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7383U - 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7383U
CN209747383U CN201920941027.9U CN201920941027U CN209747383U CN 209747383 U CN209747383 U CN 209747383U CN 201920941027 U CN201920941027 U CN 201920941027U CN 209747383 U CN209747383 U CN 209747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erminal
base
active
elastic sheet
pas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10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欣宏
李建胜
孙振培
冯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TOM TECHNOLOGY Co Ltd
Ato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T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T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T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10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7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7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7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它包括基座、第一弹片接触端子以及与第一弹片接触端子接触配合的第二弹片接触端子,基座上并排设有第一弹片插槽和第二弹片插槽,第一弹片接触端子的一端嵌入在第一弹片插槽内,第二弹片接触端子的一端嵌入在第二弹片插槽内,第二弹片接触端子的另一端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弹片接触端子的另一端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第一弹片接触端子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电性连接的主动焊接部,第二弹片接触端子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电性连接的被动焊接部,基座上还设有定位部件和吸取平台;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基座的结构,结构更简单、小巧,节省设备内部空间,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的通断控制器存在外形尺寸较大、厚度较厚的问题,如在通断控制器的平面上设置台阶,导致焊接在PCB板上时,通断控制器占用的空间大。
另外,现有的通断控制器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贴片厂的SMT设备抓取困难的问题,导致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包括基座、第一弹片接触端子以及与第一弹片接触端子接触配合的第二弹片接触端子,所述基座上并排设有第一弹片插槽和第二弹片插槽,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的一端嵌入在第一弹片插槽内,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的一端嵌入在第二弹片插槽内,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的另一端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的另一端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电性连接的主动焊接部,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电性连接的被动焊接部,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可拆卸连接的定位部件,所述第二弹片插槽远离被动焊接部的一端的上方延伸有吸取平台。
其中,所述定位部件为两个错位设置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于基座的底面。
其中,所述定位部件为呈L形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一端嵌入在基座上,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PCB板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主动焊接部、主动固定部、主动活动部和主动连通部,所述主动固定部嵌入在第一弹片插槽内,所述主动活动部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所述主动连通部用于在外界压力下与第二弹片接触端子配合接触;所述主动固定部设有卡点结构;所述主动活动部与主动固定部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α为5°~20°之间;。
其中,所述主动活动部与主动连通部之间连接有折弯部,且所述折弯部的顶点朝向基座外凸起。
其中,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一体成型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被动焊接部、被动固定部和被动自由部,所述被动固定部嵌入在第二弹片插槽内,所述被动自由部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基座对应被动自由部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容置槽;所述被动固定部设有卡点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一体成型设置;所述主动连通部的自由端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陷槽,所述被动自由部对应凹陷槽设置有弧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基座的结构,在外界压力作用下,使第一弹片接触端子与第二弹片接触端子接触,从而在外界PCB板、第一弹片接触端子和第二弹片接触端子之间形成电性导通,结构更简单、小巧,节省设备内部空间,且拆装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而在基座上设置吸取平台,以便于SMT设备吸取整个开关插座,还不增加基座的厚度,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安装外界PCB板上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动活动部与主动固定部之间夹角范围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安装在外界PCB板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第一弹片插槽;12-第二弹片插槽;13-吸取平台;2-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1-主动焊接部;22-主动固定部;23-主动活动部;24-主动连通部;241-凹陷槽;25-折弯部;3-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1-被动焊接部;32-被动固定部;33-被动自由部;331-弧形凸起;4-定位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包括基座1、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以及与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接触配合的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所述基座1上并排设有第一弹片插槽11和第二弹片插槽12,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的一端嵌入在第一弹片插槽11内,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的一端嵌入在第二弹片插槽12内,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的另一端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的另一端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电性连接的主动焊接部21,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电性连接的被动焊接部31,所述基座1上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可拆卸连接的定位部件4,所述第二弹片插槽12远离被动焊接部31的一端的上方延伸有吸取平台13。
安装时,贴片厂的SMT设备对准基座1上的吸取平台13,对整个开关插座进行抓取,并移动至外界PCB板的上方,然后通过定位部件4将基座1固定在外界PCB板,实现基座1的定位,同时便于主动焊接部21和被动焊接部31的焊接工作,然后将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的主动焊接部21和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的被动焊接部31对应外界PCB板的焊脚位置,进行焊接固定,从而将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固定在外界PCB板上;使用时,当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受收到外界压力时,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被下压,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与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接触,从而在外界PCB板、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和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之间形成电性导通;而当释放外界压力时,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在弹性作用下回位,进而与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分离,从而断开外界PCB板、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和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之间的电性导通。
本实施例通过优化基座1的结构,无需在基座1上设置台阶结构,在外界压力作用下,使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与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接触,从而在外界PCB板、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和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之间形成电性导通,结构更简单、小巧,节省设备内部空间,且拆装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而在基座1上设置吸取平台13,以便于SMT设备吸取整个开关插座,还不增加基座1的厚度,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部件4为两个错位设置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于基座1的底面;安装时,直接将两个定位柱对准外界PCB板的孔位插入,进而对基座1实现定位,安装方便,且定位柱采用错位方式排布,能够更好的将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定位在外界PCB板,结构牢固。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主动焊接部21、主动固定部22、主动活动部23和主动连通部24,所述主动固定部22嵌入在第一弹片插槽11内,所述主动活动部23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所述主动连通部24用于在外界压力下与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配合接触;具体地,主动焊接部2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外界PCB板上,使用时,外界压力作用在主动活动部23上,使主动活动部23下压,进而使主动连通部24与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接触,从而形成电性导通;当外界压力释放时,在弹性作用下,主动活动部23带动主动连通部24回位,从而达到主动连通部24与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分离,进而实现断开电性导通,结构简单、灵活;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固定部22上设有卡点结构,以防止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出现松动,结构更牢靠;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主动活动部23与主动固定部22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α为5°~20°之间,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的复位性能更好,且不影响整个开关插座的安装。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所述主动活动部23与主动连通部24之间连接有折弯部25,且所述折弯部25的顶点朝向基座1外凸起,更利于下压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外界压力首先通过与折弯部25接触,然后推动主动活动部23和主动连通部24向下移动。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一体成型设置,结构更紧凑、可靠,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的电阻值更小。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被动焊接部31、被动固定部32和被动自由部33,所述被动固定部32嵌入在第二弹片插槽12内,所述被动自由部33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具体地,被动焊接部3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外界PCB板上,在外界压力作用下,主动连通部24向下移动,并与被动自由部33接触,从而形成电性导通,在压力作用下,被动自由部33会向下倾斜,但始终保持与主动连通部24接触,而当外界压力释放后,主动连通部24向上回位,而被动自由部33同样向上回位;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基座1对应被动自由部33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容置槽,以防止被动自由部33回位时向上翘起;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被动固定部32设有卡点结构,以防止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出现松动,结构更牢靠。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一体成型设置,结构更紧凑,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的电阻值更小;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连通部24的自由端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陷槽241,所述被动自由部33对应凹陷槽设置有弧形凸起331,进一步增加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与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的接触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结构方式,如图7至图9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定位部件4为呈L形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一端嵌入在基座1上,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PCB板配合连接,而其余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在安装时,将固定片的另一端对准外界PCB板的槽位插入,进而可以对整个开关插座进行定位,安装方便,结构还牢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以及与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接触配合的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所述基座(1)上并排设有第一弹片插槽(11)和第二弹片插槽(12),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的一端嵌入在第一弹片插槽(11)内,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的一端嵌入在第二弹片插槽(12)内,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的另一端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的另一端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电性连接的主动焊接部(21),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电性连接的被动焊接部(31),所述基座(1)上还设有用于与外界PCB板可拆卸连接的定位部件(4),所述第二弹片插槽(12)远离被动焊接部(31)的一端的上方延伸有吸取平台(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4)为两个错位设置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于基座(1)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4)为呈L形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一端嵌入在基座(1)上,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PCB板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主动焊接部(21)、主动固定部(22)、主动活动部(23)和主动连通部(24),所述主动固定部(22)嵌入在第一弹片插槽(11)内,所述主动活动部(23)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所述主动连通部(24)用于在外界压力下与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配合接触;所述主动固定部(22)设有卡点结构;所述主动活动部(23)与主动固定部(22)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α为5°~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活动部(23)与主动连通部(24)之间连接有折弯部(25),且所述折弯部(25)的顶点朝向基座(1)外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接触端子(2)一体成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被动焊接部(31)、被动固定部(32)和被动自由部(33),所述被动固定部(32)嵌入在第二弹片插槽(12)内,所述被动自由部(33)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基座(1)对应被动自由部(33)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容置槽;所述被动固定部(32)设有卡点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接触端子(3)一体成型设置;所述主动连通部(24)的自由端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陷槽(241),所述被动自由部(33)对应凹陷槽设置有弧形凸起(331)。
CN201920941027.9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 Active CN209747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027.9U CN209747383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027.9U CN209747383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7383U true CN209747383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2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1027.9U Active CN209747383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7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81838Y (zh) 电连接器
US7625254B2 (en) Battery connector with a block portion defined a curved surface
KR200362288Y1 (ko) 휴대용 전화기의 스위치 모듈
CN2932673Y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20080081495A1 (en) Battery connector
CN1319090C (zh) 按钮式开关
CN110556651B (zh) 一种可浮动双通道的电连接器
CN200941510Y (zh) 电连接器
CN209747383U (zh) 一种电子设备通断控制器
CN101087047B (zh) 电连接器
CN113241276B (zh) 一种防水轻触开关
KR101097374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사이드 키 모듈
CN107994385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8215106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微型射频开关
CN214336602U (zh) 一种装配便捷的轻触开关
CN220155389U (zh) 一种检测开关
CN218101032U (zh) 一种一位单极开关
CN201266709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19321220U (zh) 一种防尘防水轻触开关
CN218677639U (zh) 射频开关
CN218677876U (zh) 射频开关
CN216792931U (zh) 指纹识别模块和终端设备
CN219286763U (zh) 电力轨道用的一体封边快速接线模块与电力轨道
CN220358041U (zh) 一种断路器用接线板
CN220061672U (zh) 线型灯带组件和线型灯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