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2600U - 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2600U
CN209842600U CN201920960867.XU CN201920960867U CN209842600U CN 209842600 U CN209842600 U CN 209842600U CN 201920960867 U CN201920960867 U CN 201920960867U CN 209842600 U CN209842600 U CN 209842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gabit
ring network
ring
network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08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荣
王冰
杨传旭
刘嘉
万洪强
郑妍
和志成
黄馨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x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x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x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x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08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2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2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2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包括若干个物理主机、千兆以太环网和万兆以太环网,所述物理主机连接千兆以太环网和万兆以太环网,千兆以太环网包括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和一个核心交换机,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千兆以太网拓展为一个千兆以太环网和一个万兆以太环网,物理主机分别连接千兆以太环网和万兆以太环网,将迁移流量通过高传输速率的万兆以太环网传输数据,管理网络流量、虚拟机数据流量的传输通过千兆以太环网进行,相互之间不会出现争用的问题,从而降低虚拟机热迁移耗时,值得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机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虚拟机平台中的每台物理主机通过2条千兆以太网接入用于承载管理、虚拟机网络、迁移和显示等网络流量,各流量之间共享千兆网络带宽,互相之间存在带宽争用;
随着平台承载的虚拟机数量、业务量的增长,网络带宽显现出极大的瓶颈,严重影响虚拟化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次通过多个场景下对虚拟机的热迁移测试来阐述带宽争用对虚拟化平台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测试场景
一、不同规格的虚拟机单台热迁移
通过选取不同规格(说明:热迁移是进行内存拷贝,虚拟机规格主要依据虚拟机分配内存)的虚拟机手动进行单台热迁移测试,本次选取的测试虚拟机如下:
测试目的:
验证单台虚拟机热迁移过程中对网络带宽及平台稳定性的影响;
测试结果如下:
二、物理主机需停机维护,把物理主机设置为维护模式
当物理主机需要停机维护时,需在虚拟化平台中把物理主机设置为维护模式,此时该物理主机上运行的虚拟机会自动批量迁移到其它正常状态的物理主机上。
测试目的:
验证多台虚拟机同时进行热迁移过程中对物理主机网络带宽及平台稳定性的影响;
测试结果如下:
序号 主机名称 设置为维护模式耗时(S)
1 Host5 3180
2 Host10 2881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虚拟机进行热迁移时,大数据量的拷贝会占用大量带宽(超过95%),导致物理主机产生告警,甚至会导致物理主机状态变为“NonResponsive”,从而导致其上运行的虚拟机状态变成“未知”,严重影响业务;在物理主机需要维护时的虚拟机大量迁移时这个问题更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包括若干个物理主机、千兆以太环网和万兆以太环网,所述物理主机连接千兆以太环网和万兆以太环网,千兆以太环网包括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和一个核心交换机,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
万兆以太环网包括若干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和一个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若干个万兆环网交换机与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中的第一个千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二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第二个千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三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第三个千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N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一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和第N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千兆以太环网的环形拓扑结构能够提高网络稳定性,正常情况下沿一个方向进行网络传输,当节点发生故障时改变传输方向,绕过故障节点,保障网络传输不中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若干个万兆环网交换机中的第一个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二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第二个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M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一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和第M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万兆以太环网的环形拓扑结构能够提高网络稳定性,正常情况下沿一个方向进行网络传输,当节点发生故障时改变传输方向,绕过故障节点,保障网络传输不中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理主机包括一个千兆以太网卡和一个万兆以太网卡,千兆以太网卡通过网线连接千兆环网交换机,万兆以太网卡通过网线连接万兆环网交换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个千兆环网交换机连接一个或两个或多个物理主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个万兆环网交换机连接一个或两个或多个物理主机。提高网络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原有的千兆以太网拓展为一个千兆以太环网和一个万兆以太环网,物理主机分别连接千兆以太环网和万兆以太环网,将迁移流量通过高传输速率的万兆以太环网传输数据,管理网络流量、虚拟机数据流量的传输通过千兆以太环网进行,相互之间不会出现争用的问题,从而降低虚拟机热迁移耗时,提高效率,不会出现迁移失败的情况。
由于分离了管理网络流量和虚拟机数据流量,因此虚拟机热迁移不会导致管理网络流量和虚拟机数据流量的中断,因此不会影响虚拟机的运行,不会导致物理主机状态变为“Non Responsive”。
即使是对主机进行维护操作时同时进行多台虚拟机的热迁移也不会影响虚拟机的运行,而且万兆以太环网能够大大降低迁移耗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包括若干个物理主机、千兆以太环网和万兆以太环网,所述物理主机连接千兆以太环网和万兆以太环网,千兆以太环网包括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和一个核心交换机,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
万兆以太环网包括若干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和一个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若干个万兆环网交换机与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
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的方法是:第一个千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二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第二个千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三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第三个千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N(N≥4)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一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和第N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千兆以太环网的环形拓扑结构能够提高网络稳定性,正常情况下沿一个方向进行网络传输,当节点发生故障时改变传输方向,绕过故障节点,保障网络传输不中断。
若干个万兆环网交换机与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的方法是:第一个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二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第二个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M(M≥3)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一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和第M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万兆以太环网的环形拓扑结构能够提高网络稳定性,正常情况下沿一个方向进行网络传输,当节点发生故障时改变传输方向,绕过故障节点,保障网络传输不中断。
以太环网的运行方式为现有技术,具体在此不作赘述。
物理主机包括一个千兆以太网卡和一个万兆以太网卡,千兆以太网卡通过网线连接千兆环网交换机,万兆以太网卡通过网线连接万兆环网交换机。
优选的,千兆环网交换机的型号为H3C S5500V2-24P-SI。
优选的,万兆环网交换机的型号为H3C S5800-32C。
优选的,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的型号为H3C S5800-56C。
优选的,核心交换机的型号为H3C S12508X-AF。
优选的,千兆以太网卡的型号为Intel 9301CT。
优选的,万兆以太网卡的型号为EMULEX OCe11102-NX。
必要的,上述核心交换机连接互联网。
必要的,物理主机的数量大于10。Host1-HostN。
优选的,所述虚拟机平台工具为VMware vSphere5;在ESXi安装好以后,我们可以通过vSphere Client远程连接控制,在ESXi服务器上创建多个VM(虚拟机),在为这些虚拟机安装好Linux/Windows Server系统使之成为能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的虚拟服务器。并通过vSphere Client修改ESXi网络配置,以实现流量分离;
在vSphere的ESXi服务器上,有两大类型的端口组,分别是:
VM Network-用于所有虚拟网路卡连接的端口,相当于物理交换机的下行端口组;
VMkernel-它包含4个子接口,分别是:Management Traffic、vMotion、FaultTolerance和IP Storage;
Management Traffic-这个接口主要用于配置vSphere HA时,管理网路心跳传输时用,如果不勾选,则意味着,没有vSphere HA没有心跳网路,将配置失败;
vMotion-这个接口则用于支持将虚拟机从A ESXi主机在线迁移到B ESXi主机,如果没有这个接口,将无法迁移;
Fault Tolerance-这个接口则用于支持虚拟机容错;
IP Storage-这个接口被用于连接IP存储用,包括iSCSI和NFS存储,都可以;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vMotion分配到万兆以太网卡,将VM Networ、ManagementTraffic、Fault Tolerance和IP Storage和分配到千兆以太网卡。实现迁移流量与管理网络流量、虚拟机数据流量进行分离。
热迁移时,管理网络流量、虚拟机数据流量与迁移流量分离,迁移流量通过高传输速率的万兆以太环网传输数据,管理网络流量、虚拟机数据流量的传输通过千兆以太环网进行,相互之间不影响。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迁移系统与现有的虚拟机平台进行对比:
单台虚拟机热迁移
主机进行维护操作时主机设置为维护模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物理主机采用分布式设置,一个千兆环网交换机连接一个或两个或多个物理主机,一个万兆环网交换机连接一个或两个或多个物理主机。提高网络稳定性。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核心交换机连接授时服务器,授时服务器连接北斗时间信号接收装置。通过北斗时间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卫星时间信号,并将卫星时间信号发送到授时服务器,通过授时服务器向核心交换机发送时间信号。提供一个卫星时间信号来源,辅助网络时间同步。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物理主机、千兆以太环网和万兆以太环网,所述物理主机连接千兆以太环网和万兆以太环网,千兆以太环网包括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和一个核心交换机,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万兆以太环网包括若干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和一个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若干个万兆环网交换机与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千兆环网交换机中的第一个千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二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第二个千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三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第三个千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N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一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和第N个千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万兆环网交换机中的第一个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二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第二个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M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主节点万兆环网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第一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和第M个万兆环网交换机双向连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主机包括一个千兆以太网卡和一个万兆以太网卡,千兆以太网卡通过网线连接千兆环网交换机,万兆以太网卡通过网线连接万兆环网交换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千兆环网交换机连接一个或两个或多个物理主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万兆环网交换机连接一个或两个或多个物理主机。
CN201920960867.XU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 Active CN209842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0867.XU CN209842600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0867.XU CN209842600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2600U true CN209842600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9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0867.XU Active CN209842600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26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579A (zh) * 2019-06-26 2019-11-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千兆网卡管理万兆网络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579A (zh) * 2019-06-26 2019-11-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千兆网卡管理万兆网络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417579B (zh) * 2019-06-26 2021-10-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千兆网卡管理万兆网络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9518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资源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7707393B (zh) 基于Openstack O版特性的多活系统
CN103201721B (zh) 虚拟机热迁移的系统和方法
CN105939290B (zh) 一种分配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46903B (zh) 一种双机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71565A1 (zh) 容灾部署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50254A1 (zh) 热备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46813B (zh) 一种基于x86 PC架构的高性能集群计算系统
CN106506588A (zh) 多地多中心的数据中心双活方法和系统
CN102387218B (zh) 一种计算机多机热备负载均衡系统
CN108270726B (zh) 应用实例部署方法及装置
WO2016077562A1 (en) Non-disruptive controller replacement in a cross-cluster redundancy configuration
CN104077199B (zh) 基于共享磁盘的高可用集群的隔离方法和系统
CN104811476B (zh) 一种面向应用服务的高可用部署实现方法
CN113190378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云平台的边缘云灾备方法
CN106982244B (zh) 在云网络环境下实现动态流量的报文镜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06955A (zh) 一种车载终端大规模互联集群方法
CN107682411A (zh) 一种大规模sdn控制器集群及网络系统
CN106603696A (zh) 一种基于超融合基础框架的高可用系统
CN107124317A (zh) 一种容灾系统
CN108683523A (zh) 一种基于网络虚拟化的sdn架构
CN105468296A (zh) 基于虚拟化平台的无共享存储管理方法
CN209842600U (zh) 一种虚拟机平台分离热迁移系统
CN104753707A (zh) 一种系统维护方法及网络交换设备
CN111342989B (zh) 一种基于串行总线的通用飞参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