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959U - 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959U
CN209870959U CN201920656237.3U CN201920656237U CN209870959U CN 209870959 U CN209870959 U CN 209870959U CN 201920656237 U CN201920656237 U CN 201920656237U CN 209870959 U CN209870959 U CN 209870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catheter
screw rod
tube
base
win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62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苏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a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6562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9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配件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拽管装置中的绕圈装置不适用新手使用等技术问题。本拽管装置包括管夹一、管夹二和绕圈装置,管夹一和管夹二均位于绕圈装置的上方,管夹一能够相对于绕圈装置沿竖直方向移动,管夹二能够相对于绕圈装置沿水平方向移动;其中,绕圈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还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能够与医用导管的前端相贴靠的限位块,底座上还间隔设置有四根绕线柱,且分别位于容置槽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新手使用,可保证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配件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一般包括医用导管,医用导管上连接有穿刺器、滴斗、流量调节器和药液过滤器。目前的输液器的生产工艺中,通常先将穿刺器、滴斗、流量调节器和药液过滤器分别组装到医用导管上,经过测漏后进行卷绕并密封包装。
但由于绕圈时通常都是人们手工进行装卸的,医用导管绕好以后其中一端位于绕圈部内,往往需要人们手工将其拽至绕圈部外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专利CN 203497254 U公开了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其包括位于绕圈装置上部的管夹一和管夹二,管夹一与动力机构一相联且动力机构一能驱动管夹一相对于绕圈装置上下移动,管夹二与动力机构二相联且动力机构二能驱动管夹二相对绕圈装置左右移动。使用时,先将医用导管在绕圈装置上绕圈成型后,医用导管中部为若干层叠在一起的绕圈部,医用导管的末端位于绕圈部外侧,医用导管的前端位于绕圈部的内侧。管夹一下移夹持在医用导管的绕圈部,然后管夹一带动绕圈成型的医用导管上移并由绕圈装置处卸出。管夹一带动绕圈好的医用导管上移后,管夹二其夹口张开地平移至管夹一下部,完全移动至管夹一下部后,管夹二的夹口闭合,将垂下的医用导管前端夹持,接着管夹二反向移动,将医用导管前端拽至绕圈部外侧。
但由上述专利的说明书附图图2可以看出,为了方便管夹二夹取医用导管,绕圈时医用导管的前端预留长度、预留位置都至关重要,特别对于新手而言,如果没有把握好上述两个因素,会直接导致管夹二夹取不到医用导管,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该拽管装置能够适用于新手,保证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所述拽管装置包括管夹一、管夹二和绕圈装置,所述管夹一和管夹二均位于绕圈装置的上方,所述管夹一能够相对于绕圈装置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管夹二能够相对于绕圈装置沿水平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还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能够与医用导管的前端相贴靠的限位块,所述底座上还间隔设置有四根绕线柱,且分别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侧。
其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先将医用导管的前端放置于容置槽内,并使前端与容置槽内的限位块相贴靠;然后将剩余的医用导管缠绕于绕线柱上,待绕圈完毕后,管夹一下移将绕好的线圈夹起与绕圈装置分离,然后上移,此时医用导管的前端可在重力作用下略微下落,再使管夹二沿水平方向移动,夹持住医用导管的前端,然后反向移动,即可将医用导管的前端扯出,实现拽管。本申请中的管夹一和管夹二均为现有技术,与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专利CN 203497254 U中公开的管夹一和管夹二一样,并且可采用相同的动力机构一和动力机构二来实现驱动。不同点在于,本申请中由于绕圈时,医用导管的前端可放置于容置槽内,因此可对医用导管的前端位置相对固定;而医用导管的前端可抵靠于限位块上,因此医用导管的前端预留长度同样可相对固定,因此,可以保证管夹二夹取时,均能够夹取到医用导管,而不会因为是新手操作就影响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中,所述容置槽包括相连通的限位段和导向段,所述限位块位于该限位段内,所述导向段倾斜设置,且贯穿所述底座的一端。设计有倾斜的导向段后,可避免医用导管绕圈时出现较大的弯折,保证医用导管的质量。
在上述的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中,所述容置槽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块与该滑槽滑动配合,且该限位块能够相对滑槽滑动及固定。由于不同型号的医用导管,不同的加工设备,所需的医用导管前端预留长度均可能不同,限位块的位置可调,则可适应不同的需求。
在上述的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中,所述限位块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容置槽的限位段端部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齐的通孔;所述拽管装置还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能够带动该丝杆转动的驱动源。驱动源转动,可带动丝杆转动,进而限位块可将转动转变为直线移动,对医用导管的前端进行限位。
在上述的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底座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接的开口,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该开口内,所述驱动源包括位于该开口内的旋钮,所述旋钮与丝杆的另一端相固定。扭动旋钮,可带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移动实现调节。
在上述的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中,所述旋钮的外圆面上开设有防滑槽。设计有防滑槽后,可避免调节时出现打滑。
在上述的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驱动源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另一端相固连。电机转动可带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移动实现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绕圈时,医用导管的前端可放置于容置槽内,因此可对医用导管的前端位置相对固定;而医用导管的前端可抵靠于限位块上,因此医用导管的前端预留长度同样可相对固定,因此,可以保证管夹二夹取时,均能够夹取到医用导管,而不会因为是新手操作就影响工作效率;
2、由于不同型号的医用导管,不同的加工设备,所需的医用导管前端预留长度均可能不同,限位块的位置可调,则可适应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绕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绕圈装置;2、底座;3、容置槽;4、限位块;5、绕线柱;6、限位段;7、导向段;8、滑槽;9、螺纹孔;10、通孔;11、丝杆;12、开口;13、旋钮;14、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拽管装置包括管夹一、管夹二和绕圈装置1,管夹一和管夹二均位于绕圈装置1的上方,管夹一能够相对于绕圈装置1沿竖直方向移动,管夹二能够相对于绕圈装置1沿水平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绕圈装置1包括底座2,底座2还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容置槽3,容置槽3内设置有能够与医用导管的前端相贴靠的限位块4,底座2上还间隔设置有四根绕线柱5,且分别位于容置槽3的两侧。作为优选,容置槽3包括相连通的限位段6和导向段7,限位块4位于该限位段6内,导向段7倾斜设置,且贯穿底座2的一端。
为了适用不同规格的医用导管,容置槽3的两侧开设有滑槽8,限位块4与该滑槽8滑动配合,且该限位块4能够相对滑槽8滑动及固定。具体来讲,限位块4内开设有螺纹孔9,容置槽3的限位段6端部开设有与螺纹孔9相对齐的通孔10;拽管装置还包括丝杆11,丝杆11的一端穿过通孔10并与螺纹孔9螺纹连接,丝杆11的另一端连接有能够带动该丝杆11转动的驱动源。
本实施例中,底座2开设有与通孔10相连接的开口12,丝杆11的另一端延伸至该开口12内,驱动源包括位于该开口12内的旋钮13,旋钮13与丝杆11的另一端相固定。旋钮13的外圆面上开设有防滑槽14。
作为其它方案,驱动源也可包括固定于底座2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11的另一端相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先将医用导管的前端放置于容置槽3内,并使前端与容置槽3内的限位块4相贴靠;然后将剩余的医用导管缠绕于绕线柱5上,待绕圈完毕后,管夹一下移将绕好的线圈夹起与绕圈装置1分离,然后上移,此时医用导管的前端可在重力作用下略微下落,再使管夹二沿水平方向移动,夹持住医用导管的前端,然后反向移动,即可将医用导管的前端扯出,实现拽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所述拽管装置包括管夹一、管夹二和绕圈装置(1),所述管夹一和管夹二均位于绕圈装置(1)的上方,所述管夹一能够相对于绕圈装置(1)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管夹二能够相对于绕圈装置(1)沿水平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圈装置(1)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还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容置槽(3),所述容置槽(3)内设置有能够与医用导管的前端相贴靠的限位块(4),所述底座(2)上还间隔设置有四根绕线柱(5),且分别位于所述容置槽(3)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3)包括相连通的限位段(6)和导向段(7),所述限位块(4)位于该限位段(6)内,所述导向段(7)倾斜设置,且贯穿所述底座(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3)的两侧开设有滑槽(8),所述限位块(4)与该滑槽(8)滑动配合,且该限位块(4)能够相对滑槽(8)滑动及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内开设有螺纹孔(9),所述容置槽(3)的限位段(6)端部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9)相对齐的通孔(10);所述拽管装置还包括丝杆(11),所述丝杆(11)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0)并与螺纹孔(9)螺纹连接,所述丝杆(11)的另一端连接有能够带动该丝杆(11)转动的驱动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开设有与所述通孔(10)相连接的开口(12),所述丝杆(11)的另一端延伸至该开口(12)内,所述驱动源包括位于该开口(12)内的旋钮(13),所述旋钮(13)与丝杆(11)的另一端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3)的外圆面上开设有防滑槽(1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2)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11)的另一端相固连。
CN201920656237.3U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0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6237.3U CN209870959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6237.3U CN209870959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959U true CN209870959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4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623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0959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7678B (zh) 一种医用输液器的导管的卷绕装置
CN212503323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高效均匀的收卷装置
CN209870959U (zh) 一种医用导管的拽管装置
CN204953565U (zh) 倒立式收线机
CN116968225B (zh) 橡胶管脱芯夹头
CN110844692B (zh) 一种输液管自动绕管机
CN205145347U (zh) 一种引流管的长度调节器
CN115631898A (zh) 一种成缆机用新型绞合并线装置
CN209411490U (zh) 一种纺织用倒筒机
CN206518573U (zh) 一种新型手术针
CN107537872A (zh) 钢管冷拔夹紧机构
CN112886487A (zh) 一种电力线路穿线机
CN209272341U (zh) 漆包线全自动打弹簧机
CN209809197U (zh) 一种医用静脉药液推注装置
CN217321047U (zh)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
CN206417247U (zh) 蝴蝶形o形通用绕扎装置
CN207226243U (zh) 一种圣诞树枝绑枝机的传送与固定机构
CN208178108U (zh) 一种卧式拉丝机
CN117571395B (zh) 一种抗菌剂生产取样设备
CN216267545U (zh) 一种塑料瓶生产线自动并线机构
CN218896481U (zh) 一种带有防缠绕功能的电源线
CN107934091B (zh)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
CN218069619U (zh) 一种可调整机头位置的线圈绕线机
CN219210945U (zh) 一种管腔型设备清洗装置
CN204526269U (zh) 一种手提纸袋安装提手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