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6175U -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6175U
CN209746175U CN201921508423.9U CN201921508423U CN209746175U CN 209746175 U CN209746175 U CN 209746175U CN 201921508423 U CN201921508423 U CN 201921508423U CN 209746175 U CN209746175 U CN 209746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ngle
emitting
middle position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84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荣华
李林生
邹文保
高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IANCHUANG 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LIANCHUANG 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LIANCHUANG 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LIANCHUANG 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084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6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6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6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要解决的是现有导光板的收光增亮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产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并且相邻的入光面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并且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本产品设计合理,通过在出光面设置采用渐变式的出光微结构,改变穿透出本体的光线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增加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成品亮度,使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模组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背光源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近年来高亮度超深薄背光源模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高亮度超深薄背光源模组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导光板;发光源(可以用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灯管);反射片;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导光板入光面通常是带有散光作用的微结构,俗称“锯齿”。光线经过网点面的网点微结构,然后利用调整网点位置与疏密排布,使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朝出光面穿透出导光板。常用的几种整面规则的微结构收光增亮效果有限。人们也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并且相邻的入光面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并且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现有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对称的整面规则性微结构,本产品更改出光微结构的角度,从而改变穿透出本体的光线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增加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成品亮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和第二出光线段,第一出光线段与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第一出光线段与第二出光线段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该出光微结构由正中间往两边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圆弧线段和第二出光线段,第一出光线段与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第一出光线段与第二出光线段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该出光微结构由正中间往两边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圆弧线段的圆弧半径均为1-12um。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圆弧线段的圆弧半径为6-10um,收光增亮的效果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产品设计合理,通过在出光面设置采用渐变式的出光微结构,改变穿透出本体的光线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增加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成品亮度,使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的实施例1中出光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的实施例2中出光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本体,2-第一出光线段,3-第二出光线段,4-圆弧线段,5-网点面,6-第一出光角,7-第二出光角,8-散光微结构,9-入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9并且相邻的入光面9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8,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5,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并且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2和第二出光线段3,第一出光线段2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6,第一出光线段2与第二出光线段3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7,该出光微结构由正中间往两边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渐变,光线从入光面9进入并且经过散光微结构8散光,部分光经过出光微结构直接射出,部分光经过网点面5和反射片的反射再经过出光微结构射出,现有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对称的整面规则性微结构,本产品更改出光微结构的角度,从而改变穿透出本体1的光线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增加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成品亮度。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9并且相邻的入光面9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8,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5,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并且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2、圆弧线段4和第二出光线段3,第一出光线段2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6,第一出光线段2与第二出光线段3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7,该出光微结构由正中间往两边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渐变,圆弧线段4的圆弧半径均为1-12um,光线从入光面9进入并且经过散光微结构8散光,部分光经过出光微结构直接射出,部分光经过网点面5和反射片的反射再经过出光微结构射出,现有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对称的整面规则性微结构,本产品更改出光微结构的角度,从而改变穿透出本体1的光线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增加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成品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9)并且相邻的入光面(9)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8),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5),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其特征在于,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2)和第二出光线段(3),第一出光线段(2)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6),第一出光线段(2)与第二出光线段(3)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7),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微结构还包括圆弧线段(4),圆弧线段(4)的圆弧半径均为1-12u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线段(4)的圆弧半径为6-10um。
CN201921508423.9U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 Active CN209746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8423.9U CN209746175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8423.9U CN209746175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6175U true CN209746175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24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8423.9U Active CN209746175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61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9464A (zh) * 2022-01-20 2022-02-25 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渐变微结构的导光板及其光源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9464A (zh) * 2022-01-20 2022-02-25 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渐变微结构的导光板及其光源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8795B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TWI521173B (zh) 面光源裝置
US8353614B2 (en) Backlight unit
CN101932872B (zh) 面光源元件和具备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TWI337677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 guide plate used in the same
TWI240829B (en) Light-guide type diffusive uniform light device
CN209746175U (zh)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
JP2007287479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08167683A (zh) 复合扩散板及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
JP2004022344A (ja) 面光源装置並びに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201030395A (e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ght guide for use therein
CN207380278U (zh) 一种led背光源结构
JP2012164421A (ja) 面光源素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3196097B (zh) 一种用于直下式背光光源的led二次柱面透镜
TW201003157A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light guide plate
CN207833052U (zh) 防眩光导光板及侧光式面板灯
CN101470221B (zh) 扩散板与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CN101281272A (zh) 导光板、背光源及液晶显示器
CN203784828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用光学透镜和液晶显示背光屏
CN203240489U (zh) 用于直下式背光光源的led二次柱面透镜
CN106647021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0986146Y (zh) 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
CN201401733Y (zh) 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JP2009158468A (ja) バックライト
CN200993709Y (zh) 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