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6476U - 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6476U
CN209876476U CN201821847738.1U CN201821847738U CN209876476U CN 209876476 U CN209876476 U CN 209876476U CN 201821847738 U CN201821847738 U CN 201821847738U CN 209876476 U CN209876476 U CN 209876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hell
lug
nut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477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启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8477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6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6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64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包含有设置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并且套装在端头弹簧上的套壳(1)、设置在套壳(1)中并且用于扣装在端头弹簧上的罩壳(2)、设置在套壳(1)和罩壳(2)之间并且用于对罩壳(2)进行固定的挂钩(4),通过罩壳(2),实现对端头弹簧的安全保护,通过套壳(1)和挂钩(4),实现对罩壳(2)的柔性固定,不再都是通过螺杆把保护罩安装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因此防止对端头弹簧的基座产生损坏。

Description

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端头弹簧由于处于裸露状态,在端头弹簧的蓄能作用下,端头弹簧可能被弹出,从而对操作人员产生伤害,因此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在现有的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中,还都是通过螺杆把保护罩安装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由于螺杆对保护罩进行的刚性连接,当端头弹簧弹出后,对保护罩和端头弹簧的基座产生的冲击作用力大,从而对端头弹簧的基座产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因此防止对端头弹簧的基座产生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并且套装在端头弹簧上的套壳、设置在套壳中并且用于扣装在端头弹簧上的罩壳、设置在套壳和罩壳之间并且用于对罩壳进行固定的挂钩。
由于设计了套壳、罩壳和挂钩,通过罩壳,实现对端头弹簧的安全保护,通过套壳和挂钩,实现对罩壳的柔性固定,不再都是通过螺杆把保护罩安装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因此防止对端头弹簧的基座产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接口搭丝连接的方式把用于支撑的套壳、用于主体的罩壳和用于连接介质的挂钩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搭钩连接的方式把挂钩与套壳和罩壳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套壳和罩壳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卡块。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套壳和罩壳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连接耳、螺杆、压板和螺母并且连接耳、螺杆、压板和螺母设置为呈拉杆连接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套壳设置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并且罩壳设置在套壳中,在罩壳和套壳之间设置有卡块并且在套壳与卡块之间设置有挂钩,连接耳设置在套壳上并且压板设置在罩壳上,螺杆设置在连接耳上并且螺母设置在螺杆上,螺母设置为与压板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套壳的圈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盲孔部并且在圈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缺口部,盲孔部设置为与挂钩转动式联接并且缺口部设置为与卡块容纳式联接,圈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连接耳联接并且圈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头弹簧的基座焊接式联接,圈部的内壁设置为与罩壳接触式联接,圈部设置为环形盘状体并且盲孔部设置为矩形孔状体,缺口部设置为弧形凹槽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罩壳设置为圆形盒状体并且罩壳的下端敞口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卡块焊接式联接,罩壳的下端敞口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套壳串接式联接并且罩壳的上端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压板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卡块的块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并且凹槽体设置为与挂钩挂接式联接,块部设置为与套壳镶嵌式联接并且块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罩壳联接,块部设置为扇形块状体并且凹槽体设置为L字形口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挂钩设置为L字形丝状体并且挂钩的下端头的轴部设置为与套壳转动式联接,挂钩的上端头的钩部设置为与卡块挂接式联接并且挂钩设置为沿卡块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连接耳设置为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并且在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上分别设置有串接孔体,第一耳部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耳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套壳联接并且第一耳部的串接孔体和第二耳部的串接孔体分别设置为与螺杆联接,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分别设置为弧形片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压板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并且第一板部的内侧面部和第二板部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罩壳联接,在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间设置有螺杆并且第一板部的上端端面部和第二板部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螺母接触式联接,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分别设置为梯形片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螺杆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螺杆的下端头的轴部设置为与连接耳转动式联接,螺杆设置为与螺母螺纹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螺母设置为与螺杆螺纹式联接,螺母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压板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套壳和罩壳与挂钩设置为按照拉紧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套壳、罩壳和挂钩与卡块设置为按照周边定位的方式分布,套壳、罩壳和挂钩与连接耳、螺杆、压板和螺母设置为下压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至少四个卡块设置为沿罩壳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一个连接耳、一个螺杆、一个压板和一个螺母设置为组成一组下压固定部件并且至少两组下压固定部件设置为沿罩壳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在本技术方案中,接口搭丝连接的套壳、罩壳和挂钩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卡块3的结构示意图,
套壳-1、罩壳-2、卡块-3、挂钩-4、连接耳-5、螺杆-6、压板-7、螺母-8、圈部-11、盲孔部-12、缺口部-13、块部-31、凹槽体-32、第一耳部-51、第二耳部-52、第一板部-71、第二板部-7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套壳1、罩壳2、卡块3、挂钩4、连接耳5、螺杆6、压板7和螺母8,
套壳1设置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并且罩壳2设置在套壳1中,在罩壳2和套壳1之间设置有卡块3并且在套壳1与卡块3之间设置有挂钩4,连接耳5设置在套壳1上并且压板7设置在罩壳2上,螺杆6设置在连接耳5上并且螺母8设置在螺杆6上,螺母8设置为与压板7接触式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套壳1的圈部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盲孔部12并且在圈部11的内壁上设置有缺口部13,盲孔部12设置为与挂钩4转动式联接并且缺口部13设置为与卡块3容纳式联接,圈部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连接耳5联接并且圈部1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头弹簧的基座焊接式联接,圈部11的内壁设置为与罩壳2接触式联接,圈部11设置为环形盘状体并且盲孔部12设置为矩形孔状体,缺口部13设置为弧形凹槽体。
通过套壳1,形成对罩壳2、卡块3、挂钩4和连接耳5的支撑连接点,由圈部11,实现了与罩壳2的连接,实现了与连接耳5的连接,由盲孔部12,实现了与挂钩4的连接,由缺口部13,实现了与卡块3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罩壳2设置为圆形盒状体并且罩壳2的下端敞口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卡块3焊接式联接,罩壳2的下端敞口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套壳1串接式联接并且罩壳2的上端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压板7联接。
通过罩壳2,形成对套壳1、卡块3和压板7的支撑连接点,由罩壳2,实现了与套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卡块3的连接,实现了与压板7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卡块3的块部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32并且凹槽体32设置为与挂钩4挂接式联接,块部31设置为与套壳1镶嵌式联接并且块部31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罩壳2联接,块部31设置为扇形块状体并且凹槽体32设置为L字形口状体。
通过卡块3,形成对套壳1、罩壳2和挂钩4的支撑连接点,由块部31,实现了与套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罩壳2的连接,由凹槽体32,实现了与挂钩4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挂钩4设置为L字形丝状体并且挂钩4的下端头的轴部设置为与套壳1转动式联接,挂钩4的上端头的钩部设置为与卡块3挂接式联接并且挂钩4设置为沿卡块3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挂钩4,形成对套壳1和卡块3的支撑连接点,由挂钩4,实现了与套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卡块3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耳5设置为第一耳部51和第二耳部52并且在第一耳部51和第二耳部52上分别设置有串接孔体,第一耳部51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耳部52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套壳1联接并且第一耳部51的串接孔体和第二耳部52的串接孔体分别设置为与螺杆6联接,第一耳部51和第二耳部52分别设置为弧形片状体。
通过连接耳5,形成对套壳1和螺杆6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耳部51和第二耳部52,实现了与套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螺杆6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压板7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并且第一板部71的内侧面部和第二板部72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罩壳2联接,在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之间设置有螺杆6并且第一板部71的上端端面部和第二板部72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螺母8接触式联接,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分别设置为梯形片状体。
通过压板7,形成对罩壳2、螺母8和螺杆6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实现了与罩壳2的连接,实现了与螺母8的连接,实现了与螺杆6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螺杆6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螺杆6的下端头的轴部设置为与连接耳5转动式联接,螺杆6设置为与螺母8螺纹式联接。
通过螺杆6,形成对连接耳5和螺母8的支撑连接点,由螺杆6,实现了与连接耳5的连接,实现了与螺母8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螺母8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螺母8设置为与螺杆6螺纹式联接,螺母8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压板7接触式联接。
通过螺母8,形成对螺杆6和压板7的支撑连接点,由螺母8,实现了与螺杆6的连接,实现了与压板7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套壳1和罩壳2与挂钩4设置为按照拉紧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套壳1、罩壳2和挂钩4与卡块3设置为按照周边定位的方式分布,套壳1、罩壳2和挂钩4与连接耳5、螺杆6、压板7和螺母8设置为下压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至少四个卡块3设置为沿罩壳2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一个连接耳5、一个螺杆6、一个压板7和一个螺母8设置为组成一组下压固定部件并且至少两组下压固定部件设置为沿罩壳2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把块部31、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与罩壳2焊接在一起,把圈部11与端头弹簧的基座焊接在一起,把第一耳部51和第二耳部52与圈部11焊接在一起,把螺杆6安装在第一耳部51和第二耳部52之间,把挂钩4安装在盲孔部12中,把罩壳2安装在圈部11中,使块部31卡在缺口部13中,把缺口部13的钩部安装在凹槽体32中,然后把螺杆6放到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之间,把螺母8与螺杆6进行转动,使螺母8压紧在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上,从而使罩壳2包容在端头弹簧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接口搭丝连接的方式把用于支撑的套壳1、用于主体的罩壳2和用于连接介质的挂钩4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搭钩连接的方式把挂钩4与套壳1和罩壳2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套壳1和罩壳2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卡块3。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套壳1和罩壳2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连接耳5、螺杆6、压板7和螺母8并且连接耳5、螺杆6、压板7和螺母8设置为呈拉杆连接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在对本实用新型验证时,当端头弹簧产生崩断时,端头弹簧对罩壳2产生冲击力时,由于挂钩4处于罩壳2的下端,对罩壳2产生冲击力首先传递到挂钩4上,使挂钩4的钩部变形,对罩壳2产生缓冲作用力,再由连接耳5、螺杆6、压板7和螺母8承受对罩壳2产生冲击力,对罩壳2固定,从而对端头弹簧进行保护,由于挂钩4的钩部变形,释放了罩壳2的反向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套壳1、罩壳2和挂钩4,通过罩壳2,实现对端头弹簧的安全保护,通过套壳1和挂钩4,实现对罩壳2的柔性固定,不再都是通过螺杆把保护罩安装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因此防止对端头弹簧的基座产生损坏。
2、由于设计了卡块3,实现了周边定位,提高了罩壳2的稳定性能。
3、由于设计了连接耳5、螺杆6、压板7和螺母8,实现了对罩壳2的压紧固定,提高了对罩壳2的固定强度。
4、由于设计了挂钩4、连接耳5、螺杆6、压板7和螺母8,实现了对罩壳2的上下端的固定点,实现了对罩壳2的柔性和刚性结合的固定,提高了对罩壳2的固定强度。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接口搭丝连接的套壳1、罩壳2和挂钩4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设置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并且套装在端头弹簧上的套壳1、设置在套壳1中并且用于扣装在端头弹簧上的罩壳2、设置在套壳1和罩壳2之间并且用于对罩壳2进行固定的挂钩4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并且套装在端头弹簧上的套壳(1)、设置在套壳(1)中并且用于扣装在端头弹簧上的罩壳(2)、设置在套壳(1)和罩壳(2)之间并且用于对罩壳(2)进行固定的挂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按照接口搭丝连接的方式把用于支撑的套壳(1)、用于主体的罩壳(2)和用于连接介质的挂钩(4)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按照搭钩连接的方式把挂钩(4)与套壳(1)和罩壳(2)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套壳(1)和罩壳(2)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卡块(3),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套壳(1)和罩壳(2)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连接耳(5)、螺杆(6)、压板(7)和螺母(8)并且连接耳(5)、螺杆(6)、压板(7)和螺母(8)设置为呈拉杆连接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套壳(1)设置在端头弹簧的基座上并且罩壳(2)设置在套壳(1)中,在罩壳(2)和套壳(1)之间设置有卡块(3)并且在套壳(1)与卡块(3)之间设置有挂钩(4),连接耳(5)设置在套壳(1)上并且压板(7)设置在罩壳(2)上,螺杆(6)设置在连接耳(5)上并且螺母(8)设置在螺杆(6)上,螺母(8)设置为与压板(7)接触式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套壳(1)的圈部(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盲孔部(12)并且在圈部(11)的内壁上设置有缺口部(13),盲孔部(12)设置为与挂钩(4)转动式联接并且缺口部(13)设置为与卡块(3)容纳式联接,圈部(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连接耳(5)联接并且圈部(1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头弹簧的基座焊接式联接,圈部(11)的内壁设置为与罩壳(2)接触式联接,圈部(11)设置为环形盘状体并且盲孔部(12)设置为矩形孔状体,缺口部(13)设置为弧形凹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罩壳(2)设置为圆形盒状体并且罩壳(2)的下端敞口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卡块(3)焊接式联接,罩壳(2)的下端敞口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套壳(1)串接式联接并且罩壳(2)的上端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压板(7)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挂钩(4)设置为L字形丝状体并且挂钩(4)的下端头的轴部设置为与套壳(1)转动式联接,挂钩(4)的上端头的钩部设置为与卡块(3)挂接式联接并且挂钩(4)设置为沿卡块(3)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卡块(3)的块部(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32)并且凹槽体(32)设置为与挂钩(4)挂接式联接,块部(31)设置为与套壳(1)镶嵌式联接并且块部(31)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罩壳(2)联接,块部(31)设置为扇形块状体并且凹槽体(32)设置为L字形口状体,
或,连接耳(5)设置为第一耳部(51)和第二耳部(52)并且在第一耳部(51)和第二耳部(52)上分别设置有串接孔体,第一耳部(51)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耳部(52)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套壳(1)联接并且第一耳部(51)的串接孔体和第二耳部(52)的串接孔体分别设置为与螺杆(6)联接,第一耳部(51)和第二耳部(52)分别设置为弧形片状体,
或,压板(7)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并且第一板部(71)的内侧面部和第二板部(72)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罩壳(2)联接,在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之间设置有螺杆(6)并且第一板部(71)的上端端面部和第二板部(72)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螺母(8)接触式联接,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分别设置为梯形片状体,
或,螺杆(6)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螺杆(6)的下端头的轴部设置为与连接耳(5)转动式联接,螺杆(6)设置为与螺母(8)螺纹式联接,
或,螺母(8)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螺母(8)设置为与螺杆(6)螺纹式联接,螺母(8)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压板(7)接触式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套壳(1)和罩壳(2)与挂钩(4)设置为按照拉紧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套壳(1)、罩壳(2)和挂钩(4)与卡块(3)设置为按照周边定位的方式分布,套壳(1)、罩壳(2)和挂钩(4)与连接耳(5)、螺杆(6)、压板(7)和螺母(8)设置为下压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至少四个卡块(3)设置为沿罩壳(2)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一个连接耳(5)、一个螺杆(6)、一个压板(7)和一个螺母(8)设置为组成一组下压固定部件并且至少两组下压固定部件设置为沿罩壳(2)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CN201821847738.1U 2018-11-10 2018-11-10 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6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7738.1U CN209876476U (zh) 2018-11-10 2018-11-10 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7738.1U CN209876476U (zh) 2018-11-10 2018-11-10 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6476U true CN209876476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5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4773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6476U (zh) 2018-11-10 2018-11-10 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6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6476U (zh) 用于端头弹簧的防护装置
CN107378211A (zh) 一种具有减震保护功能的易固定电焊机
CN210265385U (zh) 一种可调节式弹簧抱箍
CN210414406U (zh) 一种电力工具防坠装置
CN105469979B (zh) 一种电容夹持架
CN208804651U (zh) 一种陶瓷壳体结构高频驱动电源
CN108954091B (zh) 具有拼接功能六边形灯体舞台灯
CN208939216U (zh) 一种线束插头橡胶保护套
CN210717095U (zh) 一种造型灯具
CN207834242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保险丝座
CN217198676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上的防护装置
CN219229151U (zh) 一种可拆式头盔
CN212277523U (zh) 一种带抗拉功能的马达线束
CN220648215U (zh) 一种铁路防护多功能灯具
CN109004438B (zh) 可防止器具插头脱落的电力插排
CN210694493U (zh) 一种电器防护罩
CN217883670U (zh) 基站
CN211183216U (zh) 一种带有防脱落机构的汽车线束固定橡胶套
CN218472351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插座壳
CN217800461U (zh) 一种机床安全防护工装
CN217721651U (zh) 一种计算机维修用电焊装置
CN210867000U (zh) 一种架空线路固定装置
CN212774964U (zh) 一种拼装式护风罩
CN215183314U (zh) 一种玻璃绝缘子热处理基座
CN211288161U (zh) 一种具有防坠机构的大型工业电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