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6788U - 一种折叠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6788U
CN209846788U CN201920533494.8U CN201920533494U CN209846788U CN 209846788 U CN209846788 U CN 209846788U CN 201920533494 U CN201920533494 U CN 201920533494U CN 209846788 U CN209846788 U CN 209846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layer
cup body
container
c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334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eyue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yue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yue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yue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334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6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6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6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杯,所述折叠杯包括杯底,所述杯底上连接有折叠状态的杯体,所述杯底通过撕拉环连接的盖体将所述折叠状态的杯体封闭在所述杯底和盖体内,所述杯体能够由折叠状态拉伸为展开状态,所述折叠杯处于折叠状态时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撕除撕拉环,去除盖体后,通过拉伸折叠状态的杯体得到展开后的杯体,所述展开后的杯体可以作为便携式的杯子使用;所述杯体内部设置有容器,所述容器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折叠状态的杯体的高度,所述容器内可以预先放置固体饮料,用户可以直接注入水,形成一杯饮料。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饮品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杯。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的咖啡冲泡以挂耳式咖啡包为主。使用时,用户需要自备杯子,将挂耳包放置在杯口上,此操作会有把咖啡风撒出的风险,同时,在冲泡倒水的过程中,用户也很难掌握倒水的速率,从而影响咖啡口味。并且不易于携带和保存。其它类型的产品则以速溶咖啡或速溶茶粉为主,例如香飘飘奶茶等,使用的原料和相关萃取原理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升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杯,以解决挂耳式咖啡包不易携带和保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杯,所述折叠杯包括杯底,所述杯底上连接有折叠状态的杯体,所述杯底通过撕拉环连接的盖体将所述折叠状态的杯体封闭在所述杯底和盖体内,所述杯体能够由折叠状态拉伸为展开状态,所述杯体内部设置有容器,所述容器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折叠状态的杯体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容器为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嵌入在杯体内部顶端,所述容器底部设置有锥形通孔。
可选的,所述锥形通孔的形状为上小下大。
可选的,所述第一容器底部放置有滤纸,所述滤纸盖在所述锥形通孔上。
可选的,所述容器为第二容器,放置在所述杯体内部底端,所述第二容器顶部和四周设置有多个通孔。
可选的,所述杯体包括第一层杯体、第二层杯体和第三层杯体,所述杯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层杯体套设在第二层杯体上,所述第二层杯体套设在第三层杯体上,所述杯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层杯体位于第二层杯体上,所述第二层杯体位于第三层杯体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层杯体、第二层杯体和第三层杯体外侧均设置有旋转卡紧结构,所述旋转卡紧结构包括第一层杯体和第二层杯体外侧底端均设置有凸块,在第二层杯体和第三层杯体外侧顶端均设置有与第一层杯体和第二层杯体外侧底端卡和相配的卡槽,所述杯体展开后第一层杯体、第二层杯体和第三层杯体向一侧旋转卡紧,用于固定展开后的杯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层杯体外设置有防烫层。
可选的,所述杯体顶端设置有杯盖,所述杯盖盖合在所述杯体上,所述杯盖上开有啜饮口,所述啜饮口与所述杯体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杯,所述折叠杯包括杯底,所述杯底上连接有折叠状态的杯体,所述杯底通过撕拉环连接的盖体将所述折叠状态的杯体封闭在所述杯底和盖体内,所述杯体能够由折叠状态拉伸为展开状态,所述折叠杯处于折叠状态时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撕除撕拉环,去除盖体后,通过拉伸折叠状态的杯体得到展开后的杯体,所述展开后的杯体可以作为便携式的杯子使用;所述杯体内部设置有容器,所述容器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折叠状态的杯体的高度,所述容器内可以预先放置固体饮料,用户可以直接注入水,形成一杯饮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杯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杯的杯体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杯的杯体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杯的杯体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杯的第一容器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咖啡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茶杯示意图;
其中,
10-折叠杯,11-盖体,12-撕拉环,13-杯底,14-杯体,140-杯盖,141-第一容器盖,142-圆形通孔,143-第一容器,1430-锥形通孔,1431-滤纸,144-第一层杯体,1440-防烫层,145-第二层杯体,146-第三层杯体,147-啜饮口,148-第二容器,148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折叠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杯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杯的杯体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杯的杯体展开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杯10,所述折叠杯10包括盖体11和杯底13,所述盖体11和所述杯底13通过撕拉环12连接,使用前折叠杯10被折叠成一个圆饼状的形态,易于保存,方便携带。撕开撕拉环12,杯底13上设置有杯体14,所述杯体14为能够由折叠状态拉伸为展开状态,所述杯体14处于折叠状态时,杯体14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盖体11的高度,所述杯体14处于展开状态时,杯体14的高度大于盖体11的高度,所述杯体14内部还设置有容器,所述容器高度小于所述杯体14折叠时的高度。
请参考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杯的杯体结构组成示意图;所述杯体14包括第一层杯体144、第二层杯体145和第三层杯体146,所述杯体14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层杯体144套设在第二层杯体145上,所述第二层杯体145套设在第三层杯体146上,所述杯体1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层杯体144位于第二层杯体145上,所述第二层杯体145位于第三层杯体146上,所述第一层杯体144、第二层杯体145和第三层杯体146外侧均设置有旋转卡紧结构(未图示),所述旋转卡紧结构包括第一层杯体144和第二层杯体145外侧底端均设置有凸块(未图示),在第二层杯体145和第三层杯体146 外侧顶端均设置有与第一层杯体144和第二层杯体145外侧底端卡和相配的卡槽(未图示),所述杯体14展开后第一层杯体144、第二层杯体145和第三层杯体146向一侧旋转卡紧,用于固定展开后的杯体;本实施例中,所述杯体14为圆形,所述第一层杯体144的半径大于第二层杯体145的半径,所述第二层杯体145的半径大于第三层杯体146的半径;所述杯体14还包括杯盖140,所述杯盖140盖合于所述第一层杯体144上,所述杯盖140上设置有圆孔141,所述杯体14内设置有第一容器143,所述第一容器143通过圆孔141嵌入于杯体14 顶端。
在使用时,撕开撕拉环12,拿掉杯盖11,杯体14呈折叠式在杯底13上方,完整展开第一层杯体144、第二层杯体145和第三层杯体146,通过向一侧旋转可以把第一层杯体144、第二层杯体145和第三层杯体146旋转卡紧,防止用户把杯体14压回导致液体溢出。所述第一层杯体144外侧设置有防烫层1440,防止过热的液体烫伤用户;所述盖体140上方还设置有啜饮口147,所述啜饮口 147与所述杯体14相通,用于引出液体。
请参考图5和图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杯的第一容器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咖啡杯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将第一容器143通过圆形通孔142嵌入在盖体140中央,所述第一容器14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锥形通孔1430,所述锥形通孔1430为上小下大,用来控制咖啡导流的速度以保证口感,此外,上小下大的锥形通孔还可以防止杯子晃动导致的杯内液体逆流回滤器内,所述第一容器143底部还预先放置一张固定造型的滤纸1431;所述滤纸1431放置于所述锥形通孔1430上,所述第一容器143上还设置有一层密封铝膜,用于保证咖啡的密封性,所述第一容器还设置有第一容器盖 141;产品设计时采用了大数据,依据“黄金杯”数据即TDS 1.25%、EXT20%提前在所述第一容器143内放置10g咖啡粉,饮用咖啡时,打开第一容器盖141,撕开密封铝膜,引导客人注入适量的水,水与咖啡混合后,通过第一容器143内部的滤纸1431和上小下大的锥形通孔1430来控制咖啡的冲泡速度,借助杯体 14的气压稍许的减缓萃取咖啡的水穿过锥形通孔1430的速度,达到延长萃取时间,提高萃取率的效果,让所有用户都能泡出好口味的咖啡,以保证萃取出的咖啡能够获得国际公认的金杯咖啡品质。
请参考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折叠茶杯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折叠杯10还可以用作茶杯,将第一容器143从杯体14中移除,同时杯体 14底部换上预置茶叶的第二容器148,所述第二容器148顶部和四周设置有通孔1480,以便于液体的充分对流;从盖体140的圆形通孔142内注入水,这样就能变更为泡茶的杯子。
本实施例中预置的咖啡粉第一容器和茶叶第二容器为用户指定了最合理的配比量,并大大简化了冲泡的整个操作流程,减少了用户冲泡过程中的变量,从而使最终得到的咖啡或茶的味道更加稳定。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杯包括杯底,所述杯底上连接有折叠状态的杯体,所述杯底通过撕拉环连接的盖体将所述折叠状态的杯体封闭在所述杯底和盖体内,所述杯体能够由折叠状态拉伸为展开状态,所述杯体内部设置有容器,所述容器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折叠状态的杯体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嵌入在杯体内部顶端,所述容器底部设置有锥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通孔的形状为上小下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底部放置有滤纸,所述滤纸盖在所述锥形通孔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第二容器,放置在所述杯体内部底端,所述第二容器顶部和四周设置有多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第一层杯体、第二层杯体和第三层杯体,所述杯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层杯体套设在第二层杯体上,所述第二层杯体套设在第三层杯体上,所述杯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层杯体位于第二层杯体上,所述第二层杯体位于第三层杯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杯体、第二层杯体和第三层杯体外侧均设置有旋转卡紧结构,所述旋转卡紧结构包括第一层杯体和第二层杯体外侧底端均设置有凸块,在第二层杯体和第三层杯体外侧顶端均设置有与第一层杯体和第二层杯体外侧底端卡和相配的卡槽,所述杯体展开后第一层杯体、第二层杯体和第三层杯体向一侧旋转卡紧,用于固定展开后的杯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杯体外设置有防烫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顶端设置有杯盖,所述杯盖盖合在所述杯体上,所述杯盖上开有啜饮口,所述啜饮口与所述杯体相通。
CN201920533494.8U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折叠杯 Active CN209846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3494.8U CN209846788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折叠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3494.8U CN209846788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折叠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6788U true CN209846788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8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33494.8U Active CN209846788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折叠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6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02036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rewing coffee & espresso beverages
KR101636661B1 (ko) 드립 커피용 컵 세트
US2728671A (en) Porous container of a dry infusion commodity and cover combination
US10405688B2 (en) Advanced mug cap apparatus
US6726946B1 (en) Method of infusing a drink
US20130256307A1 (en) Loose tea brewing lid
US20160007795A1 (en) 3 in 1 mini coffee tube as a container, a filter, and a stirring tool
CN209846788U (zh) 一种折叠杯
KR200455438Y1 (ko) 일회용 원두커피 추출용기
CN205010795U (zh) 冲泡滤挂杯组及存储容器
US20170354288A1 (en) Machine,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ewing a beverage
CN213962823U (zh) 水杯
CN220735074U (zh) 一种便携式飞碟挂耳咖啡折叠杯
US10624487B2 (en) Anti-overflow brewing filter and spiral hanging-ear structure coupled thereto
GB2368333A (en) Infuser bag with foldable lid or holder for squeezing out liquid
CN209932278U (zh) 一种饮水杯
CN210673062U (zh) 用于传统冲泡茶工艺的纸杯杯组
CN208435156U (zh) 一种便携式咖啡冲泡袋
WO2005013775A1 (en) Device for making a beverage
JP3152879U (ja) 飲用溶液抽出器
KR200404021Y1 (ko) 여과기가 마련된 종이컵
CN217695917U (zh) 适用于挂耳饮品包萃取过滤工艺的杯壶
CN2820757Y (zh) 悬挂式折叠咖啡滤袋
CN212557642U (zh) 一种便携式茶包装置
CN219278339U (zh) 具有咖啡粉的一次性冲泡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