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0832U -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0832U
CN209740832U CN201920354584.0U CN201920354584U CN209740832U CN 209740832 U CN209740832 U CN 209740832U CN 201920354584 U CN201920354584 U CN 201920354584U CN 209740832 U CN209740832 U CN 209740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icro
aeration
nano aeration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45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恒
方燕燕
钟曹波
施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n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n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n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n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45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0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0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0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曝气装置、出气管、定位金属管,定位金属管上间隔设有延伸块,在每一个延伸块上设有第一滑槽,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微纳曝气管,在微纳曝气管两侧设有第一凹槽,在两个第一凹槽之间滑动连接有上方为缺口的半圆形档盖,在缺口下方插接有过滤网,在微纳曝气管下方设有连杆,在连杆下方设有滑块,相邻两根微纳曝气管之间连接有伸缩式水管,水管两端与侧边的微纳曝气管通过螺纹连接,且靠近增氧曝气装置的微纳曝气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出气管连接,在定位金属管的下方设有交叉设置的两个C型支架,在两个C型支架下方设有一个带开口的弹性网兜。本结构根据需要调节曝气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的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为了保护水资源,解决河流污染问题,人们通常采用增氧曝气装置对河道污水进行处理。
但是目前增氧曝气装置中的曝气管是通过金属支架固定并放入到河道内,此时曝气管上出气孔若直接接触河底,容易在碰撞时将出气孔堵塞,影响曝气效果,同时目前的曝气管一般采用整根式的结构,容易导致曝气的出气孔间距不可调,而无法根据需要选择出气孔间距,而影响使用效果,同时目前为了增加重量防止曝气管浮动,一般设置一个配重块,而一个配重块的设置导致稳定性差,综上所述,目前的增氧曝气装置存在以上问题,故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两根微纳曝气管之间的间距,最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曝气间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曝气装置,在增氧曝气装置上连接有出气管,还包括一根定位金属管,所述定位金属管上间隔设有延伸块,在每一个延伸块上设有第一滑槽,在延伸块相对于第一滑槽的两侧设有限位板,在每一个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上部带出气孔的微纳曝气管,在每一个微纳曝气管的两侧设有第一凹槽,在两个第一凹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半圆形档盖,所述半圆形档盖的上方为缺口,在缺口的下方插接有位于出气孔上方的过滤网,在微纳曝气管的下方设有连杆,在连杆的下方设有能够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的滑块,且相邻两根微纳曝气管之间连接有伸缩式的水管,所述伸缩式的水管两端与侧边的微纳曝气管通过螺纹连接,且靠近增氧曝气装置的微纳曝气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出气管连接,在定位金属管的下方间隔设有一个以上的开口朝下的第一C型支架,在每一个第一C型支架内设有与第一C型支架交叉设置且开口朝下的第二C型支架,在第一C型支架和第二C型支架的两端端部上均设有一个带开口的弹性网兜,在弹性网兜内放置有石头。
为了便于限位,所述滑块为燕尾状结构,所述第一滑槽为燕尾凹槽,且一侧的限位板通过螺纹连接在延伸块上,并将燕尾凹槽的侧边开口挡住。
为了方便固定,在出气管的上下均设有一根挡柱,在连接管外套有导管,在导管的一端的上下设有穿过连接管的盖帽,在盖帽的下端设有第一L型限位杆,在盖帽的上端设有通过调节螺丝配合有第二L型限位杆,所述第一L型限位杆和第二L型限位杆配合构成一个卡位槽,所述卡位槽用于卡在上下的两个挡柱内。
为了便于拆卸,在缺口内部的两侧设有第一燕尾凸块,在过滤网的两侧设有与对应第一燕尾凸块配合的燕尾滑槽。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本结构实现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两根微纳曝气管之间的间距,最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曝气间距,同时设置相对重量的配重块,并设置四个均布的重量延伸点,确保微纳曝气管投入河内的稳定性,保证不会浮起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中增氧曝气装置与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在无安装增氧曝气装置以及连接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一个微纳曝气管的侧边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定位金属管在无安装C型支架时的侧边结构示意图。
图中:增氧曝气装置1、出气管2、定位金属管3、延伸块4、第一滑槽5、限位板6、螺丝6-1、出气孔7、微纳曝气管8、第一凹槽9、半圆形档盖10、盖合结构10-1、缺口11、过滤网12、连杆13、滑块14、水管15、连接管16、第一C型支架17、第二C型支架18、弹性网兜19、燕尾凹槽5-1、挡柱20、导管21、盖帽22、第一L型限位杆23、第二L型限位杆24、卡位槽25、第一燕尾凸块26、燕尾滑槽27、调节螺丝22-1、密封圈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曝气装置1,在增氧曝气装置1上连接有出气管2,还包括一根定位金属管3,所述定位金属管3上间隔设有延伸块4,在每一个延伸块4上设有第一滑槽5,在延伸块4相对于第一滑槽5的两侧设有限位板6,在每一个第一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上部带出气孔7的微纳曝气管8,在每一个微纳曝气管8的两侧设有第一凹槽9,在两个第一凹槽9之间滑动连接有半圆形档盖10,所述半圆形档盖10的上方为缺口11,在缺口11的下方插接有位于出气孔7上方的过滤网12,在微纳曝气管8的下方设有连杆13,在连杆13的下方设有能够在第一滑槽5内滑动的滑块14,且相邻两根微纳曝气管8之间连接有伸缩式的水管15,所述伸缩式的水管15两端与侧边的微纳曝气管8通过螺纹连接,且靠近增氧曝气装置1的微纳曝气管8的一端通过连接管16与出气管2连接,在定位金属管3的下方间隔设有一个以上的开口朝下的第一C型支架17,在每一个第一C型支架17内设有与第一C型支架17交叉设置且开口朝下的第二C型支架18,在第一C型支架17和第二C型支架18的两端端部上均设有一个带开口的弹性网兜19,在弹性网兜19内放置有石头。
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限位,所述滑块14为燕尾状结构,所述第一滑槽5为燕尾凹槽5-1,且一侧的限位板6通过螺丝6-1连接在延伸块4上,并将燕尾凹槽5-1的侧边开口挡住。
工作时,根据需要先将滑块14在第一滑槽5内进行滑动,以此来调节两个相邻微纳曝气管8之间的间距,同时由于设置了伸缩式的水管15,这样能够便于两个相邻微纳曝气管8之间的拉升作用,调节完成后,由于滑块14以及第一滑槽5均为燕尾结构,这样能够确保两者之间调节后不会随意滑动,相对限位效果更好,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实现根据需要调节两根微纳曝气管之间的间距,最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曝气间距,另外在每一个微纳曝气管8上设置半圆形档盖10,在半圆形档盖10上设置缺口11,在缺口11的下方插接有位于出气孔7上方的过滤网12结构,实现将微纳曝气管8投入河道内,不会因为河道内的小石头堵塞出气孔7,由于过滤网12上布满孔位,及时有小石头堵塞也不会影响出气孔7的出气或者影响在河体内的曝气,因此实现避免由于出气孔7堵塞而影响曝气的问题,同时由于在定位金属管3的下方设置交叉设置的C型支架,在C型支架的下方设置带开口的弹性网兜19,利用弹性网兜19上的开口可以往弹性网兜19内投入一定重量的石头,最终确保将定位金属管3以及微纳曝气管8投入河内时不会因为重力不足而浮起来的问题,最终提高稳定性,保证微纳曝气管8置于河道底部位置,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增氧曝气装置1如何实现曝气并通过出气管2出气的方式属于常规技术,也不是本实施例要求保护的范围,故此不做具体描述。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固定,在出气管2的上下均设有一根挡柱20,在连接管16外套有导管21,在导管21的一端的上下设有穿过连接管16的盖帽22,在盖帽22的下端设有第一L型限位杆23,在盖帽22的上端设有通过调节螺丝22-1配合有第二L型限位杆24,所述第一L型限位杆23和第二L型限位杆24配合构成一个卡位槽25,所述卡位槽25用于卡在上下的两个挡柱20内;工作时,通过将连接管16带有密封圈28的一端卡入到出气管2内实现密封连接,同时先将第一L型限位杆23卡于下方的挡柱20内,然后将旋松调节螺丝22-1,并将第二L型限位杆24卡于上方的挡柱20内,然后将旋紧调节螺丝22-1,最终起到固定作用,实现安装方便,后期拆卸也相对方便。
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拆卸,在缺口11内部的两侧设有第一燕尾凸块26,在过滤网12的两侧设有与对应第一燕尾凸块26配合的燕尾滑槽27,后期需要拆卸时,可以先将半圆形档盖10从微纳曝气管8的第一凹槽9内滑出,然后将过滤网12从半圆形档盖10的侧边拉出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石头从侧边调入,因此半圆形档盖10两侧相对于过滤网12下方为盖合结构10-1。

Claims (4)

1.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曝气装置(1),在增氧曝气装置(1)上连接有出气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根定位金属管(3),所述定位金属管(3)上间隔设有延伸块(4),在每一个延伸块(4)上设有第一滑槽(5),在延伸块(4)相对于第一滑槽(5)的两侧设有限位板(6),在每一个第一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上部带出气孔(7)的微纳曝气管(8),在每一个微纳曝气管(8)的两侧设有第一凹槽(9),在两个第一凹槽(9)之间滑动连接有半圆形档盖(10),所述半圆形档盖(10)的上方为缺口(11),在缺口(11)的下方插接有位于出气孔(7)上方的过滤网(12),在微纳曝气管(8)的下方设有连杆(13),在连杆(13)的下方设有能够在第一滑槽(5)内滑动的滑块(14),且相邻两根微纳曝气管(8)之间连接有伸缩式的水管(15),所述伸缩式的水管(15)两端与侧边的微纳曝气管(8)通过螺纹连接,且靠近增氧曝气装置(1)的微纳曝气管(8)的一端通过连接管(16)与出气管(2)连接,在定位金属管(3)的下方间隔设有一个以上的开口朝下的第一C型支架(17),在每一个第一C型支架(17)内设有与第一C型支架(17)交叉设置且开口朝下的第二C型支架(18),在第一C型支架(17)和第二C型支架(18)的两端端部上均设有一个带开口的弹性网兜(19),在弹性网兜(19)内放置有石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4)为燕尾状结构,所述第一滑槽(5)为燕尾凹槽(5-1),且一侧的限位板(6)通过螺纹连接在延伸块(4)上,并将燕尾凹槽(5-1)的侧边开口挡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气管(2)的上下均设有一根挡柱(20),在连接管(16)外套有导管(21),在导管(21)的一端的上下设有穿过连接管(16)的盖帽(22),在盖帽(22)的下端设有第一L型限位杆(23),在盖帽(22)的上端设有通过调节螺丝配合有第二L型限位杆(24),所述第一L型限位杆(23)和第二L型限位杆(24)配合构成一个卡位槽(25),所述卡位槽(25)用于卡在上下的两个挡柱(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缺口(11)内部的两侧设有第一燕尾凸块(26),在过滤网(12)的两侧设有与对应第一燕尾凸块(26)配合的燕尾滑槽(27)。
CN201920354584.0U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Active CN209740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4584.0U CN20974083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4584.0U CN20974083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0832U true CN209740832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4584.0U Active CN20974083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08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6333A (zh) * 2021-06-03 2021-09-03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研究人工湿地净水能力的模拟系统
WO2022104970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山东无棣海丰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生产污水处理用节能曝气设备
CN115231720A (zh) * 2022-08-25 2022-10-25 金剑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升曝气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4970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山东无棣海丰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生产污水处理用节能曝气设备
CN113336333A (zh) * 2021-06-03 2021-09-03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研究人工湿地净水能力的模拟系统
CN115231720A (zh) * 2022-08-25 2022-10-25 金剑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升曝气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40832U (zh)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CN208202076U (zh) 一种自动型雨水弃流装置
CN204198484U (zh) 一种两级进水布水堰板结构
CN215414534U (zh) 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高精度取样装置
CN210964117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围隔截污强化处理装置
CN211200640U (zh) 一种五金地漏结构
CN209922795U (zh) 一种气浮式污水净化装置的滤板升降机构
CN219137611U (zh) 一种水利清污设备
CN207545909U (zh) 一种新型曝气沉砂池
CN207714424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9971999U (zh) 一种滤池用截砂堰板
CN21504878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一体化撬装式水处理装置
CN212662884U (zh) 一种过滤管用支架
CN209807929U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帽架
CN105366886B (zh) 一种模块化复合生态污水处理沉淀设备
CN211111377U (zh) 一种泳池水过滤装置
CN216653560U (zh) 一种环境科学实验用样本杂质分离装置
CN217678426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09574171A (zh) 一种沉降槽
CN110206101A (zh) 一种用于农村饮用水水箱的水管导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9602248U (zh) 一种水龙头的折叠出水嘴的结构
CN215758945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进水口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20300522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5630569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用过滤装置
CN118032441B (zh) 一种生态治理用水污染物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