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7213U -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7213U
CN209787213U CN201920352392.6U CN201920352392U CN209787213U CN 209787213 U CN209787213 U CN 209787213U CN 201920352392 U CN201920352392 U CN 201920352392U CN 209787213 U CN209787213 U CN 209787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opening
region
shading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23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思难
肖博
徐力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23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7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7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721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8026 priority patent/WO202018704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所述盖板具有遮光区,所述遮光区邻近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所述盖板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遮光区设置,所述开口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贯穿且贯穿所述盖板的侧面。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盖板的遮光区设置沿盖板厚度方向贯穿的开口,使得盖板结构相对复杂,当盖板应用于电子设备时,具有较强的渲染效果。

Description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水滴屏又称水滴全面屏,它是从形状、工艺上命名的,是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的屏幕正上方由于追求极致边框而采用的一种屏幕解决方案,因屏幕顶端为摄像头保留的非显示区域和水滴一般大小而得名。相关技术中,水滴屏的盖板结构较为单一,渲染力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所述盖板具有遮光区,所述遮光区邻近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所述盖板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遮光区设置,所述开口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贯穿且贯穿所述盖板的侧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具有遮光区,且遮光区位于盖板的边缘部位,盖板上对应遮光区的部位设置有开口,开口的贯穿方向沿盖板的厚度方向且贯穿所述盖板的侧面,从而避免了盖板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增加了盖板结构的复杂程度,当盖板应用于电子设备时,可以增强电子设备的渲染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如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盖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盖板和摄像头,所述盖板,所述盖板具有遮光区,所述遮光区邻近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所述遮光区设有遮光层,所述盖板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遮光区设置,所述开口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贯穿且贯穿所述盖板的侧面,所述摄像头对应所述遮光区设置,且所述遮光层用于对所述摄像头进行遮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盖板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盖板的轴测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区域M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的轴测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区域N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盖板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盖板的轴测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区域R的局部放大视图一。
图10是图8中区域R的局部放大视图二。
图11是图8中区域R的局部放大视图三。
图12是图8中区域R的局部放大视图四。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爆炸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屏的结构爆炸图。
图15是图14中显示屏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与防尘网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盖板100具有遮光区100A,所述遮光区100A邻近所述盖板100的边缘设置,所述盖板100具有开口100B,所述开口100B对应所述遮光区100A设置,所述开口100B沿所述盖板100的厚度方向贯穿且贯穿所述盖板100的侧面100d。
其中,盖板100为玻璃盖板100,玻璃盖板100是覆盖在面板上的镜片,主要对面板起保护作用。盖板100是电子产品上必不可少的保护器件,玻璃盖板100由于其高透光性、强防刮性等特性,逐渐成为盖板100的主流。
盖板100的边缘部位形成遮光区100A,遮光区100A用于涂覆遮光油墨,当盖板10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遮光油墨用于对电子设备1的电子器件形成遮挡,从而提升电子设备1的外观一致性。
盖板100上具有开口100B,所述开口100B对应所述遮光区100A设置,所述开口100B沿所述盖板100的厚度方向贯穿。也就是说,所述盖板100具有凹陷面100a,所述凹陷面100a形成所述开口100B,所述凹陷面100a的法线方向与所述盖板100的厚度方向正交。通过在盖板100的遮光区100A形成开口100B,且开口100B沿盖板100的厚度方向贯穿,增加了盖板100的结构复杂程度,避免了盖板100的结构较为单一的弊端,当盖板10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提升了电子设备1的整体渲染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100B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100B的形成可以为三角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100B的形状还可以为弧形。所述开口100B的形状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的器件排布进行综合考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100具有遮光区100A,且遮光区100A位于盖板100的边缘部位,盖板100上对应遮光区100A的部位设置有开口100B,开口100B的贯穿方向沿盖板100的厚度方向且贯穿所述盖板100的侧面100d,从而避免了盖板100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增加了盖板100结构的复杂程度,当盖板10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可以增强电子设备1的渲染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所述盖板100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部分110、第二部分120、第三部分130和第四部分140,所述遮光区100A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0,所述盖板100具有相对设置的正面100b和背面100c以及位于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背面100c之间的侧面100d,在所述第二部分120、所述第三部分130和所述第四部分140,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通过圆弧面100e连接。
其中,所述盖板100可以为2.5D玻璃,其中,2.5D弧度对应的宽度为0.6毫米。2.5D玻璃屏幕是在玻璃的中心有一个平面的区域,然后在平面玻璃的基础上对边缘进行了弧度处理。传统意义上的玻璃是平的,无论选择玻璃上任何一个点,它都应该是和玻璃上其他的点在同一个平面上。而2.5D玻璃和普通玻璃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种玻璃尽管正面100b也是平的,但是在边缘的部分会向下凹陷成一个弧形。现在电子产品运用2.5D弧面玻璃屏幕的越来越多,因为应用2.5D玻璃屏幕能够使电子产品表面外观就如同盈而不溢的水滴,所以2.5D玻璃屏幕又称之为水滴屏。可以理解的,所述盖板100也可以为3D玻璃。
遮光区100A位于第一部分110,在第二部分120、第三部分130和第四部分140,正面100b和侧面100d之间通过圆弧面100e连接。也就是说,在第二部分120、第三部分130和第四部分140,正面100b和侧面100d之间通过圆角过渡,从而使得盖板100显得更加圆滑,避免了棱角的出现使得盖板100呈现出锋利感,使得盖板100呈现出来的视角效果更加柔和。其中,圆角的半径可以为0.6毫米。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圆弧面100e的曲率半径大小为恒定值。也就是说,在除去遮光区100A的第二部分120、第三部分130和第四部分140,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均通过圆弧面100e连接,且圆弧面100e的曲率半径大小恒定不变,以便于通过CNC加工形成所述圆弧面100e,降低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
请继续参阅图7,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区100A关于所述盖板100的一个对称面AA对称,所述遮光区100A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0的中间部位,在所述第一部分110的位置,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的圆弧面100e的曲率半径大小为渐变值。
具体的,所述盖板100具有对称面AA,所述盖板100关于所述对称面AA呈现轴对称,所述遮光区100A也关于所述对称面AA呈现轴对称。在第一部分110,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的圆弧面100e呈现渐变效果,也就是说,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的圆弧面100e的曲率半径大小为渐变值,从而使得盖板100的边缘形状更为复杂,避免了盖板100结构较为单一的弊端,且当盖板100应用于电子产品时,可以提升电子产品的渲染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的圆弧面100e的曲率半径大小自所述第一部分110的两端朝向所述遮光区100A的位置逐渐增大。
具体的,所述第一部分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1、第二端1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111和所述第二端112之间的中间端113,所述遮光区100A对应所述中间端113设置。从第一端111朝向所述中间端113的方向,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的圆弧面100e的曲率半径大小逐渐增大,且从第二端112朝向所述中间端113的方向,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的圆弧面100e的曲率半径大小也逐渐增大,从而在盖板100的遮光区100A形成较为圆滑的弧面效果,增加了盖板100的圆滑质感,提升了盖板100的渲染效果。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的圆弧面100e的曲率半径大小自所述第一部分110的两端朝向所述遮光区100A的位置逐渐减小。
具体的,所述第一部分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1、第二端1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111和所述第二端112之间的中间端113,所述遮光区100A对应所述中间端113设置。从第一端111朝向所述中间端113的方向,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的圆弧面100e的曲率半径大小逐渐减小,且从第二端112朝向所述中间端113的方向,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d之间的圆弧面100e的曲率半径大小也逐渐减小,且使得圆弧面100e与遮光区100A对应的盖板100之间形成圆滑过渡,使得盖板100在遮光区100A的部位的圆滑效果更有层次感,增加了盖板100呈现出来的立体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8、图9和图10,所述盖板100包括第一侧壁150、第二侧壁160和第三侧壁170,所述第一侧壁150、所述第二侧壁160和所述第三侧壁170围设形成所述开口100B,所述第一侧壁150和所述第二侧壁160之间通过圆弧面101e连接,且所述第三侧壁170与所述第二侧壁160之间通过圆弧面102e连接。
具体的,第一侧壁150和第三侧壁170为形成所述开口100B的侧壁,第二侧壁160为形成所述开口100B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150和所述第二侧壁160之间通过第一弧面151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60和所述第三侧壁170之间通过第二弧面161连接,也就是说,第一侧壁150和第二侧壁160之间通过第一圆角152过渡,第二侧壁160和第三侧壁170之间通过第二圆角162过渡。相对于第一侧壁150和第二侧壁160之间通过直角过渡的方式,且第二侧壁160和第三侧壁170之间通过直角过渡的方式,通过圆角过渡可以使得盖板100在圆角处的应力呈现发散状分布,有助于避免应力分布集中的情况,可以使得盖板100在圆角处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增加了盖板100受到外力冲击的承受力,有助于延伸盖板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一圆角152的半径与第二圆角162的半径可以保持一致,从而可以使得盖板100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进一步增强盖板100受到外力冲击的承受能力。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圆角152的半径和第二圆角162的半径也可以不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等有关数量的名词仅仅只是命名上的区分,与数量多少无关。
请继续参阅图11,所述盖板100具有正面100b,所述第一侧壁150、所述第二侧壁160和所述第三侧壁170与所述正面100b之间均通过圆弧面103e连接。
具体的,第一侧壁150与正面100b之间形成第三圆角153,第二侧壁160与正面100b之间形成第四圆角163,第三侧壁170与正面100b之间形成第五圆角171。一方面,可以使得盖板100在圆角处的应力呈现发散状分布,使得应力分布较为均匀,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有助于延长盖板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盖板100呈现的效果更加圆滑和柔和,避免棱角分明的尖锐感,增加了盖板100呈现出来的亲和力。
进一步的,第三圆角153、第四圆角163和第五圆角171的半径大小可以相等,从而进一步使得盖板100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延长盖板100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圆角153、第四圆角163和第五圆角171的半径大小也可以不相等,可以根据盖板100的具体结构对盖板100上的圆角进行适应性调节。
请继续参阅图12,所述盖板100具有相对设置的正面100b和背面100c以及位于所述正面100b和所述背面100c之间的侧面100d,所述第一侧壁150与所述侧面100d之间通过圆弧面104e连接,所述第三侧壁170与所述侧面100d之间通过圆弧面105e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侧壁150与所述侧面100d之间通过第三弧面154连接,所述第三侧壁170与所述侧面100d之间通过第四弧面172连接,也就是说,第一侧壁150与所述侧面100d之间形成第六圆角,第三侧壁170与所述侧面100d之间形成第七圆角,一方面使得盖板100在圆角处的应力呈现发散状分布,使得应力分布较为均匀,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有助于延长盖板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盖板100呈现的效果更加圆滑和柔和,避免棱角分明的尖锐感,增加了盖板100呈现出来的亲和力。
进一步的,第六圆角和第七圆角的半径大小可以相等,从而进一步使得盖板100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延长盖板100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六圆角和第七圆角的半径大小也可以不相等,可以根据盖板100的具体结构对盖板100上的圆角进行适应性调节。
请继续参阅图13,所述显示屏10包括如上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盖板100。
其中,显示屏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10,也可以为柔性显示屏10。显示屏10用于显示图像信息。
所述显示屏10包括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与所述盖板100层叠设置,所述显示面板200对应所述遮光区100A的部位具有收容孔200a,所述收容孔200a用于安装摄像头300,所述遮光区100A设有遮光层400,所述遮光层400用于对所述摄像头300进行遮光。
其中,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200,也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开设有收容孔200a,所述收容孔200a对应所述遮光区100A设置,所述收容孔200a用于安装摄像头300,且在所述遮光区100A涂覆有遮光层400,遮光层400用于对摄像头300进行遮光,一方面遮蔽摄像头300的支架结构,有助于保证电子设备1的外观一致性,另一方面,防止摄像头300过度曝光,有助于保证摄像头300的成像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孔200a贯穿所述显示面板200。
具体的,所述收容孔200a为通孔,所述收容孔200a贯穿所述显示面板200,通过在显示面板200上开孔安装摄像头300,可以在确保摄像头300的拍摄视角的前提下,提升显示屏的屏占比。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孔200a的内壁在所述盖板100上的投影落在所述遮光区100A的范围内。
具体的,由于收容孔200a用于安装摄像头300,当收容孔200a的位置对应盖板100的遮光区100A设置时,遮光区100A上的遮光层400可以将摄像头300完全覆盖,从而可以将摄像头300的支架结构进行遮蔽,有助于保证电子设备1的外观一致性。
请继续参阅图14和图15,所述显示屏10包括显示面板200和背光模组500,所述盖板100、所述显示面板200和所述背光模组500依次层叠设置,所述背光模组500对应所述遮光区100A的部位具有安装孔500a,所述安装孔500a用于安装摄像头300,所述遮光区100A设有遮光层400,所述遮光层400用于对所述摄像头300进行遮光。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区域201、第二区域202、以及隔离件203,所述第一区域201设置有液晶204,所述第二区域202为透光的,所述隔离件203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201及第二区域202之间,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区域201的液晶204进入到所述第二区域202,所述背光模组500具有安装孔500a,所述安装孔500a用于安装摄像头300,所述摄像头300对应所述第二区域202及遮光层400设置,所述遮光层400用于对所述摄像头300进行遮光。
其中,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200,也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200。所述背光模组500开设有安装孔500a,所述安装孔500a对应所述遮光区100A设置,所述安装孔500a用于安装摄像头300,且在所述遮光区100A涂覆有遮光层400,遮光层400用于对摄像头300进行遮光,一方面遮蔽摄像头300的支架结构,有助于保证电子设备1的外观一致性,另一方面,防止摄像头300过度曝光,有助于保证摄像头300的成像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500a贯穿所述背光模组500。
具体的,所述安装孔500a为通孔,所述安装孔500a贯穿所述背光模组500,通过在背光模组500上开孔安装摄像头300,可以在确保摄像头300的拍摄视角的前提下,提升显示屏的屏占比。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500a的内壁在所述盖板100上的投影落在所述遮光区100A的范围内。
具体的,由于安装孔500a用于安装摄像头300,当安装孔500a的位置对应盖板100的遮光区100A设置时,遮光区100A上的遮光层400可以将摄像头300完全覆盖,从而可以将摄像头300的支架结构进行遮蔽,有助于保证电子设备1的外观一致性。
请继续参阅图16,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盖板100和摄像头300,所述盖板100具有遮光区100A,所述遮光区100A邻近所述盖板100的边缘设置,所述遮光区100A设有遮光层400,所述盖板100具有开口100B,所述开口100B对应所述遮光区100A设置,所述开口100B沿所述盖板100的厚度方向贯穿且贯穿所述盖板100的侧面100d,所述摄像头300对应所述遮光区100A设置,且所述遮光层400用于对所述摄像头300进行遮光。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其中,盖板100为玻璃盖板100,玻璃盖板100是覆盖在面板上的镜片,主要对面板起保护作用。盖板100是电子产品上必不可少的保护器件,玻璃盖板100由于其高透光性、强防刮性等特性,逐渐成为盖板100的主流。
盖板100的边缘部位形成遮光区100A,遮光区100A用于涂覆遮光油墨,当盖板10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遮光油墨用于对电子设备1的电子器件形成遮挡,从而提升电子设备1的外观一致性。
盖板100上具有开口100B,所述开口100B对应所述遮光区100A设置,所述开口100B沿所述盖板100的厚度方向贯穿且贯穿所述盖板100的侧面100d。也就是说,所述盖板100具有凹陷面100a,所述凹陷面100a形成所述开口100B,所述凹陷面100a的法线方向与所述盖板100的厚度方向正交。通过在盖板100的遮光区100A形成开口100B,且开口100B沿盖板100的厚度方向贯穿,增加了盖板100的结构复杂程度,避免了盖板100的结构较为单一的弊端,当盖板10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提升了电子设备1的整体渲染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100B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100B的形成可以为三角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100B的形状还可以为弧形。所述开口100B的形状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的器件排布进行综合考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包括盖板100和摄像头300,盖板100具有遮光区100A,且遮光区100A位于盖板100的边缘部位,盖板100上对应遮光区100A的部位设置有开口100B,开口100B的贯穿方向沿盖板100的厚度方向且贯穿所述盖板100的侧面100d,从而避免了盖板100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增加了盖板100结构的复杂程度,当盖板100应用于电子设备1时,可以增强电子设备1的渲染效果。摄像头300对应盖板100的遮光区100A设置,所述遮光区100A设有遮光层400,所述遮光层400用于对所述摄像头300进行遮光,从而避免摄像头300的支架结构显露出来。同时,当电子设备为水滴屏时,在盖板100上对应遮光区100A的部位设置开口100B,可以使得水滴的深度相对较浅,从视觉上感觉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增大了。
请继续参阅图17,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显示面板200和中框600,所述盖板100和所述显示面板200层叠设置,且所述盖板100和所述显示面板200均连接于所述中框600,所述中框600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200以及所述盖板100形成支撑。
其中,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200,也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200。所述中框600相对所述盖板100邻近所述显示面板200设置,所述盖板100和所述显示面板200通过所述中框600固定。中框600可以为金属中框600。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后盖700,后盖700盖合于中框600上。
请继续参阅图18,所述中框600对应所述开口100B的部位设置有加强部610,所述加强部610用于对所述遮光区100A的对应部位形成支撑,所述加强部610具有出音孔620。
其中,所述加强部610可以为中框600本身的一部分,所述加强部610也可以为额外设置的一部分,加强部610可以位于所述盖板100的开口100B内,以对所述盖板100形成限位,同时,所述加强部610还可以对遮光区100A的对应部位形成支撑。
加强部610上具有若干个出音孔620,所述出音孔620与电子设备1的受话器的传声通道连通,受话器传出的声音可通过加强部610上的出音孔620传出,从而被外界所接收到。
请继续参阅图19,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防尘网630,所述防尘网630对应所述加强部610设置,且所述防尘网630覆盖所述出音孔620。
具体的,所述防尘网630的孔径小于所述出音孔620的孔径,防尘网630覆盖于出音孔620上,用于对出音孔620起到防尘作用,从而保证电子设备1可以正常的出音。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具有遮光区,所述遮光区邻近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所述盖板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遮光区设置,所述开口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贯穿且贯穿所述盖板的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盖板具有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以及位于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之间的侧面,在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所述正面和所述侧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小为恒定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关于所述盖板的一个对称面对称,所述对称面面穿过所述盖板的几何中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位置,所述正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小自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部分邻近所述开口的一端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位置,所述正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小自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部分邻近所述开口的一端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围设形成所述开口,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且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具有正面,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正面之间均通过圆弧面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具有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以及位于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之间的侧面,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侧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侧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10.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盖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层叠设置,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遮光区的部位具有收容孔,所述收容孔用于安装摄像头,所述遮光区设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用于对所述摄像头进行遮光。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孔贯穿所述显示面板。
13.如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孔的内壁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落在所述遮光区的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区设有遮光层,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隔离件,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液晶,所述第二区域为透光的,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之间,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区域的液晶进入到所述第二区域,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对应所述第二区域及遮光层设置,所述遮光层用于对所述摄像头进行遮光。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背光模组。
16.如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落在所述遮光区的范围内。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盖板和摄像头,所述盖板具有遮光区,所述遮光区邻近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所述遮光区设有遮光层,所述盖板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遮光区设置,所述开口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贯穿且贯穿所述盖板的侧面,所述摄像头对应所述遮光区设置,且所述遮光层用于对所述摄像头进行遮光。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中框,所述盖板和所述显示面板层叠设置,且所述盖板和所述显示面板均连接于所述中框,所述中框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盖板形成支撑。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对应所述开口的部位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用于对所述开口的对应部位形成支撑。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具有出音孔,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对应所述加强部设置,且所述防尘网覆盖所述出音孔。
CN201920352392.6U 2019-03-19 2019-03-19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787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2392.6U CN209787213U (zh) 2019-03-19 2019-03-19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CT/CN2020/078026 WO2020187048A1 (zh) 2019-03-19 2020-03-05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2392.6U CN209787213U (zh) 2019-03-19 2019-03-19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7213U true CN209787213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8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2392.6U Active CN209787213U (zh) 2019-03-19 2019-03-19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7213U (zh)
WO (1) WO202018704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7048A1 (zh) * 2019-03-19 2020-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329108A (zh) * 2020-02-28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盖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467A (zh) * 2014-10-23 2015-01-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防漏光结构及手机
CN205003632U (zh) * 2015-07-30 2016-01-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KR102443361B1 (ko) * 2015-09-03 2022-09-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340942A (zh) * 2017-08-26 2017-11-10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209787213U (zh) * 2019-03-19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7048A1 (zh) * 2019-03-19 2020-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329108A (zh) * 2020-02-28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盖板
CN113329108B (zh) * 2020-02-28 2024-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盖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87048A1 (zh)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1734B2 (en)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US7609355B2 (en) Curve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forming and installation of reflective plate/sheet for curve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8234701B (zh) 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11937369B (zh) 屏幕组件和电子设备
US11894402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electric device
CN209787213U (zh) 盖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WO2019201090A1 (zh) 显示屏和智能设备
CN110673389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764512U (zh) 显示装置
CN110213471B (zh) 终端设备
CN209787214U (zh) 透明盖板、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09459890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90121148A1 (en) Grating, stereoscopic three-dimensional (3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US20190041568A1 (en) Film Applied to Display, Display, and Terminal
CN113327511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37370B (zh) 屏幕组件和电子设备
US20220121050A1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877207B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018134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613143A (zh) 显示装置
CN210137340U (zh) 盖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2859413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347802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电视机
CN111610653A (zh) 全面屏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KR102541703B1 (ko) 모니터의 화면 송출 영역 확장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니터의 화면 송출 영역 확장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