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5358U -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5358U
CN209735358U CN201822181690.1U CN201822181690U CN209735358U CN 209735358 U CN209735358 U CN 209735358U CN 201822181690 U CN201822181690 U CN 201822181690U CN 209735358 U CN209735358 U CN 209735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membrane
membrane module
opening
separatio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816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新洋
陈黄锰
詹婷
周曌
张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21816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5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5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5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膜组件及设备,分离膜组件包括:壳体(10),具有内腔及与内腔连通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多个分离膜(20),设置在内腔中,每个分离膜(20)具有流动通道;收集管(30),穿设在多个分离膜(20)上并具有第二出口(31),收集管(30)上开设有多个收集孔(32),多个收集孔(32)与多个流动通道一一对应连通;进口处设有开闭结构,以调节进入分离膜组件中的流体的流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开闭结构的开启程度或关闭程度调节进入分离膜组件中的流体的流量,结构简单,操作简易。

Description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家用电器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使用空调时,由于空气内循环,长时间以后,室内氧浓度降低,并在多种非特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人们引发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简称SBS)。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需要增加室内氧气浓度,现有技术中,在空调内加装富氧膜组件来增加室内氧气浓度,控制富氧膜组件的产气量主要有如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改变富氧膜组件中的膜片数量,膜片数量在组件加工好之后很难调整,不容易实现。
第二种是改变组件数量,组件越多,不仅增大了空调的体积,还需要增加相关结构进行控制,结构比较复杂,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膜组件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改变富氧膜组件的数量控制富氧膜组件的产气量造成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膜组件,包括:壳体,具有内腔及与内腔连通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多个分离膜,设置在内腔中,每个分离膜具有流动通道;收集管,穿设在多个分离膜上并具有第二出口,收集管上开设有多个收集孔,多个收集孔与多个流动通道一一对应连通;进口处设有开闭结构,以调节进入分离膜组件中的流体的流量。
进一步地,开闭结构为可移动的开闭板。
进一步地,开闭结构为枢接在进口的一侧的开闭板。
进一步地,分离膜组件还包括与开闭板驱动连接的驱动部。
进一步地,收集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收集管的另一端为开放端,开放端形成第二出口。
进一步地,分离膜为气体分离膜,收集管为集气管。
进一步地,分离膜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收集管上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分离膜之间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进口和第一出口相对设置,收集管的轴线垂直于进口的中心和第一出口的中心的连线。
进一步地,每个分离膜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膜片和设置在两个膜片之间的隔网,两个膜片的外侧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分离膜组件,分离膜组件为上述的分离膜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进口处设有开闭结构,通过开闭结构的开启程度或关闭程度调节进入分离膜组件中的流体的流量,进而控制分离膜的使用率,达到控制分离膜组件分离出的流体的流量,上述结构简单,操作简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膜组件的简易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分离膜组件的分离膜的简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20、分离膜;21、膜片;22、隔网;23、密封胶水;30、收集管;31、第二出口;32、收集孔;33、封闭端;40、开闭板;5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分离膜组件包括:壳体10、多个分离膜20及收集管30,壳体10具有内腔及与内腔连通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多个分离膜20设置在内腔中,每个分离膜20具有流动通道;收集管30穿设在多个分离膜20上并具有第二出口31,收集管30上开设有多个收集孔32,多个收集孔32与多个流动通道一一对应连通;进口处设有开闭结构,以调节进入分离膜组件中的流体的流量。
应用本实施例的分离膜组件,进口处设有开闭结构,通过开闭结构的开启程度或关闭程度调节进入分离膜组件中的流体的流量,进而控制分离膜的使用率,达到控制分离膜组件分离出的流体的流量,上述结构简单,操作简易。
在本实施例中,开闭结构为可移动的开闭板40,通过移动开闭板控制进口的开合程度,由于开闭板的开合程度与分离膜的利用量呈正相关,开闭板开放越大,分离膜利用量越大,从而控制进入分离膜组件中的流体的流量,并且开闭板的结构也更简单,操作更加简易。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膜组件还包括与开闭板40驱动连接的驱动部,通过驱动部便于驱动开闭板运动。具体地,驱动部可以为手动驱动部或电动驱动部,进而通过手动操作或电控的方式实现开闭板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管30的一端为封闭端33,收集管30的另一端为开放端,开放端形成第二出口31,收集管30的结构简单,进而简化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膜20为气体分离膜,收集管30为集气管,此时进口为进气口,第一出口为废气口,第二出口31为出气口,收集孔32为集气孔,外界气体由进气口进入气体分离膜组件,渗透率相对较快的气体优先透过气体分离膜进入流动通道,再经过集气孔进入集气管,最后通过出气口流出,与此同时,渗透率相对较快的气体滞留在气体分离膜外,通过废气口流出,实现气体分离,进而通过移动的开闭板可以控制进气口的进气面积,控制分离膜的使用率,达到控制产气量的目标,并且,结构相对更简单,操作更加简易。具体地,气体分离膜为富氧膜,此时分离膜组件为富氧膜组件,氧气优先透过富氧膜而被富集,其余气体则通过废气口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管30的封闭端33保持密封,收集管30的开放端与真空泵连接,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实现收集氧气。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膜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收集管30上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分离膜20之间的密封圈50,密封圈50可以密封分离膜20和收集管30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进口和第一出口相对设置,收集管30的轴线垂直于进口的中心和第一出口的中心的连线,便于废气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分离膜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膜片21和设置在两个膜片21之间的隔网22,两个膜片21的外侧密封连接,分离膜的结构简单。具体地,膜片21的功能层朝外,膜片21的支撑层朝内,膜片21和隔网22的中部切割出供收集管穿设的孔。膜片2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方形等。两个膜片21的外侧通过密封胶水23密封。当然,两个膜片的外侧也可以通过热压密封。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开闭结构为枢接在进口的一侧的开闭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分离膜组件,分离膜组件为上述的分离膜组件。具体地,分离膜组件为气体分离膜组件时,设备可以为空调、冰箱等。当设备为空调时,分离膜组件为富氧膜组件,通过控制富氧膜组件的进气口的进气面积调节富氧膜组件的富氧产气量,进而控制室内氧气浓度,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多组件组合控制产气量,通过控制单一组件的进气量的结构相对更简单,操作更加简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分离膜组件,包括:
壳体(10),具有内腔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口和第一出口;
多个分离膜(20),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每个所述分离膜(20)具有流动通道;
收集管(30),穿设在多个所述分离膜(20)上并具有第二出口(31),所述收集管(30)上开设有多个收集孔(32),多个所述收集孔(32)与多个所述流动通道一一对应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口处设有开闭结构,以调节进入所述分离膜组件中的流体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结构为可移动的开闭板(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结构为枢接在所述进口的一侧的开闭板(4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开闭板(40)驱动连接的驱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30)的一端为封闭端(33),所述收集管(30)的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开放端形成所述第二出口(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20)为气体分离膜,所述收集管(30)为集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收集管(30)上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分离膜(20)之间的密封圈(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相对设置,所述收集管(30)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进口的中心和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的连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离膜(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膜片(21)和设置在两个所述膜片(21)之间的隔网(22),两个所述膜片(21)的外侧密封连接。
10.一种设备,包括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组件。
CN201822181690.1U 2018-12-24 2018-12-24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Active CN209735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1690.1U CN209735358U (zh) 2018-12-24 2018-12-24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1690.1U CN209735358U (zh) 2018-12-24 2018-12-24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5358U true CN209735358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4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81690.1U Active CN209735358U (zh) 2018-12-24 2018-12-24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53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0404A (zh) * 2018-12-24 2019-04-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CN115920644A (zh) * 2023-02-21 2023-04-07 天津凯莱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膜过滤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0404A (zh) * 2018-12-24 2019-04-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CN115920644A (zh) * 2023-02-21 2023-04-07 天津凯莱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膜过滤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35358U (zh)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CN1953799B (zh) 气体分离器和气体分离器的操作方法
WO2010006536A1 (zh) 离子迁移谱仪
CN209735357U (zh)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WO2015046224A1 (ja) フィルタ内蔵型人工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9934478U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滤芯
CN110180395A (zh) 一种降低驱动压的渗透膜组件
CN108800401A (zh) 一种会议服务用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室内加湿装置
CN109550404A (zh)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CN205461184U (zh) 复合滤芯
US9101873B2 (en) Membrane element, gas separation device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7059043A (zh) 氢呼吸机
CN207980136U (zh) 氢呼吸机
CN214579030U (zh) 制氧排氮双模式制氧阀
CN211899900U (zh) 一种净化车间用灭菌型净化走廊
CN212746799U (zh) 建筑智能化换气装置
CN109550403A (zh) 分离膜组件及设备
CN211035241U (zh) 一种制氮机用分离器
CN216678275U (zh) 一种基于透气疏水膜的可拆卸式排气装置
CN207886496U (zh) 氢呼吸机
CN209060906U (zh) 高集成平板膜过滤装置
CN209714781U (zh) 一种自动运行的膜组件过滤系统
CN207342459U (zh) 分子筛膜装置及分离生产系统
CN206418207U (zh) 电解装置及所适用的输出含氢气混合气的气体输出设备
CN218722139U (zh) 一种智能高效的气膜消防排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