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1856U -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1856U
CN209741856U CN201920121094.6U CN201920121094U CN209741856U CN 209741856 U CN209741856 U CN 209741856U CN 201920121094 U CN201920121094 U CN 201920121094U CN 209741856 U CN209741856 U CN 209741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rod
fender pile
pile
foundation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210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蔡海涛
叶巧灵
鲁叙
吴杰辉
蔡海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se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se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se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se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210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1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1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18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上的成墙支护桩、设置在基坑转角处的转角支护桩、以及锚杆,所述锚杆包括穿过所述转角支护桩且伸入到基坑岩层中的杆体、连接在所述杆体一端上且位于基坑岩层中的内锚头、以及连接在所述杆体另一端上且抵触在所述转角支护桩表面的锚座,所述锚座的两侧与所述成墙支护桩相抵。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提高支护墙转角处稳定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支护体系的设计与施工。没有可靠的支护体系,基坑开挖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地表塌陷、结构倒塌等事故。
目前,基坑工程最为常见的是采用钻孔灌注桩的围护结构,再加以岩层锚杆进行辅助。工作人员首先在需要开挖的基坑边缘线上采用机械钻孔等手段以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然后在桩孔内放置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以制成支护桩,支护桩与支护桩之间贴合形成支护墙,将基坑的内部空间与基坑外侧的岩层隔离开来。而锚杆是采取预应力的方法,把锚杆锚固在基坑岩体中,用于加固边坡。
但是,参考图1,现在常见的基坑为多边形设置,成墙支护桩1连成支护墙以抵挡来自岩层的横向剪切力,而位于转角处的转角支护桩2,受到来自两个方向的横向剪切力,致使支护墙转角处容易发生损坏,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支护墙整体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具有提高支护墙转角处稳定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上的成墙支护桩、以及设置在基坑转角处的转角支护桩,该转角支护机构还包括锚杆,所述锚杆包括穿过所述转角支护桩且伸入到基坑岩层中的杆体、连接在所述杆体一端上且位于基坑岩层中的内锚头、以及连接在所述杆体另一端上且抵触在所述转角支护桩表面的锚座,所述锚座的两侧与所述成墙支护桩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杆体的穿过转角支护桩以将其一端连接在锚座上且另一端锚固在基坑岩层中,锚杆固定连接在锚座上并将拉力转递至基坑岩层以对锚杆施加预紧力,从而拉动锚座以将转角支护桩进一步压紧在基坑侧壁上,同时锚座的两侧抵触在成墙支护桩上,锚座挤压转角支护桩的同时将成墙支护桩进一步压紧在基坑侧壁上,由此,提高了支护墙转角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座包括抵触在所述转角支护桩上的基底、一体成型在所述基底两侧以用于与所述成墙支护桩抵触的支撑件、以及卡接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垫板,所述转角支护桩上、所述基底和所述垫板上同轴开设有供所述杆体穿过的通孔,所述杆体另一端螺纹安装有与所述垫板相抵紧的外锚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螺纹连接在垫板上以获取拉力,垫板安装在支撑件上以通过支撑件将拉力传递给基底并作用在转角支护桩上,同时支撑件也将部分拉力作用在成墙支护桩上以使成墙支护桩压紧在转角支护桩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板的外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固定所述外锚头的凸台,所述杆体向下倾斜以安装在基坑岩层中,所述凸台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杆体的倾斜角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倾斜安装,从而通过锚杆杆体的纵向拉力作用,提高基坑岩层抗拉能力,凸台倾斜设置,使锚杆与锚座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底与所述转角支护桩的抵触面设置为与所述转角支护桩外圆面相贴合的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底与转角支护桩的接触面完全贴合,使拉力均匀作用在转角支护桩上,避免转角支护桩与基底的接触位置受力过大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供所述垫板嵌合安装的嵌合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板嵌合安装在支撑件上,便于锚座与锚杆之间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的外侧面抵触在所述成墙支护桩上,所述支撑件的外侧面呈向外凸起的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的设计,在保证锚座功能的同时,减小了支撑件的体积大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的内侧面与所述垫板的内端面呈垂直设置且与所述基底的端面呈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垂直设置,提高了支撑件与基底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锚杆设置在转角支护上,提高了转角支护桩的安装稳定性;
2.锚座的设置提高了基坑转角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基坑支护墙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成墙支护桩;2、转角支护桩;3、锚杆;31、内锚头;32、外锚头;33、杆体;4、锚座;41、基底;42、支撑件;43、垫板;44、嵌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上的成墙支护桩1、设置在基坑转角处的转角支护桩2、以及锚杆3,锚杆3穿过转角支护桩2且向下倾斜以锚固在基坑岩层中,锚杆3的横向拉力作用将转角支护桩2压紧在基坑侧壁上,锚杆3的纵向拉力作用提高基坑岩层抗拉能力。
参考图4和图5,锚杆3包括穿过转角支护桩2且向下倾斜伸入到基坑岩层中的杆体33、连接在杆体33一端上且位于基坑岩层中的内锚头31、以及连接在杆体33另一端上且抵触在转角支护桩2表面的锚座4。锚杆3固定在锚座4上,从而将拉力转递至基坑岩层以对杆体33施加预紧力,从而使外锚头32拉动锚座4以将转角支护桩2进一步压紧在基坑侧壁上,以抵挡基坑岩层施加在转角支护桩2横向剪切力。并且锚座4的两侧与所述成墙支护桩1相抵,以避免位于转角处的转角支护桩2受到来自两个方向的横向剪切力,避免基坑转角处发生损坏与裂痕。
具体地,锚座4包括抵触在转角支护桩2上的基底41、一体成型在基底41两侧以用于与成墙支护桩1抵触的支撑件42、以及卡接安装在支撑件42上的垫板43。转角支护桩2上、基底41和垫板43上同轴依次开设有通孔以用于安装锚杆3的杆体33,在杆体33安装完毕后,杆体33另一端的螺纹安装有外锚头32,外锚头32贴紧在垫板43上以实现对杆体 33的固定。
基底41与转角支护桩2的抵触面设置为与转角支护桩2外圆面相贴合的曲面,使基底41施加在转角支护桩2上的力均匀分布。
支撑件42上开设有嵌合槽44,垫板43嵌合安装在嵌合槽44中。支撑件42的外侧面抵触在成墙支护桩1上,且支撑件42的外侧面呈向外凸起的弧形面。支撑件42的内侧面与垫板43的内端面呈垂直设置且与基底41的端面呈垂直设置。
垫板43的外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固定外锚头32的凸台,凸台的倾斜角度与杆体33的倾斜角度相。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杆体33依次穿过转角支护桩2上、基底41和垫板43上以通过外锚头32螺纹安装在垫板43上,锚杆3拉动嵌合安装在支撑件42上的垫板43,以使基底41抵触在转角支护桩2上,同时,支撑件42的外侧面抵触在成墙支护桩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上的成墙支护桩(1)、以及设置在基坑转角处的转角支护桩(2),其特征在于:该转角支护机构还包括锚杆(3),所述锚杆(3)包括穿过所述转角支护桩(2)且伸入到基坑岩层中的杆体(33)、连接在所述杆体(33)一端上且位于基坑岩层中的内锚头(31)、以及连接在所述杆体(33)另一端上且抵触在所述转角支护桩(2)表面的锚座(4),所述锚座(4)的两侧与所述成墙支护桩(1)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座(4)包括抵触在所述转角支护桩(2)上的基底(41)、一体成型在所述基底(41)两侧以用于与所述成墙支护桩(1)抵触的支撑件(42)、以及卡接安装在所述支撑件(42)上的垫板(43),所述转角支护桩(2)上、所述基底(41)和所述垫板(43)上同轴开设有供所述杆体(33)穿过的通孔,所述杆体(33)另一端螺纹安装有与所述垫板(43)相抵紧的外锚头(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43)的外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固定所述外锚头(32)的凸台,所述杆体(33)向下倾斜以安装在基坑岩层中,所述凸台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杆体(33)的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41)与所述转角支护桩(2)的抵触面设置为与所述转角支护桩(2)外圆面相贴合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2)上开设有供所述垫板(43)嵌合安装的嵌合槽(4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2)的外侧面抵触在所述成墙支护桩(1)上,所述支撑件(42)的外侧面呈向外凸起的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42)的内侧面与所述垫板(43)的内端面呈垂直设置且与所述基底(41)的端面呈垂直设置。
CN201920121094.6U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41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1094.6U CN209741856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1094.6U CN209741856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1856U true CN209741856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5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2109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41856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1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03024B2 (en) Concrete foundation pierhead and method of lifting a foundation using a jack assembly
KR100767093B1 (ko) 깊이 조절이 가능한 압입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인상공법
KR100917044B1 (ko) 앵커 일체형 이중 벽체 콘크리트 옹벽 시공방법
KR100807810B1 (ko) 기초보강에 의한 구조물 인상공법
KR100488118B1 (ko) 압축확장 지압형 어스앵커 정착체
US10221558B1 (en) Foundation connection device for use during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wall panels
CN209837019U (zh) 先张拉后锚固式预应力抗浮锚杆施工结构
KR101633289B1 (ko) 소구경 파일의 두부 정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존 기초콘크리트의 보강 방법
JP3799036B2 (ja) 建物の基礎構造とその構築方法
CN101691759A (zh) 掏挖加岩石锚杆复合环保型基础的施工方法
CN209741856U (zh) 一种深基坑的转角支护机构
KR102079570B1 (ko) 패널에 연결하는 쏘일네일링 비탈면 보강 시스템
CN112647497B (zh) 孔内预应力支承构件、预应力锚杆及施工方法
CN212656218U (zh) 重型桩机荷载托换结构
CN212317545U (zh) 一种用于扩展地下空间的已有基础上下柱连接结构
CN213867836U (zh) 一种竖向大跨度空缺中楼板的临时水平换撑结构
CN213419112U (zh) 一种隧道断面二衬钢筋防变形装置
KR100767953B1 (ko) 흙막이 합벽과 외곽 보의 이격 공법
KR101980079B1 (ko) 인발저항용 앵커를 갖는 방음벽기초의 시공방법
KR20180036106A (ko) 고장력 앵커용 강봉을 갖는 대형 프리캐스트 옹벽
CN208604615U (zh) 一种用于沉井施工的加压下沉装置
KR20100136900A (ko) 구조물의 기초 보강방법
KR20010028793A (ko) 마이크로 파일을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옹벽
CN114483126B (zh) 一种动压半煤岩巷道非对称变形控制的棚索协同锚护方法及装置
CN111411791A (zh) 一种用于扩展地下空间的已有基础上下柱连接结构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