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7156U - 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7156U
CN209847156U CN201920341567.3U CN201920341567U CN209847156U CN 209847156 U CN209847156 U CN 209847156U CN 201920341567 U CN201920341567 U CN 201920341567U CN 209847156 U CN209847156 U CN 209847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vessel
layer
infrared
organic light
transparen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15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炎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415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7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7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7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驱动层、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驱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血管成像层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层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通过在第一透明基板与驱动层之间设置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当血管成像层捕捉到血管位置后,就可以通过有机发光层进行原位显示,无需进行校正,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步骤,还可以避免校正不准确导致的穿刺失败风险。

Description

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皮下静脉穿刺是医院里最常见的医疗操作之一,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静脉穿刺临床一般会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目视法,也就是用裸视的方式来定位血管,因为部分人群静脉位置比较浅,也很突出,所以只要肉眼就能看到血管的位置;另一种是触摸法,这种方法需要多年临床经验,通过触摸皮肤来分辨出血管和周围组织的触感,从而分辨出血管的位置。但是,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因为患者的特殊情况发生静脉访问困难(DVA),比如说婴幼儿儿童患者、肥胖患者、浮肿患者等本身不容易看到静脉的患者,或者是多次化疗患者、血管弹性差患者、急救、休克、血容量急剧减少、血管塌陷患者等,进而造成医护人员静脉穿刺多次不成功的问题。
随着数字可视化时代的来临,出现了各种各样静脉穿刺可视设备帮助医护人员更精准地进行静脉穿刺。现有的静脉穿刺可视设备均为投影式,其主要利用了血管中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与其他组织不同的原理,通过对数字影像的一系列处理,将皮下血管图像通过投影系统原位投影显示在皮肤表面,使医护人员能够清晰的识别患者皮下8-10mm的细微血管。但是现有的静脉穿刺可视设备需要将投影画面和实际的血管的位置进行原位的匹配,一般都需要复杂的校正系统和与之相对应的算法和驱动软件,导致系统复杂,并且每次使用之前都需要进行复杂的校正,使用极为不便。同时因为系统的复杂造成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无法实现便携以及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以解决系统复杂、使用不方便、体积庞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其提供了一种血管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驱动层、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驱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血管成像层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层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血管成像层包括多个血管成像单元,每个所述血管成像单元包括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和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显示芯片,用于驱动所述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发射近红外光,接收所述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发送的近红外数据,并根据所述近红外数据驱动所述有机发光层进行显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芯片包括:
血管成像芯片,用于驱动所述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发射近红外光,接收所述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发送的近红外数据,并将所述近红外数据转换成图像数据;
血管图像处理芯片,用于接收所述血管成像芯片发送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成驱动数据;
显示驱动芯片,用于接收所述血管图像处理芯片发送的驱动数据,并根据所述驱动数据向所述有机发光层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有机发光层进行显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中的发光层选自八羟基喹啉铒、二苯二甲酰基甲烷邻菲罗啉铒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中的光电传感器选自所述硫化铅光电传感器、锑化铟光电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单元,每个所述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驱动层与所述空穴注入层之间,所述阴极层设置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层采用氧化铟锡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阴极层采用铝银复合物或者银修饰的氧化铟锡纳米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其提供了一种可视静脉穿刺装置,包括静脉穿刺针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通过在第一透明基板与驱动层之间设置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当血管成像层捕捉到血管位置后,就可以通过有机发光层进行原位显示,无需进行校正,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步骤,还可以避免校正不准确导致的穿刺失败风险。而且,由于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均具有尺寸小的优点,因此将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应用于血管显示装置,使其整体结构轻薄、简单,体积减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血管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血管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血管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血管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血管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血管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透明基板1、第二透明基板2、驱动层3、有机发光层4和血管成像层5,第一透明基板1与第二透明基板2相对设置,驱动层3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板2朝向第一透明基板1的一侧表面上,有机发光层4和血管成像层5均设置在驱动层3与第一透明基板1之间。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透明基板1与驱动层3之间设置有机发光层4和血管成像层5,当血管成像层5捕捉到血管位置后,就可以通过有机发光层4进行原位显示,无需进行校正,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步骤,还可以避免校正不准确导致的穿刺失败风险。而且,由于有机发光层4和血管成像层5均具有尺寸小的优点,因此将有机发光层4和血管成像层5应用于血管显示装置,使其整体结构轻薄、简单,体积减小,便于携带。
可选地,第一透明基板1和/或第二透明基板2可以是柔性透明基板,一般是采用聚酰亚胺制成,可以保证整个血管显示装置可以进行任意的弯曲,贴附在患者的病灶部位,从而能够对患者的任意部位进行信息采集和显示。有机发光层4和血管成像层5共用驱动层3,可以简化血管显示装置的电路结构。驱动层3可以包括透明衬底(例如聚酰亚胺)和设置在透明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TFT)。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血管成像层5包括多个血管成像单元50,每个血管成像单元50包括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和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多个血管成像单元50采用阵列方式分布在驱动层3与第一透明基板1之间,能够准确地探测到血管图像。需要指出的是,血管成像单元50的数量越多,探测到的血管图像就更准确,但是相应地会增加血管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在电流的作用下可以发射近红外光,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可将近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因此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在电流的作用下发射近红外光,照射到贴附的病灶部位,利用血管中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与其他组织不同的原理,反射回的近红外光被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接收,有血管的位置和其他组织部位反射回的光的强度不同,从而能够对血管进行识别。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血管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芯片6,用于驱动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发射近红外光,接收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发送的近红外数据,并根据所述近红外数据驱动有机发光层4进行显示。显示芯片6与驱动层3连接,向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发射近红外光,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接收反射回的近红外光,并将近红外数据发送给显示芯片6,显示芯片6根据所述近红外数据向有机发光层4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有机发光层4进行显示。
可选地,显示芯片6包括:血管成像芯片61,用于驱动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发射近红外光,接收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发送的近红外数据,并将所述近红外数据转换成图像数据;血管图像处理芯片62,用于接收血管成像芯片61发送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成驱动数据;显示驱动芯片63,用于接收血管图像处理芯片62发送的驱动数据,并根据所述驱动数据向有机发光层4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有机发光层4进行显示。血管成像芯片61向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发射近红外光,利用血管中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与其他组织不同的原理(有血管的位置和其他组织部位反射回的光的强度不同),反射回的近红外光被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接收,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将近红外数据发送给血管成像芯片61;血管成像芯片61接收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发送的近红外数据,并将所述近红外数据转换成图像数据,从而形成皮下的血管组织图像;血管图像处理芯片62将血管成像芯片61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转换成显示驱动芯片63可识别的驱动数据;显示驱动芯片63接收驱动数据,提供有机发光层4需要的各种驱动信号,从而在血管显示装置上进行显示。
可选地,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中的发光层一般为稀土元素化合物和有机离子染料,例如选自八羟基喹啉铒、二苯二甲酰基甲烷邻菲罗啉铒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该类化合物制成的发光层在电流的作用下可发射近红外光。可选地,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中的光电传感器选自所述硫化铅(PbS)光电传感器、锑化铟(InSb)光电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可将近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血管中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与其他组织不同的原理,反射回的近红外光被光电传感器接受,有血管的位置和其他组织部位反射回的光的强度不同,光电传感器收集的信号经过芯片的处理,可以对血管的位置进行识别。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有机发光层4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单元40,有机发光层4可以是透明的,相应地,有机发光单元40也为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可选地,每个有机发光单元40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层41、空穴注入层42、空穴传输层43、发光层44、电子传输层45和阴极层46,阳极层41设置在驱动层3与空穴注入层42之间,阴极层46设置在电子传输层45与第一透明基板1之间。其中,阳极层41采样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比如氧化铟锡(ITO);阴极层46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铝银复合物或者银修饰的氧化铟锡纳米材料,以实现血管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功能,保证有机发光层4在显示皮下血管的同时,也不影响医护人员对患处表面皮肤状态的观察,在实际穿刺过程中,能够实时观察注射针头在皮肤内的状态。阳极层、阴极层可采用蒸镀、溅射等工艺形成。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血管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如图4所示,在血管显示装置开始工作时,血管成像芯片61向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发射近红外光,近红外光照射到患者穿刺部位,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接收到近红外光反射信号,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发送到血管成像芯片61。根据血管中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与其他组织不同,不同部位近红外光反射强度不同的原理,血管成像芯片61对采集到信号进行处理,生成皮下血管图片。生成的血管图片的原始数据经过血管图像处理芯片62的处理转换为显示驱动芯片63可识别的驱动数据。显示驱动芯片63接收到血管图像处理芯片62发送的驱动数据,提供有机发光层4需要的各种驱动信号,从而在穿刺部位原位显示出皮下血管信息,医护人员根据显示的血管信息,准确实施静脉穿刺。
需要指出的是,血管成像单元50和有机发光单元40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血管成像单元50可以采用阵列方式设置在驱动层3与第一透明基板1之间,多个有机发光单元40也可以采用阵列方式设置在驱动层3与第一透明基板1之间。可选地,血管成像单元50和有机发光单元40一一对应,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将对应位置的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52接收到的血管信息体现在对应的有机发光单元40的显示信号中。其中,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51既可以是顶发射结构,也可以是底发射结构,优选的结构为底发射结构。有机发光单元40既可以是顶发射结构,也可以是底发射结构,优选的结构为底发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视静脉穿刺装置,所述可视静脉穿刺装置包括静脉穿刺针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所述可视静脉穿刺装置通过在第一透明基板1与驱动层3之间设置有机发光层4和血管成像层5,当血管成像层5捕捉到血管位置后,就可以通过有机发光层4进行原位显示,无需进行校正,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步骤,还可以避免校正不准确导致的穿刺失败风险。
由此可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技术是在皮肤上进行原位投影时,需要进行校正以保证投影的位置和实际的血管位置能进行较好的匹配,校正系统复杂;如果校正不准确,极有可能造成穿刺失败。本实用新型无需进行校正,在血管成像层捕捉到血管位置后,可以通过有机发光层进行原位显示,无需进行校正,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步骤,还可以避免校正不准确导致的穿刺失败风险。
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复杂的摄像系统和显示结构,本实用新型将透明柔性基板、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应用于血管显示装置,使其整体结构轻薄、简单,体积减小,便于户外、野外等特殊环境下的静脉穿刺操作。
3)现有技术中的设备体积庞大,对于患者不同的身体部分,只能通过患者姿势的调整来实现信息的采集,即使这样应用也很有限。本实用新型结构轻薄,甚至可以直接贴附在病灶部分,操作简单,几乎能够对患者的任意部位进行信息采集和显示。
4)结构上的简化带来整体制作成本的降低,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减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通过在第一透明基板与驱动层之间设置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当血管成像层捕捉到血管位置后,就可以通过有机发光层进行原位显示,无需进行校正,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步骤,还可以避免校正不准确导致的穿刺失败风险。而且,由于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均具有尺寸小的优点,因此将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应用于血管显示装置,使其整体结构轻薄、简单,体积减小,便于携带。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血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驱动层、有机发光层和血管成像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驱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血管成像层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层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成像层包括多个血管成像单元,每个所述血管成像单元包括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和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芯片,用于驱动所述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发射近红外光,接收所述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发送的近红外数据,并根据所述近红外数据驱动所述有机发光层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芯片包括:
血管成像芯片,用于驱动所述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发射近红外光,接收所述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发送的近红外数据,并将所述近红外数据转换成图像数据;
血管图像处理芯片,用于接收所述血管成像芯片发送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成驱动数据;
显示驱动芯片,用于接收所述血管图像处理芯片发送的驱动数据,并根据所述驱动数据向所述有机发光层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有机发光层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有机发光单元中的发光层选自八羟基喹啉铒、二苯二甲酰基甲烷邻菲罗啉铒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电传感单元中的光电传感器选自所述硫化铅光电传感器、锑化铟光电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单元,每个所述有机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驱动层与所述空穴注入层之间,所述阴极层设置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层采用氧化铟锡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层采用铝银复合物或者银修饰的氧化铟锡纳米材料制成。
10.一种可视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脉穿刺针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血管显示装置。
CN201920341567.3U 2019-03-18 2019-03-18 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 Active CN209847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1567.3U CN209847156U (zh) 2019-03-18 2019-03-18 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1567.3U CN209847156U (zh) 2019-03-18 2019-03-18 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7156U true CN209847156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4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1567.3U Active CN209847156U (zh) 2019-03-18 2019-03-18 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71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9184A (zh) * 2020-04-03 2020-07-17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照射的血管纹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1419183A (zh) * 2020-04-03 2020-07-17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医用血管显影设备及系统
CN112690911A (zh) * 2020-12-04 2021-04-23 嘉兴市第一医院 一种医用电子腕带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9184A (zh) * 2020-04-03 2020-07-17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照射的血管纹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1419183A (zh) * 2020-04-03 2020-07-17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医用血管显影设备及系统
CN111419183B (zh) * 2020-04-03 2022-11-29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医用血管显影设备及系统
CN111419184B (zh) * 2020-04-03 2023-01-03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照射的血管纹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2690911A (zh) * 2020-12-04 2021-04-23 嘉兴市第一医院 一种医用电子腕带
CN112690911B (zh) * 2020-12-04 2024-05-14 嘉兴市第一医院 一种医用电子腕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47156U (zh) 血管显示装置和可视静脉穿刺装置
Guzik et al. ECG by mobile technologies
US10117617B2 (en) Autom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kin assessment and early detection of a latent pathogenic bio-signal anomaly
JP2022066442A (ja)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を用いて身体機能測定値を得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3305188A1 (en) Biosignal measurement device utilizing plurality of electrodes for measuring biosignal as touch sensors
CN102368949B (zh) 心电信号检测装置
CN104000577B (zh) 心电测量装置及其心电测量方法
CN105592782A (zh) 用于实时监测血压的系统
WO2013126530A2 (en) Obtaining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using a portable device
CN103271743A (zh) 一种基于成像设备的非接触式血氧饱和度测量装置
US11625123B2 (en) Methods for using a multiresolution touch interface
US20160058381A1 (en) Bio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bio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JP2016073483A (ja) 生体情報取得装置
US2014035483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ding scale to photographic images
CN107979984A (zh) 一种脉象探测设备及方法
KR20170096810A (ko) 원격 이미지 전송 시스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가이드 표시 방법
EP3479764A1 (en) Biosensor configuraton which can detect at least two physiological features simultaneously with only two contact positions in mobile device
KR101726613B1 (ko) 생체 신호를 측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6971017B2 (ja) 検出装置、検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6211267A (zh) 包括力传感器、光接收传感器和主处理器的显示设备
CN211674195U (zh) 一种健康监测移动终端
US11164481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reference locations for locating ECG pads and recording medium using the method
EP3501396B1 (en) Living organism imag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Tran Wearable device and the display in the society
US20230185333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