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62795U - 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62795U
CN209862795U CN201822132507.9U CN201822132507U CN209862795U CN 209862795 U CN209862795 U CN 209862795U CN 201822132507 U CN201822132507 U CN 201822132507U CN 209862795 U CN209862795 U CN 209862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arm
heightening
lifing
lif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25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一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XUN BUILDING PRODUC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ngu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ngu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ngu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25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62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62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62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包括桌子,还包括挡板、升降机构、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桌子的前沿、左边沿和右边沿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控制机构与驱动机构通讯连接;每个升降机构均包括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第一增高升降臂活动连接在第一升降臂的上部,第二增高升降臂活动连接在第二升降臂的上部,每个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之间连接有挡板,传动机构分别与驱动机构、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日常教学环境下可下降至适合的高度,在考试的时,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升高挡板且高度达1200mm,符合考场屏风的理想值,加大考生作弊难度,降低考试作弊率。

Description

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考试服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学校及考场,还局限于用课桌考试,这样因考试空间过度开放,容易造成考试舞弊现象。
现有技术的折叠屏风,在考试时将屏风翻转,达到遮挡的效果,但是考试后需要人工将屏风翻转且不利于日常操作。现有技术也存在有电动屏风,虽然屏风能自动升降,但是对考桌侧立板的高度有较大要求,同时屏风的高度也未能达到1200mm的考场对屏风要求的理想要求。若单纯提高侧立板的高度,不利于日常教学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针对考试和日常教学的需要调整屏风高度、无需人工操作的考桌自动升降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包括桌子,还包括挡板、升降机构、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桌子的前沿、左边沿和右边沿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控制机构与驱动机构通讯连接;每个升降机构均包括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第一增高升降臂可活动连接在第一升降臂的上部,第二增高升降臂可活动连接在第二升降臂的上部,每个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之间连接有挡板,传动机构分别与驱动机构、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连接。需要补充的是,桌子前沿的一端、桌子左边沿的一端和桌子右边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升降臂;桌子前沿的另一端、桌子左边沿的另一端和桌子右边沿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升降臂。
特别地,控制机构可为遥控机构,可根据需求安装在考场任意地方,实现自动化控制驱动机构的作用。驱动机构为电机。用户根据考试或日常教学情况,利用遥控机构启动电机,电机输出动力给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驱动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带动与第一升降臂活动连接的第一增高升降臂和与第二升降臂活动连接的第二增高升降臂上升或下降,从而使连接在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之间的挡板上升或下降。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增加了挡板的上升高度,对桌子本身自带的侧立板的高度要求放宽。
进一步,所述考桌自动升降系统还包括升降盒,传动机构设置在升降盒内部。升降盒避免传动机构直接裸露在外,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
再进一步,电机设置在升降盒内部并与传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增高升降臂通过第一牵引件活动连接在第一升降臂的上部,第二增高升降臂通过第二牵引件活动连接在第二升降臂的上部,第一牵引件包括有第一升降牵引绳和第一增高升降牵引导轮;第二牵引件包括有第二升降牵引绳和第二增高升降牵引导轮,第一增高牵引导轮固定在第一升降臂上,第二增高牵引导轮固定在第二升降臂上。第一升降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增高升降臂的底部,另一端绕过第一增高牵引导轮固定在升降盒上;第二升降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增高升降臂的底部,另一端绕过第二增高牵引导轮固定在升降盒上。
当第一升降臂上升时,由于第一增高牵引导轮设置在第一升降臂上,第一增高牵引导轮也同步上升,而绕在第一增高牵引导轮上的第一升降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升降盒,升降盒位置固定并给予第一升降牵引绳的另一端向下的拉力,使得第一增高牵引导轮转动,连接第一升降增高臂底部的第一升降牵引绳的一端向上释放,从而第一增高升降臂被带动上升。当第一升降臂下降时,第一增高牵引导轮同步下降,第一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一升降牵引绳之间存在相对作用力,第一升降牵引绳的另一端向上收合,带动第一增高牵引导轮转动,而连接第一升降增高臂底部的第一升降牵引绳的一端向下拉动,从而第一增高升降臂被带动下降。同理,第二升降臂和第一升降臂同步上升或下降,所以第二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一增高牵引导轮、第二升降牵引绳和第一升降牵引绳以及第二增高升降臂和第一增高升降臂的运动方向和幅度均一致。从而实现设置在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之间的挡板上升或下降。
作为优选的,第一升降牵引绳和第二升降牵引绳的材质为金属和非金属,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金属材质。
更进一步,升降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挡板通过支撑架连接在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之间。支撑架能更好地固定挡板的位置,避免在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同步上升或下降的时候,挡板出现移位。
进一步,所述考桌自动升降系统还包括有上行限位挡片和下行限位挡片,上行限位挡片和下行限位挡片上均设置有触点开关,每个触点开关均与控制机构连接,上行限位挡片设置在第一升降臂的上部,下行限位挡片设置在第一升降臂的下部。上行限位挡片和下行限位挡片分别用于限制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的升降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当第一升降臂上升到最高点或下降到最低点时,触发到上行限位挡片或下行限位挡片的控制开关时,控制机构停止电机运转,从而使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以及第一升降臂上的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上的第二增高升降臂停止升降。
需要补充的是,当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同步上升至上行限位挡片并碰到触点开关时,此时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完全伸出,即挡板达到最高上升点,控制机构停止电机运转;当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同步下降至下行限位挡片并碰到触点开关时,此时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完全收起,即挡板达到最低下降点,控制机构停止电机运转。
再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主动齿轮、变相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条,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传动齿轮连接,第二传动齿轮与变相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升降臂上并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升降臂上并与变相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方向,决定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变相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条的转动方向,进而决定了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上下方向,然后决定了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决定了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的上升或下降,最后决定了设置在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之间的支撑架上的挡板的上升和下降。
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主动齿轮、变相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条设置在升降盒内部。升降盒避免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主动齿轮、变相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条直接裸露在外,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所述电机设置在升降盒内部,并与主动齿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上升的最高高度为1200mm。即第一升降臂带动第一增高升降臂以及第二升降臂带动第二增高升降臂同步上升的最高高度为1200mm,从而带动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之间的支撑架上的挡板也最高能升高1200mm,达到目前考场对屏风的理想值。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遥控机构控制电机启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使得第一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二传动齿轮和变相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一升降齿条,变相传动齿轮带动第二升降齿条,使得第一升降齿条和第二升降齿条的上升或下降的速度和方向保持一致。第一升降臂被第一升降齿条带动和第二升降臂被第二升降齿条同步带动上升时,第一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二增高牵引导轮也同步上升,而绕在第一增高牵引导轮上的第一升降牵引绳的另一端和绕在第二增高牵引导轮上的第二升降牵引绳的另一端均连接升降盒,升降盒位置固定并给予第一升降牵引绳的另一端和第二升降牵引绳的另一端向下的拉力,使得第一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二增高牵引导轮转动,连接第一升降增高臂底部的第一升降牵引绳的一端和连接第二升降增高臂底部的第二升降牵引绳的一端均向上释放,从而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被带动上升。第一升降臂被第一升降齿条带动和第二升降臂被第二升降齿条同步带动下降时,第一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二增高牵引导轮同步下降,第一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一升降牵引绳之间以及第二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二升降牵引绳之间均存在相对作用力,第一升降牵引绳的另一端绕第一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二升降牵引绳的另一端绕第二增高牵引导轮均向上收合,带动第一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二增高牵引导轮转动,而连接第一升降增高臂底部的第一升降牵引绳的一端以及连接第二升降增高臂底部的第二升降牵引绳均向下拉动,从而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被带动下降。当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上升或下降时,也带动设置在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之间的支撑架以同一速度上升或下降,达到使挡板竖起或收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日常教学环境下可下降至适合的高度,在考试的时候,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升高挡板且高度达1200mm,符合考场屏风的理想值,加大考生作弊难度,降低考试作弊率;
2、设置的升降盒能保护传动机构的结构以及固定传动机构的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挡板完全收起时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挡板完全竖起时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升降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第一升降臂1;第二升降臂2;第一升降齿条3;第二升降齿条4;第一增高升降臂5;第二增高升降臂6;第一升降牵引绳7;第二升降牵引绳8;第一增高升降牵引导轮9;第一传动齿轮10;主动齿轮11;电机12;第二传动齿轮13;变相传动齿轮14;上行限位挡片15;下行限位挡片16;升降盒17;传动链条18;挡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桌子,还包括挡板19、升降机构、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桌子的前沿、左边沿和右边沿分别设置有升降机构,控制机构与驱动机构通讯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臂1、第二升降臂2、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第一增高升降臂5可活动连接在第一升降臂1的上部,第二增高升降臂6可活动连接在第二升降臂2的上部,每个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之间连接有挡板19,传动机构分别与驱动机构、第一升降臂1和第二升降臂2连接。需要补充的是,桌子前沿的一端、桌子左边沿的一端和桌子右边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升降臂1;桌子前沿的另一端、桌子左边沿的另一端和桌子右边沿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升降臂2。
特别地,控制机构可为遥控机构,可根据需求安装在考场任意地方,实现自动化控制驱动机构的作用。驱动机构为电机12。用户根据考试或日常教学情况,利用遥控机构启动电机12,电机12输出动力给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驱动第一升降臂1和第二升降臂2,带动与第一升降臂1活动连接的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与第二升降臂2活动连接的第二增高升降臂6上升或下降,从而使连接在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之间的挡板19上升或下降。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增加了挡板19的上升高度,对桌子本身自带的侧立板的高度要求放宽。
进一步,所述考桌自动升降系统还包括升降盒17,传动机构设置在升降盒17内部。
再进一步,所述电机12设置在升降盒17内部,并与传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增高升降臂5通过第一牵引件活动连接在第一升降臂1的上部,第二增高升降臂5通过第二牵引件活动连接在第二升降臂2的上部,第一牵引件包括有第一升降牵引绳7和第一增高升降牵引导轮9;第二牵引件包括有第二升降牵引绳8和第二增高升降牵引导轮,如图3所示,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固定在第一升降臂1上,第二增高牵引导轮固定在第二升降臂2上。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增高升降臂5的底部,另一端绕过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固定在升降盒17上;第二升降牵引绳8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增高升降臂6的底部,另一端绕过第二增高牵引导轮固定在升降盒17上。
当第一升降臂1上升时,由于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设置在第一升降臂上1,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也同步上升,而绕在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上的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另一端连接升降盒17,升降盒17位置固定并给予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另一端向下的拉力,使得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转动,连接第一升降增高臂5底部的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一端向上释放,从而第一增高升降臂5被带动上升。当第一升降臂1下降时,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同步下降,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和第一升降牵引绳7之间存在相对作用力,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另一端向上收合,带动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转动,而连接第一升降增高臂5底部的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一端向下拉动,从而第一增高升降臂5被带动下降。同理,第二升降臂2和第一升降臂1同步上升或下降,所以第二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第二升降牵引绳8和第一升降牵引绳7以及第二增高升降臂6和第一增高升降臂5的运动方向和幅度均一致。从而实现设置在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之间的挡板19上升或下降。
作为优选的,第一升降牵引绳7和第二升降牵引绳8的材质为金属和非金属,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金属材质。
更进一步,升降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挡板19通过支撑架连接在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之间。支撑架能更好地固定挡板19的位置,避免在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同步上升或下降的时候,挡板出现移位。
进一步,所述考桌自动升降系统还包括有上行限位挡片15和下行限位挡片16,上行限位挡片15和下行限位挡片16上均设置有触点开关,每个触点开关均与控制机构连接,上行限位挡片15设置在第一升降臂1的上部,下行限位挡片16设置在第一升降臂1的下部。上行限位挡片15和下行限位挡片16分别用于限制第一升降臂1和第二升降臂2的升降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需要补充的是,如图2所示,当第一升降臂1和第二升降臂2同步上升至上行限位挡片15时并碰到触点开关时,此时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完全伸出,即挡板19达到最高上升点,控制机构停止电机的运转;如图1所示,当第一升降臂1和第二升降臂2同步下降至下行限位挡片16时并碰到触点开关时,此时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完全收起,即挡板19达到最低下降点,控制机构停止电机的运转。
再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3、第二齿条4、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3、主动齿轮11、变相传动齿轮14和传动链条18,主动齿轮11与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并与第一传动齿轮13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齿轮13通过传动链条18与第一传动齿轮13连接,第二传动齿轮13与变相传动齿轮14啮合连接,第一齿条3设置在第一升降臂1上并与第一传动齿轮10啮合连接,第二齿条4设置在第二升降臂2上并与变相传动齿轮14啮合连接。
电机12的输出轴的转动方向,决定主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3、变相传动齿轮14和传动链条18的转动方向,进而决定了第一齿条3和第二齿条4的上下方向,然后决定了第一升降臂1和第二升降臂2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决定了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的上升或下降,最后决定了设置在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之间的支撑架上的挡板19的上升和下降。
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3、主动齿轮11、变相传动齿轮14和传动链条18设置在升降盒17内部。升降盒17避免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3、主动齿轮、变相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条直接裸露在外,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所述电机12设置在升降盒17内部,并与主动齿轮11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升降齿条3和第二升降齿条4可分别通过焊接或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臂1和第二升降臂2上。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上升的最高高度为1200mm。即第一升降臂1带动第一增高升降臂5以及第二升降臂2带动第二增高升降臂6同步上升的最高高度为1200mm,从而带动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之间的支撑架上的挡板也最高能升高1200mm,达到目前考场对屏风的理想值。
遥控机构控制电机12启动,电机12带动主动齿轮11,使得第一传动齿轮10通过传动链条18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3和变相传动齿轮14,第一传动齿轮10带动第一升降齿条3,变相传动齿轮14带动第二升降齿条4,使得第一升降齿条3和第二升降齿条4的上升或下降的速度和方向保持一致。
第一升降臂1被第一升降齿条3带动和第二升降臂2被第二升降齿条4同步带动升降时,当第一升降臂1上升时,由于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设置在第一升降臂上1,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也同步上升,而绕在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上的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另一端连接升降盒17,升降盒17位置固定并给予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另一端向下的拉力,使得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转动,连接第一升降增高臂5底部的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一端向上释放,从而第一增高升降臂5被带动上升。当第一升降臂1下降时,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同步下降,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和第一升降牵引绳7之间存在相对作用力,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另一端向上收合,带动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转动,而连接第一升降增高臂5底部的第一升降牵引绳7的一端向下拉动,从而第一增高升降臂5被带动下降。同理,第二升降臂2和第一升降臂1同步上升或下降,所以第二增高牵引导轮和第一增高牵引导轮9之间、第二升降牵引绳8和第一升降牵引绳7之间以及第二增高升降臂6和第一增高升降臂5之间的运动方向和幅度均一致。从而使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之间的支撑架也能以同一速度相同方向上升或下降,达到使挡板19竖起或收起的目的。
如图1所示,当传动机构带动升降盒17上升至上行限位挡片15时,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完全收起,此时挡板19为收起状态;如图2所示,当传动机构带动升降盒17至下行限位挡片16时,第一增高升降臂5和第二增高升降臂6完全竖起,此时挡板19为完全竖起状态。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包括桌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升降机构、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桌子的前沿、左边沿和右边沿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控制机构与驱动机构通讯连接;每个升降机构均包括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第一增高升降臂可活动连接在第一升降臂的上部,第二增高升降臂可活动连接在第二升降臂的上部,每个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之间连接有挡板,传动机构分别与驱动机构、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桌自动升降系统还包括升降盒,传动机构设置在升降盒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升降盒内部并与传动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高升降臂通过第一牵引件活动连接在第一升降臂的上部,第二增高升降臂通过第二牵引件活动连接在第二升降臂的上部,第一牵引件包括有第一升降牵引绳和第一增高升降牵引导轮;第二牵引件包括有第二升降牵引绳和第二增高升降牵引导轮,第一增高升降牵引导轮设置在第一升降臂上,第二增高升降牵引导轮设置在第二升降臂上,第一升降牵引绳一端设置在第一增高升降臂上,另一端绕过第一增高升降牵引导轮后作为固定端;第二升降牵引绳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升降臂上,另一端绕过第二增高升降牵引导轮后作为固定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挡板通过支撑架连接在第一增高升降臂和第二增高升降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桌自动升降系统还包括有上行限位挡片和下行限位挡片,上行限位挡片和下行限位挡片上均设置有触点开关,每个触点开关均与控制机构连接,上行限位挡片设置在第一升降臂的上部,下行限位挡片设置在第一升降臂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主动齿轮、变相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条,主动齿轮与驱动机构连接,并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传动齿轮连接,第二传动齿轮与变相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升降臂上并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升降臂上并与变相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桌自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上升的最高高度为1200mm。
CN201822132507.9U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 Active CN209862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2507.9U CN209862795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2507.9U CN209862795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62795U true CN209862795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5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2507.9U Active CN209862795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627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90536A (ko) * 2020-07-23 2021-07-20 문신원 칸막이 승강식 테이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90536A (ko) * 2020-07-23 2021-07-20 문신원 칸막이 승강식 테이블
KR102353122B1 (ko) * 2020-07-23 2022-01-18 문신원 칸막이 승강식 강의실용 테이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53478U (zh) 电动升降翻转支架
CN201181023Y (zh) 升降装置
CN101686754B (zh) 升降橱柜
CN209862795U (zh) 一种考桌自动升降系统
CN201406751Y (zh) 坐便器升降装置
CN208502202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
CN111239452B (zh) 一种能上下升降的电表
CN211485326U (zh) 一种床体升降结构
CN107300196A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导烟板升降机构
CN218605584U (zh) 一种高度可升降的讲台
CN201779415U (zh) 平板电视机升降装置
CN219993254U (zh) 一种用于方便板房安装的辅助支撑设备
CN218105288U (zh) 一种升降平移岛台
KR101984380B1 (ko) 맘모그래피 장치
CN110734002A (zh) 一种回旋式升降机
CN216147486U (zh) 一种应用于升降茶几上的驱动安装结构
CN215076457U (zh) 自动提升柜
CN220870433U (zh) 一种多向可调限位装置
CN219307821U (zh) 一种用于跳水台的液压升降装置
CN216569031U (zh) 橱柜智能调节组件
CN211048747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实验桌
CN216985812U (zh) 一种防撞升降消毒柜
CN216020704U (zh) 手动升降浴室柜
CN214744310U (zh) 一种隐藏式多方向移动的电视支架
CN213659944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广告牌平台升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9

Address after: Jiang Gao Zhen Quan Xi Cun Paul Baiyun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450 No. 1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NXUN BUILDING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5 no.230, Huangge section, Shinan highway, Huangge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Hardware Department of Building 2, self compiled)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JINGU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