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29821U - 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29821U
CN209729821U CN201920757722.XU CN201920757722U CN209729821U CN 209729821 U CN209729821 U CN 209729821U CN 201920757722 U CN201920757722 U CN 201920757722U CN 209729821 U CN209729821 U CN 209729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contact
leg
movable contact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77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翠微
阮永刚
惠小玲
刘建利
魏怡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UNL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QUNL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QUNL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QUNL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577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29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29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29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罩壳、电磁系统、接触系统、推杆系统;其中,所述电磁系统、所述推杆系统整体以及所述接触系统的预设部分均位于所述罩壳内;所述电磁系统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以及连接卡与所述接触系统连接;所述推杆系统位于所述接触系统上且与所述电磁系统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采用平衡力式电磁结构,结构紧凑、牢靠,磁钢采用钐鐠钴材料,可提供衔铁足够的保持力,满足了继电器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切换负载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电磁继电器按照机构形式进行划分的话,分为拍合式继电器、平衡旋转式继电器、螺管式继电器、平衡力式继电器以及舌簧继电器,其中,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凭借着转换动作快、耗电少、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完成信号传递、负载切换、电路隔离等功能,该继电器机械结构采用永磁体的吸力取代传统继电器恢复弹簧弹力,具有吸力强、重量轻、耗能少等特点。
现有的平衡力式继电器的接触系统的触点组包括多种,动合触点组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一种继电器被激励动作后,其触点就闭合的工作方式,但是动合触点形式会由于簧片两端重量容易不平衡造成继电器耐环境应力下降,从而缩短了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罩壳、电磁系统、接触系统、推杆系统;其中,
所述电磁系统、所述推杆系统整体以及所述接触系统的预设部分均位于所述罩壳内;
所述电磁系统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以及连接卡与所述接触系统连接;
所述推杆系统位于所述接触系统上且与所述电磁系统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组件、动簧片组件以及衔铁组件;其中,
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铁芯、线圈以及磁钢;其中,
所述第一轭铁与所述第二轭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轭铁和所述第三轭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轭铁、所述第二轭铁以及所述第三轭铁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连接;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铁芯上,且所述铁芯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轭铁和所述第二轭铁上;所述磁钢位于所述第二轭铁和所述第三轭铁之间;
所述动簧片组件包括:动簧片、铜箔、动触点、配重触点、第一压片、以及第二压片;其中,
所述动簧片一端、所述铜箔、所述第一压片均穿过所述动触点,且与所述动触点抵接,所述铜箔设置在所述动簧片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压片设置在所述铜箔的上方;所述动簧片另一端、所述第二压片均穿过所述配重触点,且与所述配重触点抵接,所述第二压片设置在所述动簧片另一端的上方;所述配重动触点位于所述推杆系统上方且与所述推杆系统相对设置;
所述衔铁组件包括:衔铁、绝缘块、第一轴架、第二轴架以及第三压片;其中,
所述衔铁位于所述绝缘块的上方且通过所述第一轴架与所述绝缘块的两端进行固定,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动簧片的上方且通过所述第三压片与所述动簧片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轴架分别与所述第一轭铁、所述第二轭铁以及所述第一轴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箔的厚度为 0.02~0.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底板、第一焊脚、第二焊脚、第三焊脚、支撑板、静触点以及过渡片;
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连接,所述第一焊脚、所述第二焊脚以及所述第三焊脚均穿过所述底板,且所述第一焊脚、所述第二焊脚以及所述第三焊脚的一端均伸出所述罩壳,所述第一焊脚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片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片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静触点且与所述静触点连接,所述静触点与所述动触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焊脚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卡连接;所述第三焊脚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线圈的两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系统包括推杆和绝缘球,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绝缘球设置在所述推杆上,且与所述配重触点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采用平衡力式电磁结构,结构紧凑、牢靠,磁钢采用钐鐠钴材料,可提供衔铁足够的保持力,满足了继电器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切换负载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上叠加有10层软态铜箔从而降低了电流密度,动簧片下端增加第三压片增加动簧片刚性,且提高了动静触点的分断速度,实现触点可靠分离,满足寿命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的一端铆装配重触点,且在配重触点的下方设置了推杆系统,从而保证了动簧片两端的质量相等,以解决了该继电器的耐环境应力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采用导热、导电性优良、弹性优良的进口低铍铜簧片材料,且设定了合理的触点间隙、触点压力、有效解决了触点负载可靠切换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通过调整推杆系统的角度,以调整配重触点的预压力,调整继电器动作电压的最佳值,实现吸力与反力的最佳匹配;
6、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底板与第一焊脚、第二焊脚、第三焊脚均通过玻璃绝缘子烧结在一起,有效解决了电磁加点器密封性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去掉罩壳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去掉罩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的电磁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的推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罩壳;2-电磁系统;3-接触系统;4-推杆系统;5-第一固定片; 6-第二固定片;7-连接卡;21-电磁组件;22-动簧片组件;23-衔铁组件;31-底板;32-第一焊脚;33-第二焊脚;34-第三焊脚;35-支撑板; 36-静触点;37-过渡片;41-推杆;42-绝缘球;211-第一轭铁;212- 第二轭铁;213-第三轭铁;214-铁芯;215-线圈;216-磁钢;221-动簧片;222-铜箔;223-动触点;224-配重触点;225-第一压片;226- 第二压片;231-衔铁;232-绝缘块;233-第一轴架;234-第二轴架; 235-第三压片;236-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请同时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该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罩壳1、电磁系统2、接触系统3以及推杆系统4;其中,
电磁系统2、推杆系统4整体以及接触系统3的预设部分均位于罩壳1内;
电磁系统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片5、第二固定片6以及连接卡7与接触系统3点焊连接;
推杆系统4点焊连接在接触系统3上且与电磁系统2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请同时参见图5和图6,电磁系统2包括:电磁组件21、动簧片组件22以及衔铁组件23;其中,
电磁组件21包括:第一轭铁211、第二轭铁212、第三轭铁213、铁芯214、线圈215以及磁钢216;其中,
第一轭铁211与第二轭铁212相对设置、第二轭铁212和第三轭铁 213相对设置,且第一轭铁211、第二轭铁212以及第三轭铁213的两端均与第一固定片5、第二固定片6连接;线圈215缠绕在铁芯214上,且铁芯2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轭铁211和第二轭铁212上且与第一轭铁211通过旋铆连接;与第二轭铁212通过压铆连接;磁钢216位于第二轭铁212和第三轭铁213之间;
第一轭铁211、第二轭铁212、铁芯214以及线圈215铆装连接;磁钢216分别与第二轭铁212和第三轭铁213之间点焊连接。
进一步地,动簧片组件22包括:两个动簧片221、两个铜箔222、两个动触点223、两个配重触点224、两个第一压片225以及两个第二压片226;其中,
两个动簧片221一端、两个铜箔222、两个第一压片225均穿过对应的动触点223,且与动触点223铆接,铜箔222均设置在对应的动簧片221一端的上方,两个第一压片225设置在对应的铜箔222的上方;两个动簧片221另一端、两个第二压片226均穿过对应的配重触点224,且与配重触点224铆接,两个第二压片226设置在对应的动簧片221另一端的上方;配重触点224位于推杆系统4的上方且与推杆系统4相对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压片226与配重触点224的总重量等于铜箔 222、第一压片225以及动触点223的总重量。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两个动簧片组件22,即为两组动合触点223,以及两组配重触点224,可切换40A、28Vd.c.,寿命可达1×104次。
进一步地,铜箔222的厚度为0.02~0.05mm,铜箔222的主要作用为降低电流密度且有利于电磁继电器的散热,实现触点的可靠分离,满足寿命要求;若是铜箔222的厚度太薄,则铆装不方便,容易变形,太厚的话,则不好弯曲,因此,将铜箔222的厚度设置为0.02~0.05mm,既容易弯曲,铆装又方便;优选地,铜箔222的厚度为0.03mm。
进一步地,将铜箔222的层数设置为10层,进一步降低了电流密度。
进一步地,衔铁组件23包括:衔铁231、绝缘块232、两个第一轴架233、两个第二轴架234以及两个第三压片235;其中,
衔铁231位于绝缘块232的上方且通过两个第一轴架233与绝缘块232的两端进行固定,绝缘块232位于两个动簧片221的上方且分别通过两个第三压片235与两个动簧片221进行铆接;第一轭铁211、第二轭铁212的两端以及两个第一轴架233均通过两个第二轴架234 进行固定。
其中,第二轴架234与第一轭铁211、第二轭铁212固定连接;与第一轴架233通过能转动的轴236活动连接,从而使衔铁231、绝缘块232可以绕着第二轴架234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请同时参见图7和图8,接触系统3包括:底板31、两个第一焊脚32、两个第二焊脚33、两个第三焊脚34、两个支撑板35、两个静触点36以及两个过渡片37;
底板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片5、第二固定片6固定连接,第一焊脚32、第二焊脚33以及第三焊脚34均穿过底板31,且采用微晶玻璃绝缘子烧结工艺将第一焊脚32、第二焊脚33以及第三焊脚 34与底板31进行固定,且微晶玻璃绝缘子烧结工艺能够有效解决继电器的密封问题。
第一焊脚32、第二焊脚33以及第三焊脚34的一端均伸出罩壳1,第一焊脚32的另一端与过渡片37的一端点焊连接,过渡片37的另一端穿过静触点36且与静触点36铆接,静触点36与动触点223相对设置;第二焊脚33的另一端与支撑板35的一端点焊连接,支撑板 35的另一端与连接卡7固定连接;第三焊脚34分别与线圈215的两端连接,用于给线圈215提供电压,从而产生电磁效应,使动触点 223与静触点36进行吸合。
需要说明的是,接触系统的预设部分指的是除过伸出罩壳1的部分第一焊脚32、部分第二焊脚33以及部分第三焊脚34以外的其余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焊脚32与过渡片37点焊连接、第二焊脚 33与支撑板35点焊连接,这种结构强度高、耐振性好,能提供足够的反力保证触点可靠接触,且将第二焊脚33通过与动触点223和配重触点224相匹配,构成大间隙、单断点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动簧片221的另一端铆装配重触点224加第二压片226,使得动簧片221两端的重量相等,则可以解决电磁继电器的耐环境应力问题,当动触点223与静触点36处于吸合状态时,若是动簧片221两端的重量不相等,则容易影响电磁继电器的寿命;因此,在动簧片221的与动触点223相对的一端设置了配重触点224加第二压片 226,使其与动簧片221另一端的质量相等,从而解决了该电磁继电器耐环境应力的问题,增加了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该磁钢216为采用钐鐠钴材料制备的永久磁钢,保证了衔铁231在不同状态时所受的力基本相等,为满足震动、冲击指标要求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9,推杆系统4包括推杆41和绝缘球42,推杆 41点焊连接在底板31上,绝缘球42设置在推杆41上,位于配重触点224 的上方且与配重触点224相对设置,当电磁继电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动触点223与静触点36断开,配重触点224与绝缘球42抵接,从而使动簧片组件22处于平衡状态,解决了该电磁继电器耐环境应力问题,从而提高了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只需要在任意一个配重触点224的下方设置一个推杆系统4,就可以使电磁继电器在不工作状态时依然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解决耐环境应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为:当电磁继电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在磁钢216的作用下,衔铁231与第一轭铁211和第三轭铁213贴合,当继电器的线圈215通电,按极性要求激励后,由于线圈215产生的磁通方向与磁钢216的磁通方向相反,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克服磁钢216的吸力,衔铁组件23转动,衔铁231的一端与离开第三轭铁213,与第二轭铁212贴合,从而带动了触点转换,动合触点闭合,也就是动触点223与静触点36接触;当线圈215 去激励后,由于电磁吸力的消失,受磁钢216的作用,衔铁231的一端又与第三轭铁231贴合,闭合触点断开,也就是动触点223与静触点36断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种电磁继电器,采用平衡力式电磁结构,结构紧凑、牢靠,磁钢采用钐鐠钴材料,可提供衔铁足够的保持力,满足了继电器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切换负载的要求,且该电磁结构能提供较大的电磁吸力和保持力,能够保证较大的触点压力,以克服触点烧蚀和磨损,以满足较高的环境指标和负载切换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种电磁继电器,动簧片上叠加有10层软态铜箔从而降低了电流密度,动簧片下端增加第三压片增加动簧片刚性,且提高了动静触点的分断速度,实现触点可靠分离,满足寿命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种电磁继电器,动簧片的一端铆装配重触点,且在配重触点的下方设置了推杆系统,从而保证了动簧片两端的质量相等,以解决了该继电器的耐环境应力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种电磁继电器,采用导热、导电性优良、弹性优良的进口低铍铜簧片材料,且设定了合理的触点间隙、触点压力、有效解决了触点负载可靠切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种电磁继电器,通过调整推杆系统的角度,以调整配重触点的预压力,调整继电器动作电压的最佳值,实现吸力与反力的最佳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种电磁继电器,底板与第一焊脚、第二焊脚、第三焊脚均通过玻璃绝缘子烧结在一起,有效解决了电磁加点器密封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种电磁继电器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电子设备及自动控制装置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负载大、耐环境指标高等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电磁系统、接触系统、推杆系统;其中,
所述电磁系统、所述推杆系统整体以及所述接触系统的预设部分均位于所述罩壳内;
所述电磁系统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以及连接卡与所述接触系统连接;
所述推杆系统位于所述接触系统上且与所述电磁系统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组件、动簧片组件以及衔铁组件;其中,
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第一轭铁、第二轭铁、第三轭铁、铁芯、线圈以及磁钢;其中,
所述第一轭铁与所述第二轭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轭铁和所述第三轭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轭铁、所述第二轭铁以及所述第三轭铁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连接;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铁芯上,且所述铁芯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轭铁和所述第二轭铁上;所述磁钢位于所述第二轭铁和所述第三轭铁之间;
所述动簧片组件包括:动簧片、铜箔、动触点、配重触点、第一压片以及第二压片;其中,
所述动簧片一端、所述铜箔、所述第一压片均穿过所述动触点,且与所述动触点抵接,所述铜箔设置在所述动簧片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压片设置在所述铜箔的上方;所述动簧片另一端、所述第二压片均穿过所述配重触点,且与所述配重触点抵接,所述第二压片设置在所述动簧片另一端的上方;所述配重动触点位于所述推杆系统的上方且与所述推杆系统相对设置;
所述衔铁组件包括:衔铁、绝缘块、第一轴架、第二轴架以及第三压片;其中,
所述衔铁位于所述绝缘块的上方且通过所述第一轴架与所述绝缘块的两端进行固定,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动簧片的上方且通过所述第三压片与所述动簧片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轴架分别与所述第一轭铁、所述第二轭铁以及所述第一轴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的厚度为0.02~0.0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底板、第一焊脚、第二焊脚、第三焊脚、支撑板、静触点以及过渡片;
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连接,所述第一焊脚、所述第二焊脚以及所述第三焊脚均穿过所述底板,且所述第一焊脚、所述第二焊脚以及所述第三焊脚的一端均伸出所述罩壳,所述第一焊脚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片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片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静触点且与所述静触点连接,所述静触点与所述动触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焊脚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卡连接;所述第三焊脚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线圈的两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系统包括推杆和绝缘球,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绝缘球设置在所述推杆上,且与所述配重触点相对设置。
CN201920757722.X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209729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7722.XU CN20972982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7722.XU CN20972982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29821U true CN209729821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74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7722.XU Active CN20972982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29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0506B (zh) 一种永磁快速操作机构
CN202034297U (zh) 户外高压永磁真空断路器
CN205319100U (zh) 一种平衡力式磁保持继电器
CN102426975A (zh) 一种永磁操动机构
CN106328445B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双刀双掷射频继电器
CN201514903U (zh) 限位式双断点电磁继电器
CN209729821U (zh) 一种平衡力式电磁继电器
CN103500689B (zh)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的电磁结构
JP2002033034A (ja) 開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系統切替装置
CN201117579Y (zh)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
CN207542152U (zh) 一种耐瞬时大电流冲击的高压继电器
CN205069539U (zh) 一种可靠性好的通讯断路器
US11694856B2 (en) High voltage relay resistant to instantaneous high-current impact
CN202339884U (zh) 一种永磁操动机构
CN107706055B (zh) 一种耐瞬时大电流冲击的高压继电器
CN202940194U (zh) 高压直流电磁继电器
CN205319103U (zh) 一种小型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CN113838703A (zh) 一种快速单相旁路真空接触器
CN113611570A (zh) 一种永磁机构驱动的高压开关设备
CN203423090U (zh) 具有电压保护功能的智能环网柜
CN101335152A (zh) 提高真空断路器用永磁机构速度的方法及永磁机构
CN205487932U (zh) 户外交流高压永磁真空断路器
CN100468588C (zh) 动态三线圈式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
CN201038051Y (zh) 一种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
CN101320634A (zh) 多出力气隙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