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1210U - 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1210U
CN209771210U CN201920050141.2U CN201920050141U CN209771210U CN 209771210 U CN209771210 U CN 209771210U CN 201920050141 U CN201920050141 U CN 201920050141U CN 209771210 U CN209771210 U CN 209771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main body
exercise
supine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501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0501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1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1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12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滑动连接,阻尼回位机构一端连接第一主体,阻尼回位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装置没有既能仰卧运动又能按摩健身的全方位健身器材,同时使用方便、灵活、省事、省力,健身效果突出,实现家庭轻松健身和按摩,且收纳后不占用额外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及按摩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按摩健身运动越来越热衷,但能够在家庭中既能仰卧运动又能按摩健身的全方位健身器材却是个空白。同时现有的运动或按摩器材体积大、费用高,造成普通家庭无法普及。而且单一的健身或者按摩设备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所以现在急需一种既能运动又能按摩的器材。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仰卧按摩健身装置,具有既能按摩又能运动健身的作用,还具备占地空间小、体积轻、便于携带。
技术方案:
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滑动连接,阻尼回位机构一端连接第一主体,阻尼回位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体。
固定在第一主体一侧的阻尼回位机构包括传动轮、拉绳、转轴和弹簧,拉绳一端与第二主体连接,拉绳另一端缠绕传动轮后与传动轮固定连接,传动轮通过转轴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第一主体固定。
转轴穿过固定件的一端与弹簧连接,L型的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主体的外壳上。
第一主体设有内部中空的外壳,外壳内侧设有减震垫。
第一主体的外壳的左右两侧设有手扶。
第一主体的外壳底面设有与第二主体的滑轮相匹配的滑道。
第一主体外侧设有脚踏装置,脚踏装置的连接杆一端与第一主体的外壳外侧连接。
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脚踏转轴,脚踏转轴与转动脚踏连接。
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脚踏。
第二主体的按摩架上设有按摩垫,按摩架下方左右两侧安装滑轮,滑轮沿滑道移动,按摩架侧面与阻尼回位机构的拉绳连接。
优点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仰卧运动及按摩装置,主要是在人体仰卧抬腿运动下,同时实现腹部和背部的按摩,是一种难得的既能健身又能按摩的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阻尼回位机构;使用时用户仰卧在第二主体上,双腿固定在地面或者固定在转动脚踏或固定脚踏上,给予身体一定的动力,阻尼回位机构协助人体开始进行往复运动;同时通过第二主体上的按摩垫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实现了既能按摩又能运动健身。本装置健身效果突出,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家庭轻松健身,避免了中老年人运动健身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其使用方便、灵活、省事、省力,且收纳后不占用额外空间。
3.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方法简单。由于本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仰卧按摩健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卧按摩健身装置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回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仰卧按摩健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A-A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第一主体,11-手扶,12-减震垫,13-脚踏装置,14-外壳,131-固定脚踏,132-转动脚踏,133-脚踏转轴,134-连接杆,14-滑道;2-第二主体,21-按摩垫,22-滑轮, 23-按摩架;3-阻尼回位机构,31-传动轮,32-拉绳 ,33-转轴,34-弹簧,35-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仰卧按摩健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健身装置完全能够在仰卧运动中实现自我按摩功能,且使用方便、灵活、不占用额外空间,实现在家随时随地、轻松健身,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群,不受诸多条件因素影响,实现家庭中轻松健身。因此,仰卧按摩健身器材的实用新型,对于提高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滑动连接,阻尼回位机构3一端连接第一主体1,阻尼回位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体2。阻尼回位机构3用于第二主体2相对于第一主体1的阻尼与回位。第二主体2设置在第一主体1的外壳14的内部空间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通过滑道14和滑轮22滑动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形状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矩形结构也可以是圆形或者椭圆结构,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范围,都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3所示,固定在第一主体1一侧的阻尼回位机构3包括传动轮31、拉绳32、转轴33和弹簧,拉绳32一端与第二主体2连接,拉绳32另一端缠绕传动轮31后与传动轮31固定连接,传动轮31通过转轴33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34另一端与第一主体1固定。如图2所示,将整个阻尼回位机构3设置在外壳14内部;嵌入到外壳14内部,防止第二主体2滑动时撞击,同时节省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
弹簧34可以采用涡卷弹簧或者蛇形弹簧,弹簧34一端与第一主体1固定,另一端随着转动轴旋转,达到阻尼回位功能。
阻尼回位机构3除了上述描述的具体结构也可以采用现有的阻尼或者回位装置,例如机械阻尼、液压阻尼、水阻、磁控阻尼等。
如图3所示,转轴33穿过固定件35的一端与弹簧34连接,L型的固定件3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主体1的外壳14上。固定件35上设有贯穿的通孔,转轴33通过通孔与弹簧34的一端连接,弹簧34的另一端与固定件35的右侧面连接,固定件35的作用主要是起到防止转轴33与弹簧34之间因为转轴33转动导致位置偏移。
第一主体1设有内部中空的外壳14,外壳14内侧设有减震垫12。减震垫12用于减少第二主体2的冲击力,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减震垫12一般采用橡胶垫或弹簧,防止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滑动时速度过快,导致用户震动过大,减震垫12设置在第二主体2相对于第一主体1运动方向的接触面上,设置减震垫12的个数范围是2到8个。
第一主体1的外壳14的左右两侧设有手扶11。手扶11用于协助身体助力运动及保持身体平稳,用户使用时为了方便用户运动,可以在用户脚底设置有脚踏装置13,也可在第一主体1的左右两侧的中间上方设有手术,手扶11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把手等结构。
第一主体1的外壳14底面设有与第二主体2的滑轮22相匹配的滑道14。为了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滑动连接时按照直线运动,采用与第二主体2的滑轮22相匹配的滑道14。
第一主体1外侧设有脚踏装置13,脚踏装置13的连接杆134一端与第一主体1的外壳14外侧连接。可根据不同人群需求,所述脚踏装置13可选用固定脚踏131或转动脚踏132,实现仰卧运动及按摩或仿骑行运动,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为了方便用户运动,在装置的第二主体2的运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脚踏装置13,脚踏装置13可以是可以转动的转动脚踏132,也可以是固定脚踏131。转动脚踏132进行腿部运动,固定脚踏131主要是方便用户用力,是第二主体2相对第一主体1运动。
如图4所示,连接杆134的另一端设有脚踏转轴133,脚踏转轴133与转动脚踏132连接。脚踏转轴133设置在脚踏装置13上,且脚踏转轴133以及转动脚踏132能够相对脚踏装置13转动。
如图4所示,连接杆134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脚踏131。固定脚踏131与连接杆134垂直,以连接杆134为轴呈对称的直杆。
第二主体2的按摩架23上设有按摩垫21,按摩架23下方左右两侧安装滑轮22,滑轮22沿滑道14移动,按摩架23侧面与阻尼回位机构3的拉绳32连接。按摩垫21、滑轮22及按摩架23相对于第一主体1移动。按摩垫21可以固定在按摩架23的上方,也可以是可拆卸的与按摩架23连接,这样可以替换不同的按摩垫21。
优选的,将按摩架23前侧面或者后侧面与拉绳32连接更稳定,左右两侧面也可以实现自动回位,但是实际生产中为了达到好的效果,一般选择后侧面或者前侧面与拉升连接。
按摩垫21上设有均匀设置的凸起。按摩垫21上设置有凸起,凸起可以是半圆体、棱柱体、或者其他现有的按摩凸起。其中,可根据不同人群需求,所述按摩垫21使用水垫或其它弹性材质垫,使的人体背部与按摩垫21接触力度均衡,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的操作步骤:
首先,使用人仰卧在第二主体2上,双脚抬起,放在本装置的同一平面上或者放在脚踏装置13上,手握住手扶11。
然后,使用人给予一定动力,也就是说,使用者通过双腿向上用力;身体开始往复运动。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人体背部依靠身体惯性实现背部按摩,当第二主体2回位后,小腿、大腿、腹部收紧实现腹部按摩。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仰卧运动及按摩装置,主要是在人体仰卧抬腿运动下,同时实现腹部和背部的按摩,是一种难得的全方位健身器材。因此,人体血液循环增强,特别是对上身和脑部的健康及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本装置健身效果突出,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家庭轻松健身,避免了中老年人运动健身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其使用方便、灵活、省事、省力,且收纳后不占用额外空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滑动连接,阻尼回位机构3一端连接第一主体1,阻尼回位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体2。
如图3所示,固定在第一主体1一侧的阻尼回位机构3包括传动轮31、拉绳32、转轴33和弹簧34,拉绳32一端与第二主体2连接,拉绳32另一端缠绕传动轮31后与传动轮31固定连接,传动轮31通过转轴33与弹簧34一端连接,弹簧34另一端与第一主体1固定。如图1所示,阻尼回位机构3设置在脚踏装置13一侧的外壳14内部。如图3所示,转轴33穿过固定件35的一端与弹簧34连接,L型的固定件3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主体1的外壳14上。
如图1所示,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采用矩形外壳14,第一主体1设有内部中空的外壳14,外壳14内侧设有减震垫12。
第一主体1的外壳14的左右两侧设有手扶11。第一主体1的外壳14底面设有与第二主体2的滑轮22相匹配的滑道14,滑轮22设置在第二主体2的按摩架23两侧,设有三对滑轮22。如图4所示,第一主体1外侧设有脚踏装置13,脚踏装置13的连接杆134一端与第一主体1的外壳14外侧连接。连接杆134的另一端设有脚踏转轴133,脚踏转轴133与转动脚踏132连接。连接杆134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脚踏131。第二主体2的按摩架23上设有按摩垫21,按摩架23下方两侧安装滑轮22,滑轮22沿滑道14移动,按摩架23侧面与阻尼回位机构3的拉绳32连接。按摩垫21上设有均匀设置的半圆柱形的凸起。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滑动连接,阻尼回位机构3一端连接第一主体1,阻尼回位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体2。从图5可以看出,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呈椭圆形,第二主体2安装在第一主体1的外壳14内部。
固定在第一主体1一侧的阻尼回位机构3包括传动轮31、拉绳32、转轴33和弹簧34,拉绳32一端与第二主体2连接,拉绳32另一端缠绕传动轮31后与传动轮31固定连接,传动轮31通过转轴33与弹簧34一端连接,弹簧34另一端与第一主体1固定。如图1所示,阻尼回位机构3设置在脚踏装置13一侧的外壳14内部。如图3所示,转轴33穿过固定件35的一端与弹簧34连接,L型的固定件3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主体1的外壳14上。
第一主体1设有内部中空的外壳14,外壳14内侧设有减震垫12。减震垫12设置在外壳14内部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弧状的减震垫12。
如图6所示,第一主体1的外壳14的左右两侧设有手扶11。手扶11为半圆换装固定在第一主体1上。
第一主体1的外壳14底面设有与第二主体2的滑轮22相匹配的滑道14。
第一主体1外侧设有脚踏装置13,脚踏装置13的连接杆134一端与第一主体1的外壳14外侧连接。
连接杆134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脚踏131。
第二主体2的按摩架23上设有按摩垫21,按摩架23下方两侧安装滑轮22,滑轮22沿滑道14移动,按摩架23侧面与阻尼回位机构3的拉绳32连接。整体呈椭圆形的装置为了整体稳定性,设置了三对滑轮22,设置在第二主体2中间的一对滑轮22为大滑轮22,设置在大滑轮22上下两侧的滑轮22设置在按摩架23下方,主要是为了稳定第二主体2。
按摩垫21上设有均匀设置的立方体的凸起。

Claims (10)

1.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滑动连接,阻尼回位机构(3)一端连接第一主体(1),阻尼回位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在第一主体(1)一侧的阻尼回位机构(3)包括传动轮(31)、拉绳(32)、转轴(33)和弹簧(34),拉绳(32)一端与第二主体(2)连接,拉绳(32)另一端缠绕传动轮(31)后与传动轮(31)固定连接,传动轮(31)通过转轴(33)与弹簧(34)一端连接,弹簧(34)另一端与第一主体(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33)穿过固定件(35)的一端与弹簧(34)连接,L型的固定件(3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主体(1)的外壳(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1)设有内部中空的外壳(14),外壳(14)内侧设有减震垫(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1)的外壳(14)的左右两侧设有手扶(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1)的外壳(14)底面设有与第二主体(2)的滑轮(22)相匹配的滑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1)外侧设有脚踏装置(13),脚踏装置(13)的连接杆(134)一端与第一主体(1)的外壳(14)外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杆(134)的另一端设有脚踏转轴(133),脚踏转轴(133)与转动脚踏(13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杆(134)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脚踏(1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主体(2)的按摩架(23)上设有按摩垫(21),按摩架(23)下方左右两侧安装滑轮(22),滑轮(22)沿滑道移动,按摩架(23)侧面与阻尼回位机构(3)的拉绳(32)连接。
CN201920050141.2U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1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0141.2U CN209771210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0141.2U CN209771210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1210U true CN209771210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5014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1210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12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6163A (zh) * 2021-11-01 2021-12-31 湖州师范学院 可多点调节的轨道式腹部肌肉力量训练器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6163A (zh) * 2021-11-01 2021-12-31 湖州师范学院 可多点调节的轨道式腹部肌肉力量训练器械
CN113856163B (zh) * 2021-11-01 2022-06-17 湖州师范学院 可多点调节的轨道式腹部肌肉力量训练器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09090B (zh) 一种小腿揉搓按摩器
CN105616100A (zh) 电动蹬摆健身器
WO2022116942A1 (zh) 一种划船器、跑步机组合式多功能健身器
CN209771210U (zh) 一种仰卧运动及按摩健身装置
KR101180093B1 (ko) 싸이클에서 나오는 동력을 활용하는 녹색 저탄소 안마 기구
CN210785316U (zh) 钟摆式下肢按摩机构
CN205095353U (zh) 一种新型公共健身组合器材
US2062299A (en) Exercising and treatment apparatus
CN210963733U (zh) 一种水下理疗恢复用攀爬机
CN211461070U (zh) 一种多功能膝关节康复锻炼按摩椅
CN210331540U (zh)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EP3498342B1 (en) Pedal-type vibrational apparatus
KR100995894B1 (ko) 수평이동을 활용한 운동 및 재활기구
JP2808071B2 (ja) 骨盤運動装置
CN202589871U (zh) 一种人体运动床
CN217162563U (zh)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CN209933440U (zh) 一种腿部摇摆康复按摩机构
CN215609186U (zh) 一种健美操用健美操踏板
CN214285829U (zh) 一种下肢屈伸康复训练器
CN218980338U (zh) 一种多功能竹制健身用跳绳
CN219333089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健身器
CN215307963U (zh) 一种用于神经康复的下肢训练装置
CN218076176U (zh) 一种发电式划船机
CN211273416U (zh)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胸肌训练器
CN214858886U (zh) 康复医学科韧带康复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