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5900U - 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35900U CN209835900U CN201920514993.2U CN201920514993U CN209835900U CN 209835900 U CN209835900 U CN 209835900U CN 201920514993 U CN201920514993 U CN 201920514993U CN 209835900 U CN209835900 U CN 2098359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inlet
- heat pump
- source heat
- inlet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包括引水分流系统、降温净化系统和排水系统,所述降温净化系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引水分流系统和所述排水系统;所述引水分流系统,其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流量控制件、边坡、进水箱和框体,所述第一进水管的顶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外侧壁安装所述流量控制件,所述流量控制件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结合海绵生态措施对地表水源热泵尾水进行冷却降温与净化处理后再排放系统,最终排放返回地表水,以求在一定程度减少温升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同时净化水质以减少地表水源污染负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
背景技术
地表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环保技术,也是建筑节能、建造绿色建筑、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地表水源热泵机组的原水在热交换过程中水温升高,大量的较高温度的地表水源热泵回水,影响地表水水温,间接加速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地表水水质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地表水源热泵机组的原水在热交换过程中水温升高,大量的较高温度的地表水源热泵回水,影响地表水水温,间接加速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地表水水质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包括引水分流系统、降温净化系统和排水系统,所述降温净化系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引水分流系统和所述排水系统;
所述引水分流系统,其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流量控制件、边坡、进水箱和框体,所述第一进水管的顶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外侧壁安装流量控制件,所述流量控制件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远离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外侧壁密封连接有所述进水箱,所述进水箱的一侧远离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碎石;
所述降温净化系统,其包括池体、前置塘、沼泽区、出水池和水生植物,所述池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前置塘、所述沼泽区和所述出水池,所述池体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所述水生植物;
所述排水系统,其包括第一出水管、驳岸、格栅、第二出水管、泄水阀、放空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密封连接,所述出水池的上表面安装有所述放空管,所述放空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泄水阀,所述放空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的顶端安装有所述格栅,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外侧壁靠近所述泄水阀的上方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外侧壁远离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驳岸。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为生态水生植物,更进一步的,生态水生植物应选择耐涝性和净化能力较强的挺水类水生植物。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内侧壁焊接有网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件包括阀门、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水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的底端焊接有螺杆,所述进水箱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螺栓固定杆套,所述杆套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第二板体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进水箱滑动连接。
所述与前置塘相连接的边坡为生态驳岸,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比的边坡坡度为1:2-1: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边坡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比的边坡坡度为1:4-1: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沼泽区的深度为0.3-0.5米,所述出水池的深度为0.8-1.2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沼泽区分为浅沼泽区和深沼泽区,浅沼泽区水深为0-0.3米,深沼泽区水深为0.3-0.5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出水管为L型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格栅覆盖所述第三出水管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合海绵生态措施对地表水源热泵尾水进行冷却降温与净化处理后再排放系统,最终排放返回地表水,以求在一定程度减少温升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同时净化水质以减少地表水源污染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水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引水分流系统;11、第一进水管;12、第二进水管;13、阀门;14、流量计;15、边坡;16、进水箱;161、第一板体;162、第二板体;163、杆套;164、手轮;165、螺杆;17、框体;171、网体;172、碎石;20、降温净化系统;21、池体;22、前置塘;23、沼泽区;24、出水池;25、水生植物;30、排水系统;31、第一出水管;32、驳岸;33、格栅;34、第二出水管;35、泄水阀;36、放空管;37、第三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包括引水分流系统10、降温净化系统20和排水系统30,所述降温净化系统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引水分流系统10和所述排水系统30;
所述引水分流系统10,其包括第一进水管11、第二进水管12、阀门13、流量计14、边坡15、进水箱16和框体17,所述第一进水管11的顶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二进水管12,所述第二进水管12的外侧壁分别安装有所述阀门13和所述流量计14,所述流量计14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12的一端远离所述第一进水管11的外侧壁密封连接有所述进水箱16,所述进水箱16的一侧远离所述第二进水管12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框体17,所述框体17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碎石172;
所述降温净化系统20,其包括池体21、前置塘22、沼泽区23、出水池24和水生植物25,所述池体2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前置塘22、所述沼泽区23和所述出水池24,所述池体2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所述水生植物25;
所述排水系统30,其包括第一出水管31、驳岸32、格栅33、第二出水管34、泄水阀35、放空管36和第三出水管37,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11密封连接,所述出水池24的上表面安装有所述放空管36,所述放空管3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泄水阀35,所述放空管36的一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三出水管37,所述第三出水管37的顶端安装有所述格栅33,所述格栅33处还包括溢流装置,所述第三出水管37的外侧壁靠近所述泄水阀35的上方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二出水管34,所述第三出水管37的外侧壁远离所述第二出水管34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驳岸32。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框体17的内侧壁焊接有网体171;由网体171的设置,限制了框体17内多个碎石172的位置,增加了整体框体17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进水箱1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手轮164,所述手轮164的底端焊接有螺杆165,所述进水箱1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板体162,所述第二板体162的一侧螺栓固定杆套163,所述杆套163套设在所述螺杆165上,所述第二板体162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板体161,所述第一板体161与所述进水箱16滑动连接;用户需要调节进水流速时,通过旋拧手轮164,使螺杆165在杆套163上转动,此时第二板体162带动第一板体161进行上下运动,改变了出水口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沼泽区23的深度为0.3-0.5米,所述出水池24的深度为0.8-1.2米;由沼泽区23的设置,便于将尾水中的热量导出,由出水池24的设置,便于将处理后的尾水导出。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三出水管37为L型结构;由第三出水管37的设置,便于连接第二出水管34和放空管36。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格栅33覆盖所述第三出水管37的顶端;当池体21的水掩盖过水生植物25时,尾水通过格栅33导入到第三出水管37内,其中的水生植物25为耐涝性和净化能力较强的挺水类植物。
本实施例中,流量计14的型号为DN10。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用户在使用时,尾水通过第一进水管11导入到第二进水管12内,打开阀门13,将尾水导入到进水箱16内,在导入的过程中,由流量计14的工作,测量出流过第二进水管12的水流量,进水箱16导出的尾水通过框体17内装有的碎石172,减小了尾水冲刷前置塘22表面的情况,尾水流入前置塘22后,由前置塘22静置尾水一段时间,然后尾水导入到沼泽区23内,由沼泽区23上的水生植物25与尾水接触,使尾水得到净化,并降低尾水温度,净化降温后的尾水导入到出水池24内,最后由第二出水管34将净化后的尾水通过第三出水管37导入到江水内,当尾水掩盖过水生植物25时,尾水通过格栅33导入到第三出水管37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分流系统(10)、降温净化系统(20)和排水系统(30),所述降温净化系统(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引水分流系统(10)和所述排水系统(30);
所述引水分流系统(10),其包括第一进水管(11)、第二进水管(12)、流量控制件、边坡(15)、进水箱(16)和框体(17),所述第一进水管(11)的顶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二进水管(12),所述第二进水管(12)的外侧壁安装有流量控制件,流量控制件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12)的一端远离所述第一进水管(11)的外侧壁密封连接有所述进水箱(16),所述进水箱(16)的一侧远离所述第二进水管(12)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框体(17),所述框体(17)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碎石(172);
所述降温净化系统(20),其包括池体(21)、前置塘(22)、沼泽区(23)、出水池(24)和水生植物(25),所述池体(2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前置塘(22)、所述沼泽区(23)和所述出水池(24),所述池体(2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所述水生植物(25);
所述排水系统(30),其包括第一出水管(31)、驳岸(32)、格栅(33)、第二出水管(34)、泄水阀(35)、放空管(36)和第三出水管(37),所述第一出水管(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11)密封连接,所述出水池(24)的上表面安装有所述放空管(36),所述放空管(3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泄水阀(35),所述放空管(36)的一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三出水管(37),所述第三出水管(37)的顶端安装有所述格栅(33),所述第三出水管(37)的外侧壁靠近所述泄水阀(35)的上方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二出水管(34),所述第三出水管(37)的外侧壁远离所述第二出水管(34)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驳岸(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7)的内侧壁焊接有网体(1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件包括阀门(13)、流量计(14),所述流量计(14)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箱(1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手轮(164),所述手轮(164)的底端焊接有螺杆(165),所述进水箱(1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板体(162),所述第二板体(162)的一侧螺栓固定杆套(163),所述杆套(163)套设在所述螺杆(165)上,所述第二板体(162)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板体(161),所述第一板体(161)与所述进水箱(16)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前置塘(22)相连接的边坡(15)宜为生态驳岸,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比的边坡坡度为1:2-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15)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比的边坡坡度为1:4-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泽区(23)的深度为0.3-0.5米,所述出水池(24)的深度为0.8-1.2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泽区(23)分为浅沼泽区和深沼泽区,浅沼泽区水深为0-0.3米,深沼泽区水深为0.3-0.5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水管(37)为L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33)覆盖所述第三出水管(37)的顶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14993.2U CN209835900U (zh) | 2019-04-16 | 2019-04-16 | 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14993.2U CN209835900U (zh) | 2019-04-16 | 2019-04-16 | 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35900U true CN209835900U (zh) | 2019-12-24 |
Family
ID=68911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14993.2U Active CN209835900U (zh) | 2019-04-16 | 2019-04-16 | 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35900U (zh) |
-
2019
- 2019-04-16 CN CN201920514993.2U patent/CN2098359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71605B (zh) | 船载式微过滤除藻系统及除藻方法 | |
CN205712286U (zh) | 一种利用太阳能消毒的建筑屋面雨水回收与处理装置 | |
WO2019153519A1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动力的智控型抗堵塞人工湿地雨污强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203475513U (zh) | 一种全自动屋顶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 |
CN201811612U (zh) | 一种洗浴废水热回收装置 | |
CN105887968A (zh) |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海绵式立体雨水回用调蓄系统 | |
CN202017029U (zh) | 一种短流程闷渣回水装置 | |
CN209835900U (zh) | 地表水源热泵尾水降温处理及水质改善系统 | |
CN104529073A (zh) | 太阳能驱动的人工湿地净化景观水体处理系统 | |
CN204356202U (zh) | 太阳能驱动的人工湿地净化景观水体处理装置 | |
CN204529608U (zh) | 污水生态处理池 | |
CN104140166B (zh) | 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工艺 | |
CN203429700U (zh) | 直饮水建筑一体化节能系统 | |
CN206955780U (zh) | 一种净化池及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 |
CN204443593U (zh) | 一种节水型鸭舍 | |
CN203626298U (zh) | 泳池节能循环系统 | |
CN203701248U (zh) | 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203582628U (zh) | 一种处理清洁雨水用于冷却塔补水的处理系统 | |
CN204298214U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3940758U (zh) | 洗手池废水热量回收装置 | |
CN210103698U (zh) | 新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1538713U (zh) | 准潜流人工湿地 | |
CN208462717U (zh) | 一种生态屋顶 | |
CN201731590U (zh) | 空调冷却喷淋系统 | |
CN206590964U (zh) | 一种新型河道复合人工湿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