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7363U - 智能笔盒 - Google Patents

智能笔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7363U
CN209807363U CN201822005665.8U CN201822005665U CN209807363U CN 209807363 U CN209807363 U CN 209807363U CN 201822005665 U CN201822005665 U CN 201822005665U CN 209807363 U CN209807363 U CN 209807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intelligent pen
box
usb plug
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56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涛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ongt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enxue Intelligence 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enxue Intelligence 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enxue Intelligence Dat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56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7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7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7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笔盒,用于智能笔充电,所述智能笔的一端设有充电接口,所述智能笔盒包括:盒体,具有容腔和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主控板,容纳于所述容腔,所述主控板设有供电模块;及磁吸USB插头,容纳于所述容腔并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磁吸USB插头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智能笔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容腔内,且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磁吸USB插头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磁吸USB插头给智能笔充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无线充电的智能笔盒。

Description

智能笔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文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笔盒。
背景技术
智能笔是可以比手指或其他迟钝的输入设备更适合于精准任务,例如绘图、书写、选择图标等,智能笔可包括发送/接收设备和/或以其他方式能够执行活动功能来与计算设备交互。目前,现有的智能笔配备有用于充电的笔盒,智能笔安装于笔盒,笔盒通过数据线与外部设备的USB接口连接进行充电,而智能笔也可以直接通过专用的数据线与计算设备的USB接口连接进行充电,为此,丢失或者没有数据线的情况下将无法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笔盒,旨在提供一种实现无线充电的智能笔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笔盒,包括:
盒体,具有容腔和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
主控板,容纳于所述容腔,所述主控板设有供电模块;及
磁吸USB插头,容纳于所述容腔并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磁吸USB 插头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
所述智能笔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容腔内,且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磁吸 USB插头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磁吸USB插头给智能笔充电。
优选地,所述智能笔盒还包括容纳于所述容腔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将所述容腔分割为收容空间和容纳空间,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磁吸USB插头设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主控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盒体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凹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连通槽,所述智能笔盒还包括可滑动地设于所述连通槽的顶出开关,所述顶出开关设有延伸至收容空间的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磁吸USB插头间隔设置,所述顶出开关在所述连通槽内滑动时,所述顶块用于将所述智能笔推出所述收容空间。
优选地,所述顶出开关包括顶出键和复位弹簧,所述顶出键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连通槽,所述顶出键设有朝向所述开口方向的所述顶块,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顶出键与所述连通槽的底壁之间,所述顶块与所述复位弹簧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所述支撑架、及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有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的一端口与所述开口的周缘连接,所述滑动通道的另一端口与所述磁吸USB插头相对设置,所述智能笔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滑动通道内,并沿所述滑动通道滑动,以使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磁吸USB插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邻近所述开口凹设有连通所述开口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所述智能笔周缘的凸起部分。
优选地,所述盒体设有连通所述滑动通道的展示口,所述智能笔盒还包括盖合所述展示口的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便于用户观察滑动通道内的所述智能笔的充电状态。
优选地,所述智能笔盒还包括设于盒体上的显示屏,所述主控板还设有主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智能笔和/或者服务器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盒体呈三棱柱状结构,所述盒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呈夹角设置的第二侧面,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展示口贯穿所述第二侧面。
优选地,定义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角度为a,40°≤a≤70°;
且/或,所述主控板还设有PMU模块和充放电装置,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充放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充放电装置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给所述供电模块充电和所述主控制器供电,所述PMU模块用于识别电源负载自动开机;
且/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4G模块;
且/或,所述主控板还设有DDR存储器和EMMC存储器;
且/或,所述主控板还设有耳机接口、LCD接口、及HDMI接口,所述耳机接口、所述LCD接口、及所述HDMI接口均贯穿所述盒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盒体具有容腔和连通容腔的开口,主控板设有供电模块,磁吸USB插头与供电模块电连接,智能笔通过开口插入容腔内,且充电接口与磁吸USB插头连接,以使供电模块通过磁吸USB插头给智能笔充电,有效实现磁吸充电,无需而外的电源线或者数据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笔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笔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笔盒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智能笔盒的左视图;
图5为图1中的智能笔盒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笔盒。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智能笔盒包括:
盒体10,具有容腔和连通容腔的开口151;
主控板20,容纳于容腔,主控板20设有供电模块;及
磁吸USB插头30,容纳于容腔并与开口151相对设置,磁吸USB插头 30与供电模块电连接;
智能笔60通过开口151插入容腔内,且充电接口61与磁吸USB插头30 连接,以使供电模块通过磁吸USB插头30给智能笔60充电。
智能笔60的写字端套设有笔帽,开口151的大小与智能笔60的笔帽宽度匹配设置,智能笔60穿过开口151可完全进入容腔内,有效收容并保护智能笔60;磁吸USB插头30可为Type-A插头、Type-B插头、或者Type-C插头,本实施例中,磁吸USB插头30优选为Type-C插头,有利于提高传输速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盒体10具有容腔和连通容腔的开口151,主控板20设有供电模块,磁吸USB插头30与供电模块电连接,智能笔60通过开口 151插入容腔内,磁吸USB插头30插入充电接口61,以使供电模块通过磁吸USB 插头30,有效实现磁吸充电,无需而外的电源线或者数据线。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智能笔盒还包括容纳于容腔的支撑架40,支撑架40 将容腔分割为收容空间和容纳空间101,开口151连通收容空间,磁吸USB 插头30设于支撑架40远离开口151的一端,并位于收容空间内,主控板20 位于容纳空间101内。
可以理解的,支撑架40用于支撑或者放置智能笔60,智能笔60通过开口151进入收容空间,并沿着支撑架40朝向磁吸USB插头30滑动,直至充电接口61与磁吸USB插头30连接,使得供电模块通过磁吸USB插头30给智能笔60充电,一方面有效引导智能笔60的充电接口61与磁吸USB插头30连接,另一方面便于拆装,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智能笔60充电前后拔插的便利性,本实施例盒体10背离开口 151的一侧凹设有与收容空间连通的连通槽141,智能笔盒还包括可滑动地设于连通槽141的顶出开关51,顶出开关51设有延伸至收容空间的顶块512,顶块512与磁吸USB插头30间隔设置,顶出开关51在连通槽141内滑动时,顶块512用于将智能笔60推出收容空间。
顶出开关51起推动作用,顶出开关51的形状和结构不限,能使智能笔 60推出收容空间的任意形状和结构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连通槽141在收容顶出开关51时,具有一定的滑动幅度,顶出开关51 向连通槽141的槽口或底壁滑动,因此顶出开关51滑动幅度就是推出智能笔 60的推出长度,有效方便使用。
具体地,顶出开关51包括顶出键511和复位弹簧,顶出键511可滑动地容纳于连通槽141,顶出键511设有朝向开口151方向的顶块512,复位弹簧设于顶出键511与连通槽141的底壁之间,顶块512与复位弹簧间隔设置。
顶出键511和顶块512为一体注塑成型,有利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连通槽141的底壁,另一端抵接于顶出键511,当用户按下顶出键511时,顶出键511带动顶块512朝向开口151方向移动,使得顶出键511挤压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产生反弹力,在用户松开顶出键511时,复位弹簧的反弹力将推动顶出键511返回初始位,实现按键自动复位功能。
优选地,本实施例支撑架40位于收容空间的一侧设有限位块,限位块、支撑架40、盒体10围合形成有滑动通道41,滑动通道41的一端口与开口151 的周缘连接,滑动通道41的另一端口与磁吸USB插头30相对设置,智能笔 60通过开口151插入滑动通道41内,并沿滑动通道41滑动,以使充电接口 61与磁吸USB插头30连接。
限位块与支撑架40的相对面分别设有卡扣和卡槽,限位块与支撑架40 通过卡扣嵌入卡槽进行卡扣连接,便于安装,滑动通道41的长度和宽度与智能笔60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在智能笔60插入滑动通道41时,智能笔60将沿着滑动通道41朝向磁吸USB插头30滑动,直至充电接口61与磁吸USB 插头30连接,有效固定智能笔60,避免智能笔60摇晃,造成充电接口61无法与磁吸USB插头30对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支撑架40邻近开口151凹设有连通开口151的限位槽,限位槽用于限制智能笔60周缘的凸起部分。
可以理解的,限位槽起限位作用,限位槽的形状和结构不限,能使智能笔60周缘的凸起部分可滑动地抵接于限位槽的槽壁的任意形状和结构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智能笔60通过开口151插入滑动通道41时,智能笔60周缘的凸起部分沿着限位槽可滑动地插入,使得充电接口61和磁吸USB插头30相互接近直至连接,有效限制智能笔60转动,避免充电接口61相对于磁吸USB插头 30出现偏差。
本实施例盒体10设有连通滑动通道41的展示口131,智能笔盒还包括盖合展示口131的透明板16,透明板16便于用户观察滑动通道41内的智能笔 60的充电状态。可以理解的,智能笔60在充电过程中将显示充电状态,用户可透过透明板16观看滑动通道41内的智能笔60所显示的充电状态。
优选地,本实施例智能笔盒还包括设于盒体10上的显示屏52,主控板 20还设有主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显示屏52与主控板20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主控制器与智能笔60和/或者服务器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4G模块23,主控制器可通过WIFI模块与智能笔60和/或者服务器通信连接,有效接收智能笔60 传输过来的数据,将智能笔60所书写的笔迹还原显示到屏幕上;当智能笔60 的充电接口61与磁吸USB插头30连接,供电模块通过磁吸USB插头30给智能笔60充电,有效在充电的同时连接主控制器,利用充电的时间传输离线数据。
主控板20上还设有SIM卡插槽,用户往SIM卡插槽插入SIM卡,触发 4G模块23连接4G网络,能保证4G模块23快速的连接4G网络,保证无线通信的正常连接,通过4G网络将数据上传到后台服务器,以便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共享。
本实施例中,主控板20还设有DDR存储器和EMMC存储器26,可以理解的,DDR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EMMC存储器26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加载速度大大提高;
主控板20上还设有TF卡插槽,用户往TF卡插槽插入TF卡,有效扩大内存容量;
进一步地,智能笔盒还包括设于第一侧面11上的摄像头53,摄像头53 与主控板20电连接,可以理解的,在连接网络时,通过摄像头53将实现与外界进行视频通信。
再进一步地,智能笔盒还包括设于盒体10上的出声孔111,智能笔盒还包括容纳于容腔的至少一出声装置,出声装置与出声孔111相对设置,出声装置与主控板20电连接。
在摄像头53与外界进行视频通信过程中,经过出声装置实现相互交流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智能笔盒还包括设于盒体10上的递增按键55和递减按键 56,递增按键55和递减按键56均与主控板20连接,递增按键55用于增加音量,递减按键56用于减小音量,有效调节出声装置发出的音量。
本实施例中,智能笔盒还包括设于盒体10上的开关机键27,开关机键 27与主控板20电连接,开关机键27用于控制显示屏52开机、关机、或者待机,有效便于操作。
优选地,主控板20还设有PMU模块和充放电装置22,主控制器和供电模块均与充放电装置22电连接,充放电装置2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给供电模块充电和主控制器供电,PMU模块用于识别电源负载自动开机。
充放电装置22设有Type-C接口,供电模块可为锂电池,本实施例充放电装置22的一端可连接外接电源,电能通过充放电装置22分别传输至主控制器和供电模块,一方面有效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及对主控制器进行供电;另一方面,使得智能笔盒使用更持久。
在外接电源给供电模块充电时,通过PMU模块能识别到智能笔60的充电接口61与磁吸USB插头30连接,主控制器自动开机,并通过一个中断信号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运行后将根据该信号主动下指令同时智能笔60发送离线数据,有效实现充电管理,提高智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智能笔盒还包括设于盒体10上的电源开关54,电源开关54与主控板20连接,电源开关54用于控制供电模块与磁吸USB插头 30、主控制器、及充放电装置22连接或者断开。
当电源开关54打开时,供电模块与磁吸USB插头30、主控制器、及充放电装置22连接,本智能笔盒正常使用,而电源开关54关闭时,供电模块与磁吸USB插头30、主控制器、及充放电装置22断开,本智能笔盒无法使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主控板20还设有耳机接口21、LCD接口25、及HDMI 接口24,耳机接口21、LCD接口25、及HDMI接口24均贯穿盒体10。
用户可通过耳机接口21连接耳机;
用户可通过数据线连接LCD接口25和液晶屏的对应接口,有效传输全数字化视频和声音,还可以发生未压缩的音频及视频信号。
用户可通过数据线连接HDMI接口24和电视机的对应接口,有效传输全数字化视频和声音,还可以发生未压缩的音频及视频信号。
为了平稳支撑架40起显示屏52,在一实施例中,盒体10呈三棱柱状结构,盒体10具有第一侧面11、及与第一侧面11呈夹角设置的第二侧面12,显示屏52设于第一侧面11,展示口131贯穿第二侧面12。
盒体10包括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左端板14、及右端板15,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左端板14、及右端板15围合形成容腔,第一围板的外壁面为第一侧面11,第二围板的外壁面为第二侧面12,第三围板的外壁面为第三侧面13;支撑架40包括外支架和固定座,外支架呈三棱柱结构,外支架的每一侧面凹设有卡槽,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左端板14、及右端板15的内壁面均凸设有卡扣,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左端板14、及右端板15分别对应外支架的一侧面通过卡扣插入卡槽进行卡扣连接,将支撑架40收容于容腔内,有利于拆装,提高生产效率;
固定座设于外支架的相对两侧之间,并且固定座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抵接,有效将容腔分隔成收容空间和容纳空间101,主控板20容纳于容纳空间101,其中,设于主控板20上的电源开关5454、TF卡插槽、 LCD接口25、HDMI接口24、及SIM卡插槽均贯穿第二围板,有效统一外接设备的接口设于同一面,避免用户翻找;
限位块设于位于收容空间的固定座上,限位块与固定座之间围合形成有滑动通道41,滑动通道41的一端口与开口151连通,固定座位于滑动通道 41的另一端口处凸设有定位块,定位块设有朝向开口151的固定孔,磁吸USB 插头30嵌设于固定孔,有效保证智能笔60通过滑动通道41直线滑动至充电接口61与磁吸USB插头30连接。
耳机接口21和充放电装置22的Type-C接口均贯穿左端板14,而开口 151设于右端板15,在插入智能笔60时,有利于避开耳机线、或者外接线。
为了提高用户观看智能笔盒的舒适度,定义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 的角度为a,40°≤a≤70°。
当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的角度为70°时,第二侧面12作为底面,水平面与显示屏52呈70°,用户可远距离观看显示屏52,有利于提高视觉舒适度;
当用户翻转盒体10,将第三侧面13作为底面时,水平面与显示屏52呈 40°,用户可近距离观看显示屏52,通过摄像头53与外界视频,有利于提高视觉舒适度;
当用户在翻转盒体10,将左端板14作为底板时,水平面与显示屏52呈 90°,用户可调节需要的摆放角度,有利于提高视觉舒适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笔盒,用于智能笔充电,所述智能笔的一端设有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笔盒包括:
盒体,具有容腔和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
主控板,容纳于所述容腔,所述主控板设有供电模块;及
磁吸USB插头,容纳于所述容腔并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磁吸USB插头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
所述智能笔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容腔内,且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磁吸USB插头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磁吸USB插头给智能笔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笔盒还包括容纳于所述容腔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将所述容腔分割为收容空间和容纳空间,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磁吸USB插头设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主控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凹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连通槽,所述智能笔盒还包括可滑动地设于所述连通槽的顶出开关,所述顶出开关设有延伸至收容空间的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磁吸USB插头间隔设置,所述顶出开关在所述连通槽内滑动时,所述顶块用于将所述智能笔推出所述收容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开关包括顶出键和复位弹簧,所述顶出键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连通槽,所述顶出键设有朝向所述开口方向的所述顶块,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顶出键与所述连通槽的底壁之间,所述顶块与所述复位弹簧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所述支撑架、及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有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的一端口与所述开口的周缘连接,所述滑动通道的另一端口与所述磁吸USB插头相对设置,所述智能笔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滑动通道内,并沿所述滑动通道滑动,以使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磁吸USB插头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邻近所述开口凹设有连通所述开口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所述智能笔周缘的凸起部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设有连通所述滑动通道的展示口,所述智能笔盒还包括盖合所述展示口的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便于用户观察滑动通道内的所述智能笔的充电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笔盒还包括设于盒体上的显示屏,所述主控板还设有主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智能笔和/或者服务器通信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呈三棱柱状结构,所述盒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呈夹角设置的第二侧面,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展示口贯穿所述第二侧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笔盒,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角度为a,40°≤a≤70°;
且/或,所述主控板还设有PMU模块和充放电装置,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充放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充放电装置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给所述供电模块充电和所述主控制器供电,所述PMU模块用于识别电源负载自动开机;
且/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4G模块;
且/或,所述主控板还设有DDR存储器和EMMC存储器;
且/或,所述主控板还设有耳机接口、LCD接口、及HDMI接口,所述耳机接口、所述LCD接口、及所述HDMI接口均贯穿所述盒体。
CN201822005665.8U 2018-11-30 2018-11-30 智能笔盒 Active CN209807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5665.8U CN209807363U (zh) 2018-11-30 2018-11-30 智能笔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5665.8U CN209807363U (zh) 2018-11-30 2018-11-30 智能笔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7363U true CN209807363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8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5665.8U Active CN209807363U (zh) 2018-11-30 2018-11-30 智能笔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7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62204U (zh) 耳机充电盒
CN201796320U (zh) 具有触摸笔的平板电脑
WO2014190677A1 (zh) 具有显示屏的保护壳
CN207506085U (zh) 一种智能设备放置收纳盒
CN209807363U (zh) 智能笔盒
CN205539715U (zh) 虚拟现实装置
CN105071477B (zh) 移动电源及使用该移动电源的充电盒
CN208291763U (zh) 一种触控笔充电收纳盒
CN209171513U (zh) 无线充电包
CN207218778U (zh) 一种内置蓝牙耳机的手机
CN110784000B (zh) 充电盒
CN209001606U (zh) 一种多功能共享充电宝
CN206461684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苹果手机保护套充电背夹
CN210667301U (zh) 一种激光指示装置
CN205489689U (zh) 多用移动电源
CN212181710U (zh) 一种远距离精准遥控激光翻页笔
CN216453787U (zh) 一种笔盒装置
CN210072564U (zh) 一种双接口一体式无线鼠标
CN205509573U (zh) 一种智能移动电源
CN215601076U (zh) 一种具有写字板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10744790U (zh) 一种具有便捷式收装结构的单耳充电器
CN204948277U (zh) 一种棱形电视遥控器
CN207475222U (zh) 一种新型移动电源
CN206364872U (zh) 一种手机多功能保护壳
CN219487746U (zh) 一种集成有电池充电转接板的穿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5

Address after: B-191, basement 1, building 1, yard 13, Dazhongsi,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8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uerenl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Yuexing Second Road, A204, Shenzhen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uilding, Wuhan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XUE INTELLIGENT DATA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4

Address after: No.62, Nanxiang 1st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ONGTU EDU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191, basement 1, building 1, yard 13, Dazhongsi,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uerenli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northwest, 1st floor, building 6, No.62, Nanxiang 1st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use only)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ongtu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2 Nanxiang 1st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ONGTU EDU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