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5063U - 一种导电滑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滑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5063U
CN209805063U CN201920482258.8U CN201920482258U CN209805063U CN 209805063 U CN209805063 U CN 209805063U CN 201920482258 U CN201920482258 U CN 201920482258U CN 209805063 U CN209805063 U CN 209805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ring
moving
ring
assembly
contac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22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佳路
沈一盛
苏彩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ni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l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l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l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822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5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5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5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导电滑环,包括:壳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滑环组件以及弹片组件;其中,所述滑环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旋转滑环座、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滑环座上的第一动滑环、第二动滑环及第三动滑环;所述弹片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弹片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动滑环接触的第一弹性触片、与所述第二动滑环接触的第二弹性触片、以及与所述第三动滑环接触的第三弹性触片;通过所述第一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及所述第三动滑环分别与第一弹性触片、第二弹性触片及第三弹性触片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滑环的导电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滑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滑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电气设备的使用在不断增多,电气设备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变化。在众多的电气设备中,有些需要向电气设备的旋转部分输电的,一般会通过导电滑环和电刷分别固定于设备的旋转部分和非旋转部分,通过电刷和导电滑环接触从而将电力从设备的非旋转部分传输到设备的旋转部分。导电滑环属于电接触滑动连接应用范畴,它又称集电环、或称旋转关节、旋转电气接口、滑环、集流环、回流环、线圈、换向器、转接器,是实现两个相对转动机构的图像、数据信号及动力传递的输电装置。
滑环是对旋转体连通、在对导电滑环的的配合输电能源与信号的电气部件。当在使用滑环时电压需求数的增多,则需要增加电刷数和导电滑环数,这个会使设备故障率增加导致输电的可靠性降低。使得滑环尺寸较大,结构复杂,装配效果差。现有滑环的通过单面接触,功能过于单一,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滑环,旨在解决滑环尺寸大、导电性能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导电滑环,包括:包括:壳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滑环组件以及弹片组件;其中,
所述滑环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旋转滑环座、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滑环座上的第一动滑环、第二动滑环及第三动滑环;
所述弹片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弹片组件包括:所述第一动滑环接触的第一弹性触片、与所述第二动滑环接触的第二弹性触片、以及与所述第三动滑环接触的第三弹性触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触片、所述第二弹性触片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分别包括:相对设置的接触部,所述相对设置的接触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动滑环、第二动滑环及第三动滑环的两侧面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相对设置接触部在相对的方向具有一相对的凸部,所述第一弹性触片、所述第二弹性触片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通过所述凸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动滑环、第二动滑环及第三动滑环的两侧面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及所述第三动滑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片及第二绝缘隔片。所述第一绝缘隔片、所述第二绝缘隔片用于隔开所述第一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及所述第三动滑环,避免导电滑环在工作时发生短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滑环座一侧固定设有一滑环压盘,所述第一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及所述第三动滑环以及所述第一绝缘隔片、第二绝缘隔片通过所述滑环压盘压紧在所述旋转滑环座上。所述滑环压盘用于压紧依次安装在所述旋转滑环座上的第一动滑环、第一绝缘隔片、第二动滑环、第二绝缘隔片及第三动滑环,避免第一动滑环、第一绝缘隔片、第二动滑环、第二绝缘隔片及第三动滑环在长时间旋转后发生偏移。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一固定盖及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固定盖通过多个螺丝压紧所述弹片组件并固定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固定盖用于限制所述弹片组件的位置,同时所述固定盖还能对所述弹片组件起到保护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滑环组件的下盖及与所述下盖相匹配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所述滑环组件,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通过多个螺丝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内对应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多个环形凹槽内安装所述滑环组件用以限制其轴向窜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滑环为L极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为地极动滑环,所述第三动滑环为N极动滑环。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及所述第三动滑环圆环内侧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导电线连接外部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动滑环、第二动滑环及第三动滑环依次安装在旋转滑环座上,通过将第一弹性触片、第二弹性触片及第三弹性触片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及所述第三动滑环上,相对于传统的接触方式,接触面减少,降低摩擦损耗,且采用弹性触片可以保持压在滑环上的压力,确保摩擦损耗后能保持正常的接触。作为另一实施例,即使第一弹性触片、第二弹性触片及第三弹性触片一侧失效了,具有两个接触部的第一弹性触片、第二弹性触片及第三弹性触片另一侧仍然保持有与滑环组件接触导电的可能性,提高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导电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减少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滑环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滑环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滑环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滑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组件;11、上盖;12、下盖;13、多个螺丝;14、多个环形凹槽;15、主体;16、安装槽;17、多个固定孔;18、第一通孔;19、第二通孔;2、滑环组件;21、旋转滑环座;211、第一旋转轴;22、第一动滑环;23、第二动滑环;24、第三动滑环;25、第一绝缘隔片;26、第二绝缘隔片;27、滑环压盘;271、第二旋转轴;28、环形凸部;29、连接部;3、弹片组件;31、第一弹性触片;32、第二弹性触片;33、第三弹性触片;34、固定盖;35、接触部;36、凸部;4、导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动滑环、第二动滑环及第三动滑环依次安装在旋转滑环座上,通过将第一弹性触片、第二弹性触片及第三弹性触片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及所述第三动滑环上,相对于传统的接触方式,接触面减少,降低摩擦损耗,且采用弹性触片可以保持压在滑环上的压力,确保摩擦损耗后能保持正常的接触。作为另一实施例,即使第一弹性触片、第二弹性触片及第三弹性触片一侧失效了,具有两个接触部的第一弹性触片、第二弹性触片及第三弹性触片另一侧仍然保持有与滑环组件接触导电的可能性,提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电滑环,参见图1-5所示,包括:壳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滑环组件2以及弹片组件3;所述滑环组件2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旋转滑环座21、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滑环座21上的第一动滑环22、第二动滑环23及第三动滑环24;所述弹片组件3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弹片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一动滑环22接触的第一弹性触片31、与所述第二动滑环23接触的第二弹性触片32、以及与所述第三动滑环24接触的第三弹性触片33。所述滑环组件2可在所述壳体内旋转运动,同时,所述滑环组件2在旋转时所述弹片组件3接触导通。所述旋转滑环座21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通过将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依次安装在旋转滑环座21上,同时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之间设有间隙,避免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之间发生接触而导致导电滑环发生短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弹性触片31、所述第二弹性触片32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33分别包括:相对设置的接触部35,所述相对设置的接触部35分别与所述第一动滑环22、第二动滑环23及第三动滑环24的两侧面接触。相对设置的接触部35可以与所述第一动滑环22、第二动滑环23及第三动滑环24的两侧面接触导通,保证了所述第一弹性触片31、所述第二弹性触片32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33与所述第一动滑环22、第二动滑环及23第三动滑环24之间的接触效果。使得所述第一弹性触片31、所述第二弹性触片32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33与所述第一动滑环22、第二动滑环23及第三动滑环24之间导电效果更佳。
由于第一动滑环22、第二动滑环23及第三动滑环24依次安装在旋转滑环座21上,通过将第一弹性触片31、第二弹性触片32及第三弹性触片33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侧面上;即使第一弹性触片31、第二弹性触片32及第三弹性触片33一侧失效了,第一弹性触片31、第二弹性触片32及第三弹性触片33另一侧仍然能与滑环组件2接触导电,可靠性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相对设置接触部35在相对的方向具有一相对的凸部36,所述第一弹性触片31、所述第二弹性触片32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33通过所述凸部36分别与所述第一动滑环22、第二动滑环23及第三动滑环24的两侧面接触。由于采用弹性结构,相对的凸部36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所述相对的凸部36能对所述第一动滑环22、第二动滑环23及第三动滑环24两侧进行具有一定压力的接触,提高了所述第一动滑环22、第二动滑环23及第三动滑环24与所述第一弹性触片31、所述第二弹性触片32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33的导电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片25及第二绝缘隔片26。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用于隔开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避免导电滑环在工作时发生短路。同时,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与弹片组件3上的多个凸部36进行滑动的接触实现电性连接,在摩擦损耗下即使一侧失效了,弹性触片另一侧仍然能与滑环组件2接触导电,可靠性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旋转滑环座21一侧固定设有一滑环压盘27,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以及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第二绝缘隔片26通过所述滑环压盘27压紧设置在所述旋转滑环座21上。所述滑环压盘27用于压紧依次安装在所述旋转滑环座21上的第一动滑环22、第一绝缘隔片25、第二动滑环23、第二绝缘隔片26及第三动滑环24,避免第一动滑环22、第一绝缘隔片25、第二动滑环23、第二绝缘隔片26及第三动滑环24在长时间旋转后发生偏移。螺丝固定便于拆卸,当所述滑环压盘27长久使用发生损坏时,通过松动螺丝能将所述滑环压盘27进行更换。同时所述滑环压盘27用于压紧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动滑环23、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在所述旋转滑环座21上,当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动滑环23、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其中的一个部件发生损坏后,也可以通过松动所述螺丝将内部的部件拿出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一固定盖34及主体15,所述主体15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16,所述固定盖34通过多个螺丝13压紧所述弹片组件3并固定在所述主体15上。所述固定盖34用于限制所述弹片组件3的位置,同时所述固定盖34还能对所述弹片组件3起到保护效果。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设置所述弹片组件3,所述螺丝可拆卸固定所述固定盖34,使得所述固定盖34下压紧设置的弹片组件3便于拆卸。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安装槽16为三个并列的安装槽16,所述三个并列的安装槽16内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弹性触片31、所述第二弹性触片32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33。这样便于对所述第一弹性触片31、所述第二弹性触片32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33进行单一更换,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同时,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分别与三个并列的安装槽16对应设置,这样便于所述第一弹性触片31、所述第二弹性触片32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33与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安装槽16两侧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7,所述固定孔17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所述固定盖34通过多个螺丝13穿过所述多个固定孔17固定在所述上盖11上。通过多个螺丝13固定压紧所述固定盖34来对所述弹片组件3进行限位的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盖34两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弹片组件3两侧山,通过螺丝穿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使得所述固定盖34能对所述弹片组件3起到压紧效果,避免所述弹片组件3在长时间使用后弹出,降低了所述弹片组件3的使用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主体15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滑环组件2的下盖12及与所述下盖12相匹配的上盖11,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所述滑环组件2,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之间通过多个螺丝13固定连接。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之间的空间用于安装所述滑环组件2,避免所述滑环组件2在所述壳体组件内发生偏移,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通过多个螺丝13固定连接便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内对应设有多个环形凹槽14,所述多个环形凹槽14内安装所述滑环组件2用以限制其轴向窜动。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动滑环23、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所述第三动滑环24以及所述滑环压盘277依次套设在所述下盖12上的多个环形凹槽14内,避免所述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动滑环23、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所述第三动滑环24在所述下盖12内发生轴向偏移。所述上盖11、所述下盖12内多个环形凹槽14相对设置。在将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动滑环23、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所述第三动滑环24安装在所述下盖12上后,通过将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对应设置,通过所述多个螺丝13将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固定连接,保证所述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动滑环23、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所述第三动滑环24在所述下盖12内旋转时不会发生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12两端对应面设有第一通孔18及第二通孔19,所述第一通孔18、所述第二通孔19内分别设置所述旋转滑环座21的第一旋转轴211及所述滑环压盘27的第二旋转轴271。所述第一旋转轴211、所述第二旋转轴271旋转时能带动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动滑环23、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一起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轴211、所述第二旋转轴271对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动滑环23、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起到支撑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动滑环22为L极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23为地极动滑环,所述第三动滑环24为N极动滑环。所述L极动滑环通过导电线4连接到外部的L极电源,所述地极动滑环用于连接地线保护,当所述滑环组件2通入电源时起到保护电路的效果,所述N极动滑环用于连接N极电源。通过将所述L极动滑环、所述地极动滑环以及所述N极动滑环套设在所述旋转滑环座21上,由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将所述L极动滑环、所述地极动滑环以及所述N极动滑环之间分别隔开,避免了所述L极动滑环、所述地极动滑环以及所述N极动滑环在导通时发生短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圆环内侧均设有连接部29,所述连接部29通过导电线4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导电线4与所述旋转滑环座21轴向设置,当所述旋转座在所述壳体组件内旋转运动时,所述导电线4与随着所述旋转滑环座21一起运动。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两端上设有环形凸部28,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与所述环形凸部28接触设置。所述环形凸部28用于绝缘隔离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避免所述第一动滑环22、所述第二动滑环23及所述第三动滑环24发生接触短路而导致损坏。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通过所述滑环压盘27固定压紧在所述旋转滑环座21上,使得所述第一绝缘隔片25、所述第二绝缘隔片26能随所述旋转滑环座21一起旋转运动。
综上可知,通过壳体组件对滑环组件2支撑和限位,由滑环组件2与弹片组件3连接,当所述滑环组件2一侧与所述弹片组件3导电失效时,通过所述弹片组件3的第一弹性触片31、第二弹性触片32及第三弹性触片33的另一侧与所述滑环组件2接触导电,使得所述滑环组件2与所述弹片组件3导电效果好,可靠性高。尺寸较小且结构简单,可减少物料成本和装配成本。同时大大缩减了径向尺寸,轴向尺寸无较大影响,提高了成品的设计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滑环组件以及弹片组件;其中,
所述滑环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旋转滑环座、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滑环座上的第一动滑环、第二动滑环及第三动滑环;
所述弹片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弹片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动滑环接触的第一弹性触片、与所述第二动滑环接触的第二弹性触片、以及与所述第三动滑环接触的第三弹性触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触片、所述第二弹性触片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分别包括:相对设置的接触部,所述相对设置的接触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动滑环、第二动滑环及第三动滑环的两侧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设置接触部在相对的方向具有一相对的凸部,所述第一弹性触片、所述第二弹性触片及所述第三弹性触片通过所述凸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动滑环、第二动滑环及第三动滑环的两侧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及所述第三动滑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片及第二绝缘隔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滑环座一侧固定设有一滑环压盘,所述第一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及所述第三动滑环以及所述第一绝缘隔片、第二绝缘隔片通过所述滑环压盘压紧在所述旋转滑环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一固定盖及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固定盖通过多个螺丝压紧所述弹片组件并固定在所述主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滑环组件的下盖及与所述下盖相匹配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所述滑环组件,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通过多个螺丝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内对应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多个环形凹槽内安装所述滑环组件用以限制其轴向窜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滑环为L极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为地极动滑环,所述第三动滑环为N极动滑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滑环、所述第二动滑环及所述第三动滑环圆环内侧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导电线连接外部电源。
CN201920482258.8U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导电滑环 Active CN209805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2258.8U CN209805063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导电滑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2258.8U CN209805063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导电滑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5063U true CN209805063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8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2258.8U Active CN209805063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导电滑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50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916A (zh) * 2021-08-16 2021-10-22 安徽春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单梁环行起重机滑环集电器电源引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916A (zh) * 2021-08-16 2021-10-22 安徽春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单梁环行起重机滑环集电器电源引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07699Y (zh) 滑环组件及其转子
CN209805063U (zh) 一种导电滑环
CN210806267U (zh) 一种数字高频通信全向旋转滑环
CN202352989U (zh) 信号屏蔽隔离式滑环
CN110838660A (zh) 一种高速长寿命旋转电连接器
CN210074377U (zh) 旋转导电装置的导电结构
CN2877093Y (zh) 旋转式多电极接电装置
CN101667708B (zh) 大电流电旋转连接器
CN110854637A (zh) 一种导电滑环
CN117039563A (zh) 一种分体式导电滑环
CN216720490U (zh) 一种导电滑环结构
CN213093524U (zh) 一种可旋转插头
CN111162422B (zh) 一种柔性接触电极轴向面接触滑环
CN211529815U (zh) 一种具有ip44防护等级的电梯双触点开关组件
CN204407559U (zh) 旋转插头
CN201178238Y (zh) 导电环
CN210075015U (zh) 一种太阳能井用潜水泵碳刷的结构
CN109149296A (zh)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连接器及其连接模块
CN201812720U (zh) 接线器
CN110808513A (zh) 一种适用于高湿环境下的大口径分体式导电滑环
CN220510429U (zh) 一种具有双环结构的导电滑环
CN113890282A (zh) 一种径向碳刷装置
CN105529587A (zh) 电机及其传导电流装置
CN111370958B (zh) 一种柔性滚动体轴向面接触滑环
CN219180859U (zh) 一种高压换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