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1968U - 水资源再利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水资源再利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1968U
CN209741968U CN201822268977.8U CN201822268977U CN209741968U CN 209741968 U CN209741968 U CN 209741968U CN 201822268977 U CN201822268977 U CN 201822268977U CN 209741968 U CN209741968 U CN 209741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tank
pipe
pump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689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宇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22689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1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1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19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资源再利用设备,涉及道路工程的技术领域,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包括进水管、储水箱、出水管、连接管以及供水装置。当地面上的积水渗入地下后,水从进水管进入储水箱。当积水全部渗透到地下后,部分水保留在储水箱中,当需要使用储水箱中的水时,使用者操作供水装置,将储水箱中的水抽出后并加以利用;储水箱的设置,能够将渗透入地下的水保留起来,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有效减少了因过量雨水流入田地或生态河流中,导致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供水装置的设置,满足了使用者能够在需要时将储水箱中的水抽出并加以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水资源再利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资源再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面积水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现有技术中,选用透水地面,下雨时,雨水渗入透水地面从而流入地下,以解决地面积水的问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当因大雨等因素导致地面积水过多时,过量雨水会流入田地或生态河流中,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同时,造成了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资源再利用设备,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同时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设置在低洼处,包括进水管、储水箱、出水管、连接管以及供水装置;进水管、储水箱、出水管以及连接管均设置在地面下方;进水管与储水箱连通,进水管远离储水箱一端的开口朝向远离低洼处;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供水装置和储水箱连通,供水装置能够将储水箱中的水抽出;出水管与储水箱连通,储水箱与连接管的连通处距地面的距离、储水箱与出水管的连通处距地面的距离、储水箱与进水管的连通处距地面的距离依次增大。
进一步的,供水装置包括泵池、潜液泵以及控制器;泵池、潜液泵以及控制器均设置在地面下方;泵池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泵池通过进液口与连接管连通,控制器用于开启或关闭潜液泵,当潜液泵开启时,潜液泵能够令泵池中的水从出液口处流出。
进一步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还包括保水性铺装;保水性铺装设置在地面上,泵池通过出液口与保水性铺装连通。
进一步的,供水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面温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该数据大于温度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潜液泵开启。
进一步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还包括沉砂池;进水管包括第一子管以及第二子管,第一子管的第一端与沉砂池连通,第一子管的第二端的开口朝向远离低洼处,第二子管的第一端与沉砂池连通,第二子管的第二端与储水箱连通。
进一步的,供水装置包括抽水管以及抽水泵;抽水泵设置在地面上方;抽水管分别与抽水泵和连接管连通。
进一步的,进水管远离储水箱一端的管口处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的,供水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泵池通过出液口与土壤连通;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土壤湿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该数据低于湿度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潜液泵开启。
进一步的,供水装置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与控制器连接,遥控器用于控制控制器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用于填充供水装置和连接管之间的缝隙,第二密封件用于填充储水箱和连接管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当地面上的积水渗入地下后,由于水资源再利用设备设置在低洼处,且进水管远离所述储水箱一端的开口朝向远离低洼处,水从进水管进入储水箱。当积水全部渗透到地下后,部分水保留在储水箱中,当需要使用储水箱中的水时,使用者操作供水装置,将储水箱中的水抽出后并加以利用;当储水箱中的水面达到储水箱与出水管的连通处时,水顺着出水管流出,或被土壤吸收或流入生态河流中。
储水箱的设置,能够将渗透入地下的水保留起来,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有效减少了因过量雨水流入田地或生态河流中,导致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供水装置的设置,满足了使用者能够在需要时将储水箱中的水抽出并加以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出水管的设置,使得储水箱能够容纳固定量的水,避免了过量的水经储水箱进入供水装置,又从供水装置溢出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水资源再利用设备;2-进水管;3-储水箱;4-出水管;5-连接管;6-供水装置;7-泵池;8-潜液泵;9-控制器;10-保水性铺装;11-温度传感器;12-沉砂池;13-抽水管;14-抽水泵;15-湿度传感器;16-第一密封件;17-第二密封件;201-第一子管;202-第二子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1,设置在低洼处,包括进水管2、储水箱3、出水管4、连接管5以及供水装置6;进水管2、储水箱3、出水管4以及连接管5均设置在地面下方;进水管2与储水箱3连通,进水管2远离储水箱3一端的开口朝向远离低洼处;连接管5的两端分别与供水装置6和储水箱3连通,供水装置6能够将储水箱3中的水抽出;出水管4与储水箱3连通,储水箱3与连接管5的连通处距地面的距离、储水箱3与出水管4的连通处距地面的距离、储水箱3与进水管2的连通处距地面的距离依次增大。
其中,储水箱3与进水管2的连通处可设置在储水箱3离地面最近的一端,这种设置方式,储水箱3与出水管4的连通处能够设置在距离地面更近的位置,则储水箱3能够保留更多的水,进一步地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1,当地面上的积水渗入地下后,由于水资源再利用设备1设置在低洼处,且进水管2远离所述储水箱3一端的开口朝向远离低洼处,水从进水管2进入储水箱3。当积水全部渗透到地下后,部分水保留在储水箱3中,当需要使用储水箱3中的水时,使用者操作供水装置6,将储水箱3中的水抽出后并加以利用;当储水箱3中的水面达到储水箱3与出水管4的连通处时,水顺着出水管4流出,或被土壤吸收或流入生态河流中。
储水箱3的设置,能够将渗透入地下的水保留起来,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有效减少了因过量雨水流入田地或生态河流中,导致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供水装置6的设置,满足了使用者能够在需要时将储水箱3中的水抽出并加以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出水管4的设置,使得储水箱3能够容纳固定量的水,避免了过量的水经储水箱3进入供水装置6,又从供水装置6溢出的现象。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供水装置6包括泵池7、潜液泵8以及控制器9;泵池7、潜液泵8以及控制器9均设置在地面下方;泵池7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泵池7通过进液口与连接管5连通,控制器9用于开启或关闭潜液泵8,当潜液泵8开启时,潜液泵8能够令泵池7中的水从出液口处流出。
进一步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1还包括保水性铺装10;保水性铺装10设置在地面上,泵池7通过出液口与保水性铺装10连通。
其中,保水性铺装10可设置在公路或人行道上。
本实施例中,当积水全部渗透到地下后,由于储水箱3和泵池7连通,则部分水保留在储水箱3和泵池7中,当路面温度过高时,使用者开启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潜液泵8开启,然后潜液泵8令泵池7中的水由出液口流出至保水性铺装10中;由于保水性铺装10具有透气性和保水性,由出液口流出的水聚集在保水性铺装10的保水层中,保水层中的水能够吸取地面的热量而蒸发。
这种设置方式,保水层中的水吸取地面的热量而蒸发,降低了路面的温度,使走在路面上的行人更加舒适,又避免了因路面温度过高造成的汽车爆胎等现象。因此,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储水箱3和泵池7中的水能够被合理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泵池7、潜液泵8以及控制器9均设置在地面下方,节省了地面上的空间。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供水装置6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与控制器9连接,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地面温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控制器9,当该数据大于温度预设值时,控制器9控制潜液泵8开启。
其中,温度预设值为:当达到该数值时,控制器9需要控制潜液泵8开启,以降低地面的温度。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温度预设值,例如,当地面温度达到某一个温度值时,走在路面上行人会感到非常炎热,难以忍受,则将该温度值作为温度预设值;或者当地面温度达到另一个温度值时,汽车在该温度下会爆胎,则将该温度值作为预设值。
另外,当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的地面温度数据低于温度预设值时,控制器9能够控制潜液泵8关闭,则泵池7中的水不会继续流入保水性铺装10,也就不会继续蒸发。由于路面温度已经低于温度预设值,则路面已经无需降温,这种设置方式在不影响路面降温的前提下,进一步的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施例中,当积水全部渗透到地下后,由于储水箱3和泵池7连通,则部分水保留在储水箱3和泵池7中,当路面温度达到温度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地面温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接收到该数据后,控制潜液泵8开启,然后潜液泵8令泵池7中的水由出液口流出至保水性铺装10中;由于保水性铺装10具有透气性和保水性,由出液口流出的水聚集在保水性铺装10的保水层中,保水层中的水能够吸取地面的热量而蒸发。
这种设置方式,水资源再利用设备1能够在地面温度达到温度预设值的时候自动启动,从而对路面进行降温,同时提高了水资源再利用设备1的工作效率,而且节省了使用者的劳动力。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1还包括沉砂池12;进水管2包括第一子管201以及第二子管202,第一子管201的第一端与沉砂池12连通,第一子管201的第二端的开口朝向远离低洼处,第二子管202的第一端与沉砂池12连通,第二子管202的第二端与储水箱3连通。
本实施例中,当地面上的积水渗入地下后,水从第一子管201的第二端的开口流入第一子管201,再流入沉砂池12中,水中的砂砾等杂质在沉砂池12中沉降,然后水经第二子管202流入储水箱3。当积水全部渗透到地下后,部分水保留在储水箱3中,当需要使用储水箱3中的水时,使用者操作供水装置6,将储水箱3中的水抽出后并加以利用;当储水箱3中的水面达到储水箱3与出水管4的连通处时,水顺着出水管4流出,或被土壤吸收或流入生态河流中。
沉砂池12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水中的砂砾等杂质在沉砂池12中沉降,令流入储水箱3里的水中的杂质减少甚至消除,提高了水的纯净度;而且杂质沉降后,储水箱3中能够容纳的水的体积增加,进一步地节约了水资源。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供水装置6包括抽水管13以及抽水泵14;抽水泵14设置在地面上方;抽水管13分别与抽水泵14和连接管5连通。
其中,通过抽水泵14和抽水管13抽上地面的水可用于灌溉。
本实施例中,当积水全部渗透到地下后,则部分水保留在储水箱3中,当需要使用储水箱3中的水时,使用者开启抽水泵14,通过抽水泵14和抽水管13将储水箱3中的水抽出,并加以利用;当储水箱3中的水面达到储水箱3与出水管4的连通处时,水顺着出水管4流出,或被土壤吸收或流入生态河流中。
抽水泵14和抽水管13的设置,满足了使用者能够在需要时将储水箱3中的水抽出并加以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出水管4的设置,使得储水箱3能够容纳固定量的水,避免了过量的水经储水箱3进入抽水管13,又从抽水管13中溢出的现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水管2远离储水箱3一端的管口处设置有滤网。
本实施例中,当地面上的积水渗入地下后,水从进水管2进入储水箱3,由于进水管2远离储水箱3一端的管口处设置有滤网,水中的杂质会被滤网过滤,有效减少了水中杂质由进水管2进入储水箱3的现象,提高了水的纯净度;而且杂质被过滤后,储水箱3中能够容纳的水的体积增加,进一步地节约了水资源。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供水装置6还包括湿度传感器15;泵池7通过出液口与土壤连通;湿度传感器15与控制器9连接,湿度传感器15用于检测土壤湿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控制器9,当该数据低于湿度预设值时,控制器9控制潜液泵8开启。
其中,湿度预设值为:当达到该数值时,控制器9需要控制潜液泵8开启,以提高土壤中的湿度。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湿度预设值,例如,当土壤湿度达到某一个湿度值的时候,土壤中的植物会处于缺水状态,则将该湿度值作为湿度预设值。
另外,当湿度传感器15检测到的土壤湿度数据高于湿度预设值时,控制器9能够控制潜液泵8关闭,则泵池7中的水不会继续流入土壤。这种设置方式,避免了因过多的水流入土壤,而影响土壤中的植物正常生长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当积水全部渗透到地下后,由于储水箱3和泵池7连通,则部分水保留在储水箱3和泵池7中,当土壤湿度达到湿度预设值时,湿度传感器15检测到土壤湿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接收到该数据后,控制潜液泵8开启,然后潜液泵8令泵池7中的水由出液口流出至土壤中。
这种设置方式,水资源再利用设备1能够在土壤湿度达到湿度预设值的时候自动启动,从而增加土壤的湿度,避免了土壤中的植物因缺水而死亡的现象,同时提高了水资源再利用设备1的工作效率,而且节省了使用者的劳动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供水装置6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与控制器9连接,遥控器用于控制控制器9开启或关闭。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储水箱3中的水时,使用者使用遥控器将控制器9开启,控制器9控制潜液泵8开启,然后潜液泵8令泵池7中的水由出液口流出并加以利用;且使用者能够使用遥控器将控制器9关闭,使得泵池7中的水不会继续由出液口流出。
这种设置方式,使得使用者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连接管5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密封件16和第二密封件17;第一密封件16用于填充供水装置6和连接管5之间的缝隙,第二密封件17用于填充储水箱3和连接管5之间的缝隙。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6和第二密封件17的设置,增加了储水箱3、连接管5以及供水装置6之间的密封性,确保了在工作过程中,水不会从连接管5的两端洒出,节约了水资源,进一步地提高了水资源再利用设备1的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资源再利用设备,设置在低洼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储水箱、出水管、连接管以及供水装置;
所述进水管、所述储水箱、所述出水管以及所述连接管均设置在地面下方;
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储水箱一端的开口朝向远离低洼处;
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水装置和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供水装置能够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抽出;
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储水箱与所述连接管的连通处距地面的距离、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出水管的连通处距地面的距离、所述储水箱与所述进水管的连通处距地面的距离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泵池、潜液泵以及控制器;
所述泵池、所述潜液泵以及所述控制器均设置在地面下方;
所述泵池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泵池通过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控制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潜液泵,当所述潜液泵开启时,所述潜液泵能够令所述泵池中的水从所述出液口处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水性铺装;
所述保水性铺装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泵池通过所述出液口与所述保水性铺装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面温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当该数据大于温度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潜液泵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砂池;
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子管以及第二子管,所述第一子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沉砂池连通,所述第一子管的第二端的开口朝向远离低洼处,所述第二子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沉砂池连通,所述第二子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抽水管以及抽水泵;
所述抽水泵设置在地面上方;
所述抽水管分别与所述抽水泵和所述连接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储水箱一端的管口处设置有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
所述泵池通过所述出液口与土壤连通;
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土壤湿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当该数据低于湿度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潜液泵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遥控器;
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开启或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资源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填充所述供水装置和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缝隙,第二密封件用于填充所述储水箱和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缝隙。
CN201822268977.8U 2018-12-28 2018-12-28 水资源再利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41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68977.8U CN209741968U (zh) 2018-12-28 2018-12-28 水资源再利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68977.8U CN209741968U (zh) 2018-12-28 2018-12-28 水资源再利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1968U true CN209741968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3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6897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41968U (zh) 2018-12-28 2018-12-28 水资源再利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19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958A (zh) * 2020-05-27 2020-10-02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保式路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958A (zh) * 2020-05-27 2020-10-02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保式路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4971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其雨水收集处理方法
CN106835972A (zh) 一种海绵型生态桥梁的雨水蓄用系统
CN209741968U (zh) 水资源再利用设备
CN211006994U (zh) 公共建筑绿色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6760257A (zh) 一种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的雨水回收系统
CN201099918Y (zh) 泄水井
CN206681119U (zh) 一种用于下凹绿地的排水结构
CN111058353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路面
CN207362969U (zh) 一种雨水花园
CN208532424U (zh) 一种屋檐滴水收集装置
CN206438586U (zh) 蓄渗排水装置和排水系统
CN117845987A (zh) 基于地层自身水位调节功能的地下室保压降水系统
CN105544345A (zh) 一种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12302098A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蓄、灌溉功能的绿化带系统
CN216892711U (zh) 一种园林绿化路面用雨水收集系统
CN208329138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整流井
CN206681128U (zh) 用于缓解高架桥下方路段积水的蓄水箱
CN213654016U (zh)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屋顶
CN209066574U (zh) 一种下沉式绿地多功能溢流井
CN212001480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
CN212270583U (zh) 一种城市道路降温装置
CN207260456U (zh) 一种自循环式屋顶绿化设施
CN207829114U (zh) 一种具有海绵功能的自动调蓄的景观水池
CN206467715U (zh)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CN215166395U (zh) 一种海绵城市园林自循环渗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