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1500U - 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1500U
CN209801500U CN201920665823.4U CN201920665823U CN209801500U CN 209801500 U CN209801500 U CN 209801500U CN 201920665823 U CN201920665823 U CN 201920665823U CN 209801500 U CN209801500 U CN 209801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inerator
ash
cover plate
cavit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58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荣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He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658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1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1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1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包括焚烧炉本体,所述焚烧炉本体中设有处理腔和焚烧腔,且处理腔和焚烧腔之间通过隔离墙隔离,所述焚烧炉本体内腔底部设有进料推车,且进料推车贯穿处理腔并延伸至焚烧腔中,所述焚烧炉本体内腔底侧壁还设置有两条轮槽,且进料推车下侧壁设置有与两条轮槽大小位置相匹配的多组车轮,所述进料推车尾部固定连接有炉盖板,所述炉盖板的侧壁设有锁头,且焚烧炉本体的侧壁设有与锁头匹配的锁扣,所述处理腔中横向设有隔板。本实用新型利用灰渣中残余的热量对焚烧炉排出的灰渣进行处理,处理了灰渣中掺杂的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节约资源,降低灰渣对环境的污染,实用性和应用性都很强。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道路的加快,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每年垃圾产生的数量都在成倍增加。传统的垃圾处理一般采用焚烧的方式,垃圾在焚烧设备中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灰渣和有害气体,虽然目前的焚烧炉在对焚烧时产生的气体做出处理了,但是焚烧炉之后的排灰装置同样夹杂着很多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因此对焚烧炉的灰渣进行处理同样是很重要的步骤。
目前使用的排灰装置存在不能快速清理灰渣的问题,而且灰渣中的大量有毒气体,不能及时处理,清理灰渣过程中灰渣弥漫,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导致恶劣的工人作业环境,从而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而且灰渣中残余的热量不能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焚烧设备无法利用灰渣中的热量和不能有效处理灰渣中掺杂的有毒气体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包括焚烧炉本体,所述焚烧炉本体中设有处理腔和焚烧腔,且处理腔和焚烧腔之间通过隔离墙隔离,所述焚烧炉本体内腔底部设有进料推车,且进料推车贯穿处理腔并延伸至焚烧腔中,所述焚烧炉本体内腔底侧壁还设置有两条轮槽,且进料推车下侧壁设置有与两条轮槽大小位置相匹配的多组车轮,所述进料推车尾部固定连接有炉盖板,所述炉盖板的侧壁设有锁头,且焚烧炉本体的侧壁设有与锁头匹配的锁扣,所述处理腔中横向设有隔板,且隔板中设有圆形缺口,所述隔板的上侧壁设有两个容器,其中一个所述容器中盛装有氢氧化钠溶液,且另一个容器中装置消毒液,所述隔板的下侧壁还设有与消毒液连通的喷头,且喷头中设有阀门,所述处理腔的上侧内壁设有风向朝下的吸风机,所述处理腔两侧内壁对称设有多组限位孔,且每两个对应的限位孔之间连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均位于氢氧化钠溶液和消毒液的上方,且多个支撑杆上支撑有多个氧化铜柱,所述处理腔一侧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且盖板与处理腔侧壁结合处相契合。
优选地,所述炉盖板为中空结构,且炉盖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机,外部设有与电机连接的开关,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炉盖板和进料推车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四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优选地,所述消毒液是醛聚肽消毒液。
优选地,所述氧化铜柱设置成S型。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侧壁设有弧形手柄,且弧形手柄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丁腈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进料推车,从而实现送料排灰一体化,且在进料推车内设有带螺旋桨的转杆,可以使进料推车中的垃圾焚烧彻底,处理腔内设置有氧化铜柱以及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排除传统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而设置消毒液也可以对进料推车内的灰烬进行最终的杀毒处理,确保从焚烧炉内排除的灰烬残渣无毒少害,尽量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本实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中氧化铜柱与支撑杆连接关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焚烧炉本体、2处理腔、3焚烧腔、4进料推车、5炉盖板、6车轮、7轮槽、8电机、9开关、10转杆、11吸风机、12氧化铜柱、13支撑杆、14限位孔、15氢氧化钠溶液、16消毒液、17喷头、1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包括焚烧炉本体1,焚烧炉本体1中设有处理腔2和焚烧腔3,且处理腔2和焚烧腔3之间通过隔离墙隔离,且隔离墙隔绝热量,焚烧炉本体1内腔底部设有进料推车4,且进料推车4贯穿处理腔2并延伸至焚烧腔3中,焚烧炉本体1内腔底侧壁还设置有两条轮槽7,且进料推车4下侧壁设置有与两条轮槽7大小位置相匹配的多组车轮6,车轮6和轮槽7的设置可以让进料推车4在焚烧腔3与处理腔2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送料、排灰一体化,进料推车4尾部固定连接有炉盖板5,炉盖板5为中空结构,且炉盖板5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机8,且炉盖板5的外部设有与电机连接的开关9,电机8输出轴贯穿炉盖板5和进料推车4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杆10,转杆10四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按下开关9,电机8开始工作,通过输出轴带动转杆10转动,转杆10上的搅拌叶也随之转动,可以让垃圾在焚烧腔3中燃烧的更加彻底,炉盖板5的侧壁设有锁头,且焚烧炉本体1的侧壁设有与锁头匹配的锁扣,将炉盖板5推到与焚烧炉本体1侧壁相契合的位置以后,扣上锁扣,可以防止处理腔2内还未处理的有毒气体外漏,从而保护了环境,处理腔2中横向设有隔板,隔板中设有圆形缺口,隔板的上侧壁设有两个容器,其中一个容器中盛装有氢氧化钠溶液15,氢氧化钠溶液15可以处理被灰渣携带进处理腔2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且另一个容器中装置消毒液16,消毒液16是醛聚肽消毒液,该类消毒液15耐高温,稳定性高,消毒效果好,隔板的下侧壁还设有与消毒液16连通的喷头17,且喷头17中设有阀门,处理腔2的上侧内壁设有风向朝下的吸风机11,吸风机11的设置可以加速灰渣中的有毒气体流进处理腔2上面隔板形成的空间内,从而提高处理腔2的工作效率,处理腔2两侧内壁对称设有多组限位孔14,且每两个对应的限位孔14之间连接有支撑杆13,多个支撑杆13均位于氢氧化钠溶液15和消毒液16的上方,且多个支撑杆13上支撑有多个氧化铜柱12,氧化铜柱12设置成S型,氧化铜柱12设置成这种形状可以增加氧化铜柱12与一氧化碳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处理一氧化碳的效率,处理腔2一侧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18,盖板18的侧壁设有弧形手柄,且弧形手柄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丁腈橡胶,丁腈橡胶耐高温,包裹在弧形手柄上,既可以隔绝热量,又可以提高人体舒适度,且盖板18与处理腔2侧壁结合处相契合,保障了处理腔2内还未被处理的有毒气体不会泄漏到外界空气当中,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中,当进料推车4内的垃圾焚烧完全以后,灰渣被进料推车4带着退出焚烧腔3,到处理腔2内,此时,灰渣中携带着大量的有毒气体,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打开吸风机11,进料推车4内腔内含有大量热量的有毒气体通过圆形缺口被吸入到处理腔2上端,处理腔2内设置的氧化铜柱12在灰渣中的残余热量的作用下,与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铜柱12被还原成铜,一氧化碳被处理干净,与此同时被吸进处理腔2内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15反应,而后,打开阀门,消毒液16通过喷头17喷洒到进料推车4内灰渣上,对灰渣进行最终处理,从而降低灰渣中的有毒物质,减少环境的污染,且处理腔2一侧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18,打开盖板18,可以更换氧化铜柱12回收被还原的铜柱,与此同时也可以随时更换氢氧化钠溶液15,盛放消毒液15的容器上侧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活塞,打开活塞,可以随时补充消毒液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包括焚烧炉本体(1),所述焚烧炉本体(1)中设有处理腔(2)和焚烧腔(3),且处理腔(2)和焚烧腔(3)之间通过隔离墙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本体(1)内腔底部设有进料推车(4),且进料推车(4)贯穿处理腔(2)并延伸至焚烧腔(3)中,所述焚烧炉本体(1)内腔底侧壁还设置有两条轮槽(7),且进料推车(4)下侧壁设置有与两条轮槽(7)大小位置相匹配的多组车轮(6),所述进料推车(4)尾部固定连接有炉盖板(5),所述炉盖板(5)的侧壁设有锁头,且焚烧炉本体(1)的侧壁设有与锁头匹配的锁扣,所述处理腔(2)中横向设有隔板,且隔板中设有圆形缺口,所述隔板的上侧壁设有两个容器,其中一个所述容器中盛装有氢氧化钠溶液(15),且另一个容器中装置消毒液(16),所述隔板的下侧壁还设有与消毒液(16)连通的喷头(17),且喷头(17)中设有阀门,所述处理腔(2)的上侧内壁设有风向朝下的吸风机(11),所述处理腔(2)两侧内壁对称设有多组限位孔(14),且每两个对应的限位孔(14)之间连接有支撑杆(13),多个所述支撑杆(13)均位于氢氧化钠溶液(15)和消毒液(16)的上方,且多个支撑杆(13)上支撑有多个氧化铜柱(12),所述处理腔(2)一侧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18),且盖板(18)与处理腔(2)侧壁结合处相契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板(5)为中空结构,且炉盖板(5)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机(8),且炉盖板(5)的外部设有与电机连接的开关(9),所述电机(8)输出轴贯穿炉盖板(5)和进料推车(4)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四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16)是醛聚肽消毒液(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铜柱(12)设置成S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8)的侧壁设有弧形手柄,且弧形手柄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丁腈橡胶。
CN201920665823.4U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 Active CN209801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5823.4U CN209801500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5823.4U CN209801500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1500U true CN209801500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32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5823.4U Active CN209801500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15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3722A (zh) * 2021-09-08 2021-12-17 江苏梵坤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及其渣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3722A (zh) * 2021-09-08 2021-12-17 江苏梵坤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及其渣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01500U (zh) 一种安全环保的焚烧炉用排灰装置
CN201836893U (zh) 动物无公害化处理焚烧炉
CN219525059U (zh) 一种垃圾焚烧废气除味装置
CN210278707U (zh) 焚烧炉残渣重金属高吸附装置
CN104534478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18095949U (zh) 一种生态方式处理垃圾的装置
CN2826189Y (zh) 有机废弃物的熏烧碳化装置
CN203231304U (zh) 动物无害化处理焚烧炉
CN210398935U (zh) 一种气化焚烧熔融一体炉
CN209926358U (zh) 一种化工垃圾焚烧装置
CN207153470U (zh) 稳定性环保光氧催化净化器
CN111678141A (zh) 一种环保型生活垃圾焚烧装置
CN212719760U (zh)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的飞灰处理装置
CN111536522A (zh) 一种可移动高温等离子体医疗废弃物处置方舱及处置方法
CN206316123U (zh) 有机物垃圾热裂解处理装置
CN1322268C (zh) 垃圾焚烧炉
CN216824221U (zh) 一种病死牲畜处理系统用多功能消毒设备
CN210165383U (zh) 一种环保的固废焚烧装置
CN219494119U (zh) 一种医药废弃物处理装置
CN215876798U (zh) 基于垃圾焚烧烟气的干式喷射吸收装置
CN211562498U (zh)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干法脱酸及吸附系统
CN216557152U (zh)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预处理设施
CN216757630U (zh) 一种用于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装置
CN109000259A (zh) 一种垃圾焚烧装置
CN215863415U (zh) 一种危险废物用快速焚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9

Address after: 1-3, No. 73-9, Shenliao East Road, Tiexi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0000

Patentee after: Wang Heng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No.295, Huixin Village, Dong'er Village, Guicheng Street, Dal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200

Patentee before: Jiang Rongf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