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4715U - 一种新型蓄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4715U
CN209804715U CN201821774567.4U CN201821774567U CN209804715U CN 209804715 U CN209804715 U CN 209804715U CN 201821774567 U CN201821774567 U CN 201821774567U CN 209804715 U CN209804715 U CN 209804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attery
cavity
elastic rib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45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振其
黄龙杰
马利明
蒋彩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inghu Hual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inghu Hual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inghu Hualo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inghu Hual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745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4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4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4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蓄电池,包括电池盖和电池壳;电池盖包括有大盖、小盖和盖体,大盖和小盖安装于盖体上;盖体与电池壳相连接;大盖顶面设有两个接线端子,电池壳内设有若干腔体,每个腔体内设有一个极群,若干极群在电池壳的腔体内相互串联,首尾与接线端子相连接;极群内注有电解液;大盖的中部设有电量显示器;通过设置正极格栅和负极格栅的板珊采用Pb‑Ca‑Sn‑AL合金,采用交流阻抗法、线性电位扫描法和电镜扫描等电化学技术,研究含功能性添加剂的Pb‑Ca‑Sn‑AL合金在硫酸溶液中形成的腐蚀膜的阻抗、组成和形貌结构,并以此优化合金作为板栅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混合电动汽车技术已经成熟,市场已经起步,混合电动汽车即是将目前汽车在短时间停车时发动机不停(即怠速)变为停止发动机的转动。停或不停虽为一字之差,反映出汽车消耗能源的变化,反映出汽车排放尾气量的变化,反映出人们观念的变化。
现有的混合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循环充电次数少,进而影响了电池充电的接收能力,使得该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变短,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的新型蓄电池。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蓄电池,包括电池盖和电池壳;电池盖包括有大盖、小盖和盖体,大盖和小盖安装于盖体上;盖体与电池壳相连接;大盖顶面设有两个接线端子,电池壳内设有若干腔体,每个腔体内设有一个极群,若干极群在电池壳的腔体内相互串联,首尾与接线端子相连接;极群内注有电解液;大盖的中部设有电量显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体的底面设有若干与腔体相对应的呈条形的溢液槽,溢液槽内靠近盖体一侧设有注液孔;注液孔与腔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体由外侧向内侧倾斜布设,盖体与电池壳的倾斜角度为5°~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体的溢液槽内设置有沿着电池壳长度方向布设的呈倾斜状的两个相对称的导向条,两个导向条之间形成有排气槽,与此相对应的,所述小盖的外边缘设有与排气槽相连通的出气口,出气口内设有滤气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极群的若干弹性筋条组;弹性筋条组与电池盖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筋条组包括对称布设于腔体左右两侧壁的两组第一弹性筋条和第二弹性筋条;第一弹性筋条和第二弹性筋条方向相反;第一弹性筋条和第二弹性筋条与腔体内壁之间形成的夹角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筋条和第二弹性筋条与腔体内壁之间形成的角度为5°~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筋条和第二弹性筋条的高度为腔体高度的2/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体设置有六个,与此相对应的,极群设置有六个,所述极群由数量相同的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相邻极群之间通过汇流排串联在一起,所述汇流排上固定有接线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板包含正极板栅以及涂膏在所述正极板栅上的正极铅膏,所述负极板包含负极板栅以及涂膏在所述负极板栅上的负极铅膏;正极板栅和负极板栅的材料采用Pb-Ca-Sn-AL合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1%-0.09%,水5%-10%,硫酸2%-5%,过膨酸钠0.1%-0.5%;余量为磨细铅粉;所述负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1%-0.08%,水4%-9%,膨胀剂0.05%-0.3%,硫酸2%-5%,石墨0.8-1%余量为磨细铅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的板栅由以下成份制成:锡1.5%~1.7%;钙0.06%~0.08%;铝0.01%~0.03%,余量为铅;负极的板珊由以下成份制成:锡0.8%~1.0%;钙0.09%~0.11%;铝0.015%~0.021%,余量为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蓄电池,是将超级电容中的碳材料和铅酸蓄电池负极中的材料有效地混合在一起,从而改变了负极板的晶体结构和内阻,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正极板栅和负极板栅的合金成份采用Pb-Ca-Sn-AL合金,采用交流阻抗法、线性电位扫描法和电镜扫描等电化学技术,研究含功能性添加剂的Pb-Ca-Sn-AL合金在硫酸溶液中形成的腐蚀膜的阻抗、组成和形貌结构,并以此优化合金作为板栅材料;
3.通过设置正极铅膏和负极铅膏,正极铅膏和负极铅膏对电池的放电容量、放电深度和循环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深循环动力领域主要提高正极铅膏的循环寿命、减少负极硫酸盐化和提高负极铅膏的低温放电性能;本项目研究优化正极板材料配方和极板固化工艺,使正极板具有细小而均匀的晶体结构,提高一致性,提升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和循环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掉小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掉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筋条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电池盖1,电池壳2,大盖3,小盖4,盖体5,出气口6,滤气片7,电量显示器8,接线端子9,溢液槽11,腔体12,排气槽13,导向条14,极群20,正极板21,负极板22,隔板23,汇流排24,弹性筋条组33,第一弹性筋条33-1,第二弹性筋条3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蓄电池,包括电池盖1和电池壳2;电池盖1包括有大盖3、小盖4和盖体5,大盖3和小盖4安装于盖体5上;盖体5与电池壳2相连接;大盖3顶面设有两个接线端子9,电池壳2内设有若干腔体12,每个腔体内设有一个极群20,若干极群20在电池壳2的腔体12内相互串联,首尾与接线端子9相连接;极群20内注有电解液;大盖3的中部设有电量显示器8;
盖体5的底面设有若干与腔体12相对应的呈条形的溢液槽11,溢液槽11内靠近盖体5一侧设有注液孔12-1;注液孔12-1与腔体12相连通。
盖体5由外侧向内侧倾斜布设,盖体5与电池壳2的倾斜角度为5°~10°;使得从腔体12的注液孔12-1中溢出的电解液可以溢流至盖体5中部,避免电解液的污染,保证环境的使用安全。
盖体5的溢液槽11内设置有沿着电池壳2长度方向布设的呈倾斜状的两个相对称的导向条14,两个导向条14之间形成有排气槽13,与此相对应的,所述小盖4的外边缘设有与排气槽13相连通的左右两个出气口6,出气口6内设有滤气片7。
出气口6一方面作为排气使用;另一方面,蓄电池安装在电动车上使用时,车辆在前进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空气从前端的出气口6吹入排气槽13内,并从另一端的出气口6排出,在这个过程中空气会将出气口6内残留的气体排出,使从蓄电池内排出的气体排放彻底,在出气口6内不存在残留硫酸腐蚀的问题,保证了盖体5的使用寿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能够带走盖板5内的热量,对蓄电池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提高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腔体12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极群20的若干弹性筋条组33;弹性筋条组33与电池盖1固定连接,一体成型;提高了极群20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弹性筋条组33包括对称布设于腔体12左右两侧壁的两组第一弹性筋条33-1和第二弹性筋条33-2;第一弹性筋条33-1和第二弹性筋条33-2方向相反;第一弹性筋条33-1和第二弹性筋条33-2与腔体12内壁之间形成的夹角相同;第一弹性筋条33-1和第二弹性筋条33-2与腔体12内壁之间形成的角度为5°~10°;第一弹性筋条33-1和第二弹性筋条33-2的高度为腔体12高度的2/3;在极群20的作用下,使得弹性筋条组33发生形变,使得弹性筋条组33在弹性和极群20挤压的作用下,使得弹性筋条与极群20之间具有更好的接触性,同时弹性筋条组33使得极群20在腔体12内具有更好的耐振动性。
腔体12设置有六个,与此相对应的,极群20设置有六个,所述极群20由数量相同的正极板21和负极板22隔着隔板23交替排列而成,相邻极群20之间通过汇流排24串联在一起,所述汇流排24上固定有接线端子9。
正极板21包含正极板栅以及涂板在所述正极板栅上的正极铅膏,所述负极板22包含负极板栅以及涂板在所述负极板栅上的负极铅膏;正极板栅和负极板栅的板珊采用Pb-Ca-Sn-AL合金。
正极铅膏由以下成份组方制成:纤维0.01%,水5%,硫酸2%,过膨酸钠0.1%;余量为磨细铅粉;负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1%,水4%,膨胀剂0.05%,硫酸2%,石墨0.8%余量为磨细铅粉。
通过设置正极铅膏和负极铅膏,正极铅膏和负极铅膏对电池的放电容量、放电深度和循环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深循环动力领域主要提高正极铅膏的循环寿命、减少负极硫酸盐化和提高负极铅膏的低温放电性能;本项目研究优化正极板材料配方和极板固化工艺,使正极板具有细小而均匀的晶体结构,提高一致性,提升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和循环寿命。
正极板栅的由以下成份组方制成:锡1.5%;钙0.06%;铝0.01%,余量为铅;负极板栅的成份组方制成:锡0.8%;钙0.09%;铝0.015%,余量为铅;通过设置正极板栅和负极板栅的板珊采用Pb-Ca-Sn-AL合金,采用交流阻抗法、线性电位扫描法和电镜扫描等电化学技术,研究含功能性添加剂的Pb-Ca-Sn合金在硫酸溶液中形成的腐蚀膜的阻抗、组成和形貌结构,并以此优化合金作为板栅材料。
实施例2:
正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9%,水10%,硫酸5%,过膨酸钠0.5%;余量为磨细铅粉;负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8%,水9%,膨胀剂0.3%,硫酸5%,石墨0.9%,余量为磨细铅粉。
正极板栅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锡1.7%;钙0.08%;铝0.03%,余量为铅;负极板栅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锡1.0%;钙0.11%;铝0.021%,余量为铅。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3:
正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2%,水7%,硫酸3%,过膨酸钠0.2%;余量为磨细铅粉;负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6%,水5%,膨胀剂0.1%,硫酸3%,石墨0.95%;余量为磨细铅粉。
正极板栅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锡1.6%;钙0.07%;铝2%,余量为铅;负极板栅的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锡0.9%;钙0.10%;铝0.020%,余量为铅。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4:
正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7%,水8%,硫酸4%,过膨酸钠0.3%;余量为磨细铅粉;负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5%,水6%,膨胀剂0.2%,硫酸4%,石墨1%余量为磨细铅粉。
正极板栅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锡1.6%;钙0.07%;铝2%,余量为铅;负极板栅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锡0.8%;钙0.09%;铝0.019%,余量为铅。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5:
正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3%,水6%,硫酸2%,过膨酸钠0.2%;余量为磨细铅粉;负极铅膏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纤维0.02%,水5%,膨胀剂0.15%,硫酸3%,石墨1%余量为磨细铅粉。
正极板栅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锡1.7%;钙0.08%;铝0.01%,余量为铅;负极板栅由以下重量的组方制成:锡0.8%;钙0.09%;铝0.021%,余量为铅。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参考实施例1。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电池盖1,电池壳2,大盖3,小盖4,盖体5,出气口6,滤气片7,电量显示器8,接线端子9,溢液槽11,腔体12,排气槽13,导向条14,极群20,正极板21,负极板22,隔板23,汇流排24,弹性筋条组33,第一弹性筋条33-1,第二弹性筋条33-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盖(1)和电池壳(2);电池盖(1)包括有大盖(3)、小盖(4)和盖体(5),大盖(3)和小盖(4)安装于盖体(5)上;盖体(5)与电池壳(2)相连接;大盖(3)顶面设有两个接线端子(9),电池壳(2)内设有若干腔体(12),每个腔体内设有一个极群(20),若干极群(20)在电池壳(2)的腔体(12)内相互串联,首尾与接线端子(9)相连接;极群(20)内注有电解液;大盖(3)的中部设有电量显示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5)的底面设有若干与腔体(12)相对应的呈条形的溢液槽(11),溢液槽(11)内靠近盖体(5)一侧设有注液孔(12-1);注液孔(12-1)与腔体(1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5)由外侧向内侧倾斜布设,盖体(5)与电池壳(2)的倾斜角度为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5)的溢液槽(11)内设置有沿着电池壳(2)长度方向布设的呈倾斜状的两个相对称的导向条(14),两个导向条(14)之间形成有排气槽(13),与此相对应的,所述小盖(4)的外边缘设有与排气槽(13)相连通的出气口(6),出气口(6)内设有滤气片(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2)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极群(20)的若干弹性筋条组(33);弹性筋条组(33)与电池盖(1)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筋条组(33)包括对称布设于腔体(12)左右两侧壁的两组第一弹性筋条(33-1)和第二弹性筋条(33-2);第一弹性筋条(33-1)和第二弹性筋条(33-2)方向相反;第一弹性筋条(33-1)和第二弹性筋条(33-2)与腔体(12)内壁之间形成的夹角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筋条(33-1)和第二弹性筋条(33-2)与腔体(12)内壁之间形成的角度为5°~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筋条(33-1)和第二弹性筋条(33-2)的高度为腔体(12)高度的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2)设置有六个,与此相对应的,极群(20)设置有六个,所述极群(20)由数量相同的正极板(21)和负极板(22)隔着隔板(23)交替排列而成,相邻极群(20)之间通过汇流排(24)串联在一起,所述汇流排(24)上固定有接线端子(9)。
CN201821774567.4U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新型蓄电池 Active CN209804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4567.4U CN209804715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新型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4567.4U CN209804715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新型蓄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4715U true CN209804715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16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4567.4U Active CN209804715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新型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4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6248B2 (en) Battery, battery plat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JP4953600B2 (ja) 鉛蓄電池
US11824204B2 (en) Battery and battery plate assembly with absorbent separator
JP2005302395A (ja) 鉛蓄電池
CN209804715U (zh) 一种新型蓄电池
CN210607513U (zh) 一种动力循环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
CN109585939B (zh) 一种高性能蓄电池
CN217933934U (zh) 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JPH08264202A (ja) 鉛蓄電池
JP4538864B2 (ja) 鉛蓄電池及び該製造方法
CN214411300U (zh) 一种耐腐蚀的稀土电极板蓄电池
CN212934705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
CN216750121U (zh) 一种新型汽车启停锂电池的定位装置
CN102306719A (zh) 单体电池串联子模块
CN108682900B (zh) 一种含有差异化极板的铅酸蓄电池
JP6651128B2 (ja) アイドリングストップ車両用鉛蓄電池およびアイドリングストップ車両
JP7348089B2 (ja) 液式鉛蓄電池
CN219811542U (zh) 一种高性能储能铅碳蓄电池
CN210296545U (zh) 一种蓄电池极群及蓄电池
CN218827240U (zh) 一种商用车用起动型铅酸蓄电池
CN210379147U (zh) 一种自动运输车辆用高容量电池
JP7011025B2 (ja) 液式鉛蓄電池
CN209592109U (zh) 高功率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CN217214765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扇形状筋条板栅
CN218731616U (zh) 新型蓄电池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