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62657U - 背包 - Google Patents

背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62657U
CN209862657U CN201920231499.5U CN201920231499U CN209862657U CN 209862657 U CN209862657 U CN 209862657U CN 201920231499 U CN201920231499 U CN 201920231499U CN 209862657 U CN209862657 U CN 209862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backpack
cushion
airbag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14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邵奇
吕津炜
郑冯
黎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02314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62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62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626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0)和连接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一侧的背带(20),还包括缓冲气囊组件(30),其包括第一缓冲气囊(301)和第二缓冲气囊(302),所述第一缓冲气囊(301)设于背包本体(10)的设置背带(20)的一侧,且靠近所述背带(20)的下端并与背戴者的腰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缓冲气囊(302)设于所述背带(20)的内侧且与背戴者的肩部相对设置。该背包可以有效缓冲背包对背戴者的腰部和肩部的冲击力,而且该背包结构简单、充放便捷、成本低。

Description

背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包。
背景技术
长途徒步旅行是零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最好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目前,我国驴友约有1800万人,国内大小驴友户外俱乐部总数约有千家,2017年带动户外用品零售总额184亿以上,徒步旅行时的双肩背包是人们携带随身物品最有效方式;现有技术中,由于携带东西种类繁多,背包负荷很重,行走时脚落脚起,带来的是肩部的起起落落,进而造成背包背带对肩膀的连续冲击及背包下部对腰部的击打,对徒步旅行者的体力消耗很大,同时容易造成肩部与腰部的疼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背包,该背包可以有效缓冲背包对背戴者的腰部和肩部的冲击力,而且该背包结构简单、充放便捷、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包,包括背包本体和连接在所述背包本体一侧的背带,还包括缓冲气囊组件,其包括第一缓冲气囊和第二缓冲气囊,所述第一缓冲气囊设于背包本体的设置背带的一侧,且靠近所述背带的下端并与背戴者的腰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缓冲气囊设于所述背带的内侧且与背戴者的肩部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一缓冲气囊可以有效缓冲行走时背包对背戴者腰部的冲击力;设置第二缓冲气囊可以有效缓冲行走时背包对背戴者肩部的冲击力;通过设置缓冲气囊组件可以有效缓冲背戴者行走时对肩部和腰部的冲击力,而且该背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包,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气囊设于两个背带之间,且与背戴者的腰部相对面为弧形轮廓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气囊为弧形结构,且其一端与所述背带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背包还包括缓冲垫,且设于所述背带内侧与所述第二缓冲气囊之间。
优选地,所述缓冲垫包括:第一连接部,其与所述第二缓冲气囊固定相连;第二连接部,其与所述背带的内侧固定连接,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相连;以及第三连接部,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共同限定出封闭的第一缓冲区,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限定出开放的第二缓冲区,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为弹性件,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呈锐角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相连,其另一端与邻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心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为弧形结构,且其曲率中心与背带的曲率中心在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为弧形结构,且分别适于与所述背带的内侧、第二缓冲气囊贴合设置。
优选地,第一缓冲气囊、第二缓冲气囊上分别设置气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包,其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缓冲垫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二缓冲气囊的缓冲作用;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为一体成型可以减小装配的麻烦,而且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背包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中Q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立体图。
图中:背包100;背包本体10;背带20;缓冲气囊组件30;第一缓冲气囊301;弧形轮廓面3011;第一气嘴3012;第二缓冲气囊302;第二气嘴3021;缓冲垫40;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第三连接部403;第一缓冲区40A;第二缓冲区40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包,如图1~图4所示,包括背包本体10和连接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一侧的背带20,还包括缓冲气囊组件30,其包括第一缓冲气囊301和第二缓冲气囊302,所述第一缓冲气囊301设于背包本体10的设置背带20的一侧,且靠近所述背带20的下端并与背戴者的腰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缓冲气囊302设于所述背带20 的内侧且与背戴者的肩部相对设置。
也就是说,设置第一缓冲气囊301可以有效缓冲行走时背包100对背戴者腰部的冲击力;设置第二缓冲气囊302可以有效缓冲行走时背包100对背戴者肩部的冲击力;通过设置缓冲气囊组件30可以有效缓冲背戴者行走时对肩部和腰部的冲击力,而且该背包100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如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一缓冲气囊301设于两个背带20之间,且与背戴者的腰部相对面为弧形轮廓面3011;也就是说,通过将第一缓冲气囊301设置在两个背带20 之间可以方便第一缓冲气囊301的安装;通过将其与背戴者的腰部相对面设计成弧形轮廓面3011可以更好地贴合背戴者腰部,使其更好地缓冲背包100对腰部的冲击力。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缓冲气囊302为弧形结构,且其一端与所述背带20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简言之,第二缓冲气囊302设置在背带20和背戴者肩部之间,这样可以对背带20起到隔离的作用,使第二缓冲气囊302能够缓冲背带20 产生的冲击力。
如图3所示,所述背包100还包括缓冲垫40,且设于所述背带20内侧与所述第二缓冲气囊302之间。具体地,所述缓冲垫40包括:第一连接部401,其与所述第二缓冲气囊302固定相连;第二连接部402,其与所述背带20的内侧固定连接,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的一端相连;以及第三连接部403,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02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与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共同限定出封闭的第一缓冲区40A,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限定出开放的第二缓冲区 40B,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为弹性件,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呈锐角夹角。优选地,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和第三连接部403可以为弹性钢片,通过第一缓冲区40A可以对第二缓冲气囊302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能够发生形变以减小背带 20对肩部的冲击力;通过第二缓冲区40B的敞开端可以使第二缓冲气囊302的自由端能够在背戴者的肩部和背带20之间变形移动,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缓冲区40A、第二缓冲区40B 发生形变主要是由第三连接部403受压变形所致;具体地,在第三连接部403受压过程中,第三连接部403与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之间的夹角减小,第一缓冲区40A、第二缓冲区40B受压变形;在第三连接部403不受压时,缓冲垫40恢复原形,即第三连接部403与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之间的夹角增大,通过设置缓冲垫40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二缓冲气囊302的缓冲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和第三连接部403为一体成型件;具体地,在缓冲垫40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锻压或铸压的方式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减小装配的麻烦,而且可靠性高。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此,缓冲垫40的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02的自由端相连,其另一端与邻近所述第一连接部401的中心部连接,这样可以使第三连接部403可以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能够发生形变以满足缓冲背带20对肩部的冲击力。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为弧形结构,且其曲率中心与背带20的曲率中心在同一侧,这样可以增强缓冲垫40的弹性,而且可以使第三连接部403更好地与背带20相贴合。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为弧形结构,且分别适于与所述背带20的内侧、第二缓冲气囊302贴合设置,也就是说,通过将第一连接部401设计成弧形结构可更好地与背带20的内侧相贴合,通过将第二连接部402设计成弧形结构可以更好地与弧形结构的第二缓冲气囊302相贴合。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为弧形结构,第三连接部403为弧形结构,第三连接部403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401相连,第三连接部403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部402相连,第三连接部403 在其与第一连接部401的连接处的第一切线与第一连接部401在其与第三连接部403的连接处的第二切线的夹角为锐角;同理,第三连接部403在其与第二连接部402连接处的第三切线与第二连接部402在其与第三连接部403连接处的第四切线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第一缓冲气囊301、第二缓冲气囊302上分别设置气嘴;如图1、图2和图 4所示,在第一缓冲气囊301上设置第一气嘴3012,通过第一气嘴3012可以实现第一缓冲气囊301的充放气,在第二缓冲气囊302上设置第二气嘴3021,通过第二气嘴3021 可以实现第二缓冲气囊302的充放气,以便于调节第一缓冲气囊301、第二缓冲气囊302 的缓冲力。具体地,在背包100使用前,先通过第一气嘴3012和第二气嘴3021充气,再将气嘴封堵,保证第一缓冲气囊301、第二缓冲气囊302内存在一定的气体且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不泄漏,通过第一气嘴3012和第二气嘴3021放气可以便于背包100的折叠收放,充放便捷。
可以理解的是,背戴者在背戴背包100时,由第一缓冲气囊301可以有效缓冲行走时背包100对背戴者腰部的冲击力,第二缓冲气囊302在缓冲背带20的冲击力时,缓冲垫40发生变形,在第三连接部403受压过程中,第三连接部403与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之间的夹角减小,第一缓冲区40A、第二缓冲区40B受压变形;在第三连接部 403不受压时,缓冲垫40恢复原形,即第三连接部403与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 之间的夹角增大,通过设置第二缓冲气囊302可以有效缓冲行走时背包100对背戴者肩部的冲击力,通过设置缓冲垫40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二缓冲气囊302的缓冲作用,而且该背包100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上端”、“下”、“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示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者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0)和连接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一侧的背带(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气囊组件(30),其包括第一缓冲气囊(301)和第二缓冲气囊(302),所述第一缓冲气囊(301)设于背包本体(10)的设置背带(20)的一侧,且靠近所述背带(20)的下端并与背戴者的腰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缓冲气囊(302)设于所述背带(20)的内侧且与背戴者的肩部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气囊(301)设于两个背带(20)之间,且与背戴者的腰部相对面为弧形轮廓面(3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气囊(302)为弧形结构,且其一端与所述背带(20)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100)还包括缓冲垫(40),且设于所述背带(20)内侧与所述第二缓冲气囊(3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40)包括:
第一连接部(401),其与所述第二缓冲气囊(302)固定相连;
第二连接部(402),其与所述背带(20)的内侧固定连接,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的一端相连;以及
第三连接部(403),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02)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与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共同限定出封闭的第一缓冲区(40A),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限定出开放的第二缓冲区(40B),
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为弹性件,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呈锐角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和第三连接部(403)为一体成型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02)的自由端相连,其另一端与邻近所述第一连接部(401)的中心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为弧形结构,且其曲率中心与背带(20)的曲率中心在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02)为弧形结构,且分别适于与所述背带(20)的内侧、第二缓冲气囊(302)贴合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气囊(301)、第二缓冲气囊(302)上分别设置气嘴。
CN201920231499.5U 2019-02-22 2019-02-22 背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62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1499.5U CN209862657U (zh) 2019-02-22 2019-02-22 背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1499.5U CN209862657U (zh) 2019-02-22 2019-02-22 背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62657U true CN209862657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149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62657U (zh) 2019-02-22 2019-02-22 背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626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0428A (zh) * 2020-05-14 2020-07-28 杭州牛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包式缓降逃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0428A (zh) * 2020-05-14 2020-07-28 杭州牛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包式缓降逃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1445Y (zh) 具有自动充气气囊的背包
US7484250B2 (en) Protective hip pad
CN209862657U (zh) 背包
CN107549983B (zh) 一种减压背包
CN108835848B (zh) 缓冲减震背包
CN100589734C (zh) 多组合分体式背包系统
CN215125206U (zh) 一种减负护脊背包
CN201948183U (zh) 带气垫式背带背包
CN213639998U (zh) 一种具有减压功能的背包
CN109820326A (zh) 动态减负背包
CN211269062U (zh) 一种缓冲减压的工具包
CN207285554U (zh) 一种减压背包
CN213154613U (zh) 一种定型背包
CN218185706U (zh) 一种配置有可拆卸弹性带的反重力书包
CN21043301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背包
CN2537275Y (zh) 一种背包
WO2013131309A1 (zh) 一种气垫式背包
CN102028353A (zh)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分体式背包
CN211533091U (zh) 一种减压背包
CN218420819U (zh) 一种具有气囊的缓冲垫
CN215303677U (zh) 一种可随身体转动的弹力减负背板及包含该结构的双肩包
RU217935U1 (ru) Пассивный экзоскелет
CN219288958U (zh) 一种肩部减压按摩书包
CN217885212U (zh) 一种带充气内衬的头盔
CN218605517U (zh) 一种背包肩带及具有该肩带的背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