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7008U - 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7008U
CN209757008U CN201920263481.3U CN201920263481U CN209757008U CN 209757008 U CN209757008 U CN 209757008U CN 201920263481 U CN201920263481 U CN 201920263481U CN 209757008 U CN209757008 U CN 209757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coated
stay wire
wire
coate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634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思文
苏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634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7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7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7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该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包塑本体;包塑本体的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卡接口,用以将拉线端头卡设于包塑本体中;包塑本体的侧壁上与卡接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穿设孔,用以穿设拉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拉线穿设于穿设孔,可限制拉线的窜动,使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更加可靠;由于包塑本体侧壁设有卡接口,采用半包结构,可以在加工拉线端头的同时装配包塑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拉线端头制作完毕后,将其转运至包塑制作场地,进而根据其尺寸制作全包式包塑结构而言,减少了转运工序和运输支出,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可实现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门锁开启设计中,拉线连接开启结构应用比较普遍,为消除与外手柄镀层的摩擦异音,通常会在拉线端头增加包塑结构。一般采用全包塑结构,在拉线接头做完后再进行包塑工序,由于包塑时拉线接头需转运场地,工艺较复杂且运输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全包塑结构的装配工艺复杂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包塑本体;所述包塑本体的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卡接口,用以将拉线端头卡设于所述包塑本体中;所述包塑本体的侧壁上与所述卡接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穿设孔,用以穿设拉线
进一步地,上述拉线端头包塑结构中,所述包塑本体包括:套管部和两个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管部的上下两端,用以限制所述拉线端头沿轴向的位移。
进一步地,上述拉线端头包塑结构中,所述限位部为缩口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拉线端头包塑结构中,所述限位部呈空心圆台状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拉线端头包塑结构中,所述卡接口贯通所述包塑本体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上述拉线端头包塑结构中,所述卡接口的宽度小于所述拉线端头的外径。
进一步地,上述拉线端头包塑结构中,所述穿设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线的外径。
进一步地,上述拉线端头包塑结构中,所述包塑本体采用具有预设回弹量的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通过将拉线穿设于穿设孔,可限制拉线的窜动,使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更加可靠;由于包塑本体侧壁设有卡接口,采用半包结构,可以在加工拉线端头的同时装配包塑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拉线端头制作完毕后,将其转运至包塑制作场地,进而根据其尺寸制作全包式包塑结构而言,减少了转运工序和运输支出,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可实现性强。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线机构,包括:拉线、拉线端头和上述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
由于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拉线端头包塑结构的拉线机构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拉线机构。
由于拉线机构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拉线机构的汽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与拉线端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与拉线端头的安装边界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线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包塑本体1;所述包塑本体的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卡接口13,用以将拉线端头2卡设于所述包塑本体中;所述包塑本体1的侧壁上与所述卡接口13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穿设孔14,用以穿设拉线3。
具体而言,包塑本体1可以成上下两端开口的套管状,能将拉线端头包裹在其内部即可,包塑本体的侧壁上的预设位置处沿轴向开设有一卡接口,以便于通过该卡接口将拉线端头2装配在包塑本体中;在包塑本体1的另一与卡接口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穿设孔,以在装配时穿设拉线。所述穿设孔14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线3的外径,增加了穿设拉线3的便捷性。
包塑本体1可以采用具有预设回弹量的材料制成,例如选用聚甲醛树脂(POM)制成,使得卡接口具有一定的变形和回弹量,拉线端头2紧固可靠的的包裹于包塑本体1内。装配时,可以在制作拉线端头的过程中采用注塑工艺直接制作包塑本体,生产速度快且效率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拉线端头制作完毕后,将其转运至包塑制作场地,进而根据其尺寸制作全包式包塑结构而言,节约工序的同时也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请结合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包塑结构与拉线端头的装配过程为:将拉线3穿设于穿设孔14,再通过包塑本体1的卡接口13将拉线端头2卡设于包塑本体1中,即可完成卡接装配。
上述显然可以得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通过将拉线穿设于穿设孔,可限制拉线的窜动,使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更加可靠;由于包塑本体侧壁设有卡接口,采用半包结构,可以在加工拉线端头的同时装配包塑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拉线端头制作完毕后,将其转运至包塑制作场地,进而根据其尺寸制作全包式包塑结构而言,减少了转运工序和运输支出,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可实现性强。
继续参阅图1-3,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包塑本体1包括:套管部11和两个限位部12;两个所述限位部12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管部11的上下两端,用以限制所述拉线端头沿轴向的位移。
具体而言,两个限位部12分别与套管部11一体成型,所述限位部12为缩口结构,例如直径减缩的棱台状、圆台状等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呈空心圆台状结构。具体实施时,两个限位部12直径较小的一端均远离套管部的上、下两端。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口13贯通所述包塑本体1的上下两端,卡接口13的轮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卡接口可以为规则的矩形开口。优选的,所述卡接口13的宽度小于所述拉线端头2的外径,以避免拉线端头2脱出包塑本体1。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拉线机构,包括:拉线3、拉线端头2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其中,拉线端头包塑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拉线端头包塑结构的拉线机构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拉线机构。
由于拉线机构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拉线机构的汽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包塑本体;
所述包塑本体的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卡接口,用以将拉线端头卡设于所述包塑本体中;
所述包塑本体的侧壁上与所述卡接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穿设孔,用以穿设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塑本体包括:套管部和两个限位部;
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管部的上下两端,用以限制所述拉线端头沿轴向的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缩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呈空心圆台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口贯通所述包塑本体的上下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口的宽度小于所述拉线端头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线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塑本体采用具有预设回弹量的材料制成。
9.一种拉线机构,包括:拉线、拉线端头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线端头包塑结构;其中,
所述拉线穿设于所述拉线端头包塑结构侧壁的穿设孔,所述拉线端头卡设于所述拉线端头包塑结构的包塑本体中。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线机构。
CN201920263481.3U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 Active CN209757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3481.3U CN209757008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3481.3U CN209757008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7008U true CN209757008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63481.3U Active CN209757008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7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73217A (en) Fiber-reinforced resin coil spr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4088156A (en) Flexible conduit assembly
EP0044699A1 (en) Remote control assembly (swivel insert)
CN209757008U (zh) 一种拉线端头包塑结构、拉线机构及汽车
US20160221069A1 (en) Rivet element
EP0250063A2 (en) Swivel terminal member
EP1306705A3 (en) Plastic optical fiber ferru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EP3238905A3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ousing structure and housing structure
CN102084734B (zh) 电子构件
CN201328051Y (zh) 线卡穿线装置
CN103223248A (zh) 联接器
CN106160276A (zh) 定子保持器、电机定子和电机定子注塑方法
CN219321711U (zh) 一种线尾结构
CN205896504U (zh) 一种橡胶中空管与塑料连接器的固定结构
CN101265936A (zh) 一种卡套有塑料套的连接螺钉
CN216904086U (zh) 一种带钣金件的线束护套及线束组件
CN104344768B (zh) 雷管管塞及其生产方法
CN204145203U (zh) 电机定子线圈整形撑涨模
CN201623408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用橡胶保护套
CN219050234U (zh) 一种杠铃杆
CN215214968U (zh) 一种电磁线圈组件
CN213412719U (zh) 一种塑胶件螺母植埋结构
CN206099550U (zh) 定子保持器和电机定子
WO2016066334A1 (de) Kraftstoffbehält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561128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ishing l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