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3973U - 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13973U CN209813973U CN201920070299.6U CN201920070299U CN209813973U CN 209813973 U CN209813973 U CN 209813973U CN 201920070299 U CN201920070299 U CN 201920070299U CN 209813973 U CN209813973 U CN 2098139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brake
- module
- wire
- 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02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该系统由环境感知模块、驾驶员输入模块、车辆ECU模块、状态感知模块以及执行模块组成;该系统主要针对驾驶员操纵车辆紧急变道过程中的危险情况,辅助驾驶员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保证行驶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属于车辆主动安全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车辆的主动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动安全技术通过提前判断危险,在驾驶员反应之前对车辆进行干预来避免车辆事故的发生,保障生命安全。目前车辆的主动安全主要针对车辆本身的稳定性进行控制,现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包含制动防抱死系统,驱动防滑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这些系统均是通过对车辆自身状态参数的分析来控制车辆;此外,目前针对车辆的转向系统提出的主动转向控制技术,主动制动控制技术,也是仅针对车辆的自身稳定性进行控制。
据调查车辆在变道过程中,尤其是车速较快的情况下紧急变道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显著高于一般工况,其原因在于紧急变道工况一般是驾驶员在被动条件下被迫对车辆进行变道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很难即时准确的分析变道的安全性,同时对于绝大部分驾驶员来说也很难对车辆进行准确的操作,这两者因素导致了车辆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于周围车辆的碰撞,或者因为车辆失去稳定而发生侧滑,失去操纵能力。
近年来,结合车辆本身与驾驶员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成为了技术研究的热点,该项技术考虑驾驶员特性与车辆本身的特性提出控制方案以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目前,综合驾驶员操纵行为,周围车辆运动状态和车辆稳定性三方因素的线控辅助安全系统尚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驾驶员进行紧急变道的工况下准确即时的判断变道工况的危险度,提前于驾驶员做出干预的同时保证车辆操纵稳定,综合驾驶员操纵行为,周围车辆运动状态和车辆稳定性三方因素,为驾驶员变道安全提供辅助。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包括:环境感知模块、驾驶员输入模块、车辆ECU模块、状态感知模块和执行模块;
其中,环境感知模块包括安装于车身四周(车身前侧、后侧、左侧、右侧) 的四个毫米波雷达、安装于车身顶部的激光雷达、安装于车身顶部的摄像头,他们(环境感知模块)分别将所获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给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
驾驶员输入模块包括方向盘、连接方向盘的转向管柱、安装于转向管柱上的方向盘转角与转速传感器、制动踏板以及连接制动踏板的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与转速传感器和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分别将所获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给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以上术语均为本领域常规术语,如术语“转向管柱”参见GB/T5179-85汽车转向系术语和定义编号2.1.3;术语“制动踏板”参见文献:陈家瑞,汽车构造下册[M],2001;
状态感知模块包括将所获数据传输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的GPS惯性导航仪和与其配套的GPS天线,GPS惯性导航仪安装于车体内部,GPS天线安装于车身顶部;
车辆ECU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和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
执行模块包括制动分阀、为分阀提供液压的蓄能器、为蓄能器提供压力的液压泵、以及四个车轮;制动分阀、蓄能器、液压泵依次相连;每个车轮上均安装有制动器和制动盘;四个制动器和四个制动盘均分别与制动分阀的输出端相连;制动分阀接受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所发出控制信号进行工作。
本申请中,上述执行模块为本领域常规的线控执行模块或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如文献“张成利.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及其控制算法与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08.”中所公开的线控液压制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般中小型乘用车。
其次,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基于上述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控制方法,其包含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
环境感知模块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这三种不同的传感器将车辆周围的物体位置信息与运动状态信息传输给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首先通过传感器融合算法将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处理,区分出车辆周围的不同运动物体与车辆本身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相对运动关系;
上述术语“融合算法”为本领域常规算法,如参见文献“王俊娜,雷静.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应用综述[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5):78-79.”;
步骤2:
驾驶员输入模块的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与转速传感器通过采集方向盘转角信息与制动踏板位移信息并传输给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
步骤3:
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根据步骤2所得的驾驶员输入得到驾驶员变道意图,由此计算出未来时刻车辆的运动轨迹,同时,结合步骤1所得到的车辆周围的不同运动物体与车辆本身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相对运动关系计算得到驾驶员的变道操作是否有发生碰撞的危险;
如果判断没有危险,那么将驾驶员操作直接传输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并告知该模块不进行额外的制动操作;
如果判断有碰撞的危险,那么通过综合考虑车辆本身与周围物体的碰撞距离时间计算出合适的制动力,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
具体而言:
步骤3.1:
首先以车辆几何中心为原点,车辆前进方向为X轴,垂直于X轴过原点指向车辆前进方向左侧的方向为Y轴;将当前时刻环境感知模块获取的周围车辆与车辆本身的相对位置信息与相对运动信息在该坐标系中描述为 [Xi(t),Yi(t),Vxi(t),Vyi(t)],其中Xi(t)和Yi(t)分别为物体在车辆坐标系中所处的横纵坐标值,Vxi(t)和Vyi(t)分别为物体在车辆坐标系中沿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运动速度,下标i表示不同的物体编号;
步骤3.2:
由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获得当前时刻的驾驶员方向盘转角θsw(t)以及方向盘转速传感器获得驾驶员方向盘转速由GPS和惯性导航仪得到车辆当前纵向车速VX(t),横向车速VY(t)以及相对于车道线的航向角θLh(t),在平直道路上,车速较高时出现方向盘转速或转角过大的其情况,则判断驾驶员在进行紧急变道操作;
步骤3.3:
根据环境感知模块所测得的车辆间相对速度Vxi(t)通过滤波估计得到车辆间相对加速度值axi(t),
计算这些车辆与本车的碰撞预计时间TCi:
式中i∈{OF,CF,CR}其中OF表示为原车道前方车辆,CF为变道侧前方车辆, CR为变道侧后方车辆;
步骤3.4:
将驾驶员方向盘转角带入车辆动力学方程:
式中γ(t)为横摆角速度,β(t)为质心侧偏角,a为车辆质心到前轴距离,b为车辆质心到后轴距离,kf和kr分别为前后轮侧片刚度,n为转向系传动比,m为整车质量,Iz为整车绕过质心垂直与地面的z轴的转动惯量。
由式(2)得出车辆当前时刻的状态增量,由此计算出下一时刻的状态量:
同时利用所测得的方向盘转速计算出下一时刻的预测方向盘转角以及所预测的t+1时刻的状态值代入上述动力学方程,由此可以预测两个时刻后的车辆状态值和将所预测的两组状态值代入车辆运动学方程:
式(4)中Δt为时间间隔;
分别得到车辆相对于车道线的预测横向速度和预测纵向速度和由环境感知模块获得车辆当前相对车道线的位置 XL(t)和YL(t),并由预测的速度计算得到预测的位置和以及和和步骤3.5:
设定变道距离为YL,变道过程轨迹近似为以下函数:
式中坐标系以车道线所在直线为X轴。
将车辆当前相对车道线位置以及预测位置带入上式得到变道轨迹总的纵向距离,根据车辆当前车速计算得到车辆离开原车道所需要的时间估计值t1和车辆离开原车道并入变道侧车道所需要的总时间t2,当t1>TCOF-ts1时,系统判断需要进行制动干预,最小的制动强度zmin1需满足以下条件:
式中ts1表示安全时间阈值;
步骤3.6:
在考虑车辆与原车道车辆碰撞危险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与变道侧车辆的碰撞危险度,根据步骤3.4得出车辆相对于车道线的横向速度VLY,由此估计车辆离开原车道并入变道侧车道所需要的总时间t2,此时需要对变道侧其他车辆状态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表1车辆状态分类
表1中ts2和ts3是安全时间阈值。
步骤3.7:
对于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
a)对于禁止变道情况则对车辆采取禁止制动控制以最大程度减小碰撞带来的损害;
b)对于变道侧前方车辆无危险后方有车辆的情况根据步骤3.5中制动强度重新计算与后车的碰撞预计时间:
当TCCR>t2+ts3时判断无危险,按照步骤3.5中制动强度进行变道,当 TCCR<t2+ts3时按照禁止变道处理;
c)对于变道侧前方车辆车速较慢的情况需要首先计算避撞所需的制动强度zmin2,其满足以下条件:
然后得出所需制动强度为z=max(zmin1,zmin2);将该制动强度带入公式:
当TCCR>t2+ts3时判断无危险,按照式(9)计算所得制动强度进行变道,当TCCR<t2+ts3时按照禁止变道处理;
步骤3.8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将所得的控制结果传递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
步骤4:
状态感知模块的GPS惯性导航仪获取车辆本身的运动状态信息,并传输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
步骤5:
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通过接受步骤3中所述的制动力目标,以及由步骤 4所得到的车辆运动状态,结合车辆横向稳定性安全要求计算得到各车轮制动力控制分配策略,并将所得到的各车轮制动力控制目标传输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执行模块;
所述结合车辆横向稳定性安全要求计算得到各车轮制动力控制分配策略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驾驶员方向盘转角得到理想的横摆角速度值:
式中L为前后轴距;
2)计算得到横摆角速度偏差e=γd-γ,运用滑模控制算法计算得到主动横摆力矩控制量:
式中ε和k为滑模控制参数。
3)根据步骤3所获得的制动强度控制值以及踏板行程传感器得到的数值进行比较,则制动强度取两者中的较大值。同时,结合主动横摆力矩控制值,优化分配得到各车轮的制动力,优化分配的目标为:
式中i=[FL,FR,RL,RR]式表示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个车轮,Fxi表示车轮纵向力,Fyi表示车轮侧向力,μ表示路面附着系数,Fzi表示车轮垂直载荷。其中Fxi为优化变量满足以下限制
式中c表示车轮轮距;式中Fyi由轮胎魔术公式求得:
Fyi=D sin{C arctan[Bαi-E(Bαi-arctan Bαi)]} (14)
式中B、C、D和E为轮胎模型参数,αi为车轮侧偏角,其中前轮侧偏角后轮侧偏角
4)将所得的各轮制动力分配结果输出转换为阀体控制信号传输给执行模块。
步骤6:
执行模块根据所得到的制动力控制目标调动线控制动系统各元器件工作,为各车轮提供准确的制动力,为车辆在变道过程中的所遇到的危险情况提供安全辅助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控制动技术解除了驾驶员踏板和主动制动机构的耦合关系,综合了驾驶员输入、环境感知输入和车辆状态值三个重要部分,同时获取驾驶员输入和主动制动控制器的输入将制动信号传递给下层制动执行机构,对驾驶员紧急变道过程中不同的工况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控制方案,基于线控制动的方式提前对车辆进行制动干预,解决了驾驶员输入和主动制动输入之间的干扰,将损害消除或降到最小,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系统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是变道危险度判断与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车辆稳定性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中使用的车辆为奇瑞艾瑞泽5。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包括;环境感知模块、驾驶员输入模块、车辆ECU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执行模块;图1 中,A、B、C、D、E依次为环境感知模块、驾驶员输入模块、车辆ECU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执行模块;
其中,状态感知模块包括GPS惯性导航仪10及与其配套的GPS天线9(英国Oxts公司,RT2000-GPS/INS惯导组合系统);GPS惯性导航仪10固定在车体中,与之连接的GPS天线9安装于车身顶部以准确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状态参数,并将获取的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给车辆ECU模块;
环境感知模块包括激光雷达2,四个毫米波雷达1,摄像头3;激光雷达2 和摄像头3均固定安装在车身顶部,保证其有开阔的视野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四个毫米波雷达1分别安装于车身前部、两侧以及车身后部以获取车辆对应方向上的周围环境信息;环境感知模块将所获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给车辆ECU 模块(购自BISCH,型号:EDC 17CP14/5/p680);
驾驶员输入模块包括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7,方向盘转角与转速传感器5;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7安装于车辆制动踏板位置以测量制动踏板行程;方向盘转角与转速传感器5安装于车辆方向盘转向管柱上;驾驶员输入模块将所获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给车辆ECU模块;
车辆ECU模块包括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11和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12;
执行模块包括接受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12所发出控制信号进行工作的制动分阀13、为分阀提供液压的蓄能器14、为蓄能器提供压力的液压泵15、与分阀输出端相连安装于车轮18上的的制动器16和制动盘17。
所述状态感知模块通过GPS惯性导航仪10将所获数据传输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12;所述环境感知模块通过激光雷达2、四个毫米波雷达1、摄像头 3将所获数据传输给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11;所述驾驶员输入模块通过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7,方向盘转角传感器5将所获数据传输给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11;所述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11将所获数据处理后将计算结果传输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12;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12统合上述所获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制动分阀13。分阀将获取蓄能器14的压力根据所获得的控制信号分配到安装于各车轮的制动器16上,制动器将制动力作用在制动盘17上,使得车轮制动。
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上述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控制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
环境感知模块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这三种不同的传感器将车辆周围的物体位置信息与运动状态信息传输给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首先通过传感器融合算法将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处理,区分出车辆周围的不同运动物体与车辆本身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相对运动关系;
步骤2:
驾驶员输入模块的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与转速传感器通过采集方向盘转角信息与制动踏板位移信息并传输给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
步骤3:
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根据步骤2所得的驾驶员输入得到驾驶员变道意图,由此计算出未来时刻车辆的运动轨迹,同时,结合步骤1所得到的车辆周围的不同运动物体与车辆本身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相对运动关系计算得到驾驶员的变道操作是否有发生碰撞的危险;
如果判断没有危险,那么将驾驶员操作直接传输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并告知该模块不进行额外的制动操作;
如果判断有碰撞的危险,那么通过综合考虑车辆本身与周围物体的碰撞距离时间计算出合适的制动力,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本步骤变道危险度判别与控制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具体而言:
步骤3.1:
首先以车辆几何中心为原点,车辆前进方向为X轴,垂直于X轴过原点指向车辆前进方向左侧的方向为Y轴;将当前时刻环境感知模块获取的周围车辆与车辆本身的相对位置信息与相对运动信息在该坐标系中描述为 [Xi(t),Yi(t),Vxi(t),Vyi(t)],其中Xi(t)和Yi(t)分别为物体在车辆坐标系中所处的横纵坐标值,Vxi(t)和Vyi(t)分别为物体在车辆坐标系中沿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运动速度,下标i表示不同的物体编号;
步骤3.2:
由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获得当前时刻的驾驶员方向盘转角θsw(t)以及方向盘转速传感器获得驾驶员方向盘转速由GPS和惯性导航仪得到车辆当前纵向车速VX(t),横向车速VY(t)以及相对于车道线的航向角θLh(t),在平直道路上,车速较高时出现方向盘转速或转角过大的其情况,则判断驾驶员在进行紧急变道操作;
本实施例具体控制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变道危险度判别与控制,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3.3:
根据环境感知模块所测得的车辆间相对速度Vxi(t)通过滤波估计得到车辆间相对加速度值axi(t),
本实施例中,1)首先根据状态感知模块以及驾驶员输入模块获取的当前车速60km/h,航向角0°,方向盘转角10°和方向盘转速45°/s,由此判断出驾驶员进行紧急变道操纵;2)其次,环境感知模块实时获取车辆周边物体的运动信息,将所测到的周围车辆分类为同车道前方车辆OF,变道侧车道前方车辆CF 与变道车道后方车辆CR,并获取其与本车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相对运动关系 [Xi(t),Yi(t),Vxi(t),Vyi(t)],其中Xi(t)和Yi(t)分别为物体在车辆坐标系中所处的横纵坐标值,Vxi(t)和Vyi(t)分别为物体在车辆坐标系中沿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运动速度,i∈{OF,CF,CR}。根据所测得的车辆间相对速度Vxi(t)通过滤波估计得到车辆间相对加速度值axi(t)。利用以下公式计算碰撞预计时间TCi:
式中i∈{OF,CF,CR}其中OF表示为原车道前方车辆,CF为变道侧前方车辆, CR为变道侧后方车辆;
计算得到TCOF为2s,TCCF为8s,TCRF为20s。
步骤3.4:
将驾驶员方向盘输入以及车辆运动状态信息代入车辆动力学公式:
式中γ(t)为横摆角速度,β(t)为质心侧偏角,a为车辆质心到前轴距离,b为车辆质心到后轴距离,kf和kr分别为前后轮侧片刚度,n为转向系传动比,m为整车质量,Iz为整车绕过质心垂直与地面的z轴的转动惯量。
由上式得出车辆当前时刻的状态增量,由此计算出下一时刻的状态量:
同时利用所测得的方向盘转速计算出下一时刻的预测方向盘转角以及所预测的t+1时刻的状态值代入上述动力学方程,由此可以预测两个时刻后的车辆状态值和将所预测的两组状态值代入车辆运动学方程:
式中Δt为时间间隔;
分别得到车辆相对于车道线的预测横向速度和预测纵向速度和由环境感知模块获得车辆当前相对车道线的位置 XL(t)和YL(t),并由预测的速度计算得到预测的位置和以及和和
4)设定变道距离为YL为4m,变道过程轨迹近似为以下函数:
式中坐标系以车道线所在直线为X轴。
将车辆当前相对车道线位置以及预测位置带入上式得到变道轨迹总的纵向距离,根据车辆当前车速计算得到车辆离开原车道所需要的时间估计值t1为1s 车辆离开原车道并入变道侧车道所需要的总时间t2为2s。
步骤3.5:
设定变道距离为YL,变道过程轨迹近似为以下函数:
式中坐标系以车道线所在直线为X轴;
将车辆当前相对车道线位置以及预测位置带入上式得到变道轨迹总的纵向距离,根据车辆当前车速计算得到车辆离开原车道所需要的时间估计值t1和车辆离开原车道并入变道侧车道所需要的总时间t2;设定安全时间阈值ts1为2s,因为 t1>TCOF-ts1所以系统判断有碰撞危险需要制动干预,最小的制动强度zmin1需满足以下条件:
计算得到合适的制动强度为0.5。
步骤3.6:
在考虑车辆与原车道车辆碰撞危险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与变道侧车辆的碰撞危险度,根据步骤3.4得出车辆相对于车道线的横向速度VLY,由此估计车辆离开原车道并入变道侧车道所需要的总时间t2,此时需要对变道侧其他车辆状态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表1车辆状态分类
表1中ts2和ts3是安全时间阈值。
本实施例中,由于,TCCF>t2+ts3,因此与变道测车辆车辆没有碰撞危险。
步骤3.8
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将所得的控制结果传递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本实施例中,即将计算所得的制动强度0.5,带入碰撞预计时间公式得到 TCCR>t2+ts3,因此变道侧方来车没有碰撞威胁允许变道,由完成变道危险度判别与制动干预控制值。
步骤4:
状态感知模块的GPS惯性导航仪获取车辆本身的运动状态信息,并传输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
步骤5:
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通过接受步骤3中所述的制动力目标,以及由步骤 4所得到的车辆运动状态,结合车辆横向稳定性安全要求计算得到各车轮制动力控制分配策略,并将所得到的各车轮制动力控制目标传输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执行模块;稳定性控制流程如图3所示,由以下步骤组成
1)根据驾驶员方向盘转角得到理想的横摆角速度值:
式中L为前后轴距;
2)计算得到横摆角速度偏差e=γd-γ,运用滑模控制算法计算得到主动横摆力矩控制量:
式中ε和k为滑模控制参数。
3)根据步骤3所获得的制动强度控制值以及踏板行程传感器得到的数值进行比较,则制动强度取两者中的较大值。同时,结合主动横摆力矩控制值,优化分配得到各车轮的制动力,优化分配的目标为:
式中i=[FL,FR,RL,RR]式表示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个车轮,Fxi表示车轮纵向力,Fyi表示车轮侧向力,μ表示路面附着系数,Fzi表示车轮垂直载荷。其中Fxi为优化变量满足以下限制
式中c表示车轮轮距;式中Fyi由轮胎魔术公式求得:
Fyi=D sin{C arctan[Bαi-E(Bαi-arctan Bαi)]} (14)
式中B、C、D和E为轮胎模型参数,αi为车轮侧偏角,其中前轮侧偏角后轮侧偏角
本实施例中,计算得到左前轮制动力占总制动力的25%,左后轮40%,右前轮10%,右后轮25%。
4)将所得的各轮制动力分配结果转换为阀体控制信号输出给执行模块。至此完成一个控制周期的工作开始下一个控制周期。
步骤6:
执行模块根据所得到的制动力控制目标调动线控制动系统各元器件工作,为各车轮提供准确的制动力,为车辆在变道过程中的所遇到的危险情况提供安全辅助功能。
执行模块包括接受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12所发出控制信号进行工作的制动分阀13、为分阀提供液压的蓄能器14、为蓄能器提供压力的液压泵15、与分阀输出端相连安装于车轮18上的的制动器16和制动盘17分阀将获取蓄能器14 的压力根据所获得的控制信号分配到安装于各车轮的制动器16上,制动器将制动力作用在制动盘17上使得车轮制动。
Claims (5)
1.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感知模块、驾驶员输入模块、车辆ECU模块、状态感知模块和执行模块;
其中,环境感知模块包括安装于激光雷达(2)、摄像头(3)、以及至少一个毫米波雷达(1);激光雷达(2)、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1)分别将获数据传输给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11);
驾驶员输入模块包括方向盘(6)、连接方向盘的转向管柱(5)、安装于转向管柱上的方向盘转角与转速传感器(4)、制动踏板(8)以及连接制动踏板的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7),方向盘转角与转速传感器(4)和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7)分别将所获数据传输给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11);
状态感知模块包括GPS惯性导航仪(10)及与其配套的GPS天线(9);状态感知模块将所获数据传输给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12);
车辆ECU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碰撞危险度分析模块(11)和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GPS惯性导航仪(10)固定于车体内部,GPS天线(9)安装于车身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2)和摄像头(3)均分别安装于车身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包括四个毫米波雷达(1),分别安装于车身前部、后部、左侧及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制动分阀(13)、蓄能器(14)、液压泵(15)和车轮(18);制动分阀(13)、蓄能器(14)、液压泵(15)依次连接;制动器(16)和制动盘(17)安装于车轮(18)上,制动器(16)和制动盘(17)分别与制动分阀(13)连接;制动分阀(13)接收线控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12)发出控制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70299.6U CN209813973U (zh) | 2019-01-16 | 2019-01-16 | 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70299.6U CN209813973U (zh) | 2019-01-16 | 2019-01-16 | 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13973U true CN209813973U (zh) | 2019-12-20 |
Family
ID=68871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70299.6U Active CN209813973U (zh) | 2019-01-16 | 2019-01-16 | 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1397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4709A (zh) * | 2019-01-16 | 2019-05-2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231950A (zh) * | 2020-03-05 | 2020-06-05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规划车辆变道路径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2019
- 2019-01-16 CN CN201920070299.6U patent/CN2098139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4709A (zh) * | 2019-01-16 | 2019-05-2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231950A (zh) * | 2020-03-05 | 2020-06-05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规划车辆变道路径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55046B (zh) | 自动紧急制动分级控制方法与系统 | |
CN110614998B (zh) | 一种激进型辅助驾驶弯道避障换道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 | |
CN109774709B (zh) | 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891890B (zh) | 一种汽车主动防撞系统 | |
US9845109B2 (en) | Continuous estimation of surface friction coefficient based on EPS and vehicle models | |
CN105844967B (zh) | 基于车车通信的车辆碰撞预警及主动控制方法 | |
CN109131312B (zh) | 一种智能电动汽车acc/esc集成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5667509A (zh) | 一种用于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弯道控制系统及方法 | |
US20130338878A1 (en) | Safety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otor Vehicle | |
CN109334564B (zh) | 一种防碰撞的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 | |
US20130226409A1 (en) | Driving support apparatus and driving support method | |
CN113942498B (zh) | 碰撞躲避辅助装置 | |
CN105644557A (zh) | 考虑驾驶员避撞意图的制动和转向辅助系统及方法 | |
CN113942499B (zh) | 碰撞躲避辅助装置 | |
CN103802829A (zh) | 车辆的避免碰撞控制方法及实现其的避免碰撞装置 | |
CN110723142B (zh) | 一种智能汽车紧急避撞控制方法 | |
US20200039515A1 (en) | Preceding-vehicle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 |
CN106004873A (zh) | 一种基于v2x车联网的汽车弯道避撞与稳定性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 |
CN110723141A (zh) | 一种车辆主动避撞系统及其避撞方式切换方法 | |
CN112406820B (zh) | 多车道增强型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方法 | |
CN113071482B (zh) | 一种基于通行时间区间的智能车辆防碰撞方法 | |
WO2024146195A1 (zh) | 一种用于电子导向胶轮车的自动驾驶系统 | |
CN111845770B (zh) | 用于识别车辆的拖挂车的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9813973U (zh) | 一种紧急变道工况下车辆线控制动辅助安全系统 | |
CN112298173B (zh) | 一种面向智能驾驶的车辆安全行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