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7504U - 回填屋面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回填屋面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7504U
CN209837504U CN201920618781.9U CN201920618781U CN209837504U CN 209837504 U CN209837504 U CN 209837504U CN 201920618781 U CN201920618781 U CN 201920618781U CN 209837504 U CN209837504 U CN 209837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uter pipe
pipe
backfill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87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ongqing Chongqing High-Tech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ongqing Chongqing High-Tech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ongqing Chongqing High-Tech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ongqing Chongqing High-Tech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87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7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7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7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包括屋面结构层和与屋面结构层设置在一起的排水组件,屋面结构层上覆盖有回填层,排水组件包括外管和穿设在外管管腔内的内管,外管的上端竖直向上穿过屋面结构层后延伸到防渗层的上表面,外管的下端连通至排水系统;内管的上端具有扩大端并通过扩大端扣接在外管的上端,内管的下端在外管内向下延伸至回填层以下;外管在位于回填层内的管壁上周向开有若干进水孔,以使回填层内的渗水透过进水孔流入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隙构成渗水流入外管的的滤水通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回填屋面中的渗水不易排出的问题,对回填屋面进行上下分层排水,降低屋面出现渗水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回填屋面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填屋面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屋面一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现有的建筑工程中,在结构屋面上会经常进行保温施工或者回填土的回填,回填土用于进行绿化种植或者屋面广场等,屋面上一般都会铺设防水层。防水层为屋面提供防水、围护和安全的前提是防水层完整不破损、不开裂,但是工程项目中很难实现防水层的完整不破损,当在回填土回填过程中,回填土内碎石颗粒级配不均匀,尖锐物易刺伤屋面结构层的防水层,或者防水层自身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也会出现受损或老化的情况,因此当屋面面层的防水层受损后,屋面上的水会渗透进入回填层中,由于渗水不能被及时排出,渗水就会沉积在屋面结构层表面的回填层中,由于面层的水还会继续往回填层中渗漏,回填层中沉积的渗水水位和水压逐渐增大,屋面结构层表面的防水层很容易受侵蚀而损坏,从而房屋就会出现渗水的现象,屋面的渗水一旦发生渗漏问题,难以维修。
为了实现屋面排水,在屋面结构中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端通常伸出回填层上方的防水层之上,与防水层上表面平齐,下端向下伸出结构层下表面。这样的排水管只能排除上层防水层以上的屋面表面积水,这样的结构理论上能够防水和排水,因为即使上层防水层出现损坏,雨水渗透进入回填层,由于回填层下方是混凝土结构层,甚至在回填层和结构层之间还设有下层防水层,故即使回填层有渗水,由于混凝土结构层本身具有对一般水力的抗渗透效果,也能够避免进一步下渗进入结构层,从而屋顶不出现渗漏。事实上,由于排水管的设置只考虑了表面排水,回填层的渗水无法排除,就会越积越多,从而水压增大,通常的水力不能进入结构层,但由于人力操作施工不精细防水层存在瑕疵或防水层老化,增大的水压就会形成毛细渗透现象,从而渗透进入结构层,由于砼的徐变本身就存在毛细裂缝,在较大水压下最终也可能导致屋面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填屋面排水结构,本排水构造解决了回填屋面的渗水不易排出的问题,对回填屋面进行上下分层排水,降低了屋面出现渗水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包括屋面结构层和与屋面结构层设置在一起的排水组件,屋面结构层上覆盖有回填层和防渗层,防渗层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垫层、防水层和面层,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外管和穿设在外管管腔内的内管,外管的上端竖直向上穿过屋面结构层后延伸到防渗层的上表面,外管的下端连通至排水系统;内管的上端具有扩大端并通过扩大端扣接在外管的上端,内管的扩大端与面层的上表面齐平,内管的下端在外管内向下延伸至回填层以下;外管在位于回填层内的管壁上周向开有若干进水孔,以使回填层内的渗水透过进水孔流入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隙构成渗水流入外管的滤水通道;在位于回填层内的外管周侧环绕设有与回填层等高的滤水层,以抵挡和过滤回填层中的渗水夹带的颗粒物,滤水层的外围为回填层。
在本排水构造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内管的上端与屋面的面层相通,屋面面层上的雨水或积水等进入内管后通过内管排至排水系统而被排出;当屋面的防水层老化或受损后,面层上的水会透过面层和防水层进入到回填层内,渗水长时间堆积在屋面结构层的上表面不能被排出,水会对屋面结构层侵蚀破坏从而造成漏水;通过外管上开有的若干进水孔和外管周侧的滤水层,回填层的渗水会经过滤水层过滤后透过外管的进水孔流入至滤水通道后而被排出,因此渗水再也不会长时间堆积在屋面结构层与面层的夹层内,从而实现回填屋面的上下分层排水,避免了屋面发生渗漏的现象。
作为优化,所述外管与屋面结构层上表面接触的管壁上周向凿有若干引流孔,引流孔的下端面与屋面结构层上表面齐平。通过设置引流孔,将引流孔的下端面与屋面结构层上表面齐平,使沉积在屋面结构层上表面的渗水不会沉积一定的高度,渗水能够完全被排出,使屋面结构层的上表面无积水,从而屋面结构层就更不易发生渗水。
作为优化,所述外管上的进水孔绕外管的管壁阵列设置。将进水孔在外管上阵列设置,使进水孔在外管上的分布更加均匀,能够让来自回填层每个方向的渗水进行全方位并均匀地通过过水孔,渗水再进入到滤水通道后而被排走。
作为优化,所述滤水层绕外管周侧呈正放的圆台状布置。将滤水层设置为正放的圆台状,更适用于回填层内渗水分布的实际情况,回填层的渗水量分布是由上至下逐渐增多,因此将滤水层设计为圆台状,圆台状也为上小下大,更有利于滤水层对渗水进行过滤。
作为优化,所述滤水层由砂石和鹅卵石按一定的颗粒级配构成。将砂石和鹅卵石按一定的颗粒级配配制,使滤水层具有合适的空隙率,使渗水在透过滤水层的过程中,既能满足渗水轻易顺畅地通过滤水层,又能使渗水中夹带的颗粒物被及时拦截过滤,从而避免发生渗水堵塞外管的过水孔的现象。
作为优化,所述屋面结构层和回填层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当屋面的面层出现渗水后,通过在屋面结构层与回填层之间铺设防水卷材,对渗水具有一定的防水和阻挡效果,使屋面结构层上的渗水不会轻易渗透进入房屋内。
作为优化,所述外管由上下两段构成,下段外管的下端与排水系统连接,下段外管的上端与防水卷材下表面平齐,防水卷材在与下段外管管孔对应位置开设小于下段外管内径的孔并将孔周围的防水卷材折贴于下段外管内壁;上段外管的下端与下段外管的上端对接,内管的扩大端设置在上段外管的上端;进水孔设置在上段外管上,且所述引流孔设置在上段外管的下端,以使上段外管的下端面呈齿状。通过将外管设为两段,方便施工,下段外管可以预埋在结构中,回填层回填时,使上段外管与下段外管正对即可,然后在上段外管周围设置滤水层,再设置回填层。如果外管上下段一体成型,预埋时部分突出于结构层上方,不但施工不便,而且容易损坏到突出部分。
作为优化,所述内管的扩大端为水篦子。通过将扩大端设置为水篦子,水篦子既能对屋面上的雨水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又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能保证人在屋面的正常活动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排水构造中,通过内管满足屋面上面层的雨水排泄,外管通过进水孔和滤水层将屋面回填层中的渗水及时排走,避免渗水长期沉积在屋面结构层的上表面使屋面发生渗水,从而实现回填屋面的上下分层排水,避免了屋面发生渗漏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屋面结构层1、回填层2、面层3、防水层4、外管5、内管6、水篦子7、进水孔8、引流孔9、滤水层10、防水卷材11。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屋面结构层1和与屋面结构层1设置在一起的排水组件,屋面结构层1上覆盖有回填层2和防渗层,防渗层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垫层、防水层4和面层3,排水组件包括外管5和穿设在外管5管腔内的内管6,外管5的上端竖直向上穿过屋面结构层1后延伸到防渗层的上表面,外管5的下端连通至排水系统;内管6的上端具有扩大端并通过扩大端扣接在外管5的上端,内管6的扩大端与面层3的上表面齐平,内管6的下端在外管5内向下延伸至回填层2以下;外管5在位于回填层2内的管壁上周向开有若干进水孔8,以使回填层2内的渗水透过进水孔8流入外管5,内管6与外管5之间的空隙构成渗水流入外管5的滤水通道;在位于回填层2内的外管5周侧环绕设有与回填层2等高的滤水层10,以抵挡和过滤回填层2中的渗水夹带的颗粒物,滤水层10的外围为回填层2;回填层2为回填土层或者保温层。
实施过程中,通过内管6的上端与面层3相通,面层3上的雨水或积水等进入内管6后通过内管6排至排水系统;当屋面的防水层4老化或受损后,面层3上的水会透过面层3和防水层4进入到回填层2内,渗水长时间堆积在屋面结构层1的上表面不能被排出,水会对屋面结构层1侵蚀破坏从而造成漏水;通过外管5上开有的若干进水孔8和外管5周侧的滤水层10,回填层2的渗水会经过滤水层10过滤后透过外管5的进水孔8流入至滤水通道后而被排出,因此渗水再也不会长时间堆积在屋面结构层1的上表面,从而实现回填屋面的上下分层排水,避免了屋面发生渗漏的现象。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外管5与屋面结构层1上表面接触的管壁上周向凿有若干引流孔9,引流孔9的下端面与屋面结构层1上表面齐平。通过设置引流孔9,将引流孔9的下端面与屋面结构层1上表面齐平,使沉积在屋面结构层1上表面的渗水不会沉积一定的高度,渗水能够完全被排出,使屋面结构层1的上表面无积水,从而屋面结构层1就更不易发生渗水。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滤水层10绕外管5周侧呈正放的圆台状布置。将滤水层10设置为正放的圆台状,更适用于回填层2内渗水分布的实际情况,回填层2的渗水量分布是由上至下逐渐增多,因此将滤水层10设计为圆台状,圆台状也为上小下大,更有利于滤水层10对渗水进行过滤。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外管5上的进水孔8绕外管5的管壁阵列设置。将进水孔8在外管5上阵列设置,使进水孔8在外管5上的分布更加均匀,能够让来自回填层2每个方向的渗水进行全方位并均匀地通过过水孔,渗水再进入到滤水通道后而被排走。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屋面结构层1和回填层2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11。当屋面的面层3出现渗水后,通过在屋面结构层1的上表面铺设防水卷材11,对渗水具有一定的防水和阻挡效果,使屋面结构层1的渗水不会轻易渗透进入房屋内。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外管5由上下两段构成,下段外管5的下端与排水系统连接,下段外管5的上端与防水卷材11下表面平齐,防水卷材11在与下段外管5管孔对应位置开设小于下段外管5内径的孔并将孔周围的防水卷材11折贴于下段外管5内壁;上段外管5的下端与下段外管5的上端对接,内管6的扩大端设置在上段外管5的上端;进水孔8设置在上段外管5上,且所述引流孔9设置在上段外管5的下端,以使上段外管5的下端面呈齿状。通过将外管5设为两段,方便施工,下段外管5可以预埋在屋面结构层1中,回填层2回填时,使上段外管5与下段外管5正对即可,然后在上段外管5周围设置滤水层10,再设置回填层2。如果外管5上下段一体成型,预埋时部分突出于结构层上方,不但施工不便,而且容易损坏到突出部分。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滤水层10由砂石和鹅卵石按一定的颗粒级配构成。将砂石和鹅卵石按一定的颗粒级配配制,使滤水层10具有合适的空隙率,使渗水在透过滤水层10的过程中,既能满足渗水轻易顺畅地通过滤水层10,又能使渗水中夹带的颗粒物被及时拦截过滤,从而避免发生渗水堵塞外管5的过水孔的现象。
在具体实施的实施过程中,内管6的扩大端为水篦子7。通过将扩大端设置为水篦子7,水篦子7既能对屋面上的雨水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又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能保证人在屋面的正常活动不受影响。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结构层和与屋面结构层设置在一起的排水组件,屋面结构层上覆盖有回填层和防渗层,防渗层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垫层、防水层和面层,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外管和穿设在外管管腔内的内管,外管的上端竖直向上穿过屋面结构层后延伸到防渗层的上表面,外管的下端连通至排水系统;内管的上端具有扩大端并通过扩大端扣接在外管的上端,内管的扩大端与面层的上表面齐平,内管的下端在外管内向下延伸至回填层以下;外管在位于回填层内的管壁上周向开有若干进水孔,以使回填层内的渗水透过进水孔流入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隙构成渗水流入外管的滤水通道;在位于回填层内的外管周侧环绕设有与回填层等高的滤水层,以抵挡和过滤回填层中的渗水夹带的颗粒物,滤水层的外围为回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与屋面结构层上表面接触的管壁上周向凿有若干引流孔,引流孔的下端面与屋面结构层的上表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的进水孔在外管的管壁上呈阵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层绕外管周侧呈正放的圆台状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层由砂石和鹅卵石按一定的颗粒级配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结构层和回填层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由上下两段构成,下段外管的下端与排水系统连接,下段外管的上端与防水卷材下表面平齐,防水卷材在与下段外管管孔对应位置开设小于下段外管内径的孔并将孔周围的防水卷材折贴于下段外管内壁;上段外管的下端与下段外管的上端对接,内管的扩大端设置在上段外管的上端;进水孔设置在上段外管上,且所述引流孔设置在上段外管的下端,以使上段外管的下端面呈齿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屋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扩大端为水篦子。
CN201920618781.9U 2019-04-30 2019-04-30 回填屋面排水结构 Active CN209837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8781.9U CN209837504U (zh) 2019-04-30 2019-04-30 回填屋面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8781.9U CN209837504U (zh) 2019-04-30 2019-04-30 回填屋面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7504U true CN209837504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14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8781.9U Active CN209837504U (zh) 2019-04-30 2019-04-30 回填屋面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750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971A (zh) * 2020-12-30 2021-04-30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大进深大尺度砼屋面建筑找坡屋面排水构造
CN113737901A (zh) * 2021-10-14 2021-12-03 广东省六建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建筑内二次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164914A (zh) * 2021-12-10 2022-03-1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漏构造层用多功能连接管
CN114482227A (zh) * 2022-03-04 2022-05-13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雨水收集滤水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971A (zh) * 2020-12-30 2021-04-30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大进深大尺度砼屋面建筑找坡屋面排水构造
CN113737901A (zh) * 2021-10-14 2021-12-03 广东省六建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建筑内二次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164914A (zh) * 2021-12-10 2022-03-1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漏构造层用多功能连接管
CN114482227A (zh) * 2022-03-04 2022-05-13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雨水收集滤水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37504U (zh) 回填屋面排水结构
CN112252115A (zh) 海绵城市可回收利用雨水的道路结构
CN212052626U (zh) 一种具有多重防渗结构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CN215594079U (zh) 一种施工期间防止地下室上浮的降水结构
CN109024645B (zh) 一体化止水帷幕、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方法
WO2017193226A1 (zh) 控制基础底版下静水压装置
CN215483442U (zh) 一种降低坝体浸润线的连接井
CN215906826U (zh) 一种电梯井基坑中降排水施工装置
CN105350515A (zh) 一种加肋的降水井管
CN212742561U (zh) 一种便于模块化安装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2129511U (zh) 一种下沉式卫生间防水结构
CN210263097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
CN113216246B (zh) 一种浸水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0238812U (zh) 一种基于bim的卫生间地面防渗漏构造系统
CN210621879U (zh) 一种钢结构连廊排水结构体系
CN213773711U (zh) 一种应用于住宅花园雨水收集排放的结构
CN212336551U (zh) 倒置式屋面排水结构
CN205474894U (zh) 一种盲沟排水结构
CN112392069A (zh) 地下空间结构水压力控制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1646670U (zh) 一种地漏防水结构
CN112900603A (zh) 一种硅砂蓄水净水池及其施工工艺
CN113718808A (zh) 一种防止地下结构上浮的降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8323078U (zh) 一种灰场竖井低位封堵结构
CN219175418U (zh) 一种高层建筑雨落管的模块化渗透引流装置
CN215977615U (zh) 一种半封闭式雨污水提升泵井设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