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5564U - 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5564U
CN209785564U CN201920359630.6U CN201920359630U CN209785564U CN 209785564 U CN209785564 U CN 209785564U CN 201920359630 U CN201920359630 U CN 201920359630U CN 209785564 U CN209785564 U CN 209785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main wall
patient
radiation
radial ar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96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征宇
潘宏伟
郑昭芬
周雅妮
荣晶晶
曹彦
张宇
何晋
王长录
唐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596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5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5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55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包括相互连接、且均为竖向设置的主墙体和副墙体,主墙体和副墙体均由可屏蔽造影设备所产生辐射的材料制成,主墙体的一侧为朝向患者和造影设备的患者侧,另一侧为朝向术者的医护侧,副墙体靠近造影设备设置,医护侧位于主墙体和副墙体形成的劣角区域,患者侧位于主墙体和副墙体形成的优角区域;主墙体上开通设有容纳孔,容纳孔用于患者的手臂穿过主墙体、并伸入在医护侧,主墙体上、沿主墙体的医护侧固连有器械台,器械台用于放置医生手术所用的器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墙,有效降低介入手术操作中操作者所受辐射。

Description

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脏介入医疗防护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
【背景技术】
在心脏及血管介入领域,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是一种必备的放射性医疗器械,其原理是使用射线(主要为X射线)球管将使用了对比剂的血管投射在造影机的接收器,再通过数字化处理最终显示在数字终端显示屏,医生通过显示屏上显影的内容进行操作。
目前,中国心脏介入手术量逐步提升,2017年,仅冠心病介入治疗就达到75万余例(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然而,进行心脏及血管介入治疗,医生需要对放射线球管产生的辐射进行防护,目前主要的防护手段是使用含铅或者有一定铅当量的辐射防护设备,比如铅挡板、铅衣、铅帽及铅眼镜等;虽然有了一定的防护设备,但目前的心脏及血管介入的操作方式,仍不能避免射线对医护人员造成辐射伤害。
心脏及血管介入治疗时对医生的放射线来源,来自射线球管直射、通过患者身体组织时产生的散射、经过室内空间发生的散射、室内物体和房间壁的折射,辐射的强度主要与辐射源与接收者距离及接受者的防护器具铅当量相关,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呈反比,与防护器具的铅当量呈反比;因为既往的穿刺部位主要为下肢的股动脉,所以现有的心脏血管介入操作模式必须紧靠患者进行,且因为心脏血管的生理特点,需要连续使用射线时间长,因为操作复杂,总暴露时间长,因此,操作者接受辐射量较大;而一定条件下,同种材料同种厚度的铅当量为固定值,要提高穿戴型防护器具的防护效果则需要增加其厚度及重量,人体的承重度有限,因此,提高防护效果无法从加重穿戴型防护设备角度解决;此外,穿戴型防护器具目前仍然无法做到全方位的防护,操作者的面部,四肢部分均暴露在辐射中。目前,心脏血管介入的操作模式已经由以往的股动脉入路转为桡动脉入路,2017年,心脏血管介入的90.89%的手术入路为桡动脉入路,因此,针对目前新型的桡动脉操作模式,可以对目前的数字化平板造影机进行一定的改造,以达到减少辐射的目的。
以往的操作模式,因为手术操作入路在股动脉,位于下肢的近心端,无法通过移动下肢的方式来增加辐射源与操作者之间的距离;而目前的操作模式,90%以上是经桡动脉入路,位于上肢远端,有比较大的移动性,因此,依据辐射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原理(与辐射源距离越大,辐射强度越小),将患者上肢向外侧展开,可以达到减少辐射的目的;此外,上肢展开后,操作者与患者之间出现了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容纳非穿戴式防护设备,比如铅玻璃、铅板等防辐射材料,这类防护设备不穿戴在人体,可以增加厚度及重量以承载更多的铅当量,且面积可以足够遮挡全部操作者;以往,有一种可以使操作者免于辐射的铅玻璃房,操作者站在房中,双手伸出操作,但因为铅玻璃房无法改变随操作者体型不同而改变大小高度等问题,应用范围并不广,但铅玻璃房内经测试其辐射量几乎为零。因此,在铅玻璃房的基础上,我们加以改进,以减少甚至消除对心脏血管介入操作者的辐射,实现这个目的的方式,是使用一个多面的可移动式可折叠铅玻璃平台,其中手术者一面,附加操作台;此外,面对患者和平板造影机的铅玻璃中间挖孔,使用多层铅橡胶作为防护,使患者上肢可以通过多层铅橡胶充分外展,同时,必要时可以将移动式平台推回;在外展患者上肢的基础上,该可移动式防护墙,位于放射源(包括射线球管和患者)与操作者之间,用于屏蔽辐射;同时,该移动式平台可以承载操作所需要的器械,可以将现有的平板控制器部分悬挂在该平台上,不影响整个操作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以解决介入手术操作中操作者所受辐射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包括相互连接、且均为竖向设置的主墙体和副墙体,主墙体和副墙体均由可屏蔽造影设备所产生辐射的材料制成,主墙体的一侧为朝向患者和造影设备的患者侧,另一侧为朝向术者的医护侧,副墙体靠近造影设备设置,医护侧位于主墙体和副墙体形成的劣角区域,患者侧位于主墙体和副墙体形成的优角区域;
主墙体上开通设有容纳孔,容纳孔用于患者的手臂穿过主墙体、并伸入在医护侧,主墙体上、沿主墙体的医护侧固连有器械台,器械台用于放置医生手术所用的器械。
进一步地,容纳孔为横向条形槽,主墙体上、且位于容纳孔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滑动安装槽,沿滑动安装槽竖向设置有多条软铅当量防护板,各软铅当量防护板用于遮挡住容纳孔,还用于屏蔽从容纳孔穿过的辐射线。
进一步地,主墙体的医护侧上、垂直主墙体水平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靠近容纳孔下部设置,支撑板为U形,且其底部凹槽用于支撑患者的手臂和手术器械。
进一步地,容纳孔为竖向条形槽,主墙体的医护侧上、对应容纳孔的位置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对应容纳孔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直径与竖向条形槽的宽度一致,主墙体上、穿过容纳孔和固定孔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为U形,且其底部凹槽用于支撑患者的手臂和手术器械,固定板用于通过移动在主墙体上的位置,使得固定孔对应容纳孔的位置进行更换,从而调整支撑板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支撑板上固连有多个用于固定无菌巾的凸起。
进一步地,主墙体上、容纳孔的周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无菌巾的凸起。
进一步地,支撑板的下方与主墙体之间通过支杆支撑。
进一步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安装造影设备的操控模块,支撑板的上部安装有软垫。
进一步地,主墙体上、靠近容纳孔还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电子设备的连线通过。
进一步地,主墙体和副墙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防护墙,有效降低介入手术操作中操作者所受辐射;通过设置条形槽的容纳孔和固定板,方便支撑板竖向移动,适应诊床板的高度;通过设置支撑板,使得患者手臂通过防护墙伸入医护侧,方便医生进行手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和固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主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墙体;2.副墙体;3.医护侧;4.患者侧;5.容纳孔;6.器械台;7.支撑板;8.支杆;10.固定板;11.固定孔;12.滚轮;13.诊床板;14.造影设备;15.发射端;16.接收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互连接、且均为竖向设置的主墙体1和副墙体2,主墙体1和副墙体2均用于屏蔽造影设备14所产生的辐射,主墙体1和副墙体2均由可屏蔽造影设备14所产生辐射的材料制成,主墙体1和副墙体2的材质均为铅当量透明防护材料,因为主墙体1和副墙体2的主要目的是屏蔽造影设备14在工作时所产生辐射,以保护心脏介入中进行手术的操作者,主墙体1和副墙体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2,滚轮12用于主墙体1和副墙体2相对地面进行移动,以找到最佳的操作位置,主墙体1上开通设有容纳孔5,容纳孔5用于患者的手臂穿过主墙体1、并伸入在医护侧3,接受位于医护侧3的医生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
主墙体1可相互对称的两个墙体相互配合可拆卸连接而成,且其分割线沿容纳孔5的中心竖向设置,这样可以保证患者在出现生命危险时、或者患者神志不清,将手臂抽离容纳孔5时,医护人员可以快速推开主墙体1的两个墙体,快速到达患者的位置,立即对患者进行救治,避免延误抢救患者的时间。
主墙体1的一侧为用于患者平躺的患者侧4,即主墙体1的一侧为朝向患者和造影设备14的患者侧4,需要心脏介入时患者平躺于诊床板13上,以便医生进行手术,主墙体1的另一侧为用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手术的医护侧3,即另一侧朝向术者,即医生和患者分别位于主墙体1的两侧,患者侧4放置有造影设备14,造影设备14为C臂机或其他医疗设备,当为C臂机时,患者的需要照射的部位位于C臂机的C型臂两端之间,C型臂的上端为发射端15,下端为接收端16。
主墙体1上、沿主墙体1的医护侧3固连有器械台6,器械台6用于放置医生手术所用的器械,通过设置器械台6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放置器械的平台,使得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时更加方便。
副墙体2位于靠近造影设备14的一侧、且偏向主墙体1的医护侧3设置,即副墙体2靠近造影设备14设置,医护侧3位于主墙体1和副墙体2形成的劣角区域,患者侧4位于主墙体1和副墙体2形成的优角区域;造影设备14在工作时,医生需要对放射线球管产生的辐射进行防护,目前主要的防护手段是使用含铅或者有一定铅当量的辐射防护设备,比如铅挡板、铅衣、铅帽及铅眼镜等;虽然有了一定的防护设备,但目前的心脏及血管介入的操作方式,仍不能避免射线对医护人员造成辐射伤害,长期的辐射对医护人员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心脏及血管介入治疗时对医生的放射线来源,来自射线球管直射、通过患者身体组织时产生的散射、经过室内空间发生的散射、室内物体和房间壁的折射,因此将副墙体2偏向主墙体1的医护侧3设置,可以在医护人员的周围形成一个半包围的结构,可以有效屏蔽放射线的散射和折射,更加有效的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
实施例1
容纳孔5为横向条形槽,由于防护墙的患者侧4的介入诊床板13移动范围非常大,水平移动大概1.2m,上下移动大概50cm,所以容纳孔5的大小要配合诊床板13的移动,如图4所示,主墙体1的医护侧3上、垂直主墙体1水平安装有支撑板7,支撑板7靠近容纳孔5下部设置,支撑板7为U形,且其底部凹槽用于支撑患者的手臂和手术器械,支撑板7的长度与一般人体的胳膊长度相适应,在进行心脏介入时,患者将手臂放置于支撑板7上,此时,因为支撑板7是安装在主墙体1上的,而且靠近容纳孔5,因此患者的手臂就从患者侧4穿过主墙体1伸入至医护侧3,此时,医生就可以对患者的手臂进行介入手术,支撑板7上安装有软垫,软垫可以让患者的手臂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
当进行介入手术时,患者的手臂穿过容纳孔5,但是容纳孔5的面积较大,患者的手臂不会完全的填充满容纳孔5,因此造影设备14所产生的辐射就会穿过容纳孔5与患者手臂之间的孔隙,进而对位于医护侧3的操作者产生伤害,因此主墙体1上、且位于容纳孔5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滑动安装槽,沿滑动安装槽竖向设置有多条软铅当量防护板,各软铅当量防护板用于相互配合遮挡住容纳孔5,还用于屏蔽从容纳孔5穿过的辐射线,如此设置时,当患者的手臂穿过容纳孔5时,软铅当量防护板可以向两侧滑动,调整出适合患者手臂的孔隙,进而在进行介入手术时,可以减小容纳孔5与患者手臂之间的孔隙,减轻对位于医护侧3的操作者产生的辐射伤害。
支撑板7上固连有多个用于固定无菌巾的凸起,凸起为条形块,凸起用于夹子对手术操作中所需的无菌巾进行夹持并固定,主墙体1上、容纳孔5的周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无菌巾的凸起,凸起为条形块,凸起用于夹子对手术操作中所需的无菌巾进行夹持并固定。在手术时,患者需要大量的无菌巾,而无菌巾又比较光滑,不容易进行固定,因此通过在支撑板7和主墙体1上设置凸起,在需要对无菌巾进行固定时,将无菌巾盖在凸起上,然后利用夹子隔着无菌巾夹住凸起上,通过设置凸起可以方便医生采用夹子将无菌巾需要固定的部位进行夹持和固定,降低医生的繁杂操作,方便手术的正常进行。
支撑板7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安装造影设备14的操控模块,因为采用本装置后,患者和医生之间就存在了一定的距离,而且如果医生在造影设备14和医护侧3之间来回走动的话,会大大增大患者的感染几率,因此,在支撑板7的底侧开设凹槽,并将造影设备14的操控模块放置进行,可以使得医生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无需走动,快速的操作造影设备14,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手术的时间。
支撑板7的长度应大于1.5米以上,这样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介入手术,因为在介入手术中手术器械都很长,大约1.5米甚至更长,所以将支撑板7的长度加长,可以让医护人员将手术器械放平整,进而进行介入手术,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避免繁琐。
支撑板7的下方与主墙体1之间通过支杆8支撑,当支撑板7调整到合适位置后,支杆8用于向下卡在主墙体1的医护侧3上,使得支撑板7平稳设置,因为支撑板7需要支撑住患者的手臂,而手臂具有一定的重量,因为支撑板7就会产生晃动,进而会影响操作者,因此在支撑板7的下方设置支杆8,通过设置支杆8可以对支撑板7的进行支撑,保证支撑板7的平稳。
主墙体1上、靠近容纳孔5还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电子设备的连线通过,因为如果将各个电子设备的连线和患者的手臂一起通过容纳孔5的话,而电子设备的连线无法进行高温消毒,就会导致患者的手臂无法做到无菌,进而引起干扰和感染,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实施例2
因为诊床板13的高度经常会出现不一致,因此如果将主墙体1的容纳孔5设置有固定高度的话就会大大降低该防护墙的使用范围,所以将容纳孔5设置有可调节的,可以极大的增大其适用范围,如图3和图6所示,容纳孔5为沿主墙体1竖向延伸的条形槽,主墙体1的医护侧3上、对应容纳孔5的位置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为铅玻璃,固定孔11的直径与竖向条形槽的宽度一致,如图5所示,固定板10上、对应容纳孔5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11,主墙体1上、穿过容纳孔5和固定孔11安装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为U形,且其底部凹槽用于支撑患者的手臂和手术器械,固定板10用于通过移动在主墙体1上的位置,使得固定孔11对应容纳孔5的位置进行更换,从而调整支撑板7的水平高度;通过设置固定板10和容纳孔5可以使得支撑板7在主墙体1上的位置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的诊床板13,固定板10的长度大于容纳孔5的长度,且为容纳孔5长度的2倍,因为只要这样才能保证支撑板7位于容纳孔5的最上端或者最下端时,固定板10依然可以遮盖住容纳孔5的剩余孔隙,避免医护人员受到辐射。
支撑板7上固连有多个用于固定无菌巾的凸起,凸起为条形块,凸起用于夹子对手术操作中所需的无菌巾进行夹持并固定,主墙体1上、容纳孔5的周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无菌巾的凸起,凸起为条形块,凸起用于夹子对手术操作中所需的无菌巾进行夹持并固定。在手术时,患者需要大量的无菌巾,而无菌巾又比较光滑,不容易进行固定,因此通过在支撑板7和主墙体1的两侧设置凸起,可以方便医生采用夹子将无菌巾需要固定的部位进行夹持和固定,降低医生的繁杂操作,方便手术的正常进行。
支撑板7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安装造影设备14的操控模块,因为采用本装置后,患者和医生之间就存在了一定的距离,而且如果医生在造影设备14和医护侧3之间来回走动的话,会大大增大患者的感染几率,因此,在支撑板7的底侧开设凹槽,并将造影设备14的操控模块放置进行,可以使得医生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无需走动,快速的操作造影设备14,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手术的时间。
支撑板7的下方与主墙体1之间通过支杆8支撑,当支撑板7调整到合适位置后,支杆8用于向下卡在主墙体1的医护侧3上,使得支撑板7平稳设置,因为支撑板7需要支撑住患者的手臂,而手臂具有一定的重量,因为支撑板7就会产生晃动,进而会影响操作者,因此在支撑板7的下方设置支杆8,通过设置支杆8可以对支撑板7的进行支撑,保证支撑板7的平稳。
主墙体1上、靠近容纳孔5还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电子设备的连线通过,因为如果将各个电子设备的连线和患者的手臂一起通过容纳孔5的话,而电子设备的连线无法进行高温消毒,就会导致患者的手臂无法做到无菌,进而引起干扰和感染,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Claims (10)

1.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且均为竖向设置的主墙体(1)和副墙体(2),所述主墙体(1)和副墙体(2)均由可屏蔽造影设备(14)所产生辐射的材料制成,所述主墙体(1)的一侧为朝向患者和造影设备(14)的患者侧(4),另一侧为朝向术者的医护侧(3),所述副墙体(2)靠近造影设备(14)设置,所述医护侧(3)位于主墙体(1)和副墙体(2)形成的劣角区域,所述患者侧(4)位于主墙体(1)和副墙体(2)形成的优角区域;
所述主墙体(1)上开通设有容纳孔(5),所述容纳孔(5)用于患者的手臂穿过主墙体(1)、并伸入在医护侧(3),所述主墙体(1)上、沿所述主墙体(1)的医护侧(3)固连有器械台(6),所述器械台(6)用于放置医生手术所用的器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5)为横向条形槽,所述主墙体(1)上、且位于容纳孔(5)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滑动安装槽,沿所述滑动安装槽竖向设置有多条软铅当量防护板,各所述软铅当量防护板用于遮挡住容纳孔(5),还用于屏蔽从容纳孔(5)穿过的辐射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墙体(1)的医护侧(3)上、垂直主墙体(1)水平安装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靠近容纳孔(5)下部设置,所述支撑板(7)为U形,且其底部凹槽用于支撑患者的手臂和手术器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5)为竖向条形槽,所述主墙体(1)的医护侧(3) 上、对应容纳孔(5)的位置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上、对应容纳孔(5)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11),所述固定孔(11)的直径与竖向条形槽的宽度一致,所述主墙体(1)上、穿过容纳孔(5)和固定孔(11)安装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为U形,且其底部凹槽用于支撑患者的手臂和手术器械,所述固定板(10)用于通过移动在主墙体(1)上的位置,使得固定孔(11)对应容纳孔(5)的位置进行更换,从而调整支撑板(7)的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上固连有多个用于固定无菌巾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墙体(1)上、所述容纳孔(5)的周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无菌巾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下方与主墙体(1)之间通过支杆(8)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造影设备(14)的操控模块,所述支撑板(7)的上部安装有软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墙体(1)上、靠近所述容纳孔(5)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电子设备的连线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墙体(1)和副墙体(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2)。
CN201920359630.6U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5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9630.6U CN209785564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9630.6U CN209785564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5564U true CN209785564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9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963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5564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5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0585B2 (ja) 放射線吸収アセンブリ
JP5016774B2 (ja) 放射線保護装置
BR112019012293A2 (pt) blindagem de proteção móvel contra radiação
US20150335297A1 (en) Movable radiologically protective enclosure for a physician or medical technician
WO2016068819A1 (en) Operating table apparatus used for hip fracture surgical fixing operations
JP7382320B2 (ja) 放射線遮蔽システム
CN107928702A (zh) 断层扫描辐射防护系统
CN104257398A (zh) 一种可移动的放射防护舱
CN209785564U (zh) 一种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手术中屏蔽辐射的防护墙
CN110338836A (zh) 一种医学影像检查床
CN208611236U (zh) 一种用于手术台上病人放射性防护装置
CN204192648U (zh) 一种用于心脏介入手术的可移动的放射防护舱
CN211356523U (zh) 一种上肢手术操作平台
JP2022529048A (ja) 滅菌可能カバー
CN208031222U (zh) 一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CN110010259A (zh) 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
JP2022519306A (ja) 連接型の放射線遮蔽システム
CN110767341A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射线挡板
CN205795718U (zh) 一种用于骨科手术中的透视架
CN215915516U (zh) 一种用于dsa床防护的防护帘
CN210843134U (zh) 一种心血管介入射线防护台
CN215459818U (zh) 介入手术活动托手架
CN214705457U (zh) 一种高稳定性无重放射防护装置
CN213666469U (zh) 一种带围挡的针灸治疗床
CN220672232U (zh) 一种介入手术防辐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