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9978U -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99978U CN209799978U CN201920104925.9U CN201920104925U CN209799978U CN 209799978 U CN209799978 U CN 209799978U CN 201920104925 U CN201920104925 U CN 201920104925U CN 209799978 U CN209799978 U CN 2097999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ection
- tunnel
- double
- vehicle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所述车行联络通道为若干个,沿隧道纵向间隔设置,并设于上层行车道空间(3)和下层行车道空间(5)之间;车行联络通道包括与所述上层行车道空间(3)连接的上层洞口交叉段(7)、与下层行车空间(5)连接的下层洞口交叉段(9)和连接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的通道洞身段(8),通道洞身段(8)与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的连接处设有圆曲线段(10),从而在上下层之间形成可供转移的车行联络通道。本实用新型的车行联络通道利用双层盾构隧道的特点实现安全疏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隧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大直径、长距离盾构法隧道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得到了大量应用。隧道规模不断增加,隧道通道条件更加复杂,目前的过江、跨海隧道都在往深、大、长、难等方向发展。以上海上中路隧道、南京扬子江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等工程为代表的双层行车盾构隧道因其占地小、空间利用率高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对于长大隧道,由于交通量的不断增长以及行车速度、密度的加大,隧道中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并诱发火灾等事故。车行横通道是隧道发生火灾或交通事故时,作为车辆通行、人员逃生以及疏散救援的通道。《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提出:“车行横通道的设置间距可取750m,并不得大于1000m:长1000m-1500m的隧道宜设置1处,中、短隧道可不设”。《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2014(2018年版)中提出:“(1)水底隧道宜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车行横通道的间隔和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入口的间隔宜为1000m~1500m;(2)非水底隧道应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车行横通道的间隔和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入口的间隔不宜大于1000m”。因此,车行横通道是长大隧道必不可少的应急救援通道。
现有的车行横通道多设于相互平行的两条隧道之间,用于隧道发生火灾时向另外一条隧道进行疏散。双层盾构隧道因为受到断面布置的限制,设置车行横通道的难度极大。现有技术中双层盾构隧道疏散方式是直接在隧道与地面之间设置疏散通道,直接疏散到地面,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高。
另外,现有方案一般采用全明挖施工,以直径14.5m的双层盾构隧道为例,明挖施工宽度包括隧道一侧富余2.0m、隧道结构宽度 14.5m、车行横通道施工空间20m,则明挖总宽度为36.5m;明挖施工长度包括车行联络通道两端转弯及坡道段长度,总长约150m,明挖法施工的缺点:1)基坑规模大,造价高:以上下层车道高差为6m计算,采用5%的坡度,加上转弯半径要求(10-15m),则明挖基坑的长度在 150m左右,超出盾构隧道一侧的结构施工宽度(一般需要20m);2) 不利于盾构隧道的连续施工,盾构需要进出明挖段,无法连续掘进,且进出明挖段的始发和接收是盾构施工的重大风险源之一;3)明挖基坑占地面积大,地面条件复杂时甚至需要拆迁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增加了工程占地与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充分利用双层隧道的特点,在上层行车道空间和下层行车道空间之间设置车行联络通道,实现安全疏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所述车行联络通道为若干个,沿隧道纵向方向间隔设置,并设于上层行车道空间和下层行车道空间之间;所述车行联络通道包括与所述上层行车道空间连接的上层洞口交叉段、与所述下层行车空间连接的下层洞口交叉段和连接所述上层洞口交叉段和下层洞口交叉段的通道洞身段,所述通道洞身段与所述上层洞口交叉段和下层洞口交叉段的连接处设有圆曲线段,从而在上下层之间形成可供转移的车行联络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洞口交叉段和下层洞口交叉段均垂直于隧道纵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洞口交叉段和下层洞口交叉段的长度相同,分别位于隧道不同断面处的上部和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洞身段的坡度为5%-8%。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利用双层盾构隧道中上层行车道空间和下层行车道空间同时发生火灾概率低的条件,在上下层行车道空间之间设置车行联络通道,实现上下层行车道空间之间的连通,提供疏散通道,使防灾救援时,双层盾构隧道内的上下层车辆可相互通行,保证车辆疏散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通道洞身段的坡度优选为5%-8%,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减小通道洞身段长度,保证车行联络通道的安全疏散。
(3)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在双层盾构隧道外部围岩中修建上下层互通的车行联络通道,充分发挥双层行车道的优势,与现有车行横通道修建于两座独立相邻隧道之间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行联络通道不需要其他相邻隧道作为逃生通道,另外,围岩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修建在盾构隧道的任何区段。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层盾构隧道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采用顶管法施工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1-隧道衬砌、2-顶部排烟风道、3-上层行车道空间、4-车道板、5-下层行车道空间、6-管线廊道、7-上层洞口交叉段、8-通道洞身段、9- 下层洞口交叉段、10-圆曲线段、11-侧竖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双层盾构隧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双层隧道包括隧道衬砌1、顶部排烟风道2、上层行车道空间3、车道板4、下层行车道空间5和管线廊道6,其中,隧道内包括两层行车道,分别为上层行车道空间3和下层行车道空间5,且上层行车道空间3和下层行车道空间5之间设有车道板4。上层行车道空间3的顶部设有顶部排烟风道2、下层行车道空间5的底部设有管线廊道6,管线廊道6用于隧道内管线的铺设,顶部排烟风道2作为上层行车道空间3的专用排烟道。车行横通道一般设于相互平行的两条隧道之间,或者直接通向地面,双层盾构隧道可以充分利用上下层行车道互相作为应急疏散通道。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车行联络通道连通上层行车道空间3和下层行车道空间5,且车行联络通道设于隧道外的围岩中,在隧道外形成一条联络上层行车道空间3和下层行车道空间5的通道,上层行车道空间3或下层行车道空间5发生火灾,通过车行联络通道转移至另外一层行车道空间中。
车行联络通道包括上层洞口交叉段7、通道洞身段8、下层洞口交叉段9和圆曲线段10,上层洞口交叉段7与上层行车道空间3连接,下层洞口交叉段9和下层行车道空间5连接,上层洞口交叉段7 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均垂直于隧道纵向设置。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之间设有通道洞身段8,通道洞身段8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用于连接两端的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进一步地,上层洞口交叉段7、下层洞口交叉段9和通道洞身段8之间设有圆曲线段10,圆曲线段10用于实现上层洞口交叉段7、通道洞身段8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之间的平滑过度连接,便于车辆转弯,降低车行联络通道中的行车难度,提升车行联络通道的安全性。
优选地,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的长度相同,分别位于隧道不同断面处的上部和下部。
优选地,通道洞身段8设有纵坡,通道洞身段8靠近上层洞口交叉段7的一端高于靠近下层洞口交叉段9;通道洞身段8纵坡由公路等级、设计时速、地质状况确定,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2012(2016年版)采用。车行联络通道断面建筑限界根据道路类型分别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选用。进一步地,通道洞身段8的坡度优选为5%- 8%。通道洞身段8的坡度与通道洞身段8的长度和上层行车道空间3 与下层行车道空间5之间的高度差的比值相关。由于上层行车道空间3与下层行车道空间5之间的高度差为定值,当通道洞身段8的长度越大,通道洞身段8的坡度越小。
进一步地,圆曲线段10的半径按照行车速度5km/h确定,保证车辆在合理的速度内能够安全平滑地从上层洞口交叉段7、通道洞身段8和下层交叉洞口交叉段9之间进行过度。
长隧道(长度L>1500m的盾构隧道)中,设置若干车行联络通道,且若干车行联络通道间隔相同距离设置,便于隧道中的车辆能就近疏散到另一层安全的行车道空间中,避免所有车辆汇聚在一处进出联络通道。
优选地,相邻车行联络通道的间距为750m~1000m。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行联络通道为若干个,沿隧道纵向间隔设置,并设于上层行车道空间(3)和下层行车道空间(5)之间;
所述车行联络通道包括与所述上层行车道空间(3)连接的上层洞口交叉段(7)、与所述下层行车道空间(5)连接的下层洞口交叉段(9)和连接所述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的通道洞身段(8),所述通道洞身段(8)与所述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的连接处设有圆曲线段(10),从而在上下层之间形成可供转移的车行联络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均垂直于隧道纵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洞口交叉段(7)和下层洞口交叉段(9)的长度相同,分别位于隧道不同断面处的上部和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洞身段(8)的坡度为5%-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04925.9U CN209799978U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04925.9U CN209799978U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99978U true CN209799978U (zh) | 2019-12-17 |
Family
ID=68820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04925.9U Active CN209799978U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999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1230A (zh) * | 2019-01-22 | 2019-04-26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及其设置方法 |
-
2019
- 2019-01-22 CN CN201920104925.9U patent/CN2097999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1230A (zh) * | 2019-01-22 | 2019-04-26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及其设置方法 |
CN109681230B (zh) * | 2019-01-22 | 2024-05-03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及其设置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29812B (zh) | 一种高水压岩溶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 | |
CN109681230B (zh) |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及其设置方法 | |
CN209799978U (zh) | 一种双层盾构隧道上下层车行联络通道 | |
CN106014442A (zh) | 一种公路隧道逃生救援横通道设置方法 | |
WO2011068430A1 (ru) | Эстакада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и размещ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на различных уровнях | |
CN214273648U (zh) | 一种三圆盾构修建地铁车站结构 | |
CN102505595A (zh) | 双层地下通道车行逃生结构 | |
CN101892845A (zh) | 一种五孔四线铁路水底隧道及其修建方法 | |
CN202323597U (zh) | 双层地下通道车行逃生结构 | |
Song et al. | The overall design of Qingdao Jiaozhou Bay subsea tunnel | |
CN208816132U (zh) | 湿陷性黄土结合卵石土地层暗挖风道接盾构隧道的风井 | |
CN207278271U (zh) | 一种用于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双层双向多通道隧道结构 | |
Usarkul et al. | CLASSIFICATION OF TUNNELS | |
CN109989766A (zh) | 带应急临时停车洞的单向盾构隧道结构 | |
CN201756966U (zh) | 一种三孔四线铁路水底隧道 | |
Liu et al. |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layout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etro station and its accessory structures in mountainous cities, China | |
CN210564546U (zh) | 一种高速公路双层盾构隧道断面结构 | |
CN211287699U (zh) | 一种三洞并行磁浮真空隧道结构 | |
CN203978486U (zh) | 可供机动车辆直接进出的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结构 | |
CN202300418U (zh) | 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及地下隧道 | |
Haack | Politic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present and future tunnelling | |
CN208439250U (zh) | 一种三层三纵群洞地下车站 | |
CN219197390U (zh) | 一种特长海底隧道消防救援结构 | |
CN102383807A (zh) | 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及地下隧道 | |
CN213502265U (zh) | 一种地下空间大断面交通运输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