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0170U - 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 - Google Patents

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0170U
CN209760170U CN201920283978.1U CN201920283978U CN209760170U CN 209760170 U CN209760170 U CN 209760170U CN 201920283978 U CN201920283978 U CN 201920283978U CN 209760170 U CN209760170 U CN 209760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trolley
water delivery
built
ship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39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秀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a Commumictions Water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a Commumictions Water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a Commumictions Water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a Commumictions Water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839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0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0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0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在门体(201)底部前侧下方的水平桁架上安装底台车(203),在门体(201)顶部后的水平桁架上安装顶台车(202),门体(201)上安装阀门系统(207),在门体(201)的后侧边缘上、下部分别安装顶侧轮(204)、底侧轮(205),在底台车(203)底部铺设埋件系统(206)。整合形成一体化闸门结构,无需单独设置输水系统,显著减省土建和固定设备投资,设备安装方便,通航运行迅速高效,可降低运营成本,建造和维护经济安全耐用,而且,可以在横拉门门体结构上安装自动控制的阀门系统。

Description

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运工程的船闸装置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天然河流通航受到流量调节和渠化的限制,对于运河通航还要受到地形条件及水面坡度的限制,所以通常必须通过水利工程设置阶梯形的纵断面形成集中水面落差以便实现正常通航,借助专门的通航建筑物使船舶直接通过落差是必要的方法。
现代通航建筑物应用最多的是船闸。它是一种厢形构筑物,由上、下游引航道与上、下游闸首连闸室组成。闸室是停泊船舶或船队的厢形室,借助室内灌水或泄水来调整闸室中的水位,使船舶在上、下游水位之间作垂直的升降,从而通过集中的航道水位落差。当船舶由下游向上游行驶时,室内水位降至与下游水位齐平,然后打开下游闸首的闸门,船进闸室,关闸门,灌水,待水位升髙到与上游水位齐平后,开上游闸首闸门,船即可出闸通过上游引航道驶向上游。当船由上游向下游行驶时,过闸操作程序则与此相反。
横拉门以其景观性、占用空间小而广泛应用于船闸工程中,传统横拉门船闸建设通常采用输水系统和钢结构闸门独立布置的方式,即在河道横截面处设2孔。以单个闸首为例,在航道中心位置布置一扇钢结构横拉闸门,在闸室侧面布置一扇平板提升闸门。在船舶通行需要向闸室引、排水时,通过布置于闸首上的启闭机开启平板提升闸门,向闸室灌、泄水。
由于这种方式中输水系统和钢闸门的功能各自独立,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建筑工程占地大、土建投资很大,而且设备投资也大,后期启闭机运营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即一种输水系统设置于门体上的闸门系统,解决传统横拉门船闸由于需要单独设置输水系统,造成设施占地及工程投资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包括门体、顶台车、底台车、顶侧轮、底侧轮、埋件系统和阀门系统;在门体底部前侧下方的水平桁架上安装底台车,在门体顶部后的水平桁架上安装顶台车,门体上安装阀门系统,在门体的后侧边缘上、下部分别安装顶侧轮、底侧轮,在底台车底部铺设埋件系统。
尤其是,门体朝向闸室内侧面板上底部安装阀门系统。
尤其是,顶台车底部铺设埋件系统206。
尤其是,门体前侧边缘安装密封结构。
尤其是,门体顶面上竖立增设护栏。
尤其是,顶台车底部通过牵引架连接门体的后侧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整合形成一体化闸门结构,无需单独设置输水系统,显著减省土建和固定设备投资,设备安装方便,通航运行迅速高效,可降低运营成本,建造和维护经济安全耐用,而且,可以在横拉门门体结构上安装自动控制的阀门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应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应用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上游闸首、2-上游闸门系统、3-闸室、4-下游闸首、5-下游闸门系统、6-闸顶、7-盖板顶;201-门体、202-顶台车、203-底台车、204-顶侧轮、205-底侧轮、206-埋件系统、207-阀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201、顶台车202、底台车203、顶侧轮204、底侧轮205、埋件系统206和阀门系统20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2、3所示,闸室3为槽形结构,闸室3的前、后侧端分别竖立安装上游闸首1、下游闸首4,上游闸首1和下游闸首4中部竖立设置设备槽中分别安装上游闸门系统2、下游闸门系统5。
前述中,设备槽供门体201缩入,在该设备槽顶部安装顶盖板7。上游闸首1和下游闸首4顶面,以及闸室3顶部外侧结构顶面为闸顶6。
前述中,上游闸首1和下游闸首4位于闸室3的同一侧。
前述中,上游闸门系统1包括:门体201、顶台车202、底台车203、顶侧轮204、底侧轮205、埋件系统206、阀门系统207;在门体201底部前侧下方的水平桁架上安装底台车203,在门体201顶部后的水平桁架上安装顶台车202,门体201上安装阀门系统207,在门体201的后侧边缘上、下部分别安装顶侧轮204、底侧轮205,在底台车203底部铺设埋件系统206。进一步的,其中,门体201朝向闸室3内侧面板上底部安装阀门系统207。顶台车202底部铺设埋件系统206。门体201前侧边缘安装密封结构。门体201顶面上竖立增设护栏。顶台车202底部通过牵引架连接门体201的后侧边缘。
前述中,上游闸门系统2和下游闸门系统5结构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游闸门系统2和下游闸门系统5中的顶台车202和顶侧轮204分别安装在上游闸首1和下游闸首4中。上游闸首1和下游闸首4中部竖立设置设备槽以供安装顶台车202和顶侧轮204。
本实用新型中,上游埋件系统206和下游埋件系统506中的水平延伸结构构成顶台车202、上游底台车203移动轨道。
本实用新型中,当船舶需要从上游侧进入下游侧时,先开启上游闸门系统2的门体201上的上游阀门系统207,使水由高水位侧流至低水位侧,至门体201两侧水位齐平后,启动顶台车202驱动门体201至开启状态,即可供船舶经由上游闸首1进入闸室2;再开启下游闸门系统5的门体501上的阀门系统507,使水由高水位侧流至低水位侧,至门体501两侧水位齐平后,启动顶台车502驱动门体501至开启状态,即可供船舶经由下游闸首4驶离闸室2。当船舶需要从下游侧进入上游侧时,其闸门系统操作顺序相反。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整合多功能设备,形成一体化闸门产品,在水头差较小、航道等级较低的船闸工程建设中,将灌、泻水系统和闸门一体化布置具有显著的优势。应用建成后相对于传统船闸优势明显,包括:工程布置紧凑,占地少,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土建投资、运营期安装维护简单。

Claims (6)

1.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包括门体(201)、顶台车(202)、底台车(203)、顶侧轮(204)、底侧轮(205)、埋件系统(206)和阀门系统(207);其特征在于,在门体(201)底部前侧下方的水平桁架上安装底台车(203),在门体(201)顶部后的水平桁架上安装顶台车(202),门体(201)上安装阀门系统(207),在门体(201)的后侧边缘上、下部分别安装顶侧轮(204)、底侧轮(205),在底台车(203)底部铺设埋件系统(2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其特征在于,门体(201)朝向闸室(3)内侧面板上底部安装阀门系统(20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其特征在于,顶台车(202)底部铺设埋件系统(2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其特征在于,门体(201)前侧边缘安装密封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其特征在于,门体(201)顶面上竖立增设护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其特征在于,顶台车(202)底部通过牵引架连接门体(201)的后侧边缘。
CN201920283978.1U 2019-03-06 2019-03-06 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 Active CN209760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3978.1U CN209760170U (zh) 2019-03-06 2019-03-06 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3978.1U CN209760170U (zh) 2019-03-06 2019-03-06 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0170U true CN209760170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3978.1U Active CN209760170U (zh) 2019-03-06 2019-03-06 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0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4175A (zh) 隧道衬砌自防排水系统
CN202483588U (zh) 隧道衬砌自防排水系统
CN213773198U (zh) 地库坡地自挡水装置
CN109371929B (zh) 设置有泄洪通道系统的水工挡水建筑物
CN209760170U (zh) 内置输水的一体化横拉式船闸
CN212405001U (zh) 一种防洪闸门地表式安装节点结构
CN208073552U (zh) 隧道排水结构
CN203383853U (zh) 用于解决隧道中心沟排水能力不足的缓冲系统
CN107299671B (zh) 城市雨洪调蓄用泵闸及闸站
CN110468948A (zh) 深隧排水系统泵站
CN202000379U (zh) 地下室底板预留口封堵装置
CN216405318U (zh) 自浮式封堵闸门
CN102277876A (zh) 多功能桩筏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CN205530651U (zh) 附建式雨水泵房结构
CN113175065B (zh) 地下车库雨水分区排水系统
CN210315448U (zh) 井塔分离式进水口
CN210117721U (zh) 一种顶管沉井闸门式止水帷幕结构
CN210766697U (zh) 一种垂直升船机对接装置
CN113833016A (zh) 一种兼顾防洪、排涝、地下管线敷设的综合结构
CN206408584U (zh) 垂直升降式防汛门
CN202828041U (zh) 一种钢砼组合箱型浮坞门
CN102826205B (zh) 一种钢砼组合箱型浮坞门
CN208473932U (zh) 一种隧道内多功能排水系统
CN210658405U (zh) 离壁排水结构
CN212270856U (zh) 开敞式横拉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