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4721U -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4721U
CN209784721U CN201920768270.5U CN201920768270U CN209784721U CN 209784721 U CN209784721 U CN 209784721U CN 201920768270 U CN201920768270 U CN 201920768270U CN 209784721 U CN209784721 U CN 209784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on
diffusion structure
light source
area array
light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82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河
林涛
吴兴坤
楼歆晔
李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un 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North Ocean 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un 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un 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un 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82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4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4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4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属于扩散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面阵发散光源和光线扩散结构,面阵发散光源由密集排布的发光点组成,每个发光点出射光发散角为5~50°;光线扩散结构由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构成;第一扩散结构为透镜阵列结构,第二扩散结构为菲尼尔透镜结构或平凸透镜结构;面阵发散光源与第二扩散结构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扩散结构的焦距。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使水平发散角为50~150°,垂直发散角为1~40°,出射光场成线型分布;本实用新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均可对出射光线的扩散角度进行单独控制;可以保证水平方向大角度扩散的同时实现垂直方向的小角度扩散,而不再受限于面阵光源本身发散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散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背景技术
随着3D视觉技术的发展,3D传感已经逐渐在人脸解锁、人脸支付、工业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3D传感的主流技术之一是TOF技术,TOF是Time of flight的简写,直译为飞行时间的意思。所谓飞行时间法3D成像,是通过给目标连续发送光脉冲,然后用传感器接收从物体返回的光,通过探测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来得到目标物距离。
光场投射器就是TOF中的核心组件,用于投射探测光脉冲到所需视场,被光照射到的部分即可被传感器感知计算出3D信息。处于成本、模组体积、性能考虑,目前市面上主流使用的投射器结构为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光源加上扩散片,VCSEL为点阵发散光源,本身存在较大发散角度,再有扩散片实现更大角度的光场投射。
但是随着TOF应用领域的细化,目前有很多领域只需要实现一条线型区域的探测,即一个方向大角度,另一方向小角度探测。传统的投射器模组无法将投射光场的角度压缩至小于VCSEL本身发散角,故会造成在小角度方向的能量浪费;新型模组也有使用衍射光学元件进行光场的投射,理论上可以投射出任意形状光场,但是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针对VCSEL类点阵发散光源的线型光场投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耦入、扩瞳、耦出一体化的线型光场投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包括面阵发散光源和光线扩散结构,所述面阵发散光源由密集排布的发光点组成,每个发光点出射光发散角为5~50°;所述光线扩散结构由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构成;所述第一扩散结构为透镜阵列结构,第二扩散结构为菲尼尔透镜结构或平凸透镜结构;所述面阵发散光源与第二扩散结构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扩散结构的焦距。
面阵发散光源的发散角度为5~50°,光源光线经第一扩散片后水平方向角度扩散为50°~150°,光源光线经第二扩散片后垂直方向角度压缩为1°~4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镜阵列结构为一维柱透镜阵列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一维柱透镜阵列结构的曲率半径为5μm~150μm,重复周期为5μm~300μ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扩散结构的焦距为1~2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扩散结构为菲尼尔透镜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处于同一平板基底的两面。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基底为K9玻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分别处于不同的平板基底表面,第一扩散结构位于第二扩散结构后面或者位于面阵发散光源与第二扩散结构之间。
第一扩散结构、第二扩散结构可以位于同一平板基底上,也可以相互独立,第二扩散结构与面阵发散光源之间的间距为第二扩散结构的焦距,第一扩散结构的位置不作限定,只要面阵发散光源发出的光线光线能经过第一扩散结构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光场投射器,光源光线经各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后水平发散角为50~150°,垂直发散角为1~40°,出射光场成线型分布。
2、本实用新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均可对出射光线的扩散角度进行单独控制;可以保证水平方向大角度扩散的同时实现垂直方向的小角度扩散,而不再受限于面阵光源本身发散角度。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扫地机器人、工业扫描等3D视觉领域。
3、本实用新型光能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是几何光学元件,而非使用衍射类光学元件,不像衍射光学元件受到衍射效率的限制,会有能量的浪费。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扩散片易于加工,模组体积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型光场投射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面阵光源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一维透镜阵列的侧视图,图中,R表示一维透镜阵列的曲率半径;T表示重复周期;
图4为图1中一维柱透镜阵列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菲涅尔透镜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3中平凸透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和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包括面阵发散光源和光线扩散结构,所述面阵发散光源由密集排布的发光点组成,每个发光点出射光发散角为5~50°;所述光线扩散结构由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构成;所述第一扩散结构为透镜阵列结构,第二扩散结构为菲尼尔透镜结构或平凸透镜结构;所述面阵发散光源与第二扩散结构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扩散结构的焦距。
第二扩散结构覆盖面阵发散光源的照射面积。第二扩散结构覆盖光源的照射面积,与安装距离以及光源发散角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如何根据光源照射面积、安装距离、光源发散角设计第二扩散结构的大小。
另外,所谓密集排布的发光点,如果面阵发散光源为几百微米乘以几百微米,那么发光点之间的间距一般为十微米到三十微米;如果面阵发散光源面积较大,发光点之间的间距可以到几百微米。此处对密集排布做一个解释,但并不限于此。
以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位于同一平板基底的两面为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线型光场投射器的结构。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由面阵发散光源1、组合扩散片(由位于同一平板基底两面的第一扩散结构2和第二扩散结构3)构成;面阵发散光源1与第二扩散结构3的间距等于第二扩散结构3的焦距。该线型光场投射器投射出线型光场4。
其中,面阵发散光源1由一系列的密集排布的发光点组成,每个发光点出射光发散角为5~50°。
第一扩散结构2为一维柱透镜阵列结构,第二扩散结构3为菲涅尔透镜或平凸透镜结构。第一扩散结构2平滑面与第二扩散结构3可以紧密贴合,分别加工在同一基底的两侧。
实施例1
使用面阵发散光源的波长为940nm,发散角度为20°×20°,面阵光源的点阵面积为300 μm×500μm。
基底使用K9玻璃,将亚克力紫外固化胶分别涂覆在玻璃两个表面上,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使用紫外光压印技术分别压印在玻璃的两面上,形成组合扩散片。
其中,第一扩散结构为一维柱透镜阵列,曲率半径为50μm,重复周期35μm。
第二扩散结构为菲涅尔透镜结构,透镜焦距2mm。
将组合扩散片安装在距离面阵发散光源2mm位置处,至此,线型光场投射器组装完成,点亮光源测试测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2
使用面阵发散光源的波长为940nm,发散角度为20°×20°,面阵光源的点阵面积为500×700μm。
基底使用K9玻璃,将亚克力紫外固化胶分别涂覆在玻璃两个表面上,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使用紫外光压印技术分别压印在玻璃的两面上,形成组合扩散片。
其中,第一扩散结构为一维柱透镜阵列,曲率半径为50μm,重复周期35μm。
第二扩散结构为菲涅尔透镜结构,透镜焦距2mm。
将组合扩散片安装在距离面阵发散光源2mm位置处,至此,线型光场投射器组装完成,点亮光源测试测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3
使用面阵发散光源的波长为940nm,发散角度为30°×30°,面阵光源的点阵面积为300×500μm。
基底使用K9玻璃,将亚克力紫外固化胶分别涂覆在玻璃两个表面上,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使用紫外光压印技术分别压印在玻璃的两面上,形成组合扩散片。
其中,第一扩散结构为一维柱透镜阵列,曲率半径为50μm,重复周期35μm。
第二扩散结构为平凸透镜结构,透镜焦距2mm。
将组合扩散片安装在距离面阵发散光源2mm位置处,至此,线型光场投射器组装完成,点亮光源测试测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4
使用面阵发散光源的波长为940nm,发散角度为20°×20°,面阵光源的点阵面积为300×500μm。
基底使用K9玻璃,将亚克力紫外固化胶分别涂覆在玻璃两个表面上,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使用紫外光压印技术分别压印在玻璃的两面上,形成组合扩散片。
其中,第一扩散结构为一维柱透镜阵列,曲率半径为10μm,重复周期6μm。
第二扩散结构为菲涅尔透镜结构,透镜焦距2mm。
将组合扩散片安装在距离面阵发散光源2mm位置处,至此,线型光场投射器组装完成,点亮光源测试测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5
使用面阵发散光源的波长为940nm,发散角度为20°×20°,面阵光源的点阵面积为300×500μm。
基底使用K9玻璃,将亚克力紫外固化胶分别涂覆在玻璃两个表面上,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使用紫外光压印技术分别压印在玻璃的两面上,形成组合扩散片。
其中,第一扩散结构为一维柱透镜阵列,曲率半径为150μm,重复周期300μm。
第二扩散结构为菲涅尔透镜结构,透镜焦距2mm。
将组合扩散片安装在距离面阵发散光源2mm位置处,至此,线型光场投射器组装完成,点亮光源测试测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6
使用面阵发散光源的波长为850nm,发散角度为20°×20°,面阵光源的点阵面积为300×500μm。
基底使用K9玻璃,将亚克力紫外固化胶分别涂覆在玻璃两个表面上,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使用紫外光压印技术分别压印在玻璃的两面上,形成组合扩散片。
其中,第一扩散结构为一维柱透镜阵列,曲率半径为50μm,重复周期35μm。
第二扩散结构为菲涅尔透镜结构,透镜焦距2mm。
将组合扩散片安装在距离面阵发散光源2mm位置处,至此,线型光场投射器组装完成,点亮光源测试测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7
使用面阵发散光源的波长为940nm,发散角度为20°×20°,面阵光源的点阵面积为300×700μm。
基底使用K9玻璃,将亚克力紫外固化胶分别涂覆在玻璃两个表面上,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使用紫外光压印技术分别压印在玻璃的两面上,形成组合扩散片。
其中,第一扩散结构为一维柱透镜阵列,曲率半径为50μm,重复周期35μm。
第二扩散结构为菲涅尔透镜结构,透镜焦距1mm。
将组合扩散片安装在距离面阵发散光源1mm位置处,至此,线型光场投射器组装完成,点亮光源测试测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8
使用面阵发散光源的波长为940nm,发散角度为20°×20°,面阵光源的点阵面积为300×500μm。
基底使用K9玻璃,将亚克力紫外固化胶分别涂覆在玻璃两个表面上,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使用紫外光压印技术分别压印在玻璃的两面上,形成组合扩散片。
其中,第一扩散结构为一维柱透镜阵列,曲率半径为50μm,重复周期35μm。
第二扩散结构为菲涅尔透镜结构,透镜焦距20mm。
将组合扩散片安装在距离面阵发散光源20mm位置处,至此。线型光场投射器组装完成,点亮光源测试测其性能见表1。
表1 各实施例点亮光源测试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对入射光源的波长及发散角度不敏感,通过调整第一扩散结构的曲率半径和重复周期,即可实现投射光场水平扩散角度的变化;通过调整面阵发散光源的发光面积,以及第二扩散结构的焦距,即可实现投射光场垂直扩散角度的变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包括面阵发散光源和光线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阵发散光源由密集排布的发光点组成,每个发光点出射光发散角为5~50°;所述光线扩散结构由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构成;所述第一扩散结构为透镜阵列结构,第二扩散结构为菲尼尔透镜结构或平凸透镜结构;所述面阵发散光源与第二扩散结构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扩散结构的焦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型光场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阵列结构为一维柱透镜阵列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线型光场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柱透镜阵列结构的曲率半径为5μm~150μm,重复周期为5μm~300μm。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线型光场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散结构的焦距为1~20mm。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线型光场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散结构为菲尼尔透镜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型光场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处于同一平板基底的两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线型光场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基底为K9玻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型光场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结构和第二扩散结构分别处于不同的平板基底表面,第一扩散结构位于第二扩散结构后面或者位于面阵发散光源与第二扩散结构之间。
CN201920768270.5U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Active CN209784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8270.5U CN209784721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8270.5U CN209784721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4721U true CN209784721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8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8270.5U Active CN209784721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47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7594A (zh) * 2019-05-27 2019-08-30 上海鲲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7594A (zh) * 2019-05-27 2019-08-30 上海鲲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2463B2 (en) Projectors of structured light
US20180004077A1 (en) Integrated light pipe for optical projection
CN105324631B (zh) 集成结构化光投影仪
CN104956179A (zh) 利用折射或反射光的结构化元件从光源阵列生成结构化光场的光学系统
US12092836B2 (en) Optical element and optical system
TWI418855B (zh) 多變曲率光學模組
CN110187594A (zh)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US10609266B2 (en) Camera for wide field of view with an arbitrary aspect ratio
WO2022183804A1 (zh) 一种光学元件及光学模组
CN209784721U (zh) 一种线型光场投射器
US11137246B2 (en) Optical device
CN102305969B (zh) 实现半导体激光光束匀化的微光学元件
CN116224607B (zh) 结构光投射器及3d结构光模组
CN101903819B (zh) 光电子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CN211502650U (zh) 漫射体、发射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5572867B (zh) 利用双楔形板和标准角锥棱镜实现反射光束偏转的方法
US20230375671A1 (en) Optical processing assembly, tof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tof depth information detector
US20210141199A1 (en) Small scale light projection device facilitating the structuring of light emitted for depth-calculating purposes
CN114488080A (zh) 匀光片、可用于激光雷达的光发射单元和激光雷达
JP6035272B2 (ja) 発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導光板
CN112859484A (zh) 结构光成像装置的红外激光元件及结构光成像装置
CN113266800A (zh) 漫射体、发射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1030111B (zh) 光学输入方法、设备及该设备的反射式镜头模组
CN221056674U (zh) 一种激光发射模组和深度相机
CN217820854U (zh) 一种激光投射模组及深度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He

Inventor after: Lin Tao

Inventor after: Lou Xinye

Inventor after: Li Qi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He

Inventor before: Lin Tao

Inventor before: Wu Xingkun

Inventor before: Lou Xinye

Inventor before: Li 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