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283U - 汽车尾箱垫 - Google Patents

汽车尾箱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283U
CN209870283U CN201821944509.1U CN201821944509U CN209870283U CN 209870283 U CN209870283 U CN 209870283U CN 201821944509 U CN201821944509 U CN 201821944509U CN 209870283 U CN209870283 U CN 209870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nk pad
trunk
plate
side portion
pa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445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小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unyu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unyu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unyu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unyu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445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2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尾箱垫。汽车尾箱垫,包括有尾箱垫本体;所述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设有标识区和多个等距阵列分布的方形加固块;多个等距阵列分布的方形加固块在所述标识区的周围作适当的调整。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通过在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等距阵列的设有方形加固块,加强了该汽车尾箱垫的防滑性能,同时也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尾箱垫本体不易开裂,提高了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通过在围护板上设置有加固口,加强了围护板的结构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发生形变或弯折,同时通过围护板上倒钩部的设置,加强了汽车尾箱垫与汽车后备箱中侧壁的贴合度,从而使该汽车尾箱垫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

Description

汽车尾箱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尾箱垫。
背景技术
汽车尾箱垫又名汽车后备箱垫,车尾箱是用于存放物品的地方,其作用不容忽视。车尾箱垫是集吸水、吸尘、去污、隔音、保护后箱地毯五大主要功能为一体的环保汽车内饰零部件。汽车后备箱就是车子的杂物间储藏室,汽车后备箱垫可以有效的保护汽车后备箱,防止赃物或者液体进入后备箱侵蚀后备箱表面,还可以防止后备箱内物品滑动。
然而现有的汽车尾箱垫由于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导致防滑效果不佳且容易开裂,使用寿命不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汽车尾箱垫,包括有尾箱垫本体;所述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设有标识区和多个等距阵列分布的方形加固块;多个等距阵列分布的方形加固块在所述标识区的周围作适当的调整。更为具体的,方形加固块、标识区与尾箱垫本体一体加工成型,便于工业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作为优选的,标识区内设有标识板块,标识板块设置在尾箱垫本利的载物面上;根据需要在标识区内设有相应功能的标识板块,标识板块可与尾箱垫本体一体成型,使标识板块与尾箱垫本体连接更加牢靠。可以理解的是,标识板块可以是商标标识,警告标识等可以帮助用户分类管理和提示用户注意事项的其他标识。标识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案。优选地,在本次实施例中,标识为商标标识,标识板块为该商标的相应文字的标志,以帮助用户区别管理该汽车尾箱垫和推广汽车尾箱垫品牌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标识区的两边分别设有一长条加固块组;所述长条加固块组包括有两个长条加固块;两个所述长条加固块并排的设于所述标识区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尾箱垫本体整体为一方形,其包括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依次首尾相连并组成了所述尾箱垫本体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凸缘部。凸缘部的设置有利于满足不同汽车尾箱外部形状的需求。
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凸缘部内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设于所述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容置腔的设置有利于存放小物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至少一个侧部为弧形侧部。通过弧形侧部的设置,是尾箱垫本体跟为贴合汽车尾箱侧壁,同时便于工业加工成型。
优选的,所述箱垫本体的边缘处围设有围护板。围护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尾箱垫本体上的污水和污泥溅射到汽车尾箱的侧壁,污染汽车尾箱。
优选的,所述围护板靠近所述尾箱垫本体中心的一侧上设有多个加固口。通过加固口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围护板的结构的稳固性,使围护板不易发生形变,弯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更为具体的,所述围护板远离所述尾箱垫本体中心的一侧上设有外围护板;所述外围护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加固条,所述加固条的伸出所述外围护板的长度为0至6mm。更为具体的,外围护板紧贴于外护板的外侧,并与围护板一体加工成型,且外围护板的高度低于围护板的高度;由于外围护板的设置,进一步的加强了围护板结构的稳固性,使围护板不易发生弯折、形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加固条的伸出所述外围护板的长度为0至6mm,进一步的加强了围护板结构的稳定性,当然,作为选择了,为了便于工业成型以及保持美感,该加固条的伸出所述外围护板的长度为3mm。
优选的,在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围护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倒钩部;所述倒钩部包括有一与围护板上端连接并向外倾斜的连接部和一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勾部;所述勾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朝下延伸1至10mm,优选为9mm,且其端部向外延伸出0至3mm,优选为2.5mm。
优选的,在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围护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倒钩部;所述倒钩部包括有一与围护板上端连接并向外倾斜的连接部和一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1至10mm;更为具体的,另一端向下延伸9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通过在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等距阵列的设有方形加固块,加强了该汽车尾箱垫的防滑性能,同时也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尾箱垫本体不易开裂,提高了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通过在围护板上设置有加固口,加强了围护板的结构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发生形变或弯折,同时通过围护板上倒钩部的设置,加强了汽车尾箱垫与汽车后备箱中侧壁的贴合度,从而使该汽车尾箱垫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中的第二凸缘部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加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的倒钩部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的倒钩部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倒钩部中的连接部和勾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倒钩部中的连接部和扣合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汽车尾箱垫,包括尾箱垫本体1;包括有尾箱垫本体1;所述尾箱垫本体1的载物面上设有标识区2和多个等距阵列分布的方形加固块3;多个等距阵列分布的方形加固块3在所述标识区2的周围作适当的调整,以便于标识区的设置。更为具体的,方形加固块3、标识区2与尾箱垫本体1一体加工成型,便于工业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作为优选的,标识区2内设有标识板块,标识板块设置在尾箱垫本利1的载物面上;根据需要在标识区2内设有相应功能的标识板块,标识板块可与尾箱垫本体1一体成型,使标识板块与尾箱垫本体1连接更加牢靠。可以理解的是,标识板块可以是商标标识,警告标识等可以帮助用户分类管理和提示用户注意事项的其他标识。标识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案。优选地,在本次实施例中,标识为商标标识,标识板块为该商标的相应文字的标志,以帮助用户区别管理该汽车尾箱垫和推广汽车尾箱垫品牌的目的。
作为可选的,所述标识区2的两边分别设有一长条加固块4组;所述长条加固块4组包括有两个长条加固块4;两个所述长条加固块4并排的设于所述标识区2的一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尾箱垫本体1整体为一方形,其包括有第一侧部11、第二侧部12、第三侧部13和第四侧部14;所述第一侧部11、第二侧部12、第三侧部13和第四侧部14依次首尾相连并组成了所述尾箱垫本体1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部11和所述第三侧部13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凸缘部1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侧部11和所述三侧部上分别设有凸缘部15;其中,所述第一侧部11上设有一个凸缘部15;所述第三侧部13上设有两个凸缘部15,包括有第一凸缘部151和第二凸缘部152,其中,第一凸缘部151设于所述第三侧部13靠近所述第二侧部12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凸缘部152设于所述第三侧部13靠近所述第四侧部14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凸缘部151伸出所述第三侧部13的部分小于第二凸缘伸出所述第三侧部13的部分。
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凸缘部15内设有一容置腔16;所述容置腔16设于所述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更具体而言,该容置腔由凸缘部15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存放物品的腔体,该腔体与凸缘部15一体加工成型;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侧部11和所述第三侧部13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凸缘部15;其包括有第一凸缘部151和第二凸缘部152;所述第一凸缘部151伸出所述第一侧部11的部分小于所述第二凸缘部152伸出所述第三侧部13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凸缘部152内设有一容置腔16,所述容置腔16设于所述尾箱垫本体1的载物面上,容置腔16的设置有利于存放小物件;更为具体的,如图5所示,设有所述容置腔16的凸缘部15,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二凸缘部152,该第二凸缘部152处的整体厚度大于箱垫本体的厚度,因为第二凸缘部152的整体厚度大于尾箱垫本体的整体,所以使容置腔16的凹陷深度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选择,使容置腔16更便于存放物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部12和所述第四侧部14至少一个侧部为弧形侧部。通过弧形侧部的设置,使尾箱垫本体1更为贴合汽车尾箱侧壁,同时便于工业加工成型;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所述第四侧部14为一弧形侧部,该等距阵列分布的方形加固块3在靠近该弧形侧部处做适当的调整。
优选的,如图1至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箱垫本体的边缘处围设有围护板17。围护板17的设置可以防止尾箱垫本体1上的污水和污泥溅射到汽车尾箱的侧壁,污染汽车尾箱;更为具体的,围护板17伸出尾箱垫本体1的高度为0至20cm。多个阵列等距分布的方形加固块3在围护板17的内围做适当的调整;更为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该图示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侧部11、第二侧部12和第三侧部13上的围护板17所围成的区域之间设有一过渡块18;所述过渡块18的两端厚度从尾箱垫底部到第二侧部12的围护板17的上端面逐渐升高,且其另外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部11和所述第三侧部13上的围护板17。多个阵列等距分布的方形加固块3在过渡块18的边缘作适度调整。
更为具体的,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述围护板17靠近所述尾箱垫本体1中心的一侧上设有多个加固口171;通过加固口171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围护板17的结构的稳固性,使围护板17不易发生形变,弯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更为具体的,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1上和第三侧部13围护板17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加固口171;第二侧部12和第三侧部13围护板17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两个加固口171;更为具体的,如图2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1和第三侧部13一侧的围护板17上对应分别设有一个加固口171,进一步的,该加固口171分别设于第一侧部11设有的凸缘部15上的围护板17中以及第三侧部13设有的第一凸缘部151上的围护板17中;另外,在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侧部12和第四侧部14的围护板17中的对应位置分别还开设有两个加固口171;更为具体的,在图3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侧部12上的围护板17中设有两个加固口171;更为具体的,在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1和第三侧部13上的围护板17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一个加固口171;第四侧部14上的围护板17中设有两个加固口17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对加固口171的位置做一个具体的介绍,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具体位置,围护板17靠近尾箱垫本体1中心的一侧上设有加固口171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同时需要交代的是,该加固口171整体为围护板17局部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口状部,凹陷但不贯通整个围护板17;更为具体,如图6所示,该加固口171的整体形状为一三棱柱,在围护板17上时其底部为一四边体,两边为一三角形。
更为具体的,所述围护板17远离所述尾箱垫本体1中心的一侧上设有外围护板;所述外围护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加固条,所述加固条的伸出所述外围护板的长度为0至6mm。更为具体的,外围护板紧贴于外护板的外侧,并与围护板一体加工成型,且外围护板的高度低于围护板的高度;由于外围护板的设置,进一步的加强了围护板17结构的稳固性,使围护板不易发生弯折、形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加固条的伸出所述外围护板的长度为0至6mm,进一步的加强了围护板结构的稳定性,当然,作为选择了,为了便于工业成型以及保持美感,该加固条的伸出所述外围护板的长度为3mm。
优选的,在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请参阅图7和图9,所述围护板17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倒钩部5;所述倒钩部5包括有一与围护板17上端连接并向外倾斜的连接部51和一与所述连接部51连接的勾部52;所述勾部5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51连接,另一端朝下延伸1至10mm,优选为9mm,且其端部向外延伸出0至3mm,优选为2.5mm。
优选的,在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请参阅图8和图10,所述围护板17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倒钩部5;所述倒钩部5包括有一与围护板17上端连接并向外倾斜的连接部51和一与所述连接部51连接的扣合部53;所述扣合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51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1至10mm,优选为9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尾箱垫,通过在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等距阵列的设有方形加固块,加强了该汽车尾箱垫的防滑性能,同时也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尾箱垫本体不易开裂,提高了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通过在围护板上设置有加固口,加强了围护板的结构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发生形变或弯折,同时通过围护板上倒钩部的设置,加强了汽车尾箱垫与汽车后备箱中侧壁的贴合度,从而使该汽车尾箱垫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尾箱垫本体;所述尾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设有标识区和多个等距阵列分布的方形加固块;多个等距阵列分布的方形加固块在所述标识区的周围作适当的调整;
其中,所述箱垫本体的边缘处围设有围护板;所述围护板靠近所述尾箱垫本体中心的一侧上设有多个加固口;所述加固口整体为围护板局部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口状部,凹陷但不贯通整个围护板;
所述围护板远离所述尾箱垫本体中心的一侧上设有外围护板;所述外围护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加固条,所述加固条的伸出所述外围护板的长度为0至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区的两边分别设有一长条加固块组;所述长条加固块组包括有两个长条加固块;两个所述长条加固块并排的设于所述标识区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箱垫本体整体为一方形,其包括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依次首尾相连并组成了所述尾箱垫本体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凸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凸缘部内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设于所述箱垫本体的载物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至少一个侧部为弧形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倒钩部;所述倒钩部包括有一与围护板上端连接并向外倾斜的连接部和一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勾部;所述勾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朝下延伸1至10mm,且其端部向外延伸出0至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尾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板的上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倒钩部;所述倒钩部包括有一与围护板上端连接并向外倾斜的连接部和一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1至10mm。
CN201821944509.1U 2018-11-24 2018-11-24 汽车尾箱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0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4509.1U CN209870283U (zh) 2018-11-24 2018-11-24 汽车尾箱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4509.1U CN209870283U (zh) 2018-11-24 2018-11-24 汽车尾箱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283U true CN209870283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4450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0283U (zh) 2018-11-24 2018-11-24 汽车尾箱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935996S1 (en) Battery
USD604692S1 (en) Automobile tire
USD718196S1 (en) Radiator grill for automobile
USD535610S1 (en) Automobile tire
USD560050S1 (en) Rear cover for a utility vehicle
USD594797S1 (en) Vehicle trim plate
USD958050S1 (en) Automobile tire
USD610961S1 (en) Automobile tire
CN209870283U (zh) 汽车尾箱垫
USD578938S1 (en) Vehicle upper grille
CN210234867U (zh) 汽车尾箱垫
CN210234865U (zh) 汽车尾箱垫
CN210234866U (zh) 新型汽车尾箱垫
CN209870284U (zh) 汽车尾箱垫
CN205344783U (zh) 蓄电池托盘
USD1001025S1 (en) Vehicle rear upper bumper cover
USD518830S1 (en) Pressure filler breather cap with key
CN202167188U (zh) 一种可插入型材内腔的标识牌
CN201158531Y (zh) 一种组合式垃圾桶
USD557225S1 (en) Funnel plate
CN207155743U (zh) 一种多层内衬固定式汽修工具箱
CN203268719U (zh) 模压板矩形储水箱
CN209904686U (zh) 尾箱垫及汽车
CN209479574U (zh) 汽车尾箱垫
CN214938539U (zh) 一种洗衣机用弧形视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