横担位于同一轴线上。
其中,每个上横担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另一端同时用于连接一个耐张绝缘子串和一个跳线绝缘子串以及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的一端;
每个中横担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另一端同时用于连接一个耐张绝缘子串和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
每个下横担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另一端同时用于连接一个耐张绝缘子串和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串。
其中,对于上层横担结构任意一侧外端具有的耐张绝缘子串和一个跳线绝缘子串以及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其中:
架空导线通过耐张绝缘子串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的一端,来与一根弧形分布的上层引流线的一端相连接;
上层引流线的中间部位通过跳线绝缘子串,与上横担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的一端相连接;
上层引流线的另一端通过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与第二引流线连接,该上引流线绝缘子串的一端与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远离上横担的一端垂直连接。
其中,对于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中的任意一侧外端具有的耐张绝缘子串和上引流线绝缘子串,其中:
上引流线绝缘子串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的一端,分别与一根从上到下分布的第二引流线相连接;
耐张绝缘子串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的一端所连接的架空导线,通过弧形分布的第一引流线,与上引流线绝缘子串所连接的第二引流线相连接。
其中,所述上横担的轴线与中横担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上横担的长度短于中横担的长度;
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和下横担在水平面的投影,分别位于中横担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前后两侧。
其中,所述下横担与上横担和中横担均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所述下横担与上横担,以及下横担与中横担,分别在竖直平面上成预设角度,且该预设角度不等于0度和180度;
每个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与相连接的上横担之间的夹角为度;
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和耐张绝缘子串,分别位于上横担的水平同侧,并且位于同一轴线上。
其中,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的顶部还安装有地线横担层;
所述地线横担层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地线横担;
所述两个地线横担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地线横担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另一端连接地线。
其中,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为钢管杆;
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缆终端平台;
所述电缆终端平台的下部支撑杆垂直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电缆终端平台横向水平分布;
所述电缆终端平台顶部安装有三组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电缆终端头组件,每组电缆终端头组件包括一个电缆终端头、一个避雷器和一个下引流线绝缘子串;
每组电缆终端头组件中的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和下引流线绝缘子串横向间隔分布;
每组电缆终端头组件中的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和下引流线绝缘子串依次通过第三引流线相连接;
所述上引流线绝缘子串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的一端,通过第二引流线,与下引流线绝缘子串的上端相连接;
每个电缆终端平台的下部套设有一个中空的电缆保护管;
电缆终端头的下端与电缆一端相连接,电缆延伸贯穿通过电缆保护管的内部空腔。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使得架空线路所连接的引流线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有效保证电缆终端塔的安全运行,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将架空的电力线引接至入地的电力电缆,只通过一个杆体实现用于连接引流线的各层横担分布于不同的竖直平面,能够使架空线路的引流线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且其外观更加协调美观,接线施工清晰便利,不会过多占用安装面积,较节约投资。
同时,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具有的架空线路的引流线与电缆终端杆杆身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一步提升了电缆终端塔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的斜视图;
图4为沿着图1所示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沿着图1所示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在进行单回接线时的斜视图;
图中:1为电缆终端杆杆身;2为地线横担;3为上横担;4为中横担; 5为下横担;
6为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7为耐张绝缘子串;8为架空导线;9为上引流线绝缘子串;10为跳线绝缘子串;
20为上层引流线;11为第一引流线;12为第二引流线;13为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4为避雷器;15为电缆终端头;第三引流线21;
17为地线;16为电缆终端平台;19为电缆保护管;18为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包括电缆终端杆杆身1,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垂直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上部从上到下间隔分布有上层横担结构、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
所述上层横担结构、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的两侧外端,均分别设置有一个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
所述耐张绝缘子串7水平分布,并且与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相垂直;
所述耐张绝缘子串7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与架空导线8相连接;
所述架空导线8与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相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架空导线8主要指架空明线,架设在地面之上,是用绝缘子将输电导线固定在直立于地面的杆塔上,以传输电能的输电线路。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上层横担结构、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是导线横担,根据用户的需要,以及具体的情况,还可以增加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上层横担结构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上横担3(具体数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调整,图中所示为两个),所述两个上横担3位于同一轴线上;
每个上横担3在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与一个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相连接;
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与上横担3之间的夹角为90°。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中层横担结构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中横担4(具体数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调整,图中所示为两个),所述两个中横担4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下层横担结构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下横担5(具体数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调整,图中所示为两个),所述两个下横担5位于同一轴线上。
具体实现上,每个上横担3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1,另一端(即外侧端)同时用于连接一个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跳线绝缘子串10以及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的一端;
每个中横担4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1,另一端(即外侧端)同时用于连接一个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
每个下横担5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1,另一端(即外侧端)同时用于连接一个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串9。
具体实现上,对于上层横担结构任意一侧外端具有的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跳线绝缘子串10以及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其中:
架空导线8通过耐张绝缘子串7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来与一根弧形分布的上层引流线20的一端相连接;
上层引流线20的中间部位通过跳线绝缘子串10,与上横担3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相连接;
上层引流线2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与第二引流线12 连接,该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的一端与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远离上横担3 的一端垂直连接。
具体实现上,对于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中的任意一侧外端具有的耐张绝缘子串7和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即同时连接中横担4或下横担5 的一端,位于同一端部上),其中:
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分别与一根从上到下分布的第二引流线12相连接;
耐张绝缘子串7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所连接的架空导线8,通过弧形分布的第一引流线11,与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所连接的第二引流线 12相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对于上层横担结构,其中上层引流线20 的一端通过耐张绝缘子串7与架空导线8连接,上层引流线20的中间部位通过跳线绝缘子串10与上横担3连接,上层引流线20的另一端通过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与第二引流线12连接;
位于中层横担结构中的第一引流线11,通过耐张绝缘子串7与架空导线 8连接,另一端通过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与第二引流线12连接;位于下层横担结构中的第一引流线11,通过耐张绝缘子串7与架空导线连接,另一端通过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与第二引流线12连接。
具体实现上,所述上横担3的轴线与中横担4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上横担3的长度短于中横担4的长度。
具体实现上,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和下横担5在水平面的投影,分别位于中横担4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前后两侧,如图5所示。
具体实现上,所述下横担5与上横担3和中横担4均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具体实现上,所述下横担5与上横担3,以及下横担5与中横担4,分别在竖直平面上成预设角度,且该预设角度不等于0度和180度。
具体实现上,每个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与相连接的上横担3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具体实现上,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和耐张绝缘子串7,分别位于上横担3的水平同侧,并且位于同一轴线上。因此,能够保证架空导线8的安全分布,提升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顶部还安装有地线横担层;
所述地线横担层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地线横担2;
所述两个地线横担2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地线横担2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1,另一端连接地线17。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优选为钢管杆。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缆终端平台16,当然,也可以入图6所示,在一侧设置一个独立式电缆终端平台;
所述电缆终端平台16的下部支撑杆垂直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电缆终端平台16横向水平分布。
具体实现上,两个安装平台18与两个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的外侧端以及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的两侧外端相竖直对应设置。
具体实现上,所述电缆终端平台16顶部安装有三组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电缆终端头组件,每组电缆终端头组件包括一个电缆终端头15、一个避雷器14和一个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3;
每组电缆终端头组件中的电缆终端头15、避雷器14和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3横向间隔分布;
每组电缆终端头组件中的电缆终端头15、避雷器14和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3依次通过第三引流线21相连接,也就是说,三者共线,并且实现电连接。
具体实现上,所述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通过第二引流线12,与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3的上端(具体是上端的耐张线夹)相连接。
具体实现上,每个电缆终端平台16的下部套设有一个中空的电缆保护管19;
电缆终端头15的下端与电缆18一端相连接,电缆18延伸贯穿通过电缆保护管19的内部空腔。
具体实现上,所述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3的下端与电缆终端平台16顶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耐张绝缘子串7由高强度金属和绝缘子组合而成,绝缘子一般为硅橡胶材料或者瓷材料制作,起到高压带电体架空导线8与横担之间的绝缘隔离作用,其中,横担指上横担3或中横担4或下横担5;
具体实现上,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由高强度金属和绝缘子组合而成,绝缘子一般为硅橡胶材料或者瓷材料制作,起到高压带电体引流线与横担之间的绝缘隔离作用,其中,引流线指第一引流线11或第二引流线12或上层引流线20,横担指中横担4或下横担5或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
具体实现上,跳线绝缘子串10由高强度金属和绝缘子组合而成,绝缘子一般为硅橡胶材料或者瓷材料制作,起到高压带电体上层引流线20与上横担3之间的绝缘隔离作用;
具体实现上,第一引流线11为金属导电体,一般与架空导线8材质一致,起到架空导线8与第二引流线12之间的电气导电连接作用;
具体实现上,第二引流线12为金属导电体,一般与架空导线8材质一致,起到第二引流线12与第三引流线21之间的电气导电连接作用;
具体实现上,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3由高强度金属和绝缘子组合而成,绝缘子一般为硅橡胶材料或者瓷材料制作,起到高压带电体第二引流线12 与电缆终端平台16之间的绝缘隔离作用;
具体实现上,避雷器14一般为氧化锌材料制作,电力线路正常运行时电气绝缘,电力线路遭受雷击时避雷器14电气导通,起到对电力线路的保护作用;
具体实现上,电缆终端头15一般为硅橡胶材料或者瓷材料,起到电缆 18与第三引流线21之间的电气导电连接作用;
具体实现上,电缆保护管19一般为钢制材料,起到对电缆18的地面以上部分的保护作用。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将上横担引接出与其不共线的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和下横担分别位于中横担所在平面的两侧,这种布置方式使引流线对杆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电缆终端杆旁设置独立式电缆终端平台的形式,有利于电缆终端杆杆身及电缆终端平台的后期运行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压等级对电缆终端塔横担及电缆终端平台的布置型式无明显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下的方案。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双回架空线路单侧挂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去掉一侧横担及电缆平台。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使得架空线路所连接的引流线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有效保证电缆终端塔的安全运行,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将架空的电力线引接至入地的电力电缆,只通过一个杆体实现用于连接引流线的各层横担分布于不同的竖直平面,使架空线路的电力引下线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且其外观更加协调美观,接线施工清晰便利,不会过多占用安装面积,较节约投资。
同时,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具有的架空线路的引流线与电缆终端杆杆身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一步提升了电缆终端塔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终端杆杆身(1),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垂直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上部从上到下间隔分布有上层横担结构、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
所述上层横担结构、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的两侧外端,均分别设置有一个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
所述耐张绝缘子串(7)水平分布,并且与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相垂直;
所述耐张绝缘子串(7)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与架空导线(8)相连接;
所述架空导线(8)与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横担结构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上横担(3),所述两个上横担(3)位于同一轴线上;
每个上横担(3)在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与一个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相连接;
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与上横担(3)之间的夹角为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横担结构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中横担(4),所述两个中横担(4)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下层横担结构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下横担(5),所述两个下横担(5)位于同一轴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每个上横担(3)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1),另一端同时用于连接一个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跳线绝缘子串(10)以及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的一端;
每个中横担(4)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1),另一端同时用于连接一个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
每个下横担(5)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1),另一端同时用于连接一个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串(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对于上层横担结构任意一侧外端具有的耐张绝缘子串(7)和一个跳线绝缘子串(10)以及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其中:
架空导线(8)通过耐张绝缘子串(7)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来与一根弧形分布的上层引流线(20)的一端相连接;
上层引流线(20)的中间部位通过跳线绝缘子串(10),与上横担(3)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相连接;
上层引流线(2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与第二引流线(12)连接,该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的一端与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远离上横担(3)的一端垂直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对于中层横担结构和下层横担结构中的任意一侧外端具有的耐张绝缘子串(7)和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其中:
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分别与一根从上到下分布的第二引流线(12)相连接;
耐张绝缘子串(7)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所连接的架空导线(8),通过弧形分布的第一引流线(11),与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所连接的第二引流线(12)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担(3)的轴线与中横担(4)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上横担(3)的长度短于中横担(4)的长度;
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和下横担(5)在水平面的投影,分别位于中横担(4)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前后两侧。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担(5)与上横担(3)和中横担(4)均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所述下横担(5)与上横担(3),以及下横担(5)与中横担(4),分别在竖直平面上成预设角度,且该预设角度不等于0度和180度;
每个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与相连接的上横担(3)之间的夹角为90度;
所述上层引流线支撑横担(6)和耐张绝缘子串(7),分别位于上横担(3)的水平同侧,并且位于同一轴线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顶部还安装有地线横担层;
所述地线横担层包括两个水平分布的地线横担(2);
所述两个地线横担(2)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地线横担(2)的一端连接电缆终端杆杆身(1),另一端连接地线(17)。
10.如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为钢管杆;
所述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缆终端平台(16);
所述电缆终端平台(16)的下部支撑杆垂直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电缆终端平台(16)横向水平分布;
所述电缆终端平台(16)顶部安装有三组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电缆终端头组件,每组电缆终端头组件包括一个电缆终端头(15)、一个避雷器(14)和一个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3);
每组电缆终端头组件中的电缆终端头(15)、避雷器(14)和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3)横向间隔分布;
每组电缆终端头组件中的电缆终端头(15)、避雷器(14)和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3)依次通过第三引流线(21)相连接;
所述上引流线绝缘子串(9)远离电缆终端杆杆身(1)的一端,通过第二引流线(12),与下引流线绝缘子串(13)的上端相连接;
每个电缆终端平台(16)的下部套设有一个中空的电缆保护管(19);
电缆终端头(15)的下端与电缆(18)一端相连接,电缆(18)延伸贯穿通过电缆保护管(19)的内部空腔。
CN201920169973.6U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 Active CN209626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9973.6U CN209626915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9973.6U CN209626915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6915U true CN209626915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2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9973.6U Active CN209626915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691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6812A (zh) * 2021-11-12 2022-02-2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带有转接承台支架结构的双回路电缆终端塔
CN114086815A (zh) * 2021-11-12 2022-02-2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双回路输电线路电缆终端杆
CN114696283A (zh) * 2022-04-01 2022-07-01 金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双回路电缆t接引下杆塔布置结构
CN116971657A (zh) * 2023-09-22 2023-10-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t接引下单回直线杆塔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6812A (zh) * 2021-11-12 2022-02-2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带有转接承台支架结构的双回路电缆终端塔
CN114086815A (zh) * 2021-11-12 2022-02-2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双回路输电线路电缆终端杆
CN114086812B (zh) * 2021-11-12 2023-08-1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带有转接承台支架结构的双回路电缆终端塔
CN114696283A (zh) * 2022-04-01 2022-07-01 金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双回路电缆t接引下杆塔布置结构
CN116971657A (zh) * 2023-09-22 2023-10-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t接引下单回直线杆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26915U (zh) 一种直接引下式双回电缆终端杆
CN203654846U (zh) 输电线路电缆终端钢管杆
CN205509438U (zh) 四回路电缆终端引下装置
CN204012599U (zh) 一种基于干式电缆终端头的登塔装置
CN201460375U (zh) 一种四回路正伞型电缆塔
CN200976471Y (zh) 直流双极垂直排列“f”形输电线路系列铁塔
CN109779373A (zh) 一种双回同杆并架输电线路中用于破口一回的电缆终端杆
CN204738589U (zh) 一种占地面积小的电缆终端塔
CN210127695U (zh) 一种具有新型电缆支撑结构的电缆终端塔
CN205577567U (zh) 一种双回路双t接钢管杆
CN105113841B (zh) 一种35kV双回路管型复合材料杆塔
CN210127694U (zh) 一种双回同杆并架输电线路中用于破口一回的电缆终端杆
CN105735731B (zh) 一种双回路双t接钢管杆
CN201406865Y (zh) 66kv架空输电线路双回水平穿越铁塔
CN103669970A (zh) 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
CN207813168U (zh) 双回路单开断π型铁塔
CN206016391U (zh) 一种基于引流母线架空引下的双回路鼓形电缆终端塔
CN206722513U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复合材料穿心直线塔
CN201141223Y (zh) 直流输电线路自立式门型输电铁塔
CN108005458A (zh) 双回路单开断π型铁塔
CN202678841U (zh) 高压输电线路快速抢修塔
CN215632061U (zh) 一种双回单π电缆终端钢管杆
CN216110007U (zh) 一种双回路直流输电线路用分歧塔
CN207181447U (zh) 一种新型的试验操作接线杆
CN213585095U (zh) 一种110千伏双回路三角排列电缆终端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