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0161U - 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0161U
CN209730161U CN201920428923.5U CN201920428923U CN209730161U CN 209730161 U CN209730161 U CN 209730161U CN 201920428923 U CN201920428923 U CN 201920428923U CN 209730161 U CN209730161 U CN 209730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cillator arms
feed
segmentation
balun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289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光健
陈韶明
李伯汝
麦世恒
潘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ay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ay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ay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ay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289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0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0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0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其包括:辐射单元,包括至少一对设有镂空区域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振子臂;至少一馈电体,每一所述馈电体用于对对应的一对所述振子臂进行馈电;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辐射单元的下方并支撑所述辐射单元,且与所述辐射单元连接;及,至少一馈电电缆,其顶部的一段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其中,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一分段的内导体裸露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馈电体连接,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二分段的介质层裸露设置,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裸露设置并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性能更好且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天线的辐射装置一般包括辐射单元、巴伦支撑臂、馈电片、寄生元件及同轴电缆等部件。由于空间的限制,因此天线振子的尺寸不能过大,而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与天线振子的尺寸大小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限制天线振子的尺寸就会限制了天线辐射装置的宽带。此外,目前的天线的辐射装置一般需要设置有额外的阻抗匹配装置来调节天线的阻抗带宽(例如需要设置用于匹配调节天线的阻抗带宽的寄生元件),这样会使得天线辐射装置的生产成本高。由此可见,现有的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性能不够理想且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其带宽性能更好且生产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其包括:
辐射单元,包括至少一对设有镂空区域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振子臂;
至少一馈电体,每一所述馈电体用于对对应的一对所述振子臂进行馈电;
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辐射单元的下方并支撑所述辐射单元,且与所述辐射单元连接;及,
至少一馈电电缆,其顶部的一段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其中,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一分段的内导体裸露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馈电体连接,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二分段的介质层裸露设置,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裸露设置并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巴伦支撑结构的靠近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一段的每一处外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两个沿着高度方向设置的限位块;
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形成一限位槽,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一段对应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与所述限位块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从上到下呈八字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一所述振子臂均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为一体或一体成型;所述巴伦支撑结构的外表面镀有锡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天线辐射装置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反射板的顶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分段与所述第二分段两者的总长度为0.25天线工作信号波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镂空区域呈类椭圆形,且其长轴走向与所述振子臂的内侧端及外侧端两者连线的走向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辐射单元包括两对所述振子臂;
两对所述振子臂,各自呈方块状并绕着一点依次排布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靠近;其中一对所述振子臂分别为第一振子臂与第二振子臂,另一对所述振子臂分别为第三振子臂与第四振子臂;
所述馈电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用于对所述第一振子臂与所述第二振子臂进行馈电的第一馈电体及用于对所述第三振子臂与所述第四振子臂进行馈电的第二馈电体;
所述馈电电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馈电电缆及第二馈电电缆;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一馈电体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二馈电体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振子臂的内侧端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三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与所述第四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均凹嵌设置,且所述第三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四振子臂的内侧端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第二分段的所述介质层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配合,且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第二分段的所述介质层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且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馈电体,其设于所述第一振子臂的内侧端与所述第二振子臂的内侧端两者的上方;其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柱配合连接的第一配合孔;其另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配合连接的第二配合孔;
所述第二馈电体,其设于所述第三振子臂的内侧端与所述第四振子臂的内侧端两者的凹陷处;其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柱配合连接的第三配合孔;其另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配合连接的第四配合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巴伦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巴伦臂、第二巴伦臂、第三巴伦臂、第四巴伦臂及底板;
所述第一巴伦臂、所述第二巴伦臂、所述第三巴伦臂及所述第四巴伦臂四者均由所述底板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来,且所述四者间隔设置并绕着所述底板的顶面的中心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一振子臂,所述第二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二振子臂,所述第三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三振子臂,所述第四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四振子臂;
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与所述第二巴伦臂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与所述第四巴伦臂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天线辐射装置,所述振子臂本身会形成一个激励工作模式,而通过在所述振子臂上设置有所述镂空区域,这样所述镂空区域会使得所述振子臂形成另一个激励工作模式,从而设有所述镂空区域的所述振子臂就会形成多模激励工作模式,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加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天线带宽。因此,在同等尺寸大小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振子臂能够有效提高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天线带宽。此外,通过让所述馈电电缆的顶部的所述一段的内导体、介质层及外导体依次裸露出来,且所述馈电电缆的外导体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这样所述馈电电缆的顶部的所述一段就会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构成一段阻抗匹配网络,实现了对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电及阻抗带宽的调节,能够进一步提高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且使得天线辐射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天线辐射装置无需额外设置阻抗匹配结构,从而能够降低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一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一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示出的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示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图2示出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图1示出的巴伦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示出的巴伦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
1.辐射单元;100.镂空区域;10.第一振子臂;11.第二振子臂;12.第三振子臂;13.第四振子臂;101.第一固定柱;102.第一固定孔;103.第二固定柱;104.第二固定孔;
20.第一馈电体;200.第一配合孔;201.第二配合孔;21.第二馈电体;210.第三配合孔;211.第四配合孔;
3.巴伦支撑结构;30.第一巴伦臂;31.第二巴伦臂;32.第三巴伦臂;33.第四巴伦臂;34.底板;300.限位块;301.限位槽;
4.馈电电缆;40.第一分段;41.第二分段;42.第三分段;
5.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相同技术特征的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不一定描述次序或时间顺序。在合适的情况下术语是可以互换的。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其包括:辐射单元1、至少一馈电体、巴伦支撑结构3及至少一馈电电缆4;其中,所述辐射单元1,包括至少一对设有镂空区域100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振子臂;每一所述馈电体用于对对应的一对所述振子臂进行馈电;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设于所述辐射单元1的下方并支撑所述辐射单元1,且与所述辐射单元1连接;至少一所述馈电电缆4,其顶部的一段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分段40、第二分段41及第三分段42;其中,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第一分段40的内导体裸露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馈电体连接,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第二分段41的介质层裸露设置,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第三分段42的外导体裸露设置并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让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内导体与所述馈电体连接,让所述馈电体对对应的以对所述振子臂进行馈电,并让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外导体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连接,且让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与所述辐射单元1连接,这样,所述辐射单元1的每对振子臂,就可以通过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所述馈电电缆4及所述馈电体三者形成的馈电结构实现平衡馈电,从而实现天线的辐射工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天线辐射装置,所述振子臂本身会形成一个激励工作模式,而通过在所述振子臂上设置有所述镂空区域100,这样所述镂空区域100会使得所述振子臂形成另一个激励工作模式,从而设有所述镂空区域100的所述振子臂就会形成多模激励工作模式,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加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天线带宽。因此,在同等尺寸大小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振子臂能够有效提高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天线带宽。而在同等天线带宽的性能要求下,则可以有效减小所述辐射单元1的尺寸。此外,通过让所述馈电电缆4的顶部的所述一段的内导体、介质层及外导体依次裸露出来,且所述馈电电缆4的外导体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连接,这样所述馈电电缆4的顶部的所述一段就会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构成一段阻抗匹配网络,实现了对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电及阻抗带宽的调节,能够进一步提高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且使得天线辐射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天线辐射装置无需额外设置阻抗匹配结构,从而能够降低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辐射单元1可以制作形成在一介质板(例如PCB板)上,也可以是直接钣金加工成型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馈电体也可以是制作形成在所述介质板上,也可以是直接钣金加工成型等,其形状可以为块状或条状等,在此也不做具体限定。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振子臂、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及所述馈电体的材质均为导体材质(例如金属或合金等)。
所述天线辐射装置还可以包括馈电功分电路(图未示),与所述馈电电缆连接以用于给所述馈电电缆馈电。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馈电电缆4为射频同轴电缆,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电缆。
在上述实施例中,较佳地,参见图6至图7,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的靠近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一段的每一处外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两个沿着高度方向设置的限位块300;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300形成一限位槽301,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一段对应限位于所述限位槽301内,这样所述馈电电缆4就能被紧紧固定住。此外,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第三分段42的外导体与所述限位块300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或卡接等),从而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馈电连接(指的是两者的连接能够馈电)。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块300的材质为导体材质。
进一步地,参见图6,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300从上到下呈八字设置。由于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一段的直径从上到下是逐渐增大的,所以让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300从上到下呈八字设置,这样这两个所述限位块300形成的所述限位槽301才能够很好地适应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一段的直径变化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卡紧所述馈电电缆4的所述一段。
在上述实施例中,较佳地,每一所述振子臂均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连接为一体或一体成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的外表面镀有锡层(图未示),这样既能够有效防止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被氧化,又能够增加与所述振子臂及所述馈电电缆4两者之间的焊接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较佳地,参见图1,所述天线辐射装置还包括反射板5;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设于所述反射板5的顶面上。通过设置所述反射板5,能够提高所述辐射单元1的天线辐射方向性及辐射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第二分段41的长度为0.25天线工作信号波长,这样组成1/4阻抗变换段,从而有利于对天线辐射装置的阻抗带宽的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中,较佳地,参见图1至图5,所述镂空区域100呈类椭圆形,且其长轴走向与所述振子臂的内侧端及外侧端两者连线的走向一致。由于振子臂的电流一般是从内侧端流向外侧端的,所以镂空区域100呈椭圆形且其长轴走向与所述振子臂的内侧端及外侧端两者连线的走向一致,这样能够较小地影响到振子臂的电流的走向,有利于振子臂的激励谐振工作的进行,从而有利于实现多模激励工作模式(即多模谐振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类椭圆形指的是形状为椭圆形或接近椭圆形。此外,所述镂空区域100的形状还可以是菱形或三角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参见图1至图5,所述天线辐射装置为双极化天线辐射装置,具体地,所述辐射单元1包括两对所述振子臂;两对所述振子臂,各自呈方块状并绕着一点依次排布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靠近;其中一对所述振子臂分别为第一振子臂10与第二振子臂11,另一对所述振子臂分别为第三振子臂12与第四振子臂13;所述馈电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用于对所述第一振子臂10与所述第二振子臂11进行馈电的第一馈电体20及用于对所述第三振子臂12与所述第四振子臂13进行馈电的第二馈电体21;所述馈电电缆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馈电电缆4及第二馈电电缆4;所述第一馈电电缆4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一馈电体20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电缆4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二馈电体21连接。
其中,两对所述振子臂,各自呈方块状并绕着一点依次排布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靠近,这样能够使得所述振子臂的布局更加紧凑,使得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地提高整个辐射单元1的尺寸,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其中,本实施例能够设计出尺寸仅为0.35个天线工作信号波长的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天线辐射装置还可以为单极化天线辐射装置等。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振子臂还可以为扇形状或者三角形状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5,所述第一振子臂10的内侧端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有第一固定柱101,所述第二振子臂11的内侧端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固定孔102;所述第三振子臂12的内侧端的顶面与所述第四振子臂13的内侧端的顶面均凹嵌设置,且所述第三振子臂12的内侧端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有第二固定柱103,所述第四振子臂13的内侧端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孔104;所述第一馈电电缆4的第二分段41的所述介质层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02配合,且所述第一馈电电缆4的第一分段40的所述内导体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02;所述第二馈电电缆4的第二分段41的所述介质层与所述第二固定孔104配合,且所述第二馈电电缆4的第一分段40的所述内导体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104;所述第一馈电体20,其设于所述第一振子臂10的内侧端与所述第二振子臂11的内侧端两者的上方;其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柱101配合连接的第一配合孔200;其另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一馈电电缆4的第一分段40的所述内导体配合连接的第二配合孔201;所述第二馈电体21,其设于所述第三振子臂12的内侧端与所述第四振子臂13的内侧端两者的凹陷处;所述第二馈电体21的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柱103配合连接的第三配合孔210;所述第二馈电体21的另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二馈电电缆4的第一分段40的所述内导体配合连接的第四配合孔211。
其中,通过让所述第三振子臂12的内侧端的顶面与所述第四振子臂13的内侧端的顶面均凹嵌设置,且让所述第二馈电体21设于所述第三振子臂12的内侧端与所述第四振子臂13的内侧端两者的凹陷处,这样能够使得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尺寸更小。
示例性地,参见图6至图7,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包括第一巴伦臂30、第二巴伦臂31、第三巴伦臂32、第四巴伦臂33及底板34;所述第一巴伦臂30、所述第二巴伦臂31、所述第三巴伦臂32及所述第四巴伦臂33四者均由所述底板34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来,且所述四者间隔设置并绕着所述底板34的顶面的中心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巴伦臂30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一振子臂10,所述第二巴伦臂31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二振子臂11,所述第三巴伦臂32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三振子臂12,所述第四巴伦臂33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四振子臂13;所述第一馈电电缆4的所述第三分段42的外导体与所述第二巴伦臂31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电缆4的所述第三分段42的外导体与所述第四巴伦臂3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巴伦臂与对应的振子臂的连接关系可以为一体成型或焊接等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振子臂上开设有所述镂空区域100,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天线带宽,并能够减小所述辐射单元1的尺寸。其中,辐射单元1的尺寸可以仅为0.35个天线工作信号波长。此外,通过所述馈电电缆4的顶部的所述一段就会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3构成一段阻抗匹配网络,实现了对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电及阻抗带宽的调节,能够进一步提高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其中,天线带宽满足驻波比SWR<1.5的阻抗带宽达到了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辐射单元,包括至少一对设有镂空区域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振子臂;
至少一馈电体,每一所述馈电体用于对对应的一对所述振子臂进行馈电;
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辐射单元的下方并支撑所述辐射单元,且与所述辐射单元连接;及,
至少一馈电电缆,其顶部的一段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其中,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一分段的内导体裸露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馈电体连接,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二分段的介质层裸露设置,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裸露设置并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的靠近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一段的每一处外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两个沿着高度方向设置的限位块;
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形成一限位槽,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一段对应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与所述限位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从上到下呈八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振子臂均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为一体或一体成型,所述巴伦支撑结构的外表面镀有锡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板;
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反射板的顶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的长度为0.25天线工作信号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呈类椭圆形,且其长轴走向与所述振子臂的内侧端及外侧端两者连线的走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包括两对所述振子臂;
两对所述振子臂,各自呈方块状并绕着一点依次排布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靠近;其中一对所述振子臂分别为第一振子臂与第二振子臂,另一对所述振子臂分别为第三振子臂与第四振子臂;
所述馈电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用于对所述第一振子臂与所述第二振子臂进行馈电的第一馈电体及用于对所述第三振子臂与所述第四振子臂进行馈电的第二馈电体;
所述馈电电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馈电电缆及第二馈电电缆;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一馈电体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二馈电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振子臂的内侧端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三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与所述第四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均凹嵌设置,且所述第三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四振子臂的内侧端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第二分段的所述介质层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配合,且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第二分段的所述介质层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且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馈电体,其设于所述第一振子臂的内侧端与所述第二振子臂的内侧端两者的上方;其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柱配合连接的第一配合孔;其另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配合连接的第二配合孔;
所述第二馈电体,其设于所述第三振子臂的内侧端与所述第四振子臂的内侧端两者的凹陷处;其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柱配合连接的第三配合孔;其另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配合连接的第四配合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巴伦臂、第二巴伦臂、第三巴伦臂、第四巴伦臂及底板;
所述第一巴伦臂、所述第二巴伦臂、所述第三巴伦臂及所述第四巴伦臂四者均由所述底板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来,且所述四者间隔设置并绕着所述底板的顶面的中心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一振子臂,所述第二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二振子臂,所述第三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三振子臂,所述第四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四振子臂;
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与所述第二巴伦臂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与所述第四巴伦臂连接。
CN201920428923.5U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Active CN209730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8923.5U CN20973016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8923.5U CN20973016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0161U true CN209730161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8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28923.5U Active CN20973016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01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9590A (zh) * 2022-05-12 2022-08-1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辐射装置、天线以及通信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9590A (zh) * 2022-05-12 2022-08-1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辐射装置、天线以及通信设备
CN114899590B (zh) * 2022-05-12 2023-08-04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辐射装置、天线以及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5223U (zh) 天线、天线组件、四端口天线组件和多端口天线组件
KR100553555B1 (ko) 네 개의 나선형 방사체 구조를 가진 안테나
KR101056310B1 (ko) 일체형 공급 구조체를 갖는 단일 또는 이중 분극 몰딩된 쌍극 안테나
CN100514869C (zh) 用于降低折叠式通信手持机中接地效应的装置
AU2007215840B2 (en) Small-size wide-band antenna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397402B2 (en) Antenna having a planar conducting element with first and second end portions separated by a non-conductive gap
JP5666729B1 (ja) 小型アンテナ
CN108183313A (zh) 超宽带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JP2005312062A (ja) 小型アンテナ
CN101395758A (zh) 芯片天线
JP2006287452A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854965B1 (en) Ground shield to enhance isolation of antenna cards in an array
KR101003014B1 (ko) 칩 안테나를 위한 pcb 레이아웃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칩 안테나 장치
US8188934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CN109659694A (zh) 移相馈电装置及基站天线
JP5867163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10011034A (zh) 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CN209730161U (zh) 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JP2002290138A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2013530623A (ja) 平面導電素子を有するアンテナ
EP3084880B1 (en) Balun
CN106532270A (zh) 用于电磁辐射测量系统的电阻加载小型化Vivaldi天线
CN209730163U (zh) 小型双极化天线辐射装置及通信设备
US6636180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tenna
JP7425554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