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8498U - 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8498U
CN209808498U CN201822100990.2U CN201822100990U CN209808498U CN 209808498 U CN209808498 U CN 209808498U CN 201822100990 U CN201822100990 U CN 201822100990U CN 209808498 U CN209808498 U CN 209808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lantoaxial
atlas
section
fixing plate
a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009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伟
林俊育
李若瑶
蒋晖
程勇泉
朱青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21009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8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8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8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包括可分离的两个部分:寰枕固定部、枢椎固定部;所述寰枕固定部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部分:寰枕固定板,对应于人体寰枕部位;以及向后方延续的球轴结构;所述枢椎固定部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部分:枢椎固定板,对应于人体枢椎部位;以及向后方延续的底座结构;其中,所述球轴结构与所述底座结构相互接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能一期行颈前路颅颈固定,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更为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还能使患者术后保留更大的颈椎活动度,允许患者术后颈椎做前屈、后伸、侧弯运动以及不受限的轴向旋转,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Description

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临床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人工关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各种类型的颅脊交界疾患较为常见。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因此治疗上较为棘手,是脊柱外科治疗上的难点。而对于严重的颅底凹陷伴寰椎枕骨化、严重的寰枢椎脱位、齿突上移进入枕骨大孔等各种病因导致脊髓腹侧受压时,往往需要先经颈前路或经口松解复位或直接切除增生的肉芽组织、瘢痕和骨痂等各种直接致压物,间接或直接地解除脊髓腹侧的压迫因素,完成延脊髓的减压手术,然后再把患者翻过来经颈后路行颅颈固定重建枕寰枢关节的稳定性。而对于这类患者,手术时如果能一期经颈前路或经口松解复位、减压并行颅颈固定融合,将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另外,目前大部分的颅颈固定装置尚不能很好地提高患者术后的颈椎活动度,尤其是建立在寰枢关节基础上的轴向旋转运动。如果能增加术后的颈椎运动范围,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前期设计了专门的经颈前路颅颈固定的内固定装置以及另一种改进的颈前路颅颈固定装置,现将装置进一步加以改进,以增加其活动度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它是一种改进的专用于经颈前路颅颈固定(斜坡至颈2椎体)的固定装置,可以达到比现有其他颈前路固定装置活动度更大、更为稳定可靠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寰枕固定部、枢椎固定部。所述寰枕固定部为一体成型的两个结构,包括:前方的寰枕固定板,以及后方延续的球轴结构。所述寰枕固定板分为斜坡段和寰椎段,所述寰枕固定板斜坡段是倾斜的,与所述寰枕固定板寰椎段形成一定的角度,以致使所述寰枕固定板斜坡段适合贴紧人体颈前路斜坡,所述寰枕固定板寰椎段是水平、弧形的,向两侧延伸形成分叉,固定于人体颈1椎体;所述寰枕固定板寰椎段正后方延续为1个球轴结构,所述球轴结构分为头段和尾段,所述球轴结构头段为实体圆柱,延续于所述寰枕固定板寰椎段正后方,所述球轴结构尾段为光滑球体,延续于所述球轴结构头段。所述枢椎固定部为一体成型的两个结构,包括:前方的枢椎固定板,以及后方延续的底座结构。所述枢椎固定板分为连接段、倾斜段和水平段,固定于人体颈2椎体;所述底座结构延续于所述枢椎固定板连接段正后方,所述底座结构头端为凹陷的球窝接头,以致所述球轴结构尾段的球体与所述底座结构头端的球窝接头紧密接合,所述底座结构尾端圆周为锯齿状,使所述底座结构更好地固定于人体颈2椎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寰枕固定部的寰枕固定板斜坡段与寰枕固定板寰椎段之间的角度是114°至148°。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寰枕固定部的寰枕固定板斜坡段均匀设置三个螺孔,成三角形排列,以致能使螺钉通过所述螺孔将所述寰枕固定部固定于颈前路斜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寰枕固定部的寰枕固定板寰椎段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螺孔,以致能使螺钉通过所述侧螺孔将所述寰枕固定部固定于寰椎左、右侧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寰枕固定部的球轴结构头段为实体圆柱,延续于所述寰枕固定板寰椎段正后方,所述球轴结构尾段为高度打磨的光滑球体,所述球体与所述枢椎固定部的底座结构头端的球窝接头紧密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枢椎固定部的底座结构为实体柱体,头端为凹陷的光滑的球窝接头,以致所述球轴结构尾段的球体与所述底座结构头端的球窝接头紧密接合,因此所述寰枕固定部与所述枢椎固定部相连接,适合贴紧人体椎体,并提供较好的颈椎活动度,所述球窝接头处包裹2/3的所述球体,确保所述球体在各个方向运动时不发生脱位;所述底座结构的尾端圆周为锯齿状,使所述底座结构更好地固定于人体颈2椎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枢椎固定部的枢椎固定板水平段的尾端开放,两侧设置4个成对排列的螺孔,以致能使螺钉通过所述4个成对排列的螺孔将所述枢椎固定部固定于颈2椎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枢椎固定部枢椎固定板连接段与所述枢椎固定板倾斜段成145°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是专门的经颈前路颅颈固定(斜坡至颈2椎体)的固定装置,较以往使用的固定装置,有更好的活动度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一期行颈前路颅颈固定,患者术中经前路松解减压后而不再需翻身再行后路颅颈固定,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更为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使患者术后保留更大的颈椎活动度,允许患者术后颈椎做15°以内的前屈、后伸、侧弯运动以及不受限的轴向旋转,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安装后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安装后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寰枕固定部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寰枕固定部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寰枕固定部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枢椎固定部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枢椎固定部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枢椎固定部的后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枢椎固定部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球轴结构与底座结构连接后的矢状剖面图。
附图标记:
1、2、3:寰枕固定部寰枕固定板斜坡段的螺孔;4、5:寰枕固定部寰枕固定板寰椎段两侧的螺孔;6、7、8、9:枢椎固定部枢椎固定板水平段的螺孔;10:寰枕固定部;11:枢椎固定部;12:球轴结构;13:底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制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由寰枕固定部10与枢椎固定部11组成。寰枕固定部的球轴结构12与枢椎固定部的底座结构13紧密接合,使寰枕固定部与枢椎固定部相连接,贴紧人体椎体,并提供较好的颈椎活动度。寰枕固定部10的寰枕固定板斜坡段与寰枕固定板寰椎段形成一定的角度以致使所述寰枕固定部适合贴紧人体颈前路斜坡。优选地,寰枕固定部10的寰枕固定板斜坡段与寰枕固定板寰椎段之间的角度是114°至148°,枢椎固定部11的球窝接头处包裹2/3的寰枕固定部的球体。
如图5至图7所示,寰枕固定部10的寰枕固定板斜坡段均匀设置三个螺孔1、2和3,这些螺孔成三角形排列,以致能使螺钉通过这些螺孔将寰枕固定部10固定于颈前路斜坡。寰枕固定部10的寰枕固定板寰椎段的每一侧分别设置一个侧螺孔4和5,以致能使螺钉通过这些侧螺孔将寰枕固定部10翼板固定于寰椎左、右侧块。
如图8至图11所示,枢椎固定部11的枢椎固定板水平段设置4个成对螺孔6、7、8、9,以致能使螺钉通过这些螺孔将枢椎固定部11固定于颈2椎体。
如图12所示,球轴结构12的头段为圆柱,尾段延续为光滑球体。底座结构13为实体柱体,头端为凹陷的光滑的球窝接头,使球轴结构尾段的球体与底座结构头端的球窝接头紧密接合,球窝接头处包裹2/3的球体,使寰枕固定部与枢椎固定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可以用板或类似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所有螺孔的设置都允许螺钉的钉道在正交方向上有15°以内的调整范围,在各个方向的锥形轨迹上有30°以内的调整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具体尺寸是因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具体设计。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以下尺寸来制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寰枕固定部的寰枕固定板斜坡段长为15mm,最宽处为20mm,均匀设置三个螺孔,成三角形排列,由螺钉1、2、3固定于斜坡。寰枕固定部的寰枕固定板寰椎段的颈段宽15mm,高10mm。寰枕固定部的寰枕固定板寰椎段为水平、弧形,宽40mm,高6mm,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螺孔,螺钉4、5固定于寰椎左右侧块,左右两侧螺孔中心间距32mm。寰枕固定板寰椎段正后方延续为球轴结构,球轴结构头段圆柱直径6mm,高6mm,尾段延续的球体直径6mm。枢椎固定部的枢椎固定板连接段宽7mm,高6mm,枢椎固定板倾斜段上宽7mm,下宽7mm,高5mm,枢椎固定板枢椎段的水平段上宽35mm,下宽25mm,高15mm,枢椎固定板枢椎水平段设置4个成对螺孔,螺钉6、7、8和9固定于颈2椎体。枢椎固定部的底座结构外直径7mm,高6mm,头端凹陷的球窝接头内直径6mm,可包裹2/3的球体。寰枕固定板斜坡段和寰枕固定板寰椎段成125°角。枢椎固定部枢椎固定板连接段与枢椎固定板倾斜段成145°角,枢椎固定部枢椎固定板倾斜段与枢椎固定板水平段成145°角。枢椎固定部底座结构的球窝接头处包裹2/3的寰枕固定部球轴结构的球体。固定装置厚度为1.6mm。螺钉直径为3.5mm。
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的应用
以下是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用于临床应用的实施例。
如图3、4所示,上颈椎病变的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经麻醉成功后,消毒颈部手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
经口咽入路,暴露颈椎体,透视定位,切除C1前弓和C2齿状突体并复位。对斜坡螺钉、寰椎侧块螺钉和颈2椎体螺钉的入口点进行测定。使用克氏针(直径为1.0mm)在预定的进钉点钻一个孔。用直径2.5毫米的钻头钻出螺纹,接着用直径3.5毫米手力螺丝刀扩孔。测量螺丝的长度后,寰枕固定部寰枕固定板斜坡段三个螺孔1、2和3,成三角形排列,由螺钉固定于斜坡。寰枕固定部球轴结构尾段的球体与枢椎固定部底座结构头端的球窝接头已紧密接合,使寰枕固定部与枢椎固定部相连接。枢椎固定部枢椎固定板的水平段设置4个成对螺孔6、7、8、9,由螺钉固定于颈2椎体。寰枕固定部寰枕固定板的寰椎段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螺孔4和5,由寰枕关节螺钉固定于寰椎左、右侧块。
C臂确认内固定在位,颈椎序列良好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后,查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口咽部粘膜下组织及粘膜。

Claims (9)

1.一种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可分离的两个部分:
寰枕固定部、枢椎固定部;
所述寰枕固定部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部分:寰枕固定板,对应于人体寰枕部位;以及向后方延续的球轴结构;
所述枢椎固定部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部分:枢椎固定板,对应于人体枢椎部位;以及向后方延续的底座结构;
其中,所述球轴结构与所述底座结构相互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寰枕固定板包括斜坡段与寰椎段,相互形成114°至148°的角度,以致使所述寰枕固定板斜坡段适合贴紧人体颈前路斜坡;所述寰枕固定板寰椎段是水平、弧形的,向两侧延伸形成分叉,固定于人体颈1椎体;所述枢椎固定板分为连接段、倾斜段和水平段,固定于人体颈2椎体;所述底座结构延续于所述枢椎固定板连接段正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寰枕固定板寰椎段的正后方延续为球轴结构,所述球轴结构分为头段和尾段;所述球轴结构的头段为实体圆柱,延续于所述寰枕固定板寰椎段正后方,对应于人体寰椎前弓切除部分;所述球轴结构的尾段为光滑球体,延续于所述球轴结构头段;所述底座结构头端为凹陷的球窝接头,以致所述球轴结构尾段的球体与所述底座结构头端的球窝接头紧密接合,使所述底座结构适合固定于人体颈2椎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窝接头包裹2/3的所述光滑球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尾端圆周为锯齿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寰枕固定部的寰枕固定板斜坡段均匀设置三个螺孔,成三角形排列,以致能使螺钉通过所述螺孔将所述寰枕固定部固定于颈前路斜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寰枕固定部的寰枕固定板寰椎段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螺孔,以致能使螺钉通过所述侧螺孔将所述寰枕固定部固定于寰椎左、右侧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椎固定部的枢椎固定板水平段的尾端开放,两侧设置4个成对排列的螺孔,以致能使螺钉通过所述4个成对排列的螺孔将所述枢椎固定部固定于颈2椎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椎固定部枢椎固定板连接段与所述枢椎固定板倾斜段成145°角。
CN201822100990.2U 2018-12-14 2018-12-14 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Active CN209808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00990.2U CN209808498U (zh) 2018-12-14 2018-12-14 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00990.2U CN209808498U (zh) 2018-12-14 2018-12-14 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8498U true CN209808498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9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00990.2U Active CN209808498U (zh) 2018-12-14 2018-12-14 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84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0981A1 (en) * 2022-07-08 2024-01-11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Atlantoaxial prosthetic join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0981A1 (en) * 2022-07-08 2024-01-11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Atlantoaxial prosthetic joi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81630A1 (en) Articulating spinal rod system
RU2477096C2 (ru) Гибкое скользящее динамическое имплантируем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борочной стабилизации и коррекции деформаций и нестабильности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WO2018006428A1 (zh) 骶骨修复体
JPS6247539B2 (zh)
US20090171463A1 (en) Arthrodesis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atient with an arthrodesis
CN209808498U (zh) 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CN108888327B (zh) 一种弹性撑开脊柱生长棒系统
CN209404914U (zh) 后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CN214387784U (zh) 一种骨科手术中使用的替换舟骨
CN201453419U (zh) 框架式人工椎体
RU2312633C2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застарелых вывихов плеча
CN210301308U (zh) 一种可调式自稳定性腰骶段人工椎体
ES2778573B2 (es) Protesis parcial para el hueso escafoides
CN216167777U (zh) 颈前路枕骨髁固定装置
CN112137766A (zh) 一种骨科手术中使用的替换舟骨
CN206167021U (zh) 股骨颈骨折植骨器
CN201542728U (zh) 一种后路寰枢椎非融合性内固定器
CN117084832B (zh) 一种脊柱小关节假体
JP7404477B2 (ja) 環軸椎外側塊関節置換プロテーゼ
CN105213073B (zh) 后方人工寰齿关节
CN219374878U (zh) 一种适用于固定骨盆骨折的锁定弹性髓内钉
CN112998917B (zh) 下颈椎侧块假体
CN215228851U (zh) 一种口腔颌面骨缺损修复支架
CN114999293B (zh) 颅底凹陷模型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20230263637A1 (en) Joint implant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