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4711U - 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 - Google Patents

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4711U
CN209884711U CN201821547522.3U CN201821547522U CN209884711U CN 209884711 U CN209884711 U CN 209884711U CN 201821547522 U CN201821547522 U CN 201821547522U CN 209884711 U CN209884711 U CN 209884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age
strap
inflatable
bandage body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475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才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yingtai Med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DF T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DF T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DF T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475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4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4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4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包括:由柔性长条状布套形成的绑带本体,绑带本体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绑带本体的第一面具有左端和右端;在绑带本体内部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气囊;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左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组件,绑带本体上套设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可沿绑带本体的长度方向活动,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可相互勾连,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右端设置第三连接组件,第三连接组件用于将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右端固定于绑带本体的第一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绑带操作方便迅速,充气不易脱落,穿戴舒适度好。

Description

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
背景技术
临床工作中,高血压病人首诊时需要测量四肢血压,另外在遇到双上肢外伤或双上肢液路、急救等不方便测量上肢血压的情况下,快速测量下肢血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疗市场的充气绑带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带铁环的充气绑带,优点是充气后绑得较紧,不易脱落,缺点是不好穿戴,使用时需要从脚底套到大腿,操作不便,特别不利于临床医疗的急救情况;第二种是半定型充气绑带,优点是方便绑在腿上,缺点是加压时魔术贴受力易脱落,充气绑带容易崩开,影响测试;第三种是带加强筋的充气绑带,有点是方便绑在腿上且不易脱落,缺点是穿戴舒适度差,而且穿戴繁琐,对于急救等情况并不适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气绑带不易快速穿戴和舒适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气绑带,包括:
由柔性长条状布套形成的绑带本体,所述绑带本体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具有左端和右端;
在所述绑带本体内部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气囊;
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左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绑带本体上套设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沿所述绑带本体的长度方向活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相互勾连,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右端设置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右端固定于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底板和U形钩,
所述U形钩具有第一直边、U形底边和第二直边,所述第一直边和所述第二直边分别连接于所述U形底边的两端,
所述第一直边与所述底板卡接相连,所述U形底边凸向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左端,
所述底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内部,所述U形钩位于所述绑带本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卡块,所述第一直边与所述底板相连的面上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相连;
或者,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直边与所述底板相连的面上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扁环和第二扁环,所述第一扁环和所述第二扁环并列相连,所述第一扁环活动套设于所述绑带本体上,所述第二扁环位于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二面,所述第二扁环的长度大于所述U形钩的宽度,并小于所述第一扁环的长度,所述第二扁环与所述U形钩可相互勾连。
进一步地,所述绑带本体内部且靠近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左侧处固定设置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为长圆管,所述长圆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扁环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魔术贴,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且从左端起预设长度采用粘扣布的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从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穿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预适应训练绑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气绑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血压计绑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气绑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止血绑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气绑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绑带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相互勾连,使得充气绑带可以迅速地进行绑扣;当气囊充气加压时,绑带本体紧密贴合于使用者腿部的一圈绑带本体充气膨胀,使得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相互拉力更大,同时第三连接组件又将绑带本体的右端固定住,不会出现充气绑带崩开的情况,血压测试准确度高;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绑带操作方便迅速,充气不易脱落,穿戴舒适度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气绑带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气绑带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气绑带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图1中充气绑带左端的局部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对第二连接组件进行限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绑带本体;101:第一面;102:第二面;3:第一连接组件;301:底板;302:U形钩;3021:第一直边;3022:U形底边;3023:第二直边;4:第二连接组件;401:第一扁环;402:第二扁环;5:第三连接组件;6:限位组件;7:粘扣布;8:气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气绑带,包括:由柔性长条状布套形成的绑带本体1,所述绑带本体1具有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具有左端和右端;在所述绑带本体1内部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气囊;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的左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组件3,所述绑带本体1上套设第二连接组件4,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可沿所述绑带本体1的长度方向活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可相互勾连,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的右端设置第三连接组件5,所述第三连接组件5用于将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的右端固定于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上。
本实施例中,绑带本体1采用多层长条状绒布制成,绒布四边进行缝制形成柔性布套,本实施例中述及的绑带本体1的左端和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的左端为同一端,绑带本体1的右端和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的右端为同一端。在绑带本体1内部靠近绑带本体1的左端设置气囊。使用时,将绑带本体1的第二面102朝向使用者的腿部,绑带本体1的左端和右端向内弯曲,使得绑带本体1包裹于使用者的腿部,将第一连接组件3和第二连接组件4相互勾连;然后拉住绑带本体1的右端,将第二连接组件4沿绑带本体1进行滑动,调节第二连接组件4的位置,使得使用者的腿部紧密地贴合一圈绑带本体1,再拉住绑带本体1的右端向外翻折,通过第三连接组件5将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的右端固定于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当气囊充气时,紧密贴合于使用者腿部的一圈绑带本体1充气膨胀,使得第一连接组件3和第二连接组件4之间的相互拉力更大,同时第三连接组件5又将绑带本体1的右端固定住,不会出现充气绑带崩开的情况,血压测试准确度高。本实施例的充气绑带操作方便迅速,充气不易脱落,穿戴舒适度好。
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5,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底板301和U形钩302,所述U形钩302具有第一直边3021、U形底边3022和第二直边3023,所述第一直边3021和所述第二直边3023分别连接于所述U形底边3022的两端,所述第一直边3021与所述底板301卡接相连,所述U形底边3022凸向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的左端,所述底板301固定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1内部,所述U形钩302位于所述绑带本体1外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3的底板301为扁平的矩形板,可以通过在底板301下方设置一尺寸均略大于底板301的绒布垫布,将底板301放置于绒布垫布上,再将绑带本体1的上层的绒布层盖上,将两层绒布沿着底板四周进行缝制,使得底板301固定于绑带本体1内。本实施例只是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底板301固定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将底板301固定设置于指定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余能实现底板301固定的方式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底板301和U形钩302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底板301固定于绑带本体1内部后,将U形钩302的第一直边3021与底板301进行卡接相连,U形钩302位于绑带本体1外部。
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述底板301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卡块,所述第一直边3021与所述底板301相连的面上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相连;或者,所述底板301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直边3021与所述底板301相连的面上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相连。
本实施例中,采用卡槽和卡扣相互配合的方式实现U形钩302定位于指定位置处,便于生产制作;而且在使用过程中,U形钩302作为一种配件,当发生磨损时,也便于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充气绑带,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6,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扁环401和第二扁环402,所述第一扁环401和所述第二扁环402并列相连,所述第一扁环401活动套设于所述绑带本体1上,所述第二扁环402位于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二面102。
本实施例中,第一扁环401和第二扁环402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第二扁环40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扁环401连接;第一扁环401和第二扁环402的环体边缘均为光滑的,第一扁环401从绑带本体1的一端穿入,可以沿着绑带本体1的长度方向活动,第二扁环402位于绑带本体1的第二面102。具体地,在使用时,将绑带本体1的第二面102朝向使用者的腿部,绑带本体1的左端和右端向内弯曲,使得绑带本体1包裹于使用者的腿部,将U形钩302和第二扁环402相互勾连,实现充气绑带的绑扣。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6,所述第二扁环402的长度大于所述U形钩302的宽度,并小于所述第一扁环401的长度,所述第二扁环402与所述U形钩302可相互勾连。
本实施例中,第二扁环402勾连于U形钩302上,所以需要第二扁环402的长度大于U形钩302的宽度。进一步来说,第二扁环402的长度只要略大于U形钩302的宽度,能使得第二扁环402勾连上去即可,此时第二扁环402和U形钩302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钩302的宽度的方向与绑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扁环401的长度和第二扁环402的长度的方向与绑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第二扁环402的长度小于第一扁环401的长度,这样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起到防止出错的效果,在急救等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可以快速无误地将第二扁环402与U形钩302勾连,而不会误操作将第一扁环401与U形钩302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7,所述绑带本体1内部且靠近所述第三连接组件5左侧处固定设置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为长圆管,所述长圆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扁环401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当第三连接组件5活动至限位组件6左侧时,由于限位组件6的管外径大于第一扁环401的环的宽度,可以防止第三连接组件5滑出绑带本体1。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第三连接组件5包括魔术贴,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且从左端起预设长度采用粘扣布的材质。
本实施例中,图1中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左端为预设长度的粘扣布7。具体使用时,在第二扁环402勾连于U形钩302后,拉住绑带本体1的右端向外翻折,将魔术贴贴在粘扣布7上,使得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的右端固定于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上,绑带本体1的右端得以固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气囊上连接有气管8,所述气管8从所述绑带本体1的第一面101穿出。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气管8对气囊进行充气加压,气管8采用硅胶材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气绑带的绑带本体1的第二面102还可以印刷或粘贴标签,用以表明适用型号等产品信息。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预适应训练绑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气绑带。在用于缺血预适应训练治疗仪时,可以迅速便捷地套于用户腿部,加压时不易脱落,穿戴舒适度好。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血压计绑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气绑带。在血压测试,尤其是腿部血压测试时,可以迅速便捷地为使用者戴上充气绑带,加压时不易脱落,穿戴舒适度好。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止血绑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气绑带。在实施止血时,尤其是急救场景、伤者活动不便时,可以迅速便捷地为使用者戴上充气绑带,加压时不易脱落,穿戴舒适度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气绑带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和第二连接组件4相互勾连,使得充气绑带可以迅速地进行绑扣;当气囊充气加压时,绑带本体1紧密贴合于使用者腿部的一圈绑带本体1充气膨胀,使得第一连接组件3和第二连接组件4之间的相互拉力更大,同时第三连接组件5又将绑带本体1的右端固定住,不会出现充气绑带崩开的情况,血压测试准确度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气绑带操作方便迅速,充气不易脱落,穿戴舒适度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气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柔性长条状布套形成的绑带本体,所述绑带本体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具有左端和右端;
在所述绑带本体内部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气囊;
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左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绑带本体上套设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沿所述绑带本体的长度方向活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相互勾连,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右端设置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右端固定于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底板和U形钩,
所述U形钩具有第一直边、U形底边和第二直边,所述第一直边和所述第二直边分别连接于所述U形底边的两端,
所述第一直边与所述底板卡接相连,所述U形底边凸向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的左端,
所述底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绑带本体内部,所述U形钩位于所述绑带本体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卡块,所述第一直边与所述底板相连的面上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相连;
或者,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直边与所述底板相连的面上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扁环和第二扁环,所述第一扁环和所述第二扁环并列相连,所述第一扁环活动套设于所述绑带本体上,所述第二扁环位于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二面,所述第二扁环的长度大于所述U形钩的宽度,并小于所述第一扁环的长度,所述第二扁环与所述U形钩可相互勾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本体内部且靠近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左侧处固定设置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为长圆管,所述长圆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扁环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魔术贴,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且从左端起预设长度采用粘扣布的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从所述绑带本体的第一面穿出。
8.一种预适应训练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绑带。
9.一种血压计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绑带。
10.一种止血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绑带。
CN201821547522.3U 2018-09-21 2018-09-21 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 Active CN209884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7522.3U CN209884711U (zh) 2018-09-21 2018-09-21 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7522.3U CN209884711U (zh) 2018-09-21 2018-09-21 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4711U true CN209884711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14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47522.3U Active CN209884711U (zh) 2018-09-21 2018-09-21 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4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6928B2 (en) Blood pressure cuff
MXPA06009214A (es) Diadema con indicador de tension.
JPS63267335A (ja) 自己取付け式血圧計カフ
US2444161A (en) Sphygmomanometer cuff, inflatable tourniquet or the lik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CN209884711U (zh) 充气绑带、预适应训练绑带、血压计绑带和止血绑带
CN204600590U (zh) 一种止血带袖带
CN110934727A (zh) 一种医用充气绑带的新型快速绑扣结构
US2013005370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nassiste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CN201303935Y (zh) 多气囊一体袖带
CN111248974A (zh) 一种袖带及血压计
CN209059334U (zh) 血透患者透析后专用止血带
CN213606654U (zh) 一种便于调节压力的介入病人术后加压囊
WO2012059907A1 (en) Universal blood pressure cuff
CN212592103U (zh) 一种袖带及血压计
JPWO2004080299A1 (ja) 血圧計用カフ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血圧計
CN210077772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止血套装
CN216358566U (zh) 一种导管介入手术压迫护理调节机构
CN215994504U (zh) 颈椎术后脑脊液漏加压包扎装置
CN219000888U (zh) 一种方便更换止血布的加压止血腹带
JP3004034U (ja) 救急用圧迫式止血ズボン
CN220213011U (zh) 一种便于穿戴的腹股沟穿刺术后沙袋压迫固定装置
CN211985558U (zh) 一种血管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带装置
CN219629718U (zh) 一种可控气囊加压器
CN215778399U (zh) 可侧卧腹股沟动脉穿刺部位压迫装置
CN209032339U (zh) 袖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College Avenue South of mulberry Taidan Huayuan (four) 12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yingtai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College Avenue South of mulberry Taidan Huayuan (four) 126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DF T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5 phase III, beisang taidan Huayuan, Pingshan 1st Road, Pingsh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0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yingtai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College Avenue South of mulberry Taidan Huayuan (four) 126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yingtai Medical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