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2700U - 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2700U
CN209822700U CN201920164692.1U CN201920164692U CN209822700U CN 209822700 U CN209822700 U CN 209822700U CN 201920164692 U CN201920164692 U CN 201920164692U CN 209822700 U CN209822700 U CN 209822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layer
power line
mounting groov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46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思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C Faurecia Automotive System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qi World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qi World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qi World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46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2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2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2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包括:电池容纳盒,其内安装若干电池,所述电池容纳盒一侧设有贯穿的电源线安装孔;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由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和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构成,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第一端与第一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一端与第二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和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均从电源线安装孔穿出电池容纳盒;软质插口,所述软质插口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安装有金属片;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与一个软质插口及其内的金属片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与另一个软质插口及其内的金属片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携、使用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电动座椅装配过程中,由于车辆内部电源还未设置,车辆属于无电状态,电动座椅安装时需要供电实现座椅的调整。然而,现有电动座椅的电源装置具有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电动座椅电源装置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包括:
电池容纳盒,所述电池容纳盒内安装若干电池,相邻电池正负极朝向相反、且相邻电池通过串联极片串联连接,所述电池容纳盒同一侧设有两个贯穿的电源线安装孔;
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由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和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构成,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第一端与第一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一端与第二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和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均从电源线安装孔穿出电池容纳盒;
软质插口,所述软质插口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安装有金属片;
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与一个软质插口及其内的金属片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与另一个软质插口及其内的金属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金属片为软材质金属片。
优选的,所述电池容纳盒内设有电池安装腔,所述电池安装腔内设有多个电池槽,所述电池安装腔内一端设有:正极引出片、负极引出片、若干串联极片,该端若干串联极片相邻设置、且设置在正极引出片和负极引出片之间;所述电池安装腔内另一端设有若干相邻设置的串联极片;
所述正极引出片上设置正极接触点,所述负极引出片上设置弹簧,所述串联极片上设置正极接触点及弹簧,所述正极接触点和弹簧均位于电池槽两端、且每个电池槽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正极接触点和一个弹簧;
所述正极接触点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弹簧与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与第一电池的正极引出片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与第二电池的负极引出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容纳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面层、芯层和第二面层,所述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通过胶粘层夹装有芯层,所述芯层为蜂窝层,所述蜂窝层由外到内由第一蜂窝层、加强板和第二蜂窝层构成,所述第二蜂窝层与第一蜂窝层形状相同,所述第二蜂窝层与第一蜂窝层均与中间的加强板连接、且第二蜂窝层与第一蜂窝层沿着加强板对称设置;
所述盒体顶面上由外到内环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底部和第二安装槽底面之间设置有吸水棉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蜂窝层与第一蜂窝层均通过胶水与中间的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纵截面均呈倒梯形状,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顶面均呈锯齿状。
优选的,所述盒体外壁四周角部设有倒圆角,所述盒体外壁四周的角部设置有与之形状相配的L形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包括橡胶缓冲垫本体和设置在橡胶缓冲垫本体内的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盒体侧面上设置有卡孔,所述电池容纳盒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包括:
散热盖,所述散热盖内部设有凹腔,所述散热盖的顶部为散热罩,所述散热罩由多个散热片横纵编织成蜂窝形状制成,所述散热盖侧面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底部上设置有与卡孔相匹配的卡舌;
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盒体上部周侧,所述盖体的形状与散热盖的形状相互匹配,所述散热盖底部四角和盖体顶部四角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通孔,使用螺钉穿过对应设置的螺纹通孔将盖体连接在散热盖底部。
优选的,所述电源线包括:
电源线芯体,所述电源线芯体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电源线芯体一对侧边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三安装槽,所述电源线芯体另一对侧边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第四安装槽,所述电源线芯体由导热橡胶制成;
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在电源线芯体的中心,所述通风孔的横截面为长条形;
第一线芯,所述第一线芯设置在第三安装槽内;
第二线芯,所述第二线芯设置在第四安装槽内;
外包覆层,所述外包覆层将电源线芯体、第一线芯以及第二线芯均包裹在内,所述外包覆层由外到内依次为阻燃层、绝缘层、防水层、屏蔽层;
填充层,所述第一线芯、第二线芯与包覆层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填充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电池容纳盒中安装若干电池,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第一端与第一电池正极连接,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一端与第二电池负极连接,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和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均从电源线安装孔穿出电池容纳盒,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与一个软质插口及其内的金属片连接,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与另一个软质插口及其内的金属片连接;上述结构简单,使得整个电源装置便携,使用时,通过将座椅上插头与软质插口内的金属片连接即可使用,操作便捷、使用方便,采用电源线连接具有占用空间小和连接方便的优点、从而使得电源装置使用方便,采用软质插口具有不怕变形的优点、从而使得连接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盒体中第一面层、芯层和第二面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蜂窝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盒体中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吸水棉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缓冲垫与盒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散热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容纳盒;2、正极接触点;3、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4、软质插口;5、金属片;6、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7、第二电池;8、弹簧;9、第一电池;11、盒体;111、电源线安装孔;112、卡孔;113、第一面层;114、芯层;1141、胶粘层;1142、第一蜂窝层;1143、第二蜂窝层;1144、加强板; 115、第二面层;116、第一安装槽;1161、第一密封圈;117、第二安装槽;1171、第二密封圈;1172、吸水棉块;118、缓冲垫;1181、橡胶缓冲垫本体; 1182、缓冲弹簧;12、盒盖;121、盖体;122、散热盖;1221、凹腔;1222、螺纹通孔;1223、散热罩;31、电源线芯体;311、第三安装槽;312、第四安装槽;32、第一线芯;33、第二线芯;34、外包覆层;341、屏蔽层;342、防水层;343、绝缘层;344、阻燃层;35、填充层;36、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包括:
电池容纳盒1,所述电池容纳盒1内安装若干电池,相邻电池正负极朝向相反、且相邻电池通过串联极片串联连接,所述电池容纳盒1同一侧设有两个贯穿的电源线安装孔111;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由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3和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6构成,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3第一端与第一电池9正极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6第一端与第二电池7负极连接,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3和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6第二端均从电源线安装孔111穿出电池容纳盒1;
软质插口4,如插口采用塑胶材质制成,所述软质插口4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安装有金属片5;
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3第二端与一个软质插口4及其内的金属片5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6第二端与另一个软质插口4及其内的金属片5 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和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电池容纳盒1中安装若干电池,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3第一端与第一电池9正极连接,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6第一端与第二电池7负极连接,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3和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6第二端均从电源线安装孔111穿出电池容纳盒1,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3第二端与一个软质插口4及其内的金属片5连接,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6第二端与另一个软质插口4及其内的金属片5连接;上述结构简单,使得整个电源装置便携,使用时,通过将座椅上插头与软质插口4内的金属片 5连接即可使用,操作便捷、使用方便,采用电源线连接具有占用空间小和连接方便的优点、从而使得电源装置使用方便,采用软质插口4具有不怕变形的优点、从而使得连接使用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片5为软材质金属片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和有益效果为:采用软材质金属片5,具有不怕变形、且不影响电力传导效果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容纳盒内设有电池安装腔,所述电池安装腔内设有多个电池槽,所述电池安装腔内一端设有:正极引出片、负极引出片、若干串联极片,该端若干串联极片相邻设置、且设置在正极引出片和负极引出片之间;所述电池安装腔内另一端设有若干相邻设置的串联极片;
所述正极引出片上设置正极接触点2,所述负极引出片上设置弹簧8,所述串联极片上设置正极接触点2及弹簧8,所述正极接触点2和弹簧8均位于电池槽两端、且每个电池槽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正极接触点2和一个弹簧8;
所述正极接触点2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弹簧8与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3与第一电池的正极引出片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 6与第二电池的负极引出片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和有益效果为:上述结构简单,便于电池的安装,正极引出片和负极引出片设置在电池安装腔同一端、使得电源线穿出盒体 11一侧的电源线安装孔111方便,不需要在盒体11内环绕到盒体11一侧的电源线安装孔111处,简化盒体11内线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容纳盒1包括:
盒体11,所述盒体1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面层113、芯层114和第二面层115,所述第一面层113和第二面层115通过胶粘层1141夹装有芯层114,所述芯层114为蜂窝层,所述蜂窝层由外到内由第一蜂窝层1142、加强板1144 和第二蜂窝层1143构成,所述第二蜂窝层1143与第一蜂窝层1142形状相同,所述第二蜂窝层1143与第一蜂窝层1142均与中间的加强板1144连接、且第二蜂窝层1143与第一蜂窝层1142沿着加强板1144对称设置;
所述盒体11顶面上由外到内环设有第一安装槽116和第二安装槽117,所述第一安装槽116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161,所述第二安装槽117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1171,所述第二密封圈1171底部和第二安装槽117底面之间设置有吸水棉块117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和有益效果为:采用蜂窝层能够减轻盒体11 的重量,使得电源装置便于携带,蜂窝层采用蜂窝夹装加强板1144的结构,提高了蜂窝层的强度,进而提高了盒体11的强度;
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1161和第二密封圈1171,当有少量水进入第一密封圈1161和第二密封圈1171之间的缝隙中时,第二密封圈1171能有效防止水进入盒体11内部,采用两道密封,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从而提高电源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蜂窝层1143与第一蜂窝层1142均通过胶水与中间的加强板1144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116和第二安装槽117的纵截面均呈倒梯形状,所述第一密封圈1161和第二密封圈1171顶面均呈锯齿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和有益效果为:通过胶水连接具有连接方便的优点;第一安装槽116和第二安装槽117的纵截面均呈倒梯形状,便于第一密封圈1161和第二密封圈1171的取放;顶面均呈锯齿状,使得在盒体11与盒盖12安装时,第一密封圈1161和第二密封圈1171顶面与盒盖12底部接触更加紧密,提高了防水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1外壁四周角部设有倒圆角,所述盒体11外壁四周的角部设置有与之形状相配的L形的缓冲垫118,所述缓冲垫118包括橡胶缓冲垫本体1181和设置在橡胶缓冲垫本体1181内的缓冲弹簧118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和有益效果为:盒体11外壁四周角部设置与之形状相配的L形的缓冲垫118,当电源装置不小心掉落到底面的时候,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橡胶缓冲垫本体1181和其内部的缓冲弹簧1182能有效吸收能量,防止充电装置摔坏,提高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做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1侧面上设置有卡孔112,所述电池容纳盒1 还包括盒盖12,所述盒盖12包括:
散热盖122,所述散热盖122内部设有凹腔1221,所述散热盖122的顶部为散热罩1223,所述散热罩1223由多个散热片横纵编织成蜂窝形状制成,所述散热盖122侧面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底部上设置有与卡孔112相匹配的卡舌;
盖体121,所述盖体121盖合在盒体11上部周侧,所述盖体121的形状与散热盖122的形状相互匹配,所述散热盖122底部四角和盖体121顶部四角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通孔1222,使用螺钉穿过对应设置的螺纹通孔1222 将盖体121连接在散热盖122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和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包含散热罩1223的散热盖122,有助于盒盖12的散热,散热罩1223由多个散热片横形状制成,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从而提升了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包括:
电源线芯体31,所述电源线芯体31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电源线芯体 31一对侧边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三安装槽311,所述电源线芯体31另一对侧边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第四安装槽312,所述电源线芯体31由导热橡胶制成;
通风孔36,所述通风孔36设置在电源线芯体31的中心,所述通风孔的横截面为长条形;
第一线芯32,所述第一线芯32设置在第三安装槽311内;
第二线芯33,所述第二线芯33设置在第四安装槽312内;
外包覆层34,所述外包覆层34将电源线芯体31、第一线芯32以及第二线芯33均包裹在内,所述外包覆层34由外到内依次为阻燃层344、绝缘层343、防水层342、屏蔽层341;所述屏蔽层341为镀锡铜丝编织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层具有屏蔽效果好的优点,且采用镀锡铜材质具有提高强度,避免铜氧化及腐蚀的优点;所述防水层342为聚氨酯防水层342,聚氨酯防水材料具有强度高、耐水性能好的优点。
填充层35,所述第一线芯32、第二线芯33与包覆层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填充层35,填充层35可采用PP绳,采用PP绳填充,具有不吸水、耐腐蚀的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和有益效果为: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源线芯体 31由导热橡胶制成,具有导热效果好的优点,电源线芯体31上的第三安装槽 311与第四安装槽312可使第一线芯32与第二线芯33贴住电源线芯体31的有效面积增大,利于传热;电源线芯体31中心设置的横截面为长条形的通风孔 36可使空气在其内流通,带走热量,且横截面为长条形能够加快空气流通带走热量。且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层344、绝缘层343、防水层342、屏蔽层341的设置使得电源线集阻燃、绝缘、防水、屏蔽作用于一身,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寿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容纳盒,所述电池容纳盒内安装若干电池,相邻电池正负极朝向相反、且相邻电池通过串联极片串联连接,所述电池容纳盒同一侧设有两个贯穿的电源线安装孔;
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由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和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构成,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第一端与第一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一端与第二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和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均从电源线安装孔穿出电池容纳盒;
软质插口,所述软质插口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安装有金属片;
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与一个软质插口及其内的金属片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第二端与另一个软质插口及其内的金属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为软材质金属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盒内设有电池安装腔,所述电池安装腔内设有多个电池槽,所述电池安装腔内一端设有:正极引出片、负极引出片、若干串联极片,该端若干串联极片相邻设置、且设置在正极引出片和负极引出片之间;所述电池安装腔内另一端设有若干相邻设置的串联极片;
所述正极引出片上设置正极接触点,所述负极引出片上设置弹簧,所述串联极片上设置正极接触点及弹簧,所述正极接触点和弹簧均位于电池槽两端、且每个电池槽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正极接触点和一个弹簧;
所述正极接触点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弹簧与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电源线与第一电池的正极引出片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电源线与第二电池的负极引出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面层、芯层和第二面层,所述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通过胶粘层夹装有芯层,所述芯层为蜂窝层,所述蜂窝层由外到内由第一蜂窝层、加强板和第二蜂窝层构成,所述第二蜂窝层与第一蜂窝层形状相同,所述第二蜂窝层与第一蜂窝层均与中间的加强板连接、且第二蜂窝层与第一蜂窝层沿着加强板对称设置;
所述盒体顶面上由外到内环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底部和第二安装槽底面之间设置有吸水棉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层与第一蜂窝层均通过胶水与中间的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纵截面均呈倒梯形状,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顶面均呈锯齿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外壁四周角部设有倒圆角,所述盒体外壁四周的角部设置有与之形状相配的L形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包括橡胶缓冲垫本体和设置在橡胶缓冲垫本体内的缓冲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侧面上设置有卡孔,所述电池容纳盒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包括:
散热盖,所述散热盖内部设有凹腔,所述散热盖的顶部为散热罩,所述散热罩由多个散热片横纵编织成蜂窝形状制成,所述散热盖侧面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底部上设置有与卡孔相匹配的卡舌;
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盒体上部周侧,所述盖体的形状与散热盖的形状相互匹配,所述散热盖底部四角和盖体顶部四角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通孔,使用螺钉穿过对应设置的螺纹通孔将盖体连接在散热盖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包括:
电源线芯体,所述电源线芯体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电源线芯体一对侧边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三安装槽,所述电源线芯体另一对侧边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第四安装槽,所述电源线芯体由导热橡胶制成;
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在电源线芯体的中心,所述通风孔的横截面为长条形;
第一线芯,所述第一线芯设置在第三安装槽内;
第二线芯,所述第二线芯设置在第四安装槽内;
外包覆层,所述外包覆层将电源线芯体、第一线芯以及第二线芯均包裹在内,所述外包覆层由外到内依次为阻燃层、绝缘层、防水层、屏蔽层;
填充层,所述第一线芯、第二线芯与包覆层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填充层。
CN201920164692.1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 Active CN209822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4692.1U CN209822700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4692.1U CN209822700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2700U true CN209822700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2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4692.1U Active CN209822700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27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8425A (zh) * 2021-02-26 2021-05-25 中天鸿锂清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8425A (zh) * 2021-02-26 2021-05-25 中天鸿锂清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68975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组件
CN209822700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动座椅电源装置
CN207368170U (zh) 高寿命锂电池
CN206743709U (zh) 可拆卸型滤波器外壳
CN207282547U (zh) 整体化动力电池模块
CN103222022A (zh) 双电层电容器
CN213340564U (zh) 一种场馆用电池安装结构
CN210576085U (zh) 电池组件
CN207594752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4850566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储能装置
CN110571381A (zh) 电池组件
CN215731964U (zh) 一种小型电器用高散热充电锂电池
CN212113857U (zh) 一种防水防漏液锂电池组
CN211265667U (zh)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结构
CN21044361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模组
CN210092170U (zh) 一种6020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
CN215070205U (zh) 一种防潮防水的电池
CN217387405U (zh) 一种单模块充电方式的电动车锂电池
CN214957051U (zh) 基站用大容量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组
CN212306001U (zh) 电路板散热支架及电动滑板车
CN215008483U (zh) 一种锂电池壳体总成结构装置
CN214254584U (zh) 一种储能蓄电池用防水装置
CN221080215U (zh) 一种绝缘电池箱
CN217691416U (zh) 一种高强度电池防水散热结构
CN21816062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300 No. 16, Zhongxin Road, North printing industry bas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IC Faurecia Automotive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No. 16, Zhongxin Road, North printing industry bas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IC DASHI AUTOMOTIVE SYSTEM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