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9941U - 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9941U
CN209749941U CN201920326819.5U CN201920326819U CN209749941U CN 209749941 U CN209749941 U CN 209749941U CN 201920326819 U CN201920326819 U CN 201920326819U CN 209749941 U CN209749941 U CN 209749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nnecting end
intelligent
pressure
sh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68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刚
于海军
陈祖亮
何海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Good Sen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Good S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Good Sen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Good S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268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9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9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9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其中,该智能鞋垫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电源单元、开关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驱动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电源电路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接处理单元,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和驱动端顺次相连;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值时,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路导通,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值时,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路断开。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鞋或智能鞋垫在闲置状态下自动停止工作,在使用状态下开启工作,产品更加智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式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
背景技术
智能鞋垫和智能鞋是一种内置传感器的穿戴设备,通过在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等传感器件,可以监测人体足部的各项数据,以辅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如公告号为CN208144550U的中国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的鞋配备有多个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获取患者足部的压力数据。无论用户是否穿戴,这些鞋或鞋垫内部的电路都是实时工作的,而在用户未使用时,电路继续工作并无意义,产品的智能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内部电路在闲置状态不工作,产品更加智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鞋垫,所述智能鞋垫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电源单元、开关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驱动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电源电路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接处理单元,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和驱动端顺次相连;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值时,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路导通,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值时,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路断开。
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驱动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一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二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漏极。
优选的,所述压力感应单元包括输出端以及顺次相连的直流电源、压敏电阻、分压电阻和接地端,所述分压电阻与压敏电阻相连的一端同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三极管,三极管基极与所述输出端相连,三极管集电极接所述电源电路,三极管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智能鞋垫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分别与处理单元相连。
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和处理单元之间还接有滤波单元和稳压单元。
优选的,所述压力感应单元和驱动单元之间还接有保护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鞋,所述智能鞋内设置有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电源单元、开关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驱动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电源电路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接处理单元,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和驱动端顺次相连;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值时,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路导通,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值时,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路断开。
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驱动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一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二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漏极。
优选的,所述压力感应单元包括输出端以及顺次相连的直流电源、压敏电阻、分压电阻和接地端,所述分压电阻与压敏电阻相连的一端同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三极管,三极管基极与所述输出端相连,三极管集电极接所述电源电路,三极管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智能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包括从底部到顶部顺次设置的底层、中层和鞋垫层,所述压力感应单元设置在所述中层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电源单元、开关单元和处理单元均集成在数据采集模块中,所述底层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智能鞋内还设置有压力检测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分别与处理单元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系统电源管理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系统电源管理单元相连;所述智能鞋上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分别与系统电源管理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相连。
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和处理单元之间还接有滤波单元和稳压单元。
优选的,所述压力感应单元和驱动单元之间还接有保护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感应单元感知人体足部的压力变化,驱动单元则根据压力的变化来改变控制开关单元的导通状态,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值时,说明足部对鞋或鞋垫施加了压力,往往表征用户正在使用智能鞋或智能鞋垫,则驱动单元用于控制开关单元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导通,处理单元通电后,开始工作;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值时,说明足部对鞋或鞋垫未施加压力,往往表征用户未使用智能鞋或智能鞋垫,驱动单元用于控制开关单元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导通,处理单元不通电,内部电路停止工作。从而在闲置状态下自动停止工作,在使用状态下开启工作,产品更加智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智能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部分电路在一种实施例中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连接”、“相接”或“接”是指两个部件之间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电阻、电感和电容等适宜的中间元件间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鞋,如图1所示,其包括鞋底1和鞋帮2,与现有技术的智能鞋类似,鞋帮2形成一个罩状结构,并在顶部形成开口200,人体足部从开口200伸入到鞋中,开口200可向鞋头201一侧延伸,形成一个延伸槽,在延伸槽的位置可设置鞋带或魔术贴203等固定结构。由于鞋帮通常由柔性的材料制成,通过这种固定结构可以使鞋穿戴到足部,或者从足部脱下。鞋头201处可设置高弹性鞋面材料202,以增加鞋的舒适性。
智能鞋内的电路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内部电路,在鞋内设有压力感应单元38、驱动单元39、电源单元30、开关单元40和处理单元32,上述电路单元可以设置在鞋底或者鞋帮上。由于鞋底厚度更厚,可容纳更多物体,优选将各电路单元设置在鞋底上。电源单元30用于向处理单元32和其他需要用电的单元提供电能,电源单元30具体可包括电池等储能元件,还包括变压器件和/或稳压器件等,使输出电源满足其他单元的电压或电流需求。处理单元32可以是单片机、DSP、嵌入式芯片等,用于接收信号数据、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发出控制指令,通常也配置有存储数据的存储器,如图中的存储单元37,具体可以是Flash 存储单元或硬盘等。压力感应单元38用于感应人体足部施加的压力并生成随压力值变化的信号,这种变化的信号输入到驱动单元39,驱动单元39根据这种信号变化,控制开关单元40的状态改变。开关单元40类似于开关器件,当驱动端的信号变化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导通状态发生变化。具体的,当压力感应单元38检测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值时,说明足部对鞋施加了压力,往往表征用户正在使用智能鞋,则驱动单元39输出对应的指令,控制开关单元 40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导通,电源单元30向处理单元32供电,内部电路开启工作。当压力感应单元38检测到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值时,说明足部对鞋未施加压力,往往表征用户未使用智能鞋,驱动单元39输出对应的指令,控制开关单元40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导通,处理单元不通电,内部电路停止工作。从而实现在闲置状态下自动停止工作的效果。通常,预定压力值设定为大于零值,以防止误启动。由于人体足部对鞋底施加的压力较为稳定,优选将压力感应单元38设置在鞋底,这种结构设置更能准确检测到压力,其所感应到的压力变化更能反映用户是否在使用智能鞋。
通常,智能鞋内还设置有压力检测单元33和无线通讯单元36,压力检测单元33设置在鞋底上,其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301,用于检测人体足部的压力,并将压力数据传输至处理单元32。处理单元32接收上述数据后,可以通过无线通讯单元36将数据传送至后台服务器或者与鞋配合使用的终端设备。无线通讯单元36具体可以基于WiFi、蓝牙、Zigbee等方式实现通讯。由此,使得智能鞋可以监测患者足部的压力数据帮助糖尿病患者实时了解相关数据,以辅助预防足部溃烂。患者可以根据终端显示的数据手动剪去鞋底上的部分结构,改善鞋底部的压力,以减小运动时鞋子对患者足部的损害。因此,通过开关单元40 可以控制处理单元32开启或停止工作,则相应的监测功能可以开启或停止,从而在闲置状态下自动停止工作,在使用状态下开启工作,产品更加智能。
当然,智能鞋内还可以设置温湿度检测单元34,温湿度检测单元34包括温湿度传感器302,用于监测鞋内的温湿度。智能鞋的鞋底上还可以设置摩擦力检测单元35,摩擦力检测单元35用于获取人体足部与鞋底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处理单元32。摩擦力检测单元35包括柔性织物传感303或者柔性电阻膜等可以用于监测摩擦力的传感器。上述温湿度数据和摩擦力数据可以通过无线通讯单元36传送至后台服务器或者与鞋配合使用的终端设备。当足底温度、湿度过高或者过低时,需要让用户停止使用智能鞋。
在一种实施例中,将对开关单元40、压力感应单元38和驱动单元39进行具体说明,如图3所示,开关单元40包括第一开关管Q1,所述驱动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一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二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漏极,当栅极的电平信号发生变化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路通断发生状态变化。第一开关管可以是N沟道MOS管或者P沟道MOS管,由于通过源极控制漏极和栅极之间的导通,也可以设置第一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第二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源极。
其中,开关单元40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关管M1,第一开关管的漏极接第二开关管的漏极,第二开关管的源极接输出端,第二开关管的栅极接使能端EN。第二开关管可以为N沟道开关管,在栅极接高电平时,开关管导通。在默认状态下,使能端始终保持高电平,则电路的通断由第一开关管控制,当使能端为低电平时,第二开关管断开,输出端无法输出电源。本实施例增设了第二开关管,相当于增设了一个电路开关,可以对电路通断进一步实施控制。
压力感应单元38则包括输出端以及顺次相连的直流电源VDD、压敏电阻 FSR、分压电阻R6和接地端,所述分压电阻与压敏电阻相连的一端同输出端相连。由于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所受压力值的变化而变化,分压电阻R6与压敏电阻FSR之间的阻值比也在变化,进而使得输出端输出的压力改变,驱动单元 39依据输出端输出电压值的变化,实现对开关单元40的控制。压力感应单元 38所使用的直流电源可以是电源单元30经过稳压后输出的电源,也可以是独立的外接电源。
驱动单元40则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基极、电阻R1和压力感应单元38的输出端顺次相连,三极管集电极接所述电源电路,且三极管集电极、电阻R4和第一开关管栅极顺次相连,三极管发射极接地。依据三极管的导通特性,当基极为高电平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导通,因此,当压力感应单元38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导通或通断将改变第一开关管Q1的工作状态,起到改变开关单元30通断状态的作用。
上述电路单元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初始状态下,压敏电阻FSR的阻值较大,三极管Q2的基极输入低电平,三极管不导通,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接入电池电压,则第一开关管不导通,电池不向输出端供电。当人体穿戴鞋之后,在鞋内产生压力,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三极管Q2的基极输入高电平,三极管导通,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被短接,则第一开关管导通,电源单元将通过VOUT端口向处理单元供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之间接有第一滤波电路,第一滤波电路为电容C3和电容C4形成的滤波电路,第二开关管和处理单元之间接有第二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则为电感L1和电容C2形成的 LC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则为稳压二极管D1,由此可以输出稳定且纯净的电源信号。
压敏电阻和三极管基极之间接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包括TVS二极管,瞬态抑制二极管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新型高效电路保护器件,具有很好的防浪涌特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对鞋底11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鞋底1包括从底部到顶部顺次设置的底层11、中层12和鞋垫层13,这里的底部到顶部是指沿鞋的厚度方向从下至上,底层11位于最下方,与地面接触,鞋垫层13位于最上层,与人体足部接触,中层12位于底层11和鞋垫层13之间。底层11可以由橡胶等材料制成,底层11与鞋帮2固定相连,中层12和鞋垫层13的尺寸和形状与鞋内部的鞋底1的结构相匹配。压力传感器301和压敏电阻 304均可设置在中层12上,压敏电阻304具体可位于中层12靠近脚跟的位置。
压力传感器301可设置多个,多个压力传感器301可呈一定规律分布在中层12的表面。例如,为了匹配人体足部的形状,可在鞋头和鞋尾设置较多数量的压力传感器301,以在压力集中区域提高监测密度。
对于鞋底的这种多层结构,为了便于对内部电路的元器件进行管理和维护,可以将相关电路单元集成在一起。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源单元30、开关单元40、驱动单元39、无线通讯单元36和处理单元32均可集成在数据采集模块21中,在底层11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21的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尺寸自然需要与采集模块21相匹配,以提升鞋底的平整度。如图中所示,数据采集模块21可以是一个可拆分的固定盒,在固定盒内固定有电路板,则电源单元30、开关单元40、驱动单元39、无线通讯单元36和处理单元32均可集成在电路板上。中层12和鞋垫层13上自然设置有隐藏的线路,以使电路单元之间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电源单元30进行具体说明。电源单元包括系统电源管理单元312和电池管理单元311,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11的输出端与系统电源管理单元312相连,电池管理单元311包括锂电池和相关充电电路,系统电源管理单元312包括常规的稳压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稳压电路可以有多个,分别将电压转换为各个单元所需的电压。在所述鞋底的外侧壁上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具体可以是USB充电接口103,充电接口分别与系统电源管理单元312和电池管理单元311相连,通过USB充电接口103可以向锂电池充电,同时,也可以通过系统电源管理单元312稳压后直接向其他单元供电。USB 充电接口103可设置在底层11上,为了防止水或粉尘进入接口内,可设置一个密封塞来封堵USB充电接口103。
底层11的底部设有防滑纹101,起到防滑作用,防滑纹可以是沿鞋宽度方向延伸的防滑槽。在底层11的外侧壁还设有与处理单元相连的充电指示灯102,用于指示充电状态,这属于现有技术的惯用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鞋垫,智能鞋垫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电源单元、开关单元和处理单元,智能鞋垫可以是多层结构,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电源单元、开关单元和处理单元可以分布在多层结构的不同层上。通常,鞋垫不会单独使用,需要将鞋垫放置到鞋内。电源单元用于向处理单元和其他需要用电的单元提供电能,电源单元具体可包括电池等储能元件,还包括变压器件和/或稳压器件等,使输出电源满足其他单元的电压或电流需求。处理单元可以是单片机、DSP、嵌入式芯片等,用于数据的计算和发出控制指令,通常也配置有存储数据的存储器,如图中的存储单元,具体可以是 Flash存储单元或硬盘等。压力感应单元用于感应人体足部施加的压力并生成随压力值变化的信号,这种变化的信号输入到驱动单元,驱动单元根据这种信号变化,控制开关单元的状态改变。开关单元类似于开关器件,当驱动端的信号变化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导通状态发生变化。具体的,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值时,说明足部对鞋垫施加了压力,往往表征用户正在使用智能鞋垫,则驱动单元输出对应的指令,控制开关单元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导通,电源单元向处理单元供电,内部电路开启工作。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值时,说明足部对鞋垫未施加压力,往往表征用户未使用智能鞋垫,驱动单元输出对应的指令,控制开关单元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导通,处理单元不通电,内部电路停止工作。从而实现在闲置状态下自动停止工作的效果。通常,预定压力值设定为大于零值,以防止误启动。
通常,智能鞋垫内还设置有压力检测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压力检测单元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足部的压力,并将压力数据传输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接收上述数据后,可以通过无线通讯单元将数据传送至后台服务器或者与鞋垫配合使用的终端设备。无线通讯单元具体可以基于WiFi、蓝牙、 Zigbee等方式实现通讯。由此,使得智能鞋垫可以监测患者足部的压力数据帮助糖尿病患者实时了解相关数据,以辅助预防足部溃烂。因此,通过开关单元可以控制处理单元开启或停止工作,则相应的监测功能可以开启或停止,从而在闲置状态下自动停止工作,在使用状态下开启工作,产品更加智能。
当然,智能鞋垫上还可以设置温湿度检测单元,温湿度检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鞋内的温湿度。智能鞋垫的表面还可以设置摩擦力检测单元,摩擦力检测单元用于获取人体足部与鞋垫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处理单元。摩擦力检测单元包括柔性织物传感或者柔性电阻膜等可以用于监测摩擦力的传感器。
在一种实施例中,将对智能鞋垫内的开关单元、压力感应单元和驱动单元进行具体说明,上述单元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具体电路图,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Q1,所述驱动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一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二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漏极,当栅极的电平信号发生变化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路通断发生状态变化。第一开关管可以是N沟道MOS管或者P沟道MOS管,由于通过源极控制漏极和栅极之间的导通,也可以设置第一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第二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源极。
其中,开关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关管M1,第一开关管的漏极接第二开关管的漏极,第二开关管的源极接输出端,第二开关管的栅极接使能端EN。第二开关管可以为N沟道开关管,在栅极接高电平时,开关管导通。在默认状态下,使能端始终保持高电平,则电路的通断由第一开关管控制,当使能端为低电平时,第二开关管断开,输出端无法输出电源。本实施例增设了第二开关管,相当于增设了一个电路开关,可以对电路通断进一步实施控制。
压力感应单元则包括输出端以及顺次相连的直流电源VDD、压敏电阻FSR、分压电阻R6和接地端,所述分压电阻与压敏电阻相连的一端同输出端相连。由于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所受压力值的变化而变化,分压电阻R6与压敏电阻FSR 之间的阻值比也在变化,进而使得输出端输出的压力改变,驱动单元依据输出端输出电压值的变化,实现对开关单元的控制。压力感应单元所使用的直流电源可以是电源单元经过稳压后输出的电源,也可以是独立的外接电源。
驱动单元则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基极、电阻R1和压力感应单元的输出端顺次相连,三极管集电极接所述电源电路,且三极管集电极、电阻R4和第一开关管栅极顺次相连,三极管发射极接地。依据三极管的导通特性,当基极为高电平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导通,因此,当压力感应单元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导通或通断将改变第一开关管Q1的工作状态,起到改变开关单元通断状态的作用。
上述电路单元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初始状态下,压敏电阻FSR的阻值较大,三极管Q2的基极输入低电平,三极管不导通,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接入电池电压,则第一开关管不导通,电池不向输出端供电。当人体穿戴鞋之后,在鞋内产生压力,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三极管Q2的基极输入高电平,三极管导通,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被短接,则第一开关管导通,电源单元将通过VOUT端口向处理单元供电。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之间接有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由电容C3和电容C4组成,第二开关管和处理单元之间接有稳压电路,稳压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当开关管M1导通时,C4端输出的电源通过电感L1对电容C2进行充电,此时电感储能并为后端输出稳定且纯净的电源信号。
压敏电阻和三极管基极之间接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包括TVS二极管,瞬态抑制二极管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新型高效电路保护器件,具有很好的防浪涌特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将对鞋垫内的电源单元进行具体说明。电源单元包括系统电源管理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系统电源管理单元相连,电池管理单元包括锂电池和相关充电电路,系统电源管理单元包括常规的稳压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稳压电路可以有多个,分别将电压转换为各个单元所需的电压。在所述鞋垫上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具体可以是USB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分别与系统电源管理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相连,通过USB充电接口可以向锂电池充电,同时,也可以通过系统电源管理单元稳压后直接向其他单元供电。为了防止杂物进入接口内,可设置一个密封塞来封堵USB充电接口。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鞋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鞋垫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电源单元、开关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驱动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电源电路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接处理单元,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和驱动端顺次相连;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值时,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路导通;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值时,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路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鞋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驱动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一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二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漏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鞋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感应单元包括输出端以及顺次相连的直流电源、压敏电阻、分压电阻和接地端,所述分压电阻与压敏电阻相连的一端同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鞋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三极管,三极管基极与所述输出端相连,三极管集电极接所述电源电路,三极管发射极接地。
5.一种智能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鞋内设置有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电源单元、开关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具有驱动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电源电路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接处理单元,压力感应单元、驱动单元和驱动端顺次相连;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值时,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路导通;当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值时,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路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驱动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一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二连接端为第一开关管的漏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感应单元包括输出端以及顺次相连的直流电源、压敏电阻、分压电阻和接地端,所述分压电阻与压敏电阻相连的一端同输出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三极管,三极管基极与所述输出端相连,三极管集电极接所述电源电路,三极管发射极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包括从底部到顶部顺次设置的底层、中层和鞋垫层,所述压力感应单元设置在所述中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鞋内还设置有压力检测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分别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CN201920326819.5U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 Active CN209749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6819.5U CN209749941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6819.5U CN209749941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9941U true CN209749941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4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6819.5U Active CN209749941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99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7439A (zh) * 2021-06-29 2021-09-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可识别鞋打滑的智能鞋及识别方法
CN113995202A (zh) * 2021-11-19 2022-02-01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智能矫形鞋垫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7439A (zh) * 2021-06-29 2021-09-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可识别鞋打滑的智能鞋及识别方法
CN113995202A (zh) * 2021-11-19 2022-02-01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智能矫形鞋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8618B2 (en) Heated insoles
US20210244128A1 (en) Automatic inflation pump bladder system
CN104207409B (zh) 一种压力自感知、自发电的智能鞋垫
CN209749941U (zh) 一种智能鞋垫和智能鞋
CN201256658Y (zh) 一种多功能发电发热鞋
WO2014201356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foot-powered devices
US4697360A (en) Ski boot with self-powered ski boot control devices
US20100192406A1 (en) Electrically heated insoles for footwear
CN201976877U (zh) 一种电热鞋垫
US9888739B2 (en) Thermal footwear
KR20180003692U (ko) 보온신발
KR101588837B1 (ko) 무선 충전이 가능한 발열 신발
CN205988022U (zh) 用于居家养老的智能鞋底和智能鞋
CN108669702B (zh)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的智能运动鞋
KR101315540B1 (ko) 무선충전이 가능한 난방용 실내화 및 난방용 실내화의 무선충전 장치
CN201905308U (zh) 一种智能鞋
CN106175318A (zh) 一种枕头及高度控制方法
CN111934706B (zh) 一种智慧手环
CN107404965A (zh) 鞋及其控制方法
CN209749940U (zh) 一种多数据监测的智能鞋和智能鞋垫
CN114145540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人体步态监测鞋垫
CN210203552U (zh) 一种重力感应式智能加热鞋垫
CN106974352A (zh) 一种智能发热鞋
CN207519703U (zh) 一种人工智能球鞋
CN220654899U (zh) 一种用于足底压力监测和步态分析的智能鞋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