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6277U - 布料 - Google Patents

布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6277U
CN209756277U CN201822143127.5U CN201822143127U CN209756277U CN 209756277 U CN209756277 U CN 209756277U CN 201822143127 U CN201822143127 U CN 201822143127U CN 209756277 U CN209756277 U CN 209756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adhesive layer
fabric
lining
lining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31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淑芳
朱健强
张海峰
俞锦祥
郭珊
付博敏
顾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de Babyling Lining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de Babyling Lining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de Babyling Lining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de Babyling Lining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31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6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6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6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布料,包括:衬布,所述衬布具有相对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设置在所述外侧面上的第一胶层;前片布料,所述前片布料与所述衬布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相贴合;设置在所述内侧面上的第二胶层;后片布料,所述后片布料与所述衬布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相贴合。利用所述衬布,能够方便的实现所述后片布料与所述前片布料的贴合,且所述后片布料与所述前片布料粘合牢固。此外,所述布料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及美观性。

Description

布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料。
背景技术
成衣指按一定规格、号型标准批量生产的成品衣服,是相对于量体裁衣式的订做和自制的衣服而出现的一个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成衣的布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衣的门襟、止口、克夫、上领、下领、袖笼、袖底缝及担缝处与成衣穿着的舒适度以及美观度有关。其中,门襟是指上衣、裤子或裙子朝前正中的开襟、开缝或开叉部位。止口处是指在成衣门襟的外边沿。克夫是指上衣袖口、衬衫袖口或裤口上的镶边。上领及下领针对的是分为两部分的领子。其中,上领是指衣服领子的上面部分,露在外部,主要起美观作用;下领也叫领基或领座,是指衣服领子的下面部分,主要起支撑作用。袖笼指上衣大身装袖的部位。袖底缝是指上衣腋下沿袖子的缝边。担缝为衣肩背部具有的一条针缝,从一侧袖笼延伸至另一侧袖笼。
然而,现有成衣的止口、门襟、克夫、上领、下领、袖笼、袖底缝及担缝处的布料的粘合牢固度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布料,制作工艺简单且粘合牢固,还能够改善布料的舒适度以及美观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料,包括:衬布,所述衬布具有相对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设置在所述外侧面上的第一胶层;前片布料,所述前片布料与所述衬布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相贴合;设置在所述内侧面上的第二胶层;后片布料,所述后片布料与所述衬布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胶层包括若干分散的点胶颗粒;所述第一胶层的所述点胶颗粒的密度为5点/cm2~400点/cm2
可选的,所述第二胶层包括若干分散的点胶颗粒;所述第二胶层的所述点胶颗粒的密度为5点/cm2~400点/cm2
可选的,所述第一胶层的克重为2g/m2~100g/m2
可选的,所述第二胶层的克重为2g/m2~100g/m2
可选的,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胶层的材料相同或不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胶层的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酯、聚氨酯树脂、聚酰胺、聚乙烯或者多元共聚酰胺;所述第二胶层的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酯、聚氨酯树脂、聚酰胺、聚乙烯或者多元共聚酰胺。
可选的,所述前片布料与所述后片布料为同一片布料对折形成。
可选的,所述前片布料与所述后片布料为两片独立的布料。
可选的,所述前片布料及所述后片布料用于制作止口、门襟、克夫、上领、下领、袖笼、袖底缝或担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料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布料包括衬布、前片布料及后片布料。所述衬布具有相对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上具有第一胶层,所述内侧面上具有第二胶层。所述前片布料与所述衬布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相贴合,所述后片布料与所述衬布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相贴合。利用所述衬布,能够方便的实现所述后片布料与所述前片布料的贴合,且所述后片布料与所述前片布料粘合牢固。此外,所述布料还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及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衬布与第一胶层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衬布与第一胶层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衬布与第二胶层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衬布与第二胶层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成衣的止口、门襟、克夫、上领、下领、袖笼、袖底缝及担缝处的布料的粘合牢固度仍有待改进。
经分析,现有成衣的上述位置通常为两片式结构,包括前片布料和后片布料。为了防止布料散口,部分设计会利用热熔胶片将前片布料与后片布料相互固定,制成成衣的止口、门襟、克夫、上领、下领、袖笼、袖底缝或担缝。
采用胶片的方式制成成衣的止口、门襟、克夫、上领、下领、袖笼、袖底缝或担缝时,所述前片布料与后片布料的粘合牢固度差,容易出现布料散口。此外,制造工艺繁琐,舒适度及美观性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料,包括衬布、第一胶层、前片布料、第二胶层及后片布料,能够方便的实现所述后片布料与所述前片布料的贴合,且所述后片布料与所述前片布料粘合牢固。此外,所述布料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及美观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料100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一种布料100,包括:衬布200,所述衬布200具有相对的内侧面202和外侧面201;设置在所述外侧面201上的第一胶层310;前片布料400,所述前片布料400与所述衬布200通过所述第一胶层310相贴合;设置在所述内侧面202上的第二胶层320;后片布料500,所述后片布料500与所述衬布200通过所述第二胶层320相贴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片布料400及所述后片布料500用于制作成衣的止口、门襟、克夫、上领、下领、袖笼、袖底缝或担缝。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片布料400及所述后片布料500还可用于制作成衣的其它位置。
从材料上分,所述前片布料400为棉布或聚酯。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片布料400为棉布。
从制造工艺上分,所述前片布料400为无纺布或有纺布。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片布料400为无纺布。
从成分上分,所述前片布料400为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片布料400为化学纤维。
从材料上分,所述衬布200为棉布或聚酯。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布200为棉布。
从制造工艺上分,所述衬布200为无纺布或有纺布。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布200为无纺布。
从成分上分,所述衬布200为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布200为化学纤维。
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布200的形状呈长条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衬布200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正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310起到将所述前片布料400贴合至所述衬布200的外侧面201上的作用。
所述第一胶层310的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酯、聚氨酯树脂、聚酰胺、聚乙烯或者多元共聚酰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310的材料为聚丙烯酸。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310包括若干分散的点胶颗粒。
图2为图1中衬布200与第一胶层310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310的点胶颗粒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前片布料400与所述衬布200之间。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胶层310的点胶颗粒呈阵列式分布在所述前片布料400与所述衬布20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前片布料400与所述衬布200之间的点胶颗粒为整齐排列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位于所述前片布料400与所述衬布200之间的点胶颗粒也可以为非整齐排列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310的所述点胶颗粒的密度在5点/cm2~400点/cm2范围内。若所述第一胶层310的所述点胶颗粒的密度过小,则所述第一胶层310会造成布料100的悬垂性和柔软性差;若所述第一胶层310的所述点胶颗粒的密度过大,则所述前片布料400与所述衬布200的外侧面201之间的贴合效果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310的克重为2g/m2~100g/m2。如果所述第一胶层310的克重过轻,则所述前片布料400与所述衬布200之间的粘性不足,导致所述前片布料400容易与所述衬布200相分离;如果所述第一胶层310的克重过重,会影响穿着舒适度,此外,还会导致所述布料100的悬垂性和柔软性差,影响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胶层320起到将所述后片布料500贴合至所述衬布200的内侧面202上的作用。
所述第二胶层320的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酯、聚氨酯树脂、聚酰胺、聚乙烯或者多元共聚酰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310与所述第二胶层320的材料相同,具体的,所述第二胶层320的材料为聚丙烯酸。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310与所述第二胶层320的材料还可以不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320包括若干分散的点胶颗粒。
图4为图1中衬布200与第二胶层320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320的点胶颗粒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后片布料500与所述衬布200之间。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胶层320的点胶颗粒呈阵列式分布在所述后片布料500与所述衬布20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后片布料500与所述衬布200之间的点胶颗粒为整齐排列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位于所述后片布料500与所述衬布200之间的点胶颗粒也可以为非整齐排列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320的所述点胶颗粒的密度在5点/cm2~400点/cm2范范围内。若所述第二胶层320的所述点胶颗粒的密度过小,则所述第二胶层320会造成布料100的悬垂性和柔软性差;若所述第二胶层320的所述点胶颗粒的密度过大,则所述前片布料400与所述衬布200的外侧面201之间的贴合效果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320的克重为2g/m2~100g/m2。如果所述第二胶层320的克重过轻,则所述后片布料500与所述衬布200之间的粘性不足,导致所述后片布料500容易与所述衬布200相分离;如果所述第二胶层320的克重过重,会影响穿着舒适度,此外,还会导致所述布料100的悬垂性和柔软性差,影响美观性。
从材料上分,所述后片布料500为棉布或聚酯。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片布料500为棉布。
从制造工艺上分,所述后片布料500为无纺布或有纺布。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片布料500为无纺布。
从成分上分,所述后片布料500为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片布料500为化学纤维。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片布料400和后片布料500为同一片布料100对折形成,相应的,所述前片布料400和所述后片布料500的材料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前片布料400和所述后片布料500为两片独立的布料100。其中,所述前片布料400的材料可以与所述后片布料500的材料相同,所述前片布料400的材料还可以与所述后片布料500的材料不同。
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布料100的工艺方法包括:提供衬布200,所述衬布200具有相对的内侧面202和外侧面201,所述外侧面201上设置有第一胶层310,所述内侧面202上设置有第二胶层320;提供前片布料400及后片布料500,采用缝制的方式将所述衬布200固定于所述前片布料400及所述后片布料500之间,且所述前片布料400位于所述衬布200的外侧面201的一侧,所述后片布料500位于所述衬布200的内侧面202的一侧。采用热烫的方式使所述第一胶层310及所述第二胶层320融化。在所述第一胶层310及所述第二胶层320冷却后,所述前片布料400与所述衬布200通过所述第一胶层310相贴合,所述后片布料500与所述衬布200通过所述第二胶层320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料100中,通过衬布200实现所述前片布料400与后片布料500之间的相互贴合,工艺简单,且所述后片布料500与所述前片布料400粘合牢固。此外,所述布料100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及美观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布,所述衬布具有相对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衬布的材料为棉布;
设置在所述外侧面上的第一胶层;
前片布料,所述前片布料与所述衬布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相贴合;
设置在所述内侧面上的第二胶层;
后片布料,所述后片布料与所述衬布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相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包括若干分散的点胶颗粒;所述第一胶层的所述点胶颗粒的密度为5点/cm2~400点/cm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包括若干分散的点胶颗粒;所述第二胶层的所述点胶颗粒的密度为5点/cm2~400点/c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的克重为2g/m2~100g/m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的克重为2g/m2~100g/m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胶层的材料相同或不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的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酯、聚氨酯树脂、聚酰胺、聚乙烯或者多元共聚酰胺;所述第二胶层的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酯、聚氨酯树脂、聚酰胺、聚乙烯或者多元共聚酰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布料与所述后片布料为同一片布料对折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布料与所述后片布料为两片独立的布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布料及所述后片布料用于制作止口、门襟、克夫、上领、下领、袖笼、袖底缝或担缝。
CN201822143127.5U 2018-12-19 2018-12-19 布料 Active CN209756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3127.5U CN209756277U (zh) 2018-12-19 2018-12-19 布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3127.5U CN209756277U (zh) 2018-12-19 2018-12-19 布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6277U true CN209756277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6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3127.5U Active CN209756277U (zh) 2018-12-19 2018-12-19 布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6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172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e for stitchless garment
US2719803A (en) Stiffened washable garments and garment parts
US2014009630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mproved appearance of a pair of pants
CN101258950B (zh) 唐装制作方法
EP2850242B1 (en) Multilayer fabric structures
CN103876350A (zh) 一种风衣及其加工方法
US7527543B2 (en) High elastic fiber cup
CN209756277U (zh) 布料
US5569345A (en) Flexible iron-on patch for soft clothing
CN103948192B (zh) 包括多个层的服装
CN206909715U (zh) 一种防皱免烫衬衫
CN213819854U (zh) 一种无缝光边衬衫领结构
Dhange et al. Nonwovens in fashion apparel applications
WO2020124401A1 (zh) 布料
CN208624666U (zh) 一种立领短袖polo衫
US20190350282A1 (en) Bottom hem of garment, and garment
CN210809427U (zh) 布料
JP4428097B2 (ja) 肌着
CN214340160U (zh) 一种多功能服装
CN103829388B (zh) 一种适合夏季穿着的正装上衣
CN219845099U (zh) 一种保暖套装
CN215850040U (zh) 一种弹性透气吸湿服装面料
CN220777429U (zh) 一种用于防止衬衫边缘跑纱、穿纱的门襟结构
CN217695290U (zh) 一种无缝硬挺衬衫衣领及其无缝衬衫
US11717031B2 (en) Polo shirt with non-pleated coll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