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2562U - 一种翼型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翼型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2562U
CN209852562U CN201920063244.2U CN201920063244U CN209852562U CN 209852562 U CN209852562 U CN 209852562U CN 201920063244 U CN201920063244 U CN 201920063244U CN 209852562 U CN209852562 U CN 209852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foil
chord length
unmanned aerial
wing section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632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二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yi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632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2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2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2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翼型及无人机,该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范围为10.5%~11.5%,位于弦长的28%~32%处,最大相对弯度范围为3.71%~4.71%,位于弦长的42%~48%处,尾缘的相对厚度范围为0~5%。本申请提供的翼型在满足厚度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升力系数和升阻比,不仅能够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而且还能够满足气动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翼型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翼型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具体使用场景对无人机的结构设计和气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如何选择无人机翼型就对货运无人机气动性能至关重要。从无人机的结构设计角度,要求翼型应具备尽量大的厚度,但从无人机气动设计要求角度,要求翼型尽量的薄,以具备更大的升力系数和升阻比。由此可以看出,翼型厚度和升力系数、升阻比是一对矛盾的要求。目前,现有货运无人机的翼型,有的能够满足厚度要求,但不能满足气动设计要求;有的货运无人机的翼型能够满足气动设计要求,但无法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另外,现有翼型的尾缘太尖,不利于设计飞机的气动驼面。
鉴于此,开发一种既能满足翼型厚度要求,又能提高翼型的升力系数和升阻比的改进型翼型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翼型及无人机,不仅能够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而且还能够满足气动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型,该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范围为10.5%~11.5%,位于弦长的28%~32%处,最大相对弯度范围为3.71%~4.71%,位于弦长的42%~48%处,尾缘的相对厚度范围为0~5%。
进一步的,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为11%,位于弦长的30.3%处。
进一步的,翼型的最大相对弯度为4.21%,位于弦长的46.46%处。
进一步的,尾缘的相对厚度为0.29%。
进一步的,当翼型攻角为14°时,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为1.61。
进一步的,当翼型攻角为7°时,翼型的最大升阻比为62.2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采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翼型。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这种翼型,其翼型厚度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在保持翼型厚度不变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的翼型最大升力系数和升阻比都要比现有翼型的值要大,而更大的升力系数不仅能减少飞机的失速,而且可增加飞机的可用升力,进而能使飞机有更大载货量;并且更大的升阻比不仅能够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而且能降低飞机的能耗,进而能使飞机的航程越远。因此,本申请的翼型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同时也满足气动性能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型的轮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型的几何结构及参数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型与现有翼型的升力系数随攻角变化的对比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型与现有翼型的升阻比随攻角变化的对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目前,现有的货运无人机的翼型能够满足厚度要求的却不能满足气动设计要求,能满足气动设计要求的却无法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而且翼型尾缘太尖,不利于设计飞机的气动舵面。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了避免上述情形的出现,提供了一种保持翼型厚度不变,能使升力系数和升阻比增加的改进型翼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型的轮廓示意图,该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范围为10.5%~11.5%,位于弦长的28%~32%处,最大相对弯度范围为3.71%~4.71%,位于弦长的42%~48%处,尾缘的相对厚度范围为0~5%。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型的几何结构及参数示意图,其中,最大相对厚度指的是翼型最大厚度处的厚度t与翼型弦长c的比值的百分比,最大相对厚度的位置则指的是最大厚度处的弦长与翼型弦长比值的百分比;最大相对弯度指的是翼型最大弯度处的弯度h与翼型弦长c的比值的百分比,最大相对弯度的位置则指的是最大弯度处的弦长与翼型弦长比值的百分比;尾缘的相对厚度指的是翼型尾缘切割处尾缘的厚度t与翼型弦长c的比值的百分比。需要说明的是,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范围内的任意厚度和最大相对弯度范围内的任意弯度均是满足飞机结构设计要求的。
本实施例中的翼型是采用Hicks-Henne方法对翼型进行参数化,并采用拉丁超立方方法、神经网络替换模型和遗传算法对翼型的数学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最终通过一大批样本点全局寻优后得到的这种翼型,相比现有技术,虽然翼型厚度未发生变化,但是这种翼型,不仅满足气动性能要求,而且最大升力系数和最大升阻比相比也得到了提高。
现以一种固定翼无人机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翼型进行详细说明。优选的,机翼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为11%,其位于弦长30.3%的位置处,机翼翼型的最大相对弯度为4.21%,其位于弦长46.46%的位置处,机翼尾缘的相对厚度为0.29%的弦长。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型的轮廓示意图,其为这种翼型结构在二维坐标系中的具体位置,其中,x定义为翼型弦长方向,前缘指向尾缘为x增大的方向,原点为翼型前缘;y定义为垂直弦长方向,上翼面为正方向,下翼面为负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型尾缘是一个切除尖角后的钝尾缘,尾缘相对厚度为0.29%的弦长,相比现有尾缘,这种尾缘结构不仅有利于设计飞机的气动舵面,而且方便实际生产加工,从而进一步地减小了设计参数与实际生产的产品之间的性能差距。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型与现有翼型的升力系数随攻角变化的对比曲线图。在保持上述翼型厚度不变的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在雷诺数为700000的工况下,对本实施例中的翼型和原来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进行测试仿真,结果得知:当翼型攻角为14°时,本实施例中的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为1.61,原来的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为1.53,相比原来,最大升力系数增加了5.23%,显然,本实施例的翼型具有更大的升力系数,不仅能减小飞机的失速,而且能增加飞机的可用升力,进而能够使货运无人机具有更大的载货量。具体的,图3中纵坐标代表升力系数,英文简写“cl”,横坐标代表翼型攻角,单位为度。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翼型与现有翼型的升阻比随攻角变化的对比曲线图。在保持上述翼型厚度不变的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在雷诺数为700000的工况下,对本实施例中的翼型和原来翼型的最大升阻比进行测试仿真,结果得知:当翼型攻角为7°时,本实施例中的翼型的最大升阻比为62.24,原来的翼型的最大升阻比为59.21,相比原来,最大升阻比增加了5.12%,显然,本实施例的翼型具有更大的升阻比,不仅能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而且降低了飞机的能耗,进而能使飞机的续航能力延长。具体的,图4中纵坐标代表升阻比,英文简写“L/D”,横坐标代表翼型攻角,单位为度。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翼型不仅可以应用在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和螺旋桨,也可以是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此处不做限制。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翼型,其翼型厚度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在保持翼型厚度不变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的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和升阻比都要比现有翼型的值要大,更大的升力系数不仅能减少飞机的失速,而且可增加飞机的可用升力,进而能使飞机有更大载货量;更大的升阻比不仅能够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而且能降低飞机的能耗,进而能使飞机的航程越远。因此,本申请的翼型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同时也满足气动性能的设计要求。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翼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该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范围为10.5%~11.5%,位于弦长的28%~32%处,最大相对弯度范围为3.71%~4.71%,位于弦长的42%~48%处,尾缘的相对厚度范围为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为11%,位于弦长的30.3%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的最大相对弯度为4.21%,位于弦长的46.46%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缘的相对厚度为0.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型,其特征在于,当翼型攻角为14°时,所述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为1.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型,其特征在于,当翼型攻角为7°时,所述翼型的最大升阻比为62.24。
7.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翼型。
CN201920063244.2U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翼型及无人机 Active CN209852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63244.2U CN209852562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翼型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63244.2U CN209852562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翼型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2562U true CN209852562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63244.2U Active CN209852562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翼型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2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3612A (zh) * 2022-12-15 2023-01-13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Cn) 一种自配平抗失速高性能翼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3612A (zh) * 2022-12-15 2023-01-13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Cn) 一种自配平抗失速高性能翼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95236B1 (en) Wingtip feathers, including paired, fixed feather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Sasaki et al. Navier-Stokes optimization of supersonic wings with four objectives using evolutionary algorithm
Kaul et al. Drag optimization study of variable camber continuous trailing edge flap (VCCTEF) using OVERFLOW
CN112572761B (zh) 一种具有低阻高发散马赫数高升力的跨空域稳健层流翼型
CN108583847B (zh) 一种适用于长航时无人机的低雷诺数高功率因子翼型
CN107187599B (zh) 一种采用双机身高后翼三翼面的高空长航时飞行器气动布局
CN107757871B (zh) 一种轻小型固定翼无人机用翼型
Nangia et al. A UCAV Wing Design, Assessment and Comparisons.
CN202320772U (zh) 一种双通道大型客机的高升力装置
CN203593160U (zh) 一种机翼结构
CN110104160B (zh) 一种中距耦合折叠双翼飞行器
CN103693187A (zh) 一种机翼结构
CN102826216A (zh) 一种飞行器气动布局
CN209852562U (zh) 一种翼型及无人机
CN106741919A (zh) 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
CN115571323A (zh) 一种亚声速扁平融合体布局飞行器
CN203740120U (zh) 宽飞行包线变体飞行器的气动结构
US5112120A (en) Natural flow wing
CN111498084A (zh) 一种应用于高空高速长航时无人机的低阻层流翼型
Andrews et al. Parametric study of box-wing aerodynamics for minimum drag under sta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constraints
CN204341388U (zh) 一种联结翼构型的客机
CN106564584B (zh) 一种无人机
US10981645B2 (en) Drag reduction systems for aircraft
CN207482179U (zh) 一种轻小型固定翼无人机用翼型
CN206384147U (zh) 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6

Address after: 518063 5th floor, block B, building 1, software industry bas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engyi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61 Intersection of Xuefu Road (south) and Baishi Road (east) i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6-13 floors, Block B, Shenzhen Software Industry Base

Patentee before: SF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