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0097U - 一种便携式容纳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容纳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0097U
CN209750097U CN201821977675.1U CN201821977675U CN209750097U CN 209750097 U CN209750097 U CN 209750097U CN 201821977675 U CN201821977675 U CN 201821977675U CN 209750097 U CN209750097 U CN 209750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pper
bag
bag body
portable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776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776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0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0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0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容纳包,其包括包本体、拉链和可拆卸隔层;所述包本体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拉链包括第一拉链带、第二拉链带和拉链头,所述拉链头位于所述第二拉链带用于控制第一拉链带与所述第二拉链带的啮合与解开,多条所述第一拉链带平行设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两侧,所述第二拉链带设置于所述可拆卸隔层的两侧;所述可拆卸隔层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可拆卸隔层通过所述拉链与所述包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容纳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其可以快捷的改变包本体内部的隔层的数量,从而使得用户更高效地区分和整理包本体内部的物品,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容纳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容纳包。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包具的样式多种多样,例如背包、化妆包、挎包等等,虽然具有不同使用方式的包具的外形和构造均不相同,但是,它们却拥有共同的使用功能:容纳物品,便于人们携带。
但是,目前的包具的缺点如下:
因为包具的内部结构比较固定,其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包内部的空间进行自由划分,例如,当一个包需要容纳大件物品时,其内的隔层为多余的;当一个包需要容纳多种物品时,为了方便使用者对包中容纳的各类物品进行很好地整理和区分,包内的隔层又往往不够,这导致目前的包具内部结构不合理,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容纳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包具的内部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容纳包,其包括包本体、拉链和可拆卸隔层;
所述包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且所述包本体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纳空间,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容纳空间放置物品;
所述拉链包括第一拉链带、第二拉链带和拉链头,所述拉链头位于所述第二拉链带用于控制第一拉链带与所述第二拉链带的啮合与解开,多条所述第一拉链带平行设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两侧,所述第二拉链带设置于所述可拆卸隔层的两侧;
所述可拆卸隔层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可拆卸隔层通过所述拉链与所述包本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隔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且所述可拆卸隔层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隔层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可拆卸隔层均通过所述拉链与所述包本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便携式容纳包还包括可调节长度的背带、挂扣和挂环,所述挂环设置于所述包本体的顶部两侧,所述挂扣设置于所述背带的两端,所述背带的两端的挂扣对应扣接于所述包本体顶部两侧的挂环。
优选地,在所述包本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所述挂环,且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背带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背带两端的挂扣分别对应扣接于位于包本体同侧的挂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容纳包,其包括包本体、拉链和可拆卸隔层。通过可拆卸隔层与包本体的可拆卸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容纳包内部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划分,例如,如果用户需要容纳包有两个储物空间时,只需要将一个可拆卸隔层通过拉链安装于包本体内的容纳空间即可;当用户需要多个储物空间时,只需要将多个可拆卸隔层通过拉链安装于包本体内的容纳空间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这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包中容纳的各类物品进行很好地整理和区分。
另外,将多条第一拉链带平行设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两侧,然后根据用户需要选择安装可拆卸隔层,这并不改变容纳包内部的结构,也不增加容纳包的体积,使得容纳包的结构简单,携带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容纳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容纳包的可拆卸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本体,101-第一开口,2-拉链,201-第一拉链带,202- 第二拉链带,203-拉链头,3-可拆卸隔层,301-第二开口,4-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容纳包,其包括包本体1、拉链2和可拆卸隔层3。
具体地,包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101,且包本体1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纳空间,通过第一开口101向容纳空间放置物品。
进一步具体地,拉链2包括第一拉链带201、第二拉链带202和拉链头203,拉链头203位于第二拉链带202并用于控制第一拉链带 201与第二拉链带202的啮合与解开,多条第一拉链带201平行设置设置于容纳空间的两侧,第二拉链带202设置于可拆卸隔层3的两侧;可拆卸隔层3设置于容纳空间,且可拆卸隔层3通过拉链2与包本体 1连接。
优选地,可拆卸隔层3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可拆卸隔层3均通过拉链2与包本体1连接,这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可拆卸隔层3 的数量对包本体1内的空间进行有效划分,这使得用户操作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可拆卸隔层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301,且可拆卸隔层3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容纳腔作为储物空间方便用户储物。可拆卸隔层3的容纳腔的设置更加简单快速的对包本体1内的容纳空间进行划分。
在本实施中,便携式容纳包还包括可调节长度的背带(图中未示出)、挂扣(图中未示出)和挂环4,挂环4设置于包本体1的顶部两侧,挂扣设置于背带的两端,背带的两端的挂扣对应扣接于包本体 1顶部两侧的挂环4,这使得该便携式容纳包可以作为单肩包使用,进而使得其外出携带更加方便,需要强调的是,背带和挂扣选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款式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优选地,在包本体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挂环4,且可调节长度的背带的数量为两根,两根背带两端的挂扣分别对应扣接于位于包本体1同侧的挂环4,这使得该便携式容纳包可以作为双肩包使用,进而更加方便用户的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可拆卸隔层3与包本体1的可拆卸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包本体1内部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划分,例如,如果用户需要容纳包有两个储物空间时,只需要将一个可拆卸隔层3 通过拉链2安装于包本体1内的容纳空间即可;当用户需要多个储物空间时,只需要将多个可拆卸隔层3通过拉链2安装于包本体1内的容纳空间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这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包本体1中容纳的各类物品进行很好地整理和区分。
另外,将多条第一拉链带201平行设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两侧,然后根据用户需要选择安装可拆卸隔层3,这并不改变容纳包内部的结构,也不增加容纳包的体积,使得容纳包的结构简单,携带更加方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便携式容纳包,其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对不同部分进行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在包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口袋,每个口袋的外表面的颜色或图案或形状均不相同,这可以很好地区分每个袋子里放置的物品。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容纳包能够适用于各种大小型背包,也适用于小型的挎包之类的。其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添加各种形态的拉链2,方便对包本体1的内部空间进行划分,从而方便拿取物品。
2、通过添加分层壁(即可拆卸隔层3)以便区分,从而更方便拿取物品。
3、更科学的规划大型卸载空间的布局,一分二,二分三等等。
4、对使用的装卸空间予以各种类型的区分与标记,以便使用者记忆与拿取。
在本实施例中,人们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因为背包空间过大,所放物品过多,导致难以拿取,在包本体1的底部设置拉链2,只要把包本体1换个方向,便可拿到平时需要耗费较大精力与时间才可以拿到的东西.
在包本体1内,添加分层壁(即隔层),分层壁可随意添取,现有多种方法可达到此类效果,此技术可以帮运用人分类物品,比如出差旅行,可以分类以区分洗过的衣物与没有洗过的。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容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容纳包包括包本体(1)、拉链(2)和可拆卸隔层(3);
所述包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101),且所述包本体(1)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纳空间,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01)向所述容纳空间放置物品;
所述拉链(2)包括第一拉链带(201)、第二拉链带(202)和拉链头(203),所述拉链头(203)位于所述第二拉链带(202)用于控制第一拉链带(201)与所述第二拉链带(202)的啮合与解开,多条所述第一拉链带(201)平行设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两侧,所述第二拉链带(202)设置于所述可拆卸隔层(3)的两侧;
所述可拆卸隔层(3)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可拆卸隔层(3)通过所述拉链(2)与所述包本体(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隔层(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301),且所述可拆卸隔层(3)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隔层(3)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可拆卸隔层(3)均通过所述拉链(2)与所述包本体(1)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容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容纳包还包括可调节长度的背带、挂扣和挂环(4),所述挂环(4)设置于所述包本体(1)的顶部两侧,所述挂扣设置于所述背带的两端,所述背带的两端的挂扣对应扣接于所述包本体(1)顶部两侧的挂环(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容纳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包本体(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所述挂环(4),且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背带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背带两端的挂扣分别对应扣接于位于包本体(1)同侧的挂环(4)。
CN201821977675.1U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便携式容纳包 Active CN209750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7675.1U CN209750097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便携式容纳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7675.1U CN209750097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便携式容纳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0097U true CN209750097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4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77675.1U Active CN209750097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便携式容纳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0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3251A (zh) * 2020-06-09 2020-09-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多功能搜救作业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3251A (zh) * 2020-06-09 2020-09-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多功能搜救作业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47436B2 (en) Carry bag with pouch insert and cover
US20070102077A1 (en) Detachable purse assembly
US20110132507A1 (en) Activity and storage bag
US8651353B2 (en) Gym locker organizer backpack
US11877637B2 (en) Luggage articles and combinations thereof
CN203555208U (zh) 可折成随身衣袋的衣服结构
US20230404230A1 (en) Multi Compartment Family Travel Bag
US20110011503A1 (en) Handbag of Detachable Assembly
US20120073995A1 (en) Interchangeable Lock Assembly
CN209750097U (zh) 一种便携式容纳包
KR200467363Y1 (ko) 탈부착할 수 있는 가방
CN105901879A (zh) 组合拼接包
CN215014363U (zh) 一种新型背包
JP2002325615A (ja)
US20160095401A1 (en) Convertible bag platform
CN209965459U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手提袋
CN214630516U (zh) 一种可拆卸多用口袋
CN212488913U (zh) 一种具有多用途的新型内胆包
JP3089092U (ja) バッグ
CN108308812A (zh) 一种内部容量可调的手提包
CN216293261U (zh) 一种具有分区功能的防摔材料拉杆箱
CN201042257Y (zh) 两用包
CN212937948U (zh) 一种多功能西装服饰
CN216601782U (zh) 一种可拆卸重构的包袋
CN207270078U (zh) 多功能奶爸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