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6510U - 电缆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缆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96510U
CN209796510U CN201920314208.9U CN201920314208U CN209796510U CN 209796510 U CN209796510 U CN 209796510U CN 201920314208 U CN201920314208 U CN 201920314208U CN 209796510 U CN209796510 U CN 209796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roller
cable
heating cavity
conveying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42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美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k Wir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k Wir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k Wir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k Wir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42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96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96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96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架、加热腔室,加热腔室内贯穿有第一输送辊组,加热腔室的外底面安装有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蒸汽输送管的一端相连接,蒸汽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加热腔室连接,以朝加热腔室内输送蒸汽;输送架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输送辊组相衔接的并用以放置托盘的上料工作台,上料工作台的上方设有由在两个托盘之间摆转的导线架,上料工作台的后端设有电线转换座,电线转换座上设有以利电缆滑动贯穿的滑槽,滑槽的侧壁设有感应电缆的第一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感应到滑槽内没有电缆时,导线架从一个托盘的上方摆转至另一个托盘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不仅可保证电缆的稳定输送,而且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缆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缆输送至加工设备时,通常是人工手动将缠绕有电缆的绕线盘搬运至上料工位内,操作麻烦,效率低下,并且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电缆的表层会变硬,这就使得电缆在输送过程中易跑偏,不利于平稳的输送。
而当缠绕电缆的绕线盘上的电缆使用完毕后需要更换新的绕线盘时,传统的更换方式是:先将加工设备停机,接着人工将新绕线盘上的电缆首端与前面电缆的尾端通过透明胶带连接,最后再启动加工设备。该更换方式操作麻烦,加工设备停机时间较长,这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由于新的绕线盘的位置固定不动,会使得新绕线盘内的电缆输送没有前面电缆输送的平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上料装置,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而且输送平稳、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倾斜设置有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内贯穿有与其相平行的并用以输送装设有绕线盘的托盘的第一输送辊组,加热腔室的外底面安装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端与一蒸汽输送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蒸汽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加热腔室连接,以朝加热腔室内输送蒸汽;所述输送架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输送辊组的下端相衔接的并用以放置两个经第一输送辊组输出的托盘的上料工作台,所述上料工作台的上方设有由旋转机构驱动在两个托盘之间摆转的导线架,上料工作台的后端设有电线转换座,所述电线转换座上设有以利于托盘内电缆滑动贯穿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侧壁设有用以感应电缆的第一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感应到滑槽内没有电缆时,旋转机构驱动导线架从其中一个托盘的上方摆转至另一个托盘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架的另一端倾斜设有上端与第一输送辊组的上端相衔接的并用以放置待推入加热腔室内部的托盘的第二输送辊组,输送架于加热腔室的下方水平横设有用以输送装设有新绕线盘的托盘的第三输送辊组,所述第三输送辊组的下方水平设有用以放置装设有空的绕线盘的托盘的托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组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三输送辊组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第三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以及第三输送辊的辊轴两端均经轴承固设在输送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室呈左端低、右端高的倾斜状,加热腔室的右侧面设有以利于托盘推入的输入口、左侧面设有以利于托盘推出的输出口,加热腔室的顶部设有便于观察的透明观察口;所述输入口与输出口处分别设置有隔热挡帘。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室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手工操作口,所述手工操作口的外侧设置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的上端与手工操作口的上端竖向铰接,密封挡板的外表面下端固联有上抬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架的上端固联有用以感应电缆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通过支撑架固定于上料工作台的后端中部,旋转驱动件的旋转部经由连杆与第二传感器固联,以通过第二传感器带动导线架摆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旋转驱动件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固联有套设在导线架下端外侧的扇形状防护杆。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架为开口朝下的喇叭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往加热腔室内通入蒸汽,可对电缆进行加热软化,避免气温低导致电缆表层硬化,影响后续输送的平稳性;(2)当电缆在上料工作台上上料时,只需在前面的电缆使用完前,将其末端与新的电缆的首端连接并放置在电线转换座上的滑槽内,当电缆从滑槽内脱离时,则驱动导线架摆转至缠绕有新的电缆的绕线盘上方,不仅实现电缆的连续输送、减少停机时间,而且可确保新的电缆输送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3是上料工作台上两个托盘内电缆连接后并放置在滑槽时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导线架摆转至缠绕有新的电缆的绕线盘上方时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
1-输送架;2-加热腔室;201-输入口;202-输出口;3-第一输送辊组;4-蒸汽发生器;5-蒸汽输送管;6-上料工作台;7-第二输送辊组;8-第三输送辊组;9-托板;10-绕线盘;11-托盘;12-隔热挡帘;13-密封挡板;14-上抬把手;15-透明观察口;16-限位挡块;17-导线架;18-电线转换座;19-滑槽;20-第一传感器;21-第二传感器;22-旋转驱动件;23-连杆;231-第一连杆;232-第二连杆;233-连接块;24-防护杆;25-凸台;26-支撑架;27-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架1,所述输送架1上倾斜设置有加热腔室2,所述加热腔室2内贯穿有与其相平行的并用以输送装设有绕线盘10的托盘11的第一输送辊组3,加热腔室2的外底面安装有蒸汽发生器4,所述蒸汽发生器4的输出端与一蒸汽输送管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蒸汽输送管5的另一端与加热腔室2的底面中部连接,以朝加热腔室内输送蒸汽;工作时,蒸汽发生器4通过蒸汽输送管5朝加热腔室2内输送热蒸汽,热蒸汽对托盘11内的电缆进行加热,使其软化,而托盘11在倾斜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组3上,可在重力作用下或人工轻微推力下向下滑动,使用方便,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所述输送架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输送辊组3的下端相衔接的并用以放置两个经第一输送辊组3输出的托盘11的上料工作台6,所述上料工作台6的上方设有由旋转机构驱动在两个托盘11之间摆转的导线架17,上料工作台6的后端设有电线转换座18,所述电线转换座18上设有以利于托盘11内电缆27滑动贯穿的滑槽19,所述滑槽19的侧壁设有用以感应电缆的第一传感器20,当第一传感器感20应到滑槽19内没有电缆时,旋转机构驱动导线架17从其中一个托盘11的上方摆转至另一个托盘11的上方。工作时,导线架17位于其中一个托盘11的正上方并对该托盘内的电缆27进行导向输送,在该托盘内的电缆使用完前,将其末端与新的电缆的首端连接并放置在电线转换座上的滑槽内,在后续输送过程中,由于导线架17与缠绕有新的电缆的绕线盘之间的距离较远,会拉动电缆从滑槽19内脱离,此时第一传感器20未检测电缆,则旋转机构驱动导线架17摆转至缠绕有新的电缆的绕线盘上方,不仅实现电缆的连续输送、减少停机时间,而且可确保新的电缆输送平稳。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架1的另一端倾斜设有上端与第一输送辊组3的上端相衔接的并用以放置待推入加热腔室2内部的托盘的第二输送辊组7,输送架1于加热腔室2的下方水平横设有用以输送装设有新绕线盘的托盘11的第三输送辊组8,所述第三输送辊组8的下方水平设有用以放置装设有空的绕线盘的托盘的托板9。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辊组3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组7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三输送辊组8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第三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以及第三输送辊的辊轴两端均经轴承固设在输送架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室2呈左端低、右端高的倾斜状,加热腔室2的右侧面设有以利于托盘11推入的输入口201、左侧面设有以利于托盘11推出的输出口202,加热腔室2的顶部设有便于观察的透明观察口15。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口201与输出口202处分别设置有隔热挡帘12,以减少热蒸汽的散失。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室2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手工操作口,所述手工操作口的外侧设置密封挡板13,所述密封挡板13的上端与手工操作口的上端竖向铰接,密封挡板13的外表面下端固联有上抬把手14,当通过上抬把手14将密封挡板13向上翻转时可打开手工操作口,便于人工通过手工操作口调整托盘在第一输送辊组上的位置,或进行其他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架1上于第二输送辊组7的右端竖设有限位挡块16,以避免第二输送辊组上的托盘掉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架17的上端固联有用以感应电缆的第二传感器21;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22,所述旋转驱动件22通过支撑架26固定于上料工作台6的后端中部,旋转驱动件22的旋转部经由连杆23与第二传感器21固联,以通过第二传感器带动导线架摆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23包括第一连杆231、第二连杆232以及连接块233,所述第一连杆231的一端与旋转驱动件22的旋转部固联,第一连杆231的另一端与连接块233的一端相螺接,所述连接块23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侧壁螺接有紧定螺钉;所述第二连杆232的一端与第二传感器20固联、另一端卡设在连接凹槽内,并经由紧定螺钉锁紧,通过调节第二连杆伸入连接凹槽的长度,即可调节导线架3的位置,使用灵活,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20、第二传感器21以及旋转驱动件22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工作时,先在两个托盘11内的电缆首尾相连接且旧的电缆27放置在电线转换座18的滑槽19内,此时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电缆;接着随着电缆的输送,由于导线架17与缠绕有新的电缆的绕线盘10之间的距离较远,电缆会被拉动至从滑槽19内脱离,此时第一传感器20未检测到电缆,第一传感器20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控制单元驱动旋转驱动件22动作,旋转驱动件22通过连杆23带动第二传感器21及导线架17摆转至缠绕有新的电缆的绕线盘上方,确保新的电缆输送平稳。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件8可以为旋转气缸。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20和第二传感器21均为光电传感器。第一传感器6和第二传感器7的型号可以是E3Z-R61,控制单元可以是80C51单片机。应说明的是,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还可以是其他非接触形的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6上固联有套设在导线架17下端外侧的扇形状防护杆24,以便起到防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架17为开口朝下的喇叭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11内设置有用以将缠绕有电缆的绕线盘10套设在其上的凸台25。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1)将内部装设有电缆的绕线盘10的托盘11放置在第三输送辊组8上,人工将第三输送辊组8上的托盘11依次搬运至第二输送辊组7上,之后再推送入加热腔室2内,蒸汽发生器5通过蒸汽输送管6朝加热腔室2内输送热蒸汽,热蒸汽对托盘11内的电缆进行加热,使其软化;(2)之后加热腔室2内的托盘1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或人工推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一输送辊组3向下移动并输出至上料工作台6上;(3)当上料工作台6上放置有两个托盘11时,导线架17位于其中一个托盘11的正上方并对该托盘内绕线盘上的电缆27进行导向输送,在该托盘11内的电缆使用完前,将两个托盘11内的电缆27首尾相连接且前面的电缆27放置在电线转换座18的滑槽19内,此时第一传感器20检测到电缆;(3)在后续输送过程中,由于导线架17与缠绕有新的电缆27的绕线盘10之间的距离较远,电缆27会被拉动至从滑槽19内脱离,此时第一传感器20未检测到电缆27,第一传感器20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控制单元驱动旋转驱动件22动作,旋转驱动件22通过连杆23带动第二传感器21及导线架17从摆转至另一个托盘11的上方,对该托盘内的电缆进行导向输送;(4)待上料工作台6上托盘11内的电缆使用完毕后,人工将托盘11取下并放置在拖板9上,依此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缆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倾斜设置有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内贯穿有与其相平行的并用以输送装设有绕线盘的托盘的第一输送辊组,加热腔室的外底面安装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端与一蒸汽输送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蒸汽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加热腔室连接,以朝加热腔室内输送蒸汽;所述输送架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输送辊组的下端相衔接的并用以放置两个经第一输送辊组输出的托盘的上料工作台,所述上料工作台的上方设有由旋转机构驱动在两个托盘之间摆转的导线架,上料工作台的后端设有电线转换座,所述电线转换座上设有以利于托盘内电缆滑动贯穿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侧壁设有用以感应电缆的第一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感应到滑槽内没有电缆时,旋转机构驱动导线架从其中一个托盘的上方摆转至另一个托盘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的另一端倾斜设有上端与第一输送辊组的上端相衔接的并用以放置待推入加热腔室内部的托盘的第二输送辊组,输送架于加热腔室的下方水平横设有用以输送装设有新绕线盘的托盘的第三输送辊组,所述第三输送辊组的下方水平设有用以放置装设有空的绕线盘的托盘的托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组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三输送辊组包括若干根并排设置的第三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以及第三输送辊的辊轴两端均经轴承固设在输送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室呈左端低、右端高的倾斜状,加热腔室的右侧面设有以利于托盘推入的输入口、左侧面设有以利于托盘推出的输出口,加热腔室的顶部设有便于观察的透明观察口;所述输入口与输出口处均设置有隔热挡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室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手工操作口,所述手工操作口的外侧设置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的上端与手工操作口的上端竖向铰接,密封挡板的外表面下端固联有上抬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架的上端固联有用以感应电缆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通过支撑架固定于上料工作台的后端中部,旋转驱动件的旋转部经由连杆与第二传感器固联,以通过第二传感器带动导线架摆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旋转驱动件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固联有套设在导线架下端外侧的扇形状防护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6或9所述的电缆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架为开口朝下的喇叭状。
CN201920314208.9U 2019-03-13 2019-03-13 电缆上料装置 Active CN209796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4208.9U CN209796510U (zh) 2019-03-13 2019-03-13 电缆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4208.9U CN209796510U (zh) 2019-03-13 2019-03-13 电缆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96510U true CN209796510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4208.9U Active CN209796510U (zh) 2019-03-13 2019-03-13 电缆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96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9103A (zh) * 2019-03-13 2019-05-28 福建源光电装有限公司 电缆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9103A (zh) * 2019-03-13 2019-05-28 福建源光电装有限公司 电缆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7985A (zh) 一种全自动连续装盒机
CN104925283B (zh) 卫生巾包装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CN208134733U (zh) 一种全自动连续装盒机
CN103625681A (zh) 一种铝材自动包装机
CN209796510U (zh) 电缆上料装置
CN105270675B (zh) 一种口罩包装输送计量装置
CN205972797U (zh) 一种厨柜板材输送机构
CN205325756U (zh) 珍珠棉切割设备
CN205309046U (zh) 扣环切口机
CN208022392U (zh) 一种光学镜片自动包装上料下料的设备
CN209796736U (zh) 一种岩棉带保温复合板生产用送料机构
CN111528243A (zh) 一种面条加工用干燥切割一体机
CN208289968U (zh) 一种胶黏材料的切割装置
CN207170654U (zh) 工件自动冲孔系统
CN203558237U (zh) 一种铝材自动包装机
CN105539919B (zh) 卷绕机新型进料装置
CN206427343U (zh) 服装自动装袋热封机
CN107457833B (zh) 一种自动xps挤塑板切割打包一体化机
CN210590637U (zh) 一种用于生产双层无纺布的成型机
CN208597659U (zh) 饺子生产线
CN209797069U (zh) 电缆上料转换装置
CN204588060U (zh) 自动储面机
CN210214276U (zh) 一种载带缓存装置
CN208217048U (zh) 颗粒状新型材料自动成套设备
CN209219041U (zh) 一种挂面机回杆系统及挂面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