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6809U -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6809U
CN209786809U CN201920890231.2U CN201920890231U CN209786809U CN 209786809 U CN209786809 U CN 209786809U CN 201920890231 U CN201920890231 U CN 201920890231U CN 209786809 U CN209786809 U CN 209786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energy storage
grid
storage inverter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02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居林
肖俊彦
卢盈
吴生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sevier Technology Co ltd
Eswa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hi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hi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hi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02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6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6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6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其降低了成本的同时,减小了损耗并提高了效率。储能逆变器依次通过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电网的光伏输入火线,储能逆变器依次通过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电网的光伏输入零线,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五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连接点通过第五继电器电性连接至负载的第一输入线;第六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的连接点通过第六继电器电性连接至负载的第二输入线;第七继电器,储能逆变器通过第七继电器电性连接至负载的第一输入线;第八继电器及第九继电器,储能逆变器依次通过第八继电器和第九继电器电性连接至负载的第二输入线。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逆变器领域,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光伏并网逆变器用来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直接输送到电网上或供给负载,即逆变器的输出端将直接或通过变压器等与电网、负载相电性连接。为满足安全要求,安规要求在逆变器输出端和电网输入端需串联多组继电器,在逆变器输出侧和负载输入端需串联多组继电器等,以保证系统出现异常时逆变器能及时可靠地与电网断开。传统的解决方案中,至少需要设置12个继电器,才能实现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继电器数量较多,正常工作时继电器的闭合数量较多,其成本较高、失效率高、损耗较大且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其通过9个继电器的开闭即可实现储能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切换,降低了成本的同时,减小了损耗并提高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包括相互串接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相互串接的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所述储能逆变器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电网的光伏输入火线L,所述储能逆变器依次通过所述第三继电器和所述第四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电网的光伏输入零线N,所述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还包括:
第五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电性连接至负载的第一输入线L1;
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和所述第四继电器的连接点通过所述第六继电器电性连接至负载的第二输入线L2;
第七继电器,所述储能逆变器通过所述第七继电器电性连接至所述负载的第一输入线L1;
第八继电器;及
第九继电器,其和所述第八继电器相互串接,且所述储能逆变器依次通过所述第八继电器和所述第九继电器电性连接至所述负载的第二输入线L2。
此处,两个继电器的连接点是指两个继电器之间的任一点,具体为电性连接于两个继电器之间的导电介质的任一点。
优选地,所述第八继电器和所述第九继电器的连接点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逆变器具有并网工作状态和离网工作状态,当所述储能逆变器在并网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及所述第六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及所述第九继电器断开;当所述储能逆变器在离网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及所述第六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及所述第九继电器闭合。
优选地,所述储能逆变器还具有非工作状态,当所述储能逆变器在非工作状态时,所述负载由电网进行供电,所述第二继电器、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及所述第六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及所述第九继电器断开。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9个继电器实现对储能逆变器的并网、离网等工作状态的切换,一方面,继电器使用数量较少,降低了材料成本;与此同时,在每次切换工作状态时,所需闭合或断开的继电器数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储能逆变器并网、离网时的功率损耗,提高了储能逆变器系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
1 – 第一继电器;2 – 第二继电器;3 – 第三继电器;4 – 第四继电器;5 – 第五继电器;6 – 第六继电器;7 – 第七继电器;8 – 第八继电器;9 – 第九继电器;
10 - 储能逆变器;20 - 电网;30 - 负载;40 - 接地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其属于光伏储能逆变器系统,用于切换储能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参照图1所示,所述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主要包括继电器组,所述继电器组由第一继电器1、第二继电器2、第三继电器3、第四继电器4、第五继电器5、第六继电器6、第七继电器7、第八继电器8及第九继电器9组成,由九个继电器构成的继电器组连接在储能逆变器10、电网20及离网负载30之间,通过控制九个继电器的闭合、断开情况,来实现储能逆变器的工作状态的切换。
具体如图1所示,第一继电器1和第二继电器2相互串接,所述储能逆变器10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1和所述第二继电器2电性连接至电网20侧的光伏输入火线L;第三继电器3和第四继电器4相互串接,所述储能逆变器10依次通过所述第三继电器3和所述第四继电器4电性连接至电网20侧的光伏输入零线N。所述第一继电器1和所述第二继电器2的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5电性连接至负载30的第一输入线L1;所述第三继电器3和所述第四继电器4的连接点通过所述第六继电器6电性连接至负载30的第二输入线L2。所述储能逆变器10通过所述第七继电器7电性连接至所述负载30的第一输入线L1;第八继电器8和第九继电器9相互串接,所述储能逆变器10依次通过所述第八继电器8和所述第九继电器9电性连接至所述负载30的第二输入线L2。
所述第八继电器8和所述第九继电器9的连接点连接至本地接地点40,从而接地。
所述储能逆变器10具有并网工作状态和离网工作状态。当所述储能逆变器10在并网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继电器1、所述第二继电器2、所述第三继电器3、所述第四继电器4、所述第五继电器5及所述第六继电器6闭合,所述第七继电器7、所述第八继电器8及所述第九继电器9断开,所述储能逆变器10进行并网工作。当所述储能逆变器10在离网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继电器1、所述第二继电器2、所述第三继电器3、所述第四继电器4、所述第五继电器5及所述第六继电器6断开,所述第七继电器7、所述第八继电器8及所述第九继电器9闭合,所述储能逆变器10进行离网工作。
此外,所述储能逆变器10还具有非工作状态。当所述储能逆变器10在非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继电器2、第四继电器4、所述第五继电器5及所述第六继电器6闭合,所述第一继电器1、所述第三继电器3、所述第七继电器7、所述第八继电器8及所述第九继电器9断开,所述储能逆变器不工作,所述负载30由电网20进行供电。
如图1所示,所述储能逆变器10依次通过第一继电器1和第二继电器2电性连接至电网20侧的光伏输入火线L,所述储能逆变器10依次通过第三继电器3和第四继电器4电性连接至电网20侧的光伏输入零线N,所述第一继电器1和所述第二继电器2相互串接,所述第三继电器3和所述第四继电器4相互串接。所述第一继电器1和所述第二继电器2的连接点通过第五继电器5电性连接至负载30的第一输入线L1;所述第三继电器3和所述第四继电器4的连接点通过第六继电器6电性连接至负载30的第二输入线L2。所述储能逆变器10通过第七继电器7电性连接至所述负载30的第一输入线L1;所述储能逆变器10依次通过第八继电器8和第九继电器9电性连接至所述负载30的第二输入线L2,所述第八继电器8和所述第九继电器9相互串接。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断开所述第七继电器7、所述第八继电器8及所述第九继电器9,并闭合所述第一继电器1、所述第二继电器2、所述第三继电器3、所述第四继电器4、所述第五继电器5及所述第六继电器6,使所述储能逆变器10进行并网工作;
B、断开所述第一继电器1、所述第二继电器2、所述第三继电器3、所述第四继电器4、所述第五继电器5及所述第六继电器6断开,并闭合所述第七继电器7、所述第八继电器8及所述第九继电器9闭合,使所述储能逆变器10进行离网工作;
C、断开所述第一继电器1、所述第三继电器3、所述第七继电器7、所述第八继电器8及所述第九继电器9,并闭合所述第二继电器2、第四继电器4、所述第五继电器5及所述第六继电器6,使所述储能逆变器10不工作,由电网20对所述负载30供电。
上述步骤A、B、C的执行顺序根据储能逆变器10的工况进行选择,并非顺序依次执行。如:当需要将储能逆变器10切换为并网工作状态时,执行步骤A;当需要将储能逆变器10切换为离网工作状态时,执行步骤B;当需要使储能逆变器10不工作时,执行步骤A。
本实施例中,使用9个继电器实现储能逆变器10并网离网切换的方案解决,降低了储能逆变器10的原材料成本,减小了损耗,提高了效率。与此同时,在储能逆变器10并网工作时只闭合6个继电器,在储能逆变器10离网工作时只闭合3个继电器,减少了工作状态切换时所需闭合的继电器的个数,因而降低了逆变器并网和离网时的功率损耗,提高了储能逆变器10的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包括相互串接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相互串接的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所述储能逆变器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电网的光伏输入火线L,所述储能逆变器依次通过所述第三继电器和所述第四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电网的光伏输入零线N,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还包括:
第五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五继电器电性连接至负载的第一输入线L1;
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和所述第四继电器的连接点通过所述第六继电器电性连接至负载的第二输入线L2;
第七继电器,所述储能逆变器通过所述第七继电器电性连接至所述负载的第一输入线L1;
第八继电器;及
第九继电器,其和所述第八继电器相互串接,且所述储能逆变器依次通过所述第八继电器和所述第九继电器电性连接至所述负载的第二输入线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继电器和所述第九继电器的连接点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逆变器具有并网工作状态和离网工作状态,当所述储能逆变器在并网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及所述第六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及所述第九继电器断开;当所述储能逆变器在离网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及所述第六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及所述第九继电器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逆变器还具有非工作状态,当所述储能逆变器在非工作状态时,所述负载由电网进行供电,所述第二继电器、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五继电器及所述第六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七继电器、所述第八继电器及所述第九继电器断开。
CN201920890231.2U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 Active CN209786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0231.2U CN209786809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0231.2U CN209786809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6809U true CN209786809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8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0231.2U Active CN209786809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68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0632A (zh) * 2019-06-13 2019-08-30 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0632A (zh) * 2019-06-13 2019-08-30 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2504B (zh) 一种光伏快速关断装置及光伏系统
CN101800498B (zh) 太阳能光发电系统、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EP2380255B1 (en) A method of upgrading a plant for transmitting electric power and such a plant
CN104242349B (zh) 防电势诱导衰减的光伏系统和光伏逆变器
CN104702114B (zh) 一种开关电容接入的高频链双向直流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
EP3531531A1 (en) Method for charging sub-module based hybrid converter
CN105896488B (zh) 一种基于组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柔性直流电网的短路故障处理方法
CN104158208A (zh) 一种单级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应用
CN104218805B (zh) 一种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
CN103986176B (zh) 一种将换流站带电接入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方法
CN107546836B (zh) 一种ups电源
CN207559941U (zh) 防止光伏组件关断延误的关断系统
CN209786809U (zh)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
CN108365658A (zh) 一种防环流电池储能系统及其控制电路
CN106160463B (zh) 一种直流电压变换装置及其桥臂控制方法
CN110190632A (zh)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及方法
CN105262355B (zh) 一种多端口逆变器
CN105932955A (zh) 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
CN103227557B (zh) 一种用于高压大功率调节系统的软充电电路及软充电方法
CN210536304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
CN218867913U (zh) 离并网切换零线接地电路、逆变器以及光伏储能系统
CN213846251U (zh)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装置及储能逆变器系统
CN105449823A (zh) 光伏充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装置
CN110729761A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并网与离网切换电路及方法
CN108321788A (zh) 一种电力切换装置及电力供配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000 room 905b, 757 Mengzi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Asway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 factory building, 198 Xiangya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11

Patentee before: Esway new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00 room 905b, 757 Mengzi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Elsevi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00 room 905b, 757 Mengzi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Esway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after: 200000 room 905b, 757 Mengzi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Esway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00 room 905b, 757 Mengzi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Asway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